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魚咀溝1號地點2017-2018年發掘出土的石制品

2024-04-16 20:11劉連強蒲昱曉侯佳岐王法崗
人類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石制品

劉連強 蒲昱曉 侯佳岐 王法崗

關鍵詞: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石制品;早更新世;小石器工業

泥河灣盆地東端的大田洼臺地發現早更新世古人類文化遺址50余處,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超過百萬年舊石器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馬圈溝遺址是其中層位最低、時代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址[1],也是從地層關系可靠、發現材料豐富等特點來看中國及東亞地區最早的石片石器遺址[2]。經過多年調查發掘發現,該遺址已成為包含多個地點、多個文化層的早更新世時期舊石器遺址群,魚咀溝1號地點為該遺址最北的一處地點,對豐富馬圈溝區域早更新世時期古人類的文化序列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對2017-2018年發掘的石質標本整理報道。

1遺址概況

2013年以來,河北省實施“泥河灣東方人類探源工程”,馬圈溝區域早更新世時期古人類活動頻繁、遺存豐富,是探索更早人類活動的重點區域,舊石器考古調查也不斷在其東側支溝魚咀溝西端剖面底部采集到脫層的石制品。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調查時在溝口北側斷崖底部的黃砂層及稍高的藍灰色砂質黏土層中觀察到原生地層內的石制品,遂命名為魚咀溝1號地點。

該地點位于陽原縣大田洼鄉岑家灣村西南1.2km處,馬圈溝與魚咀溝交匯處的東北角,地理坐標114°39′49″E、40°13′38″N,海拔840m(遺址剖面底部)(圖1)。2016年第一次發掘70m2,發掘探方位于兩溝交匯處東北側的凸出部位,確認6個文化層和1個化石層,發現石質標本200余件、動物化石一批。2017-2018年,繼續在2016年度發掘探方東臨擴方發掘80m2,發掘至第5文化層底部揭露一處古地面,發現草原猛犸象腳印20余個,以及部分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對遺跡原址保護后轉移至西臨2016年發掘底面繼續向下挖掘,面積約40m2,共確認7個文化層、4個化石層。

2地貌、地層與年代

該地點地處泥河灣盆地東緣大田洼臺地的北坡,桑干河南岸1.5km處,岑家灣斷層的上盤,文化遺物埋藏于巨厚的泥河灣層堆積之中。遺址周圍區域分布有大面積的早更新統泥河灣組的河湖相地層,泥河灣層堆積被后期河流侵蝕切割很深,暴露有陡直的地層剖面。遺址東南距離斷層面約300m,地層結構比較穩定。

2017-2018年的發掘探方緊鄰2016年的探方,地層穩定平整可以對比,發掘剖面厚度25.4m,自上而下分為44層(圖2):

1.黃土:厚150~190cm。

~~~~侵蝕不整合~~~~

2.淺黃綠色黏土質粉砂:為泥河灣層堆積,厚0~50cm。

3.黃褐色粉砂質黏土:含大量銹斑,頂部約2~3cm輕度鈣化,厚0~50cm。

4.黃色-淺灰色粉砂:含水銹條帶與斑塊,水平層理,厚0~80cm。

5.淺紅色黏土質粉砂與灰黃色黏土質粉砂互層:下部淺紅色黏土質粉砂含鈣質條帶,呈波浪狀結構,底部有約12cm厚的灰綠色黏土質粉砂,含較多銹斑,厚150~160cm。

6.灰黃色粉砂:夾薄層理的褐色粉砂質黏土條帶,水平層理,厚115~130cm。

7.灰綠色粉砂質黏土:出土石制品、動物化石,為第1文化層,可與馬圈溝遺址Ib層對比,厚15~20cm。

8.褐綠色粉砂質黏土:厚20~30cm。

9.淺灰色黏土質粉砂:厚35~50cm。

10.淺紅色粉砂質黏土:厚5~15cm。

11.黃綠色黏土質粉砂:厚10~15cm。

12.灰綠色粉砂質黏土:厚10~27cm。

13.淺紅色粉砂質黏土:厚7~25cm。

14.灰黃色黏土質粉砂:呈波浪狀結構,厚50~85cm。

15.淺棕褐色黏土質粉砂:輕微波浪狀結構,厚65~75cm。

16.灰黃色粉砂:夾灰褐色黏土條帶,水平層理,厚75~80cm。

17.棕黃-灰黃色細砂:厚40cm。

18.黃灰色粉砂與棕色粉砂質黏土:銹斑發育,水平層理,厚45~55cm。

19.灰綠色粉砂質黏土:含銹斑,頂部出土動物化石,厚10~18cm。

20.淺紅色粉砂質黏土:含銹斑,出土石制品、動物化石,為第2文化層,可與馬圈溝遺址Ia層對比,厚70~90cm。

21.黃綠色細砂:頂部、底部與上覆、下伏地層均不整合接觸,厚25~80cm。

22.灰黃色粉砂:夾棕褐色黏土條帶(呈波浪狀結構),局部含砂礫石透鏡體,厚210~255cm。

23.淺灰綠色-淺棕色黏土質粉砂:出土石制品、動物化石,為第3文化層,厚65~80cm。該層下發育淺溝1條,分布于發掘探方西北部少許范圍內,溝內堆積由淺灰色細砂、褐黃色粉砂質黏土、灰綠色黏土質粉砂與灰褐色黏土混雜而成,顏色斑駁,發現少量石制品、動物化石,最深處深約57cm。

24.灰黃色粉砂:底部顏色較深,厚0~50cm。

25.棕褐色黏土:含大量銹斑,出土動物化石,厚5~25cm。

26.淺黃灰色粉砂:夾較薄的灰褐色黏土條帶,厚75~90cm。

27.灰綠-棕色粉砂質黏土:頂部有厚約3cm的灰綠色粉砂,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堆積內含大量薄鈣板與小礫石(直徑≤1cm),出土石制品與動物化石,為第4文化層,可與馬圈溝遺址第I文化層對比,厚50~95cm。

28.灰黃色粉砂:含大量小礫石,厚20~55cm。

29.淺藍灰-灰黃色黏土質粉細砂:下部出土石制品,為第5文化層,厚20~40cm。

該層下發現有草原猛犸象腳印,打破第30層。

30.紅褐色粉砂質黏土:含小礫石與鈣板碎塊,出土石制品,為第6文化層,厚40~65cm。

31.褐綠色粉砂質黏土:含小礫石與碎小鈣板塊,厚15~40cm。

32.灰黃色粉砂:厚80~90cm。

該層下發育淺溝1條,分布于探方東部,寬約100cm,溝內堆積為灰黃-黃白色粉砂,出土密集的動物化石。

33.灰綠色-淺紅色黏土:含白色鈣質結核,與下伏地層不整合接觸,厚50~80cm。

34.灰黃色粉砂質黏土:夾斷續分布的灰白色鈣化物條帶,厚35~85cm。

35.淺灰綠色粉砂質黏土:夾薄層理的淺紅色、褐綠色黏土條帶,上部鈣化,呈灰白色狀,水平層理,厚20~30cm。

36.灰黃-黃色黏土質粉砂:夾灰褐-淺灰色黏土條帶,含大量灰白色粉砂團塊、銹斑,水平層理,厚145~155cm。

37.灰綠-褐綠色黏土:局部略顯鈣化,含少量銹斑,出土石制品、動物化石,為第7文化層,可與馬圈溝遺址第III文化層對比,厚0~50cm。

38.黃灰-褐黃色粉砂質黏土:含大量黑色斑痕、銹斑以及少量磨圓度較高的小礫石,厚45~50cm。

39.黃灰色粉砂質黏土:內夾薄層理的灰褐色黏土條帶,略顯波浪狀層理,含黑色斑痕、銹斑以及少量小礫石,厚25~35cm。

40.深灰綠色粉砂質黏土:底部發育有3~10cm厚的黃色粉細砂,含大量水銹斑痕,厚約40cm。

41.灰綠色粉砂質黏土:含銹斑與自然小礫石,與上覆、下伏地層均不整合接觸,出土動物化石2件、石塊(疑似石制品)1件,厚5~18cm。

42.淺紅-粉白色粉砂質黏土:含大量銹斑,下部略顯波浪狀結構,厚30~40cm。

43.黃褐色粉砂質黏土:含大量銹斑,水平層理,厚約35cm。

44.褐灰色粉砂質黏土:夾薄厚不勻的黃色粉砂條帶,含大量銹斑與少量砂礫,水平層理,厚60cm未見底。

第7、20、23、27、29、30、37七個層位發現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第19、25、32、41等4個層位發現動物化石,另在第41層亦發現疑似石制品1件。該地點與馬圈溝遺址處于同一地層單元,第1、2、4、7文化層分別與馬圈溝遺址的Ib、Ia、第I、第III文化層對比,第3、5、6文化層為新發現的文化層。

依據該區域已有的磁性地層學研究結果可知[1]:第4、第7文化層分別與馬圈溝遺址第I、第III文化層對應,年代分別為距今166萬年、155萬年;第5、第6文化層介于馬圈溝遺址第I與第II文化層(距今164萬年)之間,推測距今160萬年前后;第1、2文化層位于半山遺址(距今132萬年)與馬圈溝遺址第I文化層之間,埋藏層位更靠近馬圈溝遺址第I文化層,推測其年代在150萬年前后[3];該地點整體年代處于距今166~150萬年之間。

3石制品

3.1概況

2017-2018年發現石質標本207件,發掘區位于斜坡上,不同文化層的發掘面積差距較大,不同文化層遺物數量的差別也很大(表1)。遺址主體原料為燧石、白云巖、硅質灰巖、玄武巖幾類,在各文化層基本都有發現,部分文化層有少量的石英砂巖、花崗巖、流紋巖、礫巖、瑪瑙、火山角礫巖等。上述石料在遺址南側斷層面附近的基巖露頭處都可見到,應為就地取材。

不同文化層石制品文化面貌相似。剝片以錘擊法為主,也是各文化層主要的剝片方式,第4、第5文化層發現少量砸擊技術產品。雖然多數文化層石制品類型相對簡單,但整體來看則包括石錘、石核、石片、石器、殘廢品以及原材料等幾類,石器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狀器、鉆器、砍砸器等類型,包含了小石器工業的基本石制品類型(表2)。第5文化層具有代表性,石制品數量相對豐富,剝片方式包括錘擊、砸擊兩種,石器比例達30.4%,類型豐富,反映該遺址的石器技術具有相對較高的水平。

3.2第1文化層

第1文化層石制品共計11件,包括石片3件、刮削器1件、斷塊7件。

石片3件。石片可先按臺面特征分為自然面者(A)和人工面者(B)兩類,再按背面全部為自然面(1)、部分為人工面(2)、全部為人工面(3)特征組合劃分為6種類型,即A1、A2、A3、B1、B2、B3型。此文化層A3型1件,B2型2件。皆為寬型,按照最大長(L)分為微型(L<20mm)、小型(20mm≤L<50mm)、中型(50mm≤L<100mm)各1件;臺面包括素臺面2件、礫石面1件;背面石片疤分別為2疤、3疤、4疤,以同向為主,異向的僅1疤;石片角79°~115°,平均93.7°。標本17M-Y1(7):65(圖3:2),B2型石片,原料為玄武巖,不規則扇形,長寬厚為64.2×71.6×22.3mm,質量86.3g;素臺面,長條形,寬厚為21.8×8mm;背面1條縱向脊,3個同向石片疤,1個異向;腹面微凸,打擊點集中,打擊泡微凸,遠端圓弧,臺面角115°。

刮削器1件。編號為17M-Y1(7):61(圖3:3)。單直刃,毛坯為斷塊,硅質灰巖,不規則形,長寬厚為24.3×13.4×13.4mm,質量3.9g;在一長直邊自較平一面向另一面單向修理,修疤單層、多個、不均勻,刃緣較規整,刃長19.2mm,刃角86°。

3.3第2文化層

第2文化層石制品共計4件,包括石核、刮削器、砍砸器、礫石各1件,礫石局部可見少量淺層疤痕,可能為石錘。

石核1件。編號為17M-Y1(20):29(圖3:1)。錘擊,單臺面,原料為白云巖,原型為礫石,棱錐狀,高寬厚為51.5×78.3×58.2mm,質量248.8g;臺面為剝片面,三角形,寬厚為25.1×25.7mm;一個剝片面,3個石片疤,打擊點散漫,臺面角110°、118°。

刮削器1件。編號為17M-Y1(20):28(圖3:4)。寰尖刃,毛坯為石片,原料為燧石,不規則梯形,長寬厚為36×34.2×13.7mm,質量19.4g;在右邊遠端錯向修理出寰尖刃,修疤長、均勻、排列緊密,刃緣規整,刃長30mm,刃角75°。

砍砸器1件。編號為17M-Y1(20):32(圖3:5)。雙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扁平狀礫石,不規則四邊形,長寬厚為215×155×64.3mm,質量1511.4g;在相對的兩短邊分別采用復向、單向修理出凸刃、直刃;凸刃修疤稀疏、短深、不均勻,刃緣曲折,刃長160mm,刃角60°~80°;直刃自礫石一側的縱向剝片疤向另一側修理,修疤短淺、稀疏,刃緣規整,刃長90mm,刃角85°。

3.4第3文化層

第3文化層石制品共計19件,包括石錘2件、石核1件、石片1件、砍砸器2件、右裂片1件、斷塊7件、礫石3件、石塊2件。

石錘2件。皆為單端錘擊,原型為礫石,不規則形。17M-Y1(23):70,長寬厚為87.3×66.6×50.9mm,質量343.6g,在較薄銳一端有比較密集的反作用力形成的淺疤痕。

石核1件。編號為17M-Y1(23):101,為嘗試性錘擊石核,原料為燧石,原型為礫石,不規則形,高寬厚為80.5×95.6×74.2mm,質量569.5g;在核體多個部位嘗試剝片,剝落多個小石片,未能成功持續剝片。

石片1件。編號為17M-Y1(23):68。A2型,原料為燧石,扇形,長寬厚為10.1×15.9×3.7mm,質量0.7g;臺面為礫石面,長條形,寬厚為8.3×3.4mm;背面1個同向石片疤;腹面微弧,打擊點散漫,遠端圓弧,石片角95°。

砍砸器2件。原料皆為白云巖,毛坯皆為礫石,單刃、復刃各1件,刃形包括直刃3刃、凸刃1刃,皆為單向修理。標本17M-Y1(23):100(圖3:6),復刃,皆為直刃,扁平狀,長寬厚為130×105×34.7mm,質量562.6g;在礫石薄銳的三條邊單向修理出直刃,修疤小、均勻、排列緊密,刃緣規整,刃長分別為37.7mm、80.7mm、39.2mm,刃角分別為58°、48°、56°。

3.5第4文化層

第4文化層石制品共計84件,包括石錘1件、石核17件、石片13件、石器7件(刮削器6件、凹缺器1件)、斷片1件、斷塊28件、礫石5件、自然石塊12件。

石錘1件。編號為17M-Y1(27):90(圖4:1),復合型,原料為燧石,原型為礫石,不規則扁橢圓形,長寬厚為96.6×74.1×49.1mm,質量351.8g;礫石周圈多道凸棱,大部分凸棱上有反作用力形成的淺疤,為錘擊使用部位;礫石一面的中部有密集淺坑窩,可能同時當作砸擊石錘使用。

石核17件。包括錘擊13件、砸擊4件。錘擊石核,分為單臺面7件、雙臺面3件、多臺面3件,原料包括白云巖6件、燧石5件、硅質灰巖1件、花崗巖1件。原型包括礫石6件、斷塊4件、自然石塊3件。22個臺面分為自然15個、人工7個,自然臺面包括礫石面14個、節理面1個,人工臺面包括剝片面6個、有疤臺面1個。石核保留片疤多為3個及3個以上,僅有2件只剝落1個石片。標本17M-Y1(27):141(圖4:2),多臺面,原料為白云巖,原型為礫石,三棱柱狀,高寬厚為35.5×41.6×25mm,質量53.9g;臺面包括礫石面2個、剝片面1個,主臺面為四邊形,寬厚為39.9×18.8mm,兩個工作面,可見4個石片疤,另兩個臺面各1個石片疤,臺面角94°~100°。

砸擊石核4件。皆為單極砸擊石核,原料包括硅質灰巖3件、白云巖1件。標本17M-Y1(27):152,原料為白云巖,高寬厚為64.1×22.7×22.9mm,質量35.4g,點狀臺面,自一端剝落石片,多個片疤(圖4:3)。

石片13件。包括錘擊12件、砸擊1件。錘擊石片,原料包括燧石11件、玄武巖1件,類型包括A1型1件、A2型3件、B1型1件、B2型6件、B3型1件。寬型7件,略多于長型的5件,分為小型1件、中型11件。臺面以人工為主,包括素臺面5件、有疤臺面2件、有脊臺面1件,另有自然臺面4件。背面石片疤1個的2件、2個的4件、3個及以上的4件。

17M-Y1(27):69,A2型,原料為燧石,多邊形,長寬厚為30.7×34×14.4mm,質量17.3g;臺面三角形,寬厚為14.5×7.7mm;背面1條縱向脊,3個異向石片疤,腹面微凸,打擊點集中,打擊泡微凸,臺面角120°(圖4:4)。17M-Y1(27):105,B1型,原料為燧石,五邊形,長寬厚為44.5×38.3×16.4mm,質量31.2g(圖4:6);有脊臺面,扇形,寬厚為27.7×7.5mm;腹面微弧,打擊點集中,打擊泡微凸,臺面角118°。17M-Y1(27):93,B2型,原料為燧石,三角形,長寬厚為22.6×31.4×11.7mm,質量6.3g;素臺面,三角形,寬厚為8.4×5.9mm;背面1條縱向脊,3個異向石片疤,腹面微凸,打擊點集中,打擊泡微凸,臺面角125°(圖4:5)。

砸擊石片1件。編號為17M-Y1(27):73,原料為燧石,三角形,長寬厚為21.8×19.3×13.4mm,質量4.4g;點狀臺面,背面全疤,2條縱向脊,3個同向石片疤,腹面弧,遠端平直。

石器7件。從原料來看,包括燧石3件、白云巖2件、石英砂巖、硅質灰巖各1件;從大小來看,可分為微型3件、小型4件;從類型來看,包括刮削器6件、凹缺器1件;從毛坯來看,包括斷片3件、砸擊石核1件、砸擊石片1件、錘擊石核1件、石片1件;從修理方向來看,單向6刃、復向3刃。

刮削器6件。分為單刃5件、復刃1件,刃形包括凸刃4刃、直刃3刃、鋸齒刃1刃。標本17M-Y1(27):112(圖4:7),單凸刃,原料為白云巖,毛坯為砸擊石片,橢圓形,長寬厚為38.1×45.7×15.4mm,質量28.9g;在右側肩部向背面修理,修疤少、稀疏、不均勻,刃緣規整,刃長27mm,刃角72°。標本17M-Y1(27):61(圖4:10),單凸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遠端斷片,扇形,長寬厚為15.4×14.6×5.9mm,質量1.4g;在遠端向背面修理,單層修疤,修疤小、均勻、排列緊密,刃緣規整,刃長20mm,刃角62°;與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拇指蓋刮削器近似。17M-Y1(27):138,復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斷片,三角形,長寬厚為17.8×14.8×8.8mm,質量2.1g;在三個邊緣修理出直刃,兩刃單向,一刃復向,單層修疤,修疤小、均勻,排列緊密,刃緣規整,刃長分別為13.1mm、12.3mm、12.3mm,刃角分別為55°、68°、71°;為一件精制品(圖4:9)。

凹缺器1件。編號為17M-Y1(27):163(圖4:8),原料為硅質灰巖,毛坯為嘗試性石核,多邊形,長寬厚為36.7×30.6×20.6mm,質量26.5g。在一邊多次擊打形成凹缺口,修疤深、密集,刃緣規整,凹口寬16mm,進深2.6mm,刃角80°。

3.6第5文化層

第5文化層石制品共計56件,包括石錘2件、石核8件、石片8件、石器17件、斷塊10件、礫石11件。

石錘2件。皆為單端錘擊,原型皆為礫石,原料包括燧石、硅質灰巖各1件。標本18M-Y1(29):58,原料為燧石,橢圓形,長寬厚為110.9×69.6×63.5mm,質量514.3g;周身為石皮,較尖一端有較淺的反作用疤痕,使用程度一般。

石核8件。分為錘擊6件、砸擊2件。錘擊石核分為單臺面2件、雙臺面3件、多臺面1件。原料包括燧石3件、白云巖2件、硅質灰巖1件,原型皆為礫石。臺面包括礫石面6個、人工臺面4個,人工臺面為剝片面。石片疤數量為1個、2個的各1件,3個及以上的4個。18M-Y1(29):51,雙臺面,原料為白云巖,三棱柱狀,高寬厚為35.4×32×22.6mm,質量34.3g;臺面分別為礫石面、剝片面,主臺面梯形,寬厚為25.5×17.4mm;3個石片疤,打擊點散漫,臺面角92°(圖5:1)。18M-Y1(29):71,多臺面,原料為燧石,半圓形,高寬厚為86.1×87.7×33.5mm,質量276.8g;臺面分為剝片面2個、礫石面1個,主臺面半圓形,寬厚為30.6×15.9mm,主要沿臺面周圈單向剝片,形成半盤狀;多個石片疤,打擊點散漫,臺面角84°~108°(圖5:3)。

砸擊石核2件。皆為兩極石核,原料分為玄武巖、燧石各1件。18M-Y1(29):93,原料為玄武巖,棗核狀,高寬厚為58.5×26.5×22mm,質量38.2g;自兩端剝落石片,點狀臺面,多個石片疤(圖5:2)。

石片8件。原料包括硅質灰巖4件、燧石3件、玄武巖1件,類型包括A1型2件、B1型3件、B2型2件、B3型1件。長型6件、寬型2件,又可分為微型1件、小型6件、中型1件。人工臺面6件,包括素臺面2件、有疤臺面4件,另有礫石面2件。標本18M-Y1(29):69,B1型,原料為玄武巖,四邊形,長寬厚為23.5×22.7×11mm,質量5.7g;有疤臺面,長條形,寬厚為17.2×6.6mm;腹面微弧,打擊點集中,打擊泡微凸,遠端尖,石片角94°(圖5:4)。標本18M-Y1(29):59,B3型,原料為硅質灰巖,四邊形,長寬厚為33.8×29.3×23.2mm,質量14.1g;有疤臺面,長條形,寬厚為28.9×8.5mm;背面1條縱向脊,2個異向石片疤;腹面微凸,打擊點散漫,打擊泡微凸,可見放射線,遠端尖,石片角88°(圖5:5)。

石器17件。原料包括燧石7件、玄武巖4件、硅質灰巖3件、白云巖2件、瑪瑙1件;又可分為微型1件、小型13件、中型3件;類型包括刮削器11件、尖狀器3件、凹缺器、鉆器、砍砸器各1件;毛坯包括石片10件、礫石3件、石核2件、斷片2件;單向修理17刃、復向5刃、錯向1刃;以石片為毛坯的向背面12刃、向腹面1刃、復向3刃、錯向1刃。

刮削器11件。分為單刃7件、雙刃3件、復刃1件,刃形分為凸刃6刃、直刃3刃、凹刃3刃、凸凹刃3刃、鋸齒刃1刃。18M-Y1(29):75,單凸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石片,梭形,長寬厚為45.2×32.9×11.7mm,質量16.1g;左側向背面修理,單層多個修疤,修疤小、均勻,刃緣規整,刃長45mm,刃角67°(圖5:10)。18M-Y1(29):83,單鋸齒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石片,不規則扇形,長寬厚為33.5×30.7×11.1mm,質量12.9g;遠端向背面修理,單層修疤,修疤少、深、稀疏,刃長37mm(圖5:9)。18M-Y1(29):63,雙直-凸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石片,不規則扇形,長寬厚為41.2×44.3×19.8mm,質量30.4g;兩側分別向背、復向修理出凸、直刃,凸刃單層多個修疤、均勻,直刃修疤大小不一、稀疏,刃長分別為50mm、30mm,刃角分別為78°、64°(圖5:7)。18M-Y1(29):84,復刃,原料為玄武巖,毛坯為石片,不規則長方形,長寬厚為59.5×50.9×26.5mm,質量74.6g;周圈向背面修理出凸、直、凹三刃,修疤多、多不均勻、少數規整,刃緣規整,總刃長164mm,刃角分別為65°、70°、78°(圖5:8)。

尖狀器3件。原料分為燧石、瑪瑙、玄武巖各1件,包括正尖1件、角尖2件,毛坯皆為石片,邊刃向背面修理4刃、復向2刃。標本18M-Y1(29):91(圖5:12),角尖,原料為燧石,四邊形,長寬厚為16.9×29.3×10.2mm,質量7.2g;右邊、遠端向背面修理,單層修疤,修疤小、均勻,尖角84°。標本18M-Y1(29):60,正尖,原料為瑪瑙,扇形,長寬厚為24.3×25×8mm,質量6.6g;一刃向背面修理,單層修疤,修疤小、稀疏,為陡刃,另一刃復向修理,修疤大小不一,尖角84°。

凹缺器編號為18M-Y1(29):70(圖5:11),原料為白云巖,毛坯為礫石,不規則梯形,長寬厚為33.8×31.9×15.1mm,質量17.7g;在長軸一側單向多次擊打形成缺口,修疤大小不一,刃緣規整;缺口長13.9mm,進深3.8mm,刃角88°。

鉆器編號為18M-Y1(29):55(圖5:13),原料為硅質灰巖,毛坯為斷片,四邊形,長寬厚為17×14.4×7.2mm,質量1.8g;在一側邊向背面修理出短尖,尖一側多個修疤,另一側單次打擊,尖長25mm,尖角72°。

砍砸器編號為18M-Y1(29):86,單直刃,原料為白云巖,毛坯為礫石,長條形,長寬厚為96.7×42.4×41.1mm,質量229.3g;在一直邊的一端單向修理,修疤稀疏,刃緣鋸齒狀,刃長54mm,刃角100°。

3.7第6文化層

第6文化層石制品共計7件,包括石核2件、刮削器1件、凹缺器1件、斷塊3件。

石核2件。皆為錘擊多臺面,原料為燧石,原型為礫石。標本18M-Y1(30):103(圖6:1),四邊形,高寬厚為81.4×56.4×46.1mm,質量250g;剝片過程中不斷變換臺面,從不同角度剝片,周身布滿石片疤,可辨臺面3個,1個為礫石面、2個為剝片面;石片疤8個,打擊點多散漫,臺面角83°~100°。

刮削器1件。編號為18M-Y1(30):100(圖6:4)。單直刃,原料為硅質灰巖,毛坯為石片,不規則扇形,長寬厚為25.9×37.7×20.9mm,質量27g;在右邊向背面修理,單層三個修疤,大小均勻,刃緣規整,刃長15.9mm,刃角78°。

凹缺器1件。編號為18M-Y1(30):101(圖6:6)。原料為燧石,毛坯為斷塊,不規則梯形,長寬厚為39.9×26.7×15.1mm,質量17.8g;在斜邊單向多次擊打形成缺口,單層、多個修疤,大小均勻,刃緣規整;缺口長19.1mm,進深3.5mm,刃角82°。

3.8第7文化層

第7文化層石制品共計26件,包括石核7件、石片2件、石器4件、斷塊2件、礫石10件、自然石塊1件。

石核7件。皆為錘擊單臺面,原料包括白云巖3件、燧石3件、硅質灰巖1件,原型皆為礫石,臺面皆為礫石面;片疤數量分為1個的5件、2個的2件。18M-Y1(37):16,原料為燧石,四邊形,高寬厚為37×50.9×20.9mm,質量55.9g;臺面四邊形,寬厚為40.1×19.2mm,剝落2個石片,打擊點散漫,臺面角100°~110°(圖6:2)。

石片2件。原料皆為白云巖,A2、B1型各1件,長型、寬型各1件,皆為小型,臺面為礫石面、素臺面各1件。標本18M-Y1(37):18,B1型,長條形,長寬厚為36.3×21.5×9.5mm,質量9.8g;素臺面,三角形,寬厚為14.1×8.1mm;腹面微凸,打擊點散漫,遠端圓弧,石片角95°。

石器4件。原料包括燧石3件、火山角礫巖1件,分為小型、中型各2件,類型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各2件,毛坯包括斷塊2件、石片1件、礫石1件,單刃3件、雙刃1件,凹刃2刃、直刃1刃、凸刃2刃,修理方向復向3刃、單向2刃。

刮削器2件。標本18M-Y1(37):3(圖6:5),單凹刃,原料為燧石,毛坯為斷塊,不規則形,長寬厚為42.9×30.1×18.3mm,質量20.8g;在長邊的一端單向修理,單層修疤,不均勻,刃緣規整,刃長17.3mm,刃角56°。

砍砸器2件。標本18M-Y1(37):7(圖6:7)。雙直-凸刃,原料為火山角礫巖,毛坯為石片,三角形,長寬厚為99.2×73.1×32mm,質量223.7g;在兩側復向修理直刃、凸刃,修疤稀疏、大、不均勻,刃緣欠規整,刃長分別為100、90mm,刃角分別為65°、76°。

4初步認識與意義

4.1石器工業與石器技術發展

該地點文化層層序豐富,整體石制品數量與同時期遺址比較相對豐富,部分文化層石制品數量有限,但各文化層石制品特點相似。原料相對豐富,就地取材;主要以錘擊法剝取石片,少量砸擊;石器類型主要為刮削器,少量凹缺器、尖狀器、鉆器、砍砸器等,毛坯主要為石片,另有斷塊、石核、自然石塊等;石片、石器以小型為主。石器技術為典型的石片石器技術傳統,與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的馬圈溝、小長梁等遺址的文化面貌相同,屬于中國北方以小石器為主的工業類型[4-6]。遺址時代古老,是華北地區百萬年以來小石器工業的源頭。

該地點整體石器技術面貌簡單、原始,但從某些標本來看已具有比較成熟的剝片技術和石器修理技術。剝片整體以權宜性剝片為主,但一部分石核能夠持續剝取石片,剝片效率較高;第5文化層發現近似半盤狀石核,可能已有設計剝片的意識。石器修理整體簡單原始,多數標本修疤較少,但修理模式逐步固定,呈現出單向修理為主的特點;并出現了一些器型規整的精制品以及復刃修理的石器,第5文化層的精制品甚至可以與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同類標本相媲美。第5文化層石器比例達30.4%,而且類型復雜,包含刮削器、凹缺器、尖狀器、鉆器、砍砸器等小石器工業基本石器類型。綜合來看,該地點的石器技術已發展至一定水平,并非古人類演化最初階段的簡單石器技術。

4.2砸擊技術的出現

砸擊技術是中國舊石器時代基本的剝片方式之一,最早在北京周口店遺址被識別出[7],以往中國北方最早的砸擊技術制品在小長梁遺址[8],在后期的遺址中也是重要的剝片方式,在侯家窯[9]、下馬碑[10]等遺址則表現得比較明顯。該地點文化遺物相對豐富的第4、第5文化層發現有特征明確的砸擊技術制品。結合該遺址的砸擊技術的時代古老,而砸擊技術相對簡單,能夠克服非優質原料難以錘擊剝片的弊端等技術特點推測,砸擊技術可能出現得非常早,伴隨著古人類制作石器的始終,而不僅僅是古人類演化至某一階段才出現的剝片技術,而砸擊技術在某些遺址表現得比較突出可能與石制品的原料有密切關系。

4.3價值與意義

魚咀溝1號地點位于馬圈溝早更新世遺址群的集中分布區內,埋藏地層清晰,部分文化層可與馬圈溝遺址對比,時代明確可靠。同一剖面上發現7個不同階段的早更新世時期文化層,包括有3個新發現的文化層,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泥河灣盆地早更新世時期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是華北地區早期人類連續演化的有力證據。第1、2、4、7文化層可分別與馬圈溝遺址的Ib、Ia、第I、第III文化層對比,形成不同階段古人類活動的分布范圍,為研究早更新世時期古人類的棲居方式、生計模式等提供了重要線索。部分文化層出土相對豐富的石制品,為研究華北地區早更新世時期古人類的石器工業與石器技術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基本材料。部分文化層文化遺物相對稀少,可能未找到古人類的集中活動區,為進一步探索更加豐富的古人類遺存提供了重要線索。遺址地層序列清晰、年代古老明確、文化層序眾多、文化遺物豐富是該地點的重要特點,為探索東亞地區最早人類的出現與演化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料。

猜你喜歡
石制品
動物踩踏與“假工具”:木壘縣細石器遺址采集石制品的埋藏學分析
石樁子北山舊石器地點發現的石器研究
黑龍江遜克農場四分場遺址石制品研究
許家窯—侯家窯遺址遺物再研究
數據挖掘在考古遺址功能研究中的應用
——以烏蘭木倫遺址第一地點微痕研究為例
石制品后埋藏微痕的實驗研究述評
追溯歷史
——尋找最古老的石制品
泥河灣盆地黑土溝遺址N111E85探方石制品
鄂爾多斯烏蘭木倫遺址呈現的舊石器文化
遠古遺蹤(連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