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辦好民生實事的質效

2024-04-16 03:31李萍
群眾 2024年7期
關鍵詞:民政救助養老

李萍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關心生活困難群眾,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民生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通過深化完善民政服務體系,不斷推進“溫暖民政”“項目民政”“品牌民政”“活力民政”走深走實,扎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辦好、辦優、辦到群眾滿意。

以?;?、護安全為基礎,建設“溫暖民政”。牢牢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屬性、群眾屬性,把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作為首要責任,努力織密扎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網。分層分類“兜住底”。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強低收入人口認定,定期向人社、醫保、衛健、教育、住建、供電等部門和單位推送信息,推動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與專項救助、急難救助、社會力量參與救助相銜接。完善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開展低保等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作,通過細化收入扣減政策、家庭財產豁免政策、成年無業重殘“單人?!闭?,以及漸退緩退政策,及時將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加大臨時救助政策運用,全面推行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2023年累計實施急難型臨時救助414人次。動態監測“兜準底”。落實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掛鉤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物價上漲水平,建立健全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自然遞增機制,適時調整保障水平。建立網格救助主動發現機制。開展“小網格·大救助”暖心助困行動,依托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將社會救助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對困難群眾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完善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會同市大數據局加強線上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數據交叉比對,動態掌握低收入人口就業狀況、家庭支出、困難情形等變化情況,提升比對結果運用,夯實精準救助基礎,涉及救助對象身份、財產、收支、就業、住房等42項數據完成部門對接。整合資源“兜好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依托102個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組織300余名專(兼)職社工入駐站點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咨詢、信息核對、申請受理、入戶調查等工作。集中購買心理關愛公益服務,每年為1000余名困難群眾提供心理咨詢與精神慰藉服務。加強政府部門協同,推動142名流浪乞討長期滯留人員落戶淮安區,并按政策要求落實特困供養保障和基本醫療待遇。實施“淮尚助困”行動,動員109家機關單位為城區2208戶困難群體落實就業、就醫、子女入學、閱讀關愛等救助政策。

以強設施、固基礎為關鍵,建設“項目民政”。深入領會民政工作的時代屬性,堅持利當前與利長遠相結合,把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設施建設,作為改善民生、增進福祉、服務群眾的重要支撐,系統研究謀劃,重點推動實施?!爸\”長遠項目。結合“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和國家102項重大工程民政領域目標任務,我們聚焦重點群體關愛服務,圍繞改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條件、提升社會服務兜底水平,系統謀劃項目儲備,明確規劃建設20個重點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遴選推動18個項目納入國家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庫,民政公共服務支撐能力逐漸增強?!把a”短板項目。針對殯葬服務設施建成年代久遠,原有規模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實際需求的現狀,我們研究規劃淮安市區殯葬綜合性服務中心項目,包含遺體捐贈紀念園、城市公益性公墓等五個項目。先期啟動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3億元的市殯儀館原址新建項目,已于去年4月開工建設?!皬姟惫δ茼椖?。以落實省、市民生實事為契機,持續保障和改善功能性民生服務設施?!笆奈濉币詠?,累計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6743戶,新改造提升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24家,建設或提升改造示范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85個,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68個,新建擴建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25個,創建省級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示范點12個。

以優服務、增質效為導向,建設“品牌民政”。人民至上、品質為先。我們堅持以品牌為牽引,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民政公共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持續升級為民辦實事的質感。深化“三老三全”養老服務品牌。建立健全市縣鎮村四級養老服務體系,以縣級福利中心、失能失智人員集中供養中心,鄉鎮敬老院、街道日間照料中心,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服務組織為載體,分類探索兜底性、普惠性和生活性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模式,精準滿足社會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在漣水縣試點開展“縣建縣管、管辦分離、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新模式,推動農村敬老院轉型升級?!皾i宜康養”“淮因善養”,打造“一縣一品”,不斷豐富“蘇適養老”基層實踐。建設“情暖童心”兒童關愛品牌。探索“兩層三級”建設模式,通過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和區縣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兩層統籌指導,推動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性、標準化、基礎性的鎮街未保站。會同郵政部門組織230名郵政志愿者定期走訪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合力提升兒童關愛服務水平。開展“民政干部結對關愛”“關愛郵路成長幫扶”“社會組織公益服務”三大行動,惠及兒童1.2萬余人次。做實“點亮家園”地名服務品牌。2023年以來,抓住淮安區、清江浦區分別作為全國和江蘇省“深化鄉村地名服務·點亮美好家園”試點地區的契機,規范地名標志,新增互聯網地圖標注點1800多條?;窗矃^設置20多萬塊“二維碼”門牌,實現“二維碼”門牌全覆蓋。

以夯底氣、聚合力為支撐,建設“活力民政”。協同屬性是民政工作的顯著特點。我們著力整合基層資源,推進部門聯動,凝聚社會力量,讓為民辦實事項目更有保障。培塑基層“勝任力”。組織開展能力提升行動。加強基層民政隊伍建設,每年組織村居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兒童主任和兒童督導員培訓、社會工作能力培訓等各類專題培訓,并舉辦養老護理員等各類專業技能大賽。組織開展典型選樹活動。聯合市委宣傳部選樹“最美民政人”,發揮榜樣力量,號召全市民政干部向優秀基層干部看齊。凝聚社會“參與力”。鼓勵社區發揮綜合牽頭作用,整合社會組織、慈善組織、社工、志愿者等各方資源,主動為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搭建平臺。培育扶貧濟困、扶老助殘等公益性社會組織,強化政府購買公益創投項目助力鄉村振興。弘揚“上善滿淮”慈善理念,2023年累計接收捐贈款數1.25億元。開展民政干部、民進會員“同進村·共入戶·促發展”行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激發改革“創新力”。強化改革思維,堅持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民政工作信息化、標準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主動申請并獲批國家級、省級試點項目25項,40余項工作獲評省級以上示范項目(單位、地區)。聚焦“一老一小”“一紅一白”“一困一殘”“一社一村”等民政重點領域,有計劃有步驟推出一批改革舉措,在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中獲評優秀地區。制定《養老機構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規范》,獲批江蘇省地方標準。加強院地協作,聯合淮陰工學院成立淮安市社區治理研究院,為促進民政服務水平提升,更好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貢獻錦囊妙計。

(作者系淮安市民政局局長)

責任編輯:霍宏光

猜你喜歡
民政救助養老
帶著“民政題”與總書記面對面
冬奧會中的“民政身影”
由“中華富強”輪失火救助引發的思考
水下救助搶險
救助尋親,民政做了什么
養生不是養老
養老更無憂了
水下救助搶險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