?

以“新”提“質” 拓展未來產業賽道

2024-04-16 03:31張劍偉
群眾 2024年7期
關鍵詞:科技建設企業

張劍偉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他在2024年3月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這為新時代新征程江蘇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江蘇擁有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具備良好的條件和能力。要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以“新”提“質”,拓展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

強化未來產業技術策源

培育和發展未來產業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2023年江蘇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2.1件,連續8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新獲批建設2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31家,同樣位居全國省區第一。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江蘇省科技創新仍有提升空間。例如,2023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約3.2%,仍低于北京(6.83%)、上海(4.4%)和廣東(3.4%)等?。ㄊ校?。面對通用智能等正洶涌而至的未來技術,江蘇要搶抓機遇,加大對未來技術的創新和投入力度,聚焦原始創新、創新平臺、創新主體等下真功夫。

以產業需求牽引技術突破。著力破解“兩頭在外”問題,推動納米真空互聯綜合實驗裝置、信息高鐵綜合試驗裝置等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序列,推動《量子材料(英文)》《深地科學》等躋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支持未來產業領域優勢科研力量開展協同攻關,積極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圍繞量子科技、合成生物、類腦智能、未來材料、固態電池、深海深地空天等未來產業,部署未來技術研發項目,催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成果。

以創新需求強化平臺建設。建設高水平基礎研究平臺,打造國家基礎科學中心、前沿科學中心,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礎平臺。支持蘇州實驗室打造全球材料創新高地,支持紫金山實驗室牽頭承擔國家6G重大科技任務,鼓勵太湖實驗室、鐘山實驗室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支持南京、蘇州等市率先建設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技術攻關、轉化應用、場景探索等拓展創新。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對接,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國創中心、EDA國創中心、生物藥國創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建設。

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支持未來科技創新企業參與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機構的建設,強化企業未來技術研究投入激勵,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鼓勵未來科技創新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以“揭榜掛帥”“賽馬制”等項目組織方式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力爭在共性技術、前沿技術上取得突破。系統構建政產學研用多維度融合的科技創新資源平臺,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工程文獻等科技資源向未來企業開放共享,促進未來產業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打造未來產業競爭優勢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是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鍵。目前江蘇已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加快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產業發展“5個100”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構建“10+X”未來產業體系,把江蘇打造為全球未來產業的發展高地。江蘇雖已有1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但前瞻布局的第三代半導體、基因技術、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集群效應尚未顯現,未來創新型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也較少。面對競爭越發激烈的未來產業新賽道,江蘇要進一步增強未來產業集群效應,加快未來科技創新企業培育,開發前沿技術應用場景。

構筑未來產業集群體系。支持蘇州、南京等城市積極爭創國家級未來產業先導區,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等前沿性未來產業。支持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省級以上高新區開展先行先試,聚焦“10+X”未來產業體系,完善產業鏈創新體系,高水平建設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集群。推動南京科創圈、環太湖科創圈、徐州科創圈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布局未來產業,形成產業聯動發展、區域相互融合的協同發展格局。

強化未來企業梯隊培育。聚焦前沿技術,加強產業鏈精準招商,著力吸引一批未來產業領域的新型頭部企業、行業領軍企業。聚焦未來產業新賽道,支持領軍企業通過內部創業、投資孵化等培育未來產業新主體。面向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篩選主攻未來產業領域的骨干高企,擴充完善未來產業中小企業培育庫。建設未來產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加強對入庫企業培育,促進企業加速發展壯大。

開發前沿技術應用場景。圍繞人工智能、元宇宙、合成生物等領域,編制并發布應用場景建設需求清單,廣泛征集場景解決方案,建設未來技術賦能應用場景,以場景應用加速產業化進程。面向未來生產生活方式,聚焦未來城市、未來工廠、未來醫院等,支持南京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無錫高新區、常州高新區等,圍繞細胞及基因治療技術、新型儲能等開展典型應用場景示范,加強研發上下游配合與新技術集成,打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應用場景。

積聚未來產業發展要素

創新要素是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底座。未來產業屬于“幼稚產業”,具有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發展潛力大的特點。但其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需要更完善的要素支撐體系。目前江蘇省及其各市均已建有大數據中心,2023年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1個、籌建2個,現有高??萍既肆Y源總量9.9萬人、兩院院士80人、國家高層次人才2000余人,但專門面向未來產業的人才、資金、政策等仍然不足,需進一步促進各創新要素協同發力,加快新技術落地、新產業形成。

發揮數據要素“牽引力”。構建全省梯次多元算力布局體系,加快高性能智能計算中心部署,推進昆山、無錫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建設,深化超算云平臺應用。加強產業大數據的開發與利用,支持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江蘇分中心建設。保護和明晰數據產權,暢通和加快數據流轉,規范和發展數據交易,夯實和加強數據安全。探索形成政府、行業組織、數據企業、社會公眾等多元主體參與、有效協同的數據治理新機制,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

健全生態要素“保障力”。聚焦前沿科技產業化需求加強標準供給,在未來產業的主要應用場景及技術測試評價等關鍵環節關鍵領域加強標準研制。建設一批中試公共服務機構,提高技術熟化、樣品試制、測試驗證等中試服務水平。繪制未來產業緊缺人才圖譜,加強未來產業靶向人才培養,加大“頂尖人才支持計劃”“雙創計劃”和省“333工程”等對未來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設立科技金融專項產品或專營機構,建設面向未來產業的投資基金。

延展空間要素“拓展力”。立足江蘇,圍繞上海、北京等未來產業先發地,強化區域空間綜合考察力度,促進空間要素的重組,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發揮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門戶作用,承接國際技術轉移,吸引、匯聚未來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堅持發展空間科學,開展深空深淵科學研究、深地深海裝備研發,突破低空經濟等帶動能力強的空間技術,將空間潛力轉為現實生產力。

(作者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華東分所所長)

責任編輯:陳學科

猜你喜歡
科技建設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科技助我來看云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