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叢林法則”對教育的戕害

2024-04-16 03:45王福強
教師博覽·中旬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弱者叢林競爭

王福強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兩眼一睜,開始競爭”這樣的口號鋪天蓋地進入了校園,貼滿了教室,甚至學生們被集體組織起來,聲嘶力竭地吶喊。

這是我們的學校體系呈現“病態”的外在表征。

我曾經跟一所貼滿這種標語的學校校長發生過一場爭論,在他的理解中,這樣的教育是再恰當不過了。

“這叫‘霸氣側漏。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這樣的勁頭怎么能戰勝自己、考出好成績?你沒看到我們的學生,每天早晨口號一喊,個個像打了雞血,激情無限。有這樣的狀態,什么奇跡創造不了?你說會不會有學生被逼入絕境,出現心理問題?怎么說呢?世界不就是這樣嗎?‘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不適應,扛不住壓力,那就被淘汰吧。這沒什么可惜的,誰讓你是個弱者???剩下的才是精兵強將,你從我們每年輝煌的高考成績就可以看出來?!?/p>

我想,如果給這位校長一個舞臺發表演講,恐怕會有不少教師和家長熱淚盈眶地為他鼓掌。因為這樣的邏輯,也在無數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所以,敲鑼打鼓、口號震天的“百日誓師”活動才像病毒一般,在中國大地上蔓延。因為無數人深深信奉的“叢林法則”,在教育領域也同樣適用。

何謂“叢林法則”?“叢林法則”最基本的特征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在叢林里,強大威猛的獅子、老虎、狼等欺負并且吃掉鹿、羊、兔子等弱小動物。強者統治弱者,弱者無法反抗,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也無法獲得外力的支持與保護。由此延伸到整個社會,人和動物之間、不同種族之間、人和人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也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生物界這一鐵的規律。

為什么這樣一個法則會逐漸在教育界流行呢?我想這與嚴格的高考制度、優勝劣汰的機制分不開。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學校的標準是“升學率”,急功近利的家長信奉“黑貓白貓”論,憑成績給學?!巴镀薄?。這種以升學率作為對學校、老師的唯一評價標準的做法,是導致教育事業“叢林化”的根源。

這種淘汰機制使得教育日漸偏離培養“德、智、體、美、勞” 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大方向。在一考定終身的氛圍下,勝者為王,導致大多數失敗者提前退出分數競賽,許多人在剛進入初三或者高三畢業班的時候,就已經被老師“拋棄”。學校里優質的教育資源被成績好的學生所占有,而所謂“差生”,除了極個別發憤圖強之外,絕大多數在最后成績揭曉之前,已經成了輸家。

在“叢林法則”的理論指導下,基礎教育界的怪現象屢見不鮮。

重點班成為普遍現象。在中國的高中,有幾所學校沒有“重點班”“火箭班”“奧賽班”“實驗班”之類的特殊班級?不要打什么“因材施教”的幌子,因為這樣的班級總是集中了學校最優秀的教師資源、辦學條件,甚至享有政策的傾斜。不能給所有學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這本身就不符合教育的根本意義。我曾見過一所學校公開宣稱,由于每年考過錄取分數線的人數不多,所以,學校的教學指導思想很明確,全心全意抓“尖子生”,至于那些過線無望的學生,任其自生自滅。這樣冷血的教育,像兇殘的野獸,無情地撕咬著許多活生生的靈魂。

夸張的獎勵制度盛行。有媒體報道,某中學專門拿出十多間套房,免費提供給學校學習成績靠前的十幾名“尖子生”作為宿舍。每套房一室一廳,有30多平方米。房內的設備相比普通學生宿舍簡直豪華得令人咋舌,不但有淋浴間、空調、洗衣機、微波爐,還為每人配備了手提電腦。校方認為,只有對好學生這樣優待,他們才能安心學習,才有學習動力。這看似重視教育,實則不斷強化著教育中的“叢林法則”。

體罰、變相體罰屢禁不止。上學遲到——罰站、罰跑,課堂上講話——“滾出去”,課間嬉戲——寫檢討,不交作業——重抄200遍,因一個小錯而使班級扣分——叫家長來,考試成績差——到“慢班”去。更有甚者,辱罵、打耳光、用戒尺打等手段也因施教者個人情緒的變化而不斷升級。不得不說,這些極端情況,通常也是源于教師在“叢林法則”的重壓下思想行為的嚴重變形。

學生身心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不少學生體質下降,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一個信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學生,會有對弱者的同情心嗎?勝者王侯敗者寇,勝了,春風得意;可萬一失敗了呢?會不會萬念俱灰,了無生念?居高不下的中小學生自殺率,不就在昭示這樣的慘痛結局嗎?

學生創造能力孱弱。用鐵的紀律迫使渴望自由的少男少女加班加點,玩命地記憶、刷題,變成知識灌輸的容器,變成擅長答題的智能機器人,結果呢?好不容易考上大學,卻發現自理能力差,創造力不強,沒有興趣、夢想和追求,只好任由師長規劃道路,亦步亦趨。有識之士感嘆,大學畢業生都是搶飯碗的,卻不會造飯碗。

我是堅決反對在學校提倡“叢林法則”的。有人質疑,難道競爭有錯嗎?我認為,“叢林法則”中的競爭與一般意義上的競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打個比方,一個兒童參加踢毽子比賽,他為了取得勝利,刻苦練習,付出了很多辛苦,最后在比賽中戰勝了所有對手,贏得了冠軍,他從競爭中得到了“快樂”。也就是說,“競爭”的確是能夠給人帶來快感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競爭,僅僅是滿足一種精神需求,不是為了“生死存亡”而來爭奪“物質資源”。對每個人而言,這種競爭是平等的,通過有“規則”約束的、文明的競爭,得到一種愉悅是無可厚非的,往往能夠促進人自身素養的提升和社會文化的進步。但如果不顧自身條件,一味強化“競爭”,強調“爭強好勝”,甚至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境地,這種對精神愉悅的過度追求,很可能導致沒有邊界的“擴展”,偏狹嫉妒、無法包容、不善合作等這些人性的劣根就可能在一個人的心里蓬勃起來,甚至演變為對他人的“羞辱”,靠他人的痛苦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這就變成了非??膳碌氖虑?。

一個初三班主任告訴我,臨近中考的那段時間,她總是提心吊膽。幾個尖子生的課本、筆記本、學習資料,總是莫名其妙地丟失,或者被人毀掉丟在垃圾桶里,影響很惡劣。不得已,她只能安排學生值班,防止再發生意外。這也是學校長期提倡“優勝劣汰”的結果。如果我提高不了“一分”,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干掉千人”?動點小腦筋,把競爭對手打亂,這不也等于我的勝利嗎?

多么可怕的思想萌芽!教育培養的這種人多了,未來的社會會不會由此埋下不安定的禍根?

其實,人類社會之所以不斷進步,不斷追求文明,一個最根本的標志,就是人類在一步一步消除“叢林法則”,抑制弱肉強食。人的社會,絕不是動物世界,絕不能讓弱者像羔羊一樣被強壯的老虎或獅子吃掉。否則,我們為什么還要花費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搞“希望工程”?也就沒有必要發放助學貸款,更沒有必要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無差別教育。我以為,一些人堅持把“叢林法則”引入基礎教育領域,是因為他們缺乏對教育正確的理解,有些人甚至不配從事崇高的教育事業。事實上,現代社會真正需要的,恰恰是懂得守法、堅持正確價值觀、善于與人合作的人。這與“叢林法則”的培育方向截然相反。

教育應該做的,并非提倡學生赤裸裸的競爭思想,相反,教育要適度抑制人競爭的“天性”,引導學生懂得規則,有厚道的品行,懂得容忍、謙讓和示弱,懂得與人合作,這樣的學校教育才能讓更多人真正擁有立足于社會的資本。

猜你喜歡
弱者叢林競爭
強者和弱者
叢林之歌
弱者
感謝競爭
叢林大作戰
跨省“人身安全保護令”,為弱者保駕護航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競爭
弱者生存
競爭等5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