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蘭州鼓子《草船借箭》中“越調”曲牌的演唱特征及傳承發展

2024-04-17 12:38劉敏
參花(上) 2024年4期
關鍵詞:鼓子草船借箭曲牌

“蘭州鼓子”是一種源自蘭州并廣泛傳播于周邊地區的傳統民間曲藝形式,又被稱為“蘭州曲子”或“蘭州鼓子詞”。蘭州鼓子以其高雅大氣的演唱風格、動聽傳情的唱腔、豐富多樣的曲牌而聞名。尤其在使用蘭州方言進行演唱時,蘭州鼓子的行腔走韻散發著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通過音樂和歌詞傳遞著人們的情感和生活體驗。

蘭州鼓子的演唱內容可被細分為文曲和武曲兩大類。文曲采用柔口唱法,又稱“文唱”,演唱時聲音要求聲腔纖細柔和,一般用來演唱抒情性的文曲(也叫思情曲),如《別后心傷》和《三顧茅廬》等鼓子曲以及《拷紅》等越調曲目;武曲則采用剛口唱法,也被稱為“武唱”,要求具備較強的共鳴和宏大的音量,主要用于表現氣勢磅礴、士兵奮勇作戰的場面,如《燕青打擂》和《灞橋挑袍》等鼓子曲以及《草船借箭》等越調曲目。其中,蘭州鼓子中的武曲《草船借箭》通過粗獷豪放的鼓子唱腔與質樸動聽的伴奏旋律,惟妙惟肖地刻畫了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足智多謀的形象,充分體現了地方性民間特色與傳統藝術的融合。

本文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蘭州鼓子中的代表性唱腔——“越調”曲牌的演唱特征為研究對象,對其特征、傳承與發展路徑進行闡述,以期激發蘭州鼓子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其不斷傳承與發展。

一、《草船借箭》中的“越調”曲牌

(一)內容簡介

蘭州鼓子《草船借箭》是根據《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編唱而成。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孫、劉聯合抗曹。周瑜命諸葛造箭十萬支,但又暗中下令讓工匠拖延時間。諸葛亮預見三日后長江濃霧,故前兩日靜觀其變,第三日則帶領二十船駛向長江北岸,船上裝滿布幔柴草。大霧迷漫中,曹操不辨真偽,下令立即向船只射箭,約十萬余支。諸葛亮巧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成功挫敗周瑜陰謀,這智勇較量的情景令人回味無窮。

(二)音樂

《草船借箭》的音樂由“老三板”“越調”“悲調”“馬鞍鞒”“疊斷橋”“金錢”“銀紐絲”“悲尾”“越尾”九個曲牌串聯而成。整首鼓子的音域范圍為兩個八度,較為寬廣。演唱到高潮段落時整首鼓子充滿激情,令人心潮澎湃;而音調低沉時則展現出悲壯而婉轉的情感,引人深思;快節奏的部分充溢著暢快淋漓之感,令人激動不已;而慢節奏部分則顯得悠閑雅逸。整個音樂的呈現過程隨著旋律的起伏,讓人沉浸其中。其中開頭的曲牌“越調”起到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作用,陳述了草船借箭的整個經過,是全曲凝練的精華所在。

蘭州鼓子越調類曲牌以演唱故事或長篇大書中的篇章為主。這類曲牌的結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首先以“越調頭”作為引子引出整段的主題和情節,給予聽眾整體的情節展示;然后在越調頭之后接“賦唱”,演唱鼓子的“好家”會進行一段富有表現力的唱腔,以展現角色的情感、心境或事件的發展;賦唱過后,“好家”會接著演唱一系列曲牌(稱為“套詞”),這些曲牌是描述具體情節、人物或景物的歌詞,最后通常以越調的獨特旋律和節奏作為結束,稱為“越調尾”或“垛子”。用這種結構演唱一段故事或長篇大書中的一章,稱為“段子”,每個段子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或章節,具有獨立的主題和情節發展。越調類曲牌能夠生動地演唱這些段子,引發觀眾的興趣和共鳴。

《草船借箭》中“越調”曲牌唱段旋律為C徵五聲調式,整段圍繞 “la do mi sol”四個骨干音較自由地伸展、變化,采用“加穗”“加花”和“承遞”等形式來發展段子。

例如,在本曲牌的開始部分,第二小節開始的旋律片段與第一小節結束的旋律片段相同,采用了“接音”的曲調發展手法。這種承遞法可使樂句、樂逗之間緊密銜接,形成“節節如長山蛇,起伏有致,其情韻綿長,揚抑動聽”的效果。

在段子中通過這些簡單音調的不斷重復,使音樂前后統一協調,又在此基礎上運用各種手法加以變化,為音樂提供了發展的動力。這種音樂曲調的發展手法展現了鼓子獨特的音樂特征,即注重音樂微妙的變化和融合,強調整體的和諧與統一。同時這也彰顯了中華民族的音樂審美情趣是一種“和則同”的“中和”思想,將變與不變相結合的辯證統一觀念。在這段越調唱腔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文化對平衡、和諧、統一的追求,以及對傳統與創新的兼容并蓄。

蘭州鼓子武曲《草船借箭》的演唱為越調腔,即由越調加若干曲牌再加越調尾聯套而成,其連綴特點以及樂曲規律是以“老三板”起腔、“越尾”來落腔,中間夾雜著越調調系的曲牌。一個曲牌往往有多種形式和演唱風格,這里的“越調”曲牌采用“四字起法”富有頓挫的韻律感,曲牌結構板式為整板,它的各類裝飾音、節奏型都是根據唱詞需要而變化的,這與秦腔的一板一眼有著很大的差別。而正是因為蘭州鼓子一曲動輒十余曲牌且演唱速度緩慢,所以通常唱完一曲都在二三十分鐘左右。

(三)唱詞

蘭州鼓子的唱詞并不追求字韻工整和首尾相對的規范,一曲一段詞,不迭唱。相比于古代詩詞如初唐的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以及宋代曲子詞等,蘭州鼓子的唱詞更像是按曲填詞,采用長短句來進行韻文,這就有點類似于越劇的表達方式。

蘭州鼓子詞的唱詞通常由五字至十字句組成,也有十幾個字的字句,但五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最為常見。一些唱詞可以稍加增減字數,以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這樣既不必拘泥于嚴格的韻律規則,又能保持鼓子的韻味和情感的表達。

就像《草船借箭》越調的唱詞就是在四四四四七正格詞式的基礎上增花添眼,進行變格。唱詞朗朗上口,宜唱宜詠,樂律協調動聽,提升了蘭州鼓子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這種通俗易懂、易上口的語言形式為民間藝人的創作提供了無窮的靈感,同時也給演唱者提供了廣闊的情感發揮空間。通過這種方式,作品得以更完美地展現,唱詞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無縫銜接。

二、《草船借箭》中“越調”曲牌的演唱特征

(一)唱腔特點

在蘭州鼓子的表演中,咬字和運氣都是需要推敲的。鼓子需要通過唱腔來細致地刻畫人物性格,所以要仔細思考所描繪人物的內心獨白。只有這樣,才能唱好蘭州鼓子,真正把握住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表達。

蘭州鼓子沒有刻意添加道白的手法,而是以敘事的形式將故事一唱到底。鼓子的唱腔既豪放粗獷又溫婉動人,融合了剛強和柔美的特點。而唱腔的韻味主要取決于“好家”的演唱,蘭州鼓子唱得好不好,以及韻味是否正宗,都與以下幾個方面密切相關。

1.腔詞關系

蘭州鼓子遵循“依字行腔”的基本規律,這也是戲曲和曲藝的行腔方式之一。藝人在演唱鼓子時,要求曲調與唱詞的聲調相匹配。而在演唱《草船借箭》“越調”曲牌時,大量運用了前倚音和后滑音的特點。前倚音通常高于本音,多為模糊的哼唱,到達本音時則咬字發音渾厚;緊接著使用下滑音,音量逐漸增大,急速下降時婉轉動聽。這種“高起直落”的潤腔備受藝人喜愛,聽眾亦對其贊譽有加。此外,鼓子詞每句的第一個音節通常都是重音,以強調重點,而后續節奏的律動通常為了更好地表達情感而即興延長,這賦予了蘭州鼓子通俗自然的演唱風格。

已故鼓子名師段樹堂先生認為,演唱鼓子時發音應該經過仔細思考,先揚后抑、平上去入,以確保發音的正確性。而所謂的拖腔應該悠遠動聽,充滿韻味。他的音樂理念表達了對發音精確性的追求。段樹堂先生對“五音”在蘭州鼓子演唱的運用方面也頗為重視,并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越調”曲牌的演唱上,他提倡應該多注重“齒音”的運用。

2.“嘆息性”特征

鼓子音樂的“嘆息性”特征主要體現在每個樂句的起伏變化上,即每個樂句的起始音到結束音之間的音樂行進呈現出由高到低的“嘆息”感。這種音樂行進在蘭州鼓子中極為常見,如在《草船借箭》“越調”中的表現:“赤壁鏖兵,周郎用火攻……”這種樂句的起伏變化營造了一種激動人心的氛圍,使聽眾更加投入其中。

根據譜例我們可以看出,在音樂與唱詞結合的過程中,旋律明顯呈現出由高到低的下滑趨勢,就像生活中的嘆息聲一樣。這種“嘆息性”特征與演唱時的呼吸息息相關,也與鼓子演唱和樂器伴奏的銜接緊密相關。因為蘭州鼓子的間奏等從屬部分是固定的,這樣嘆息式的音樂語調使整個樂句的音域更廣,樂句之間的連接更加通俗自然,使故事情節得以更好地敘述。

3.拖腔

拖腔是唱腔旋律的擴展,也是句尾旋律的擴充,對曲藝情節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在蘭州鼓子《草船借箭》“越調”的唱腔中,唱完“鳳雛先生”后還有著音腔的變化,有著“聲斷氣不斷,音斷意相連”的效果,給人以遐想的空間。

由此可知,蘭州鼓子唱腔清雅婉轉,音域幽廣,特點鮮明,這也是其獨特風格和魅力所在。

(二)演唱時技巧與情感的融合

在當今娛樂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蘭州鼓子并沒有因時代變遷而衰退。這得益于它自身堅韌的藝術生命力,更離不開一群熱愛、保護和傳承蘭州鼓子的人,他們被稱為蘭州鼓子的“好家”。這些人用他們的熱情和努力,讓蘭州鼓子得以繼續傳承發展,保持著其獨特的魅力。他們的存在和奉獻是蘭州鼓子能夠經受住時代洗禮的重要支撐,也是蘭州鼓子能夠在當前保持活力的關鍵所在。在這些“好家”中,有一位被評為蘭州鼓子市級傳承人,她就是劉艷玲。

就蘭州鼓子《草船借箭》而言,劉艷玲從越調曲牌的特點和曲牌的演唱內容出發,以蘭州方言為基準,注重鼓子演唱時的吐字發音。她逐漸探索出獨有的以情帶聲、剛柔并濟的演唱風格,在演唱過程中能夠精準捕捉周瑜、魯肅、諸葛亮等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無論是高亢激昂的部分,還是柔和抒情的部分,她都能掌握音量的變化,使整個表演更富有層次感和動態效果。

劉艷玲在演唱方式上也做出了改變,她在演唱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肢體語言,這些肢體表現增加了演出的趣味性和觀賞性,與蘭州鼓子中所演唱的故事情節相得益彰,贏得了觀眾的贊賞和高度評價。這種改變不僅能夠增強鼓子演唱的藝術效果,提高蘭州鼓子的知名度,同時也使演唱更生動、更有表現力。劉艷玲的肢體語言不僅是演唱的輔助手段,更是一種表演藝術,能夠通過肢體動作更好地傳達音樂的情感和內涵,將故事情節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蘭州鼓子的魅力。

在保持對傳統藝術尊重的基礎上,劉艷玲以女聲表演的形式將經典曲牌越調類《草船借箭》帶到了舞臺上。蘭州鼓子沒有道白,一領眾和,一唱到底。她身著典雅的黑色中國傳統旗袍,手持八角鼓,在樂隊的伴奏下展現出字正腔圓、清雅婉轉的演唱風格。故事一波三折,帶著些許蘭州腔的《草船借箭》隨著蒼涼豪邁、韻味悠長的鼓子演唱,以及揚琴、三弦的伴奏,使聽眾如同身臨其境,久久不能忘懷。她的表演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讓觀眾感受到了蘭州鼓子的獨特魅力,產生了別具一格的音樂體驗。

三、《草船借箭》的傳承現狀

近年來,《草船借箭》作為蘭州鼓子的經典曲目,多次在大型場合亮相。這一趨勢展示了蘭州鼓子從民間走向了更大的舞臺,讓更多觀眾領略到甘肅曲藝音樂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濃厚韻味。同時,這也為蘭州鼓子的活態傳承打開了新的發展局面,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劉艷玲和其他鼓子傳承人的表演在蘭州鼓子加入現代元素來演繹傳統文化。與過去鼓子自娛自樂的演唱形式相比,他們的演出注重細節,統一著演出服,化妝整齊,使用道具,使聽眾的體驗感不斷提升。這一實踐說明,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方能保持活力。

新一代蘭州鼓子傳承人的演繹方式為這一古老的曲藝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們對唱詞和唱腔進行改良,以符合年輕觀眾的喜好,進一步提高蘭州鼓子的觀賞性。這種新的演繹方式不僅迎合了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和情感體驗,而且通過不斷的改良和嘗試,為未來蘭州鼓子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蘭州鼓子的傳承與發展策略

蘭州鼓子的傳承要緊跟時代步伐,以展現非遺文化色彩,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采用多維度多途徑進行傳播與發展。

(一)重視曲目內容創新

蘭州鼓子要想尋求生存與突破,就應該跟上時代步伐,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推陳出新。要把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時代特色作為蘭州鼓子新創曲目發展的根本和靈魂,立足于“文化、旅游、傳媒、藝術”四大領域,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說唱曲藝中,譜寫新的曲目。近年來,蘭州鼓子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增三嘗試著創作了《千里隴原跨駿馬》《南湖的燈光》《虎門銷煙》等不少蘭州鼓子的新曲目,而且還完整保留了蘭州鼓子的特色與韻味,并對演唱形式進行了探討和改革,在曲目內容上不斷推陳出新。

(二)開展活動促交流

文旅部門要持續組織開展蘭州鼓子的演出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大力傳播鼓子文化,促進傳承人與鼓子愛好者之間的交流。實踐中蘭州鼓子藝人用定期舉辦活動的方式,不遺余力地傳承和發展著鼓子藝術。他們每周都會堅持交流,幾十年風雨無阻。

(三)重視傳承人培養

非遺的保護傳承中最主要的是后繼人才的培養,老藝人普遍最擔心的就是“教給誰,誰會學,怎么傳”的問題。在文旅局和各大高校的幫扶下,蘭州鼓子的研究、傳承、創新體系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推進。蘭州鼓子以“進教材、進課堂、進科研、進實踐”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學、人文社科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中,這為優秀非遺文化的學習、研究、傳播以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搭建了有效的平臺。

除了長期堅持日常陣地的交流,傳承人還通過“傳幫帶”的方式,與學校合作進行演出交流,以“鼓子進校園,傳承人進課堂”的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和了解鼓子的歷史、演唱技巧以及文化內涵。同時,蘭州鼓子作為非遺文化,其相關研究也得到了重視,如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甘肅省民族音樂研究中心、青島科技大學、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協辦的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等。

(四)積極建立傳習所

蘭州市非遺中心在初步掌握蘭州鼓子主要傳播區域和藝人聚集的村鎮后,于2011年開始,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實施散點保護的方式,根據傳習所建設必備的傳習場所、受眾人群及負責人三要素缺一不可的基本標準,確認和命名了蘭州鼓子什川傳習所、水阜傳習所、七里河傳習所、安寧傳習所、榆中南山傳習所和金城關傳習所,每個傳習所聚集了十幾到二十多不等的鼓子好家,構建起了布局相對合理的蘭州鼓子傳承網點。這一舉措,極大地調動了蘭州鼓子藝人的演唱積極性,蘭州鼓子邊緣化的現狀得到了初步改善,呈現出生機勃發的向好態勢。

在對蘭州鼓子未來的傳承與發展上,筆者作為一個音樂文化的研究者,今后對鼓子的研究,應采用文獻研究法等多種方式,深入分析蘭州鼓子傳統曲目的詞曲,探尋其魅力所在。同時,也要分析新創曲目與現代音樂的契合點,借鑒其他戲曲劇種的創新改良手段,使其更易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傳承非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努力將會為蘭州鼓子的傳承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可能性。

五、結語

蘭州鼓子《草船借箭》是極具代表性的歷史故事類題材唱段,腔詞與曲牌的結合自然流暢,使整個曲目連貫自如,一直被鼓子愛好者所傳唱,這段唱腔真正展示了蘭州鼓子作為民間藝術的珍貴之處。在通過反復品味《草船借箭》后,筆者深切感受到蘭州鼓子說唱藝術所蘊含的魅力,發人深省,引人深思。蘭州鼓子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融合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后,承載著豐富的價值和意義?,F如今,蘭州鼓子逐漸成為蘭州及周邊地區民眾在閑暇時陶冶情操、表情達意的習慣和方式。無論是在家庭聚會、節日慶典還是社區活動中,蘭州鼓子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人們娛樂和溝通的橋梁。這種文化藝術形式的普及和流行,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傳承和弘揚了蘭州鼓子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劉敏.蘭州鼓子演唱特征研究[J].大眾文藝,2017(22):38-39.

[2]鐘明.關于中國民族聲樂中“死曲活唱”的探究[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02):104-108.

[3]席軍平.蘭州鼓子《呂蒙正趕齋》音樂特征分析[J].北方音樂,2010(09):40-41.

[4]杜亞雄,趙塔里木.“蘭州鼓子”簡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02):48-53.

[5]魏彥林.重視古典文學教學認真總結教學心得[J].當代教育研究,2009(05):8-11.

(作者簡介:劉敏,女,碩士研究生在讀,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

(責任編輯 王瑞鋒)

猜你喜歡
鼓子草船借箭曲牌
涼州“黑旋風”
草船借箭
清代曲牌體紅樓戲與經典戲曲之“互文性”研究
曲牌性視角下的器樂曲《海青》
蘭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滄桑情懷
“《常用曲牌新譜》出版座談會”在本社舉行
【曲牌園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鼓子
草船借箭
縮寫《草船借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