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

2024-04-17 07:16
關鍵詞:意見制造業工業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4〕1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更好地理解和執行《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的重要部署。中試是把處在試制階段的新產品轉化到生產過程的過渡性試驗。制造業中試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促進技術迭代、工藝改進和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式,核心是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造業中試持續推進,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了重要支撐。2022年,17.56萬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究與試驗活動,規上工業企業試驗經費支出1.87萬億元,占全國試驗經費支出的73.92%,一批自主創新技術和科研成果加快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然而,當前規上工業企業中僅有37.3%開展了研究與試驗活動,仍有大量中小企業不夠重視中試驗證,尚未建設中試能力。已建立的制造業平臺也不同程度存在職能定位散、服務水平低、發揮作用弱等問題,難以有效滿足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強調,針對性布局一批中試和應用驗證平臺。

因此,在分析對比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現有制造業中試平臺的好做法、好機制、好經驗,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制定了《實施意見》,旨在建設現代化中試能力,完善中試服務平臺體系,加快中試軟硬件產業發展,優化中試發展生態,為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實施意見》為什么提出推進中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當今時代,世界經濟正在向數字化轉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突出特征。國際上擁有深厚工業底蘊和先進數字能力的企業,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紛紛運用中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模式,有效縮短研發周期、豐富試驗項目、降低試驗成本。

我國數字技術進入加速創新的爆發期。數字技術正加速向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滲透、深度融合,推動發展方式、產業模式、企業形態的深刻變革,有力支撐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算力總規模全球排名第二,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8.3%,在研發環節體現較強的數字化能力。中試是連接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之間的橋梁,推進中試數字化,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不僅能夠加快企業試驗數據共享、開放、應用步伐,釋放數據中蘊藏的巨大價值,還有利于發展數字孿生、虛擬仿真實驗等新模式,提升研發效率,實現無實物樣機生產,為制造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網絡化為中試發展提供更多動力源泉。隨著5G、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加快交叉融合、迭代創新,網絡連接正從人人互聯、萬物互聯邁向泛在連接。中試環節集成了基礎零部件、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軟件等工業基礎能力,涉及資金、設備、數據、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具備網絡化協同的基礎特征。當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廣泛普及,工業互聯網平臺覆蓋85%以上工業大類,企業利用業務上云來提升質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初顯,推進中試網絡化,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各類資源要素的網絡化泛在互聯、服務化彈性供給、平臺化高效分配,有利于提升研發創新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提高中試資源利用效率,推動中試云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人工智能向工業各領域加速滲透應用。當前,人工智能等顛覆性前沿技術加速突破應用,圍繞“數據+算力+算法”的技術集成創新持續加快,成為企業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動力。我國具有工業體系完整、產業規模龐大、數據場景豐富等綜合優勢,全國已建設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創造了大量應用場景。推進中試智能化,推動機器視覺、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試環節的應用,有利于通過全面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和精準執行,實現自動化、高精度和跨場景的工業缺陷識別,優化工藝過程,提升試驗效率,積累技術能力,形成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中試發展的獨特優勢。

三、《實施意見》對制造業中試平臺建設模式上有哪些考慮?

中試是研發到生產的必由之路,通過中試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改進方案、提升質量,大幅提高成果產業化成功率。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發新產品項目109.39萬個,連續十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產品推陳出新迫切需要通過中試驗證解決產品可不可產、好不好用等問題?!秾嵤┮庖姟诽岢隽硕喾N平臺建設模式,也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探索新的建設方式和運作機制。

一是龍頭企業建設產業鏈中試平臺。按照國際經驗,龍頭企業往往與其供應商圍繞產品開展協同設計和試驗。當前,隨著需求向智能化、個性化、綠色化升級,制造業產品正朝著復雜化、精密化、智能

化方向快速發展,面臨愈發復雜的服役環境、趨于

極端的運行工況,龍頭企業具備豐富的資源和應

用場景經驗,能夠把握產品整體功能性能和質量

指標要求,也具備調動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實施

改進的能力?!秾嵤┮庖姟诽岢?,支持龍頭企業提供

應用場景和試驗環境,搭建自主產品中試平臺,帶

動產品研發設計和驗證試驗,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制定中試技術規則和標準,著力解決中試共性問題。

二是布局建設中試公共服務機構。中試平臺建設需場地設施、軟硬件、技術和人才等支撐,耗費巨大。龍頭企業建設的中試平臺開放性不足,中小企業往往建不起、用不上,需要尋求公共服務解決中試問題。國際上,已經涌現出一批場地設施完善,儀器設備先進、試驗人員專業的公共服務機構和實驗室,提供高水平、全鏈條公共服務?!秾嵤┮庖姟诽岢?,建設綜合性中試公共服務機構,提供跨行業、跨領域的高水平中試服務,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建設專業化中試公共服務機構,完善特殊應用場景下的試驗能力和極端環境試驗能力,有效滿足行業發展及特殊應用場景需求。

三是強化現有創新和服務平臺中試功能。目前,國家有關部門、部分地方政府支持建設了一批技術創新類、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類創新平臺基地,服務于研究和試驗發展的機構728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基礎。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為進一步促進中試能力建設,《實施意見》提出強化現有創新和服務平臺中試功能,加強技術研發轉化,開放試驗能力、試驗場地和研究成果。為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中試服務網絡新機制,還提出支持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中試基礎能力扎實的地方,打造輻射范圍大、轉化能力強、發展機制好的中試中心。

四、《實施意見》如何健全完善中試發展產業生態?

成熟完善的產業生態是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秾嵤┮庖姟窂亩鄠€方面提出健全完善產業生態的舉措。

一是突破關鍵技術產品。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極端復雜環境試驗、可靠性仿真分析、數字孿生等中試關鍵技術和計量、標準、試驗檢測、分析評價等基礎共性技術。突破軟硬件產品,推動中試軟硬件補短板、鍛長板,解決堵點卡點斷點問題,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二是發展壯大市場主體。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能力的儀器儀表、計量標準裝置、試驗檢測設備、設計仿真軟件等領域龍頭企業。不斷增強中試軟硬件產品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優質自主產品在建設中試線過程中先行先試,提升中試線系統集成能力。

三是夯實發展基礎能力。強化標準支撐引領,建立健全中試標準體系并發布一批關鍵標準。加強計量服務保障,建立一批中試發展急需的高準確度、高穩定性計量標準裝置和計量標準物質庫。打造專業人才隊伍,培養懂產品、懂制造、懂試驗、懂設備、懂安全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和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

五、《實施意見》印發實施后,如何抓好貫徹

落實?

《實施意見》的落地見效,需要各地方、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密切配合,發揮各自優勢,互促互補、形成合力。

一是強化統籌協作。各地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等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將各項任務明確分工、分解到位,調動各方面力量抓好落實。積極發揮企業、行業組織、專業機構等單位促進中試創新發展的主動性創造性。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地方結合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區扶持制造業中試發展政策,做好中試政策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政策的銜接和協同。加強中試服務平臺效能評估,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作為政策支持、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切實加大中試政策宣傳貫徹力度,統籌用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營造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對引領帶動作用凸顯的中試平臺、中試示范線、解決方案和典型案例等標桿示范,加大推介力度。

猜你喜歡
意見制造業工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評“小創”,送好禮
沒有反對意見
評“小創”,送好禮
工業人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工業4.0”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