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技術應用于企業會計工作研究

2024-04-17 10:34吳剛
關鍵詞:數字技術企業會計管理會計

【作者簡介】吳剛(1987-),男,遼寧沈陽人,會計師,從事企業財務會計研究。

【摘? 要】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是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會計工作高質量開展的關鍵,論文基于此,首先從拓展企業會計職能、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兩個方面闡釋了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意義,繼而分析了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困境,包括數據觀念較為滯后、數字平臺亟待更新、應用體系尚未建立、會計人才嚴重缺乏,并從數據端、平臺端、應用端、人才端4個維度提出了策略。

【關鍵詞】企業會計;數字技術;管理會計

【中圖分類號】F49;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1-0145-03

1 引言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加強數字技術在企業各個領域的應用,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其中,會計領域的應用尤為重要?!稌嫺母锱c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發揮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綜合價值。對此,應加強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構建企業會計新模式。

2 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意義

2.1 拓展企業會計職能

傳統的會計職能以核算職能為主,即根據企業的資金活動,對資金往來進行核算。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核算職能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企業會計職能逐漸從核算職能拓展到監督職能,即對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進行監督。管理會計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企業會計的職能,使企業會計從財務領域擴大到管理領域,能夠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拓展會計職能是更好地發揮企業會計價值的關鍵,而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則能幫助企業更好地拓展會計職能[1]。

2.2 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 000億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1.5%。當前,我國已經步入數字經濟時代,而數字化轉型則是企業數字經濟時代戰略發展的關鍵。數字化轉型涵蓋業務模式、領導力量、技術穿透、企業文化等多個維度[2]。會計數字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既能推動企業會計數字化,也能以會計數字化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3 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問題

3.1 數據觀念較為滯后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然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但不少企業缺乏此觀念,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數據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實現。從數據采集的角度而言,數據的爆炸式增長極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的難度,傳統技術在海量數據的采集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化數據采集模式,但不少企業并未發揮好大數據技術在數據采集中的作用。從數據共享的角度而言,企業數字化分階段建設的特點,使得企業存在多個不同的系統,而不同系統間缺乏兼容性,人為導致了數據壁壘的存在。從數據應用的角度而言,企業未從數據價值出發,構建數據價值鏈服務體系。

3.2 數字平臺亟待更新

數字平臺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數據的中心,也是企業會計的載體,在數字技術的應用中占據著基礎性的地位。當前,企業數字平臺建設存在很大的不足。如數據中臺缺失。推動企業會計從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是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應用的重要任務,而數據中臺則是會計智能化的戰略支撐。不少企業尚未構建數據中臺,制約了會計智能化的發展[3]。又如新型數字技術應用不足。數字技術處于動態化發展中,以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云技術等為代表的新型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但面臨著應用水平不高的困境。

3.3 應用體系尚未建立

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企業會計正從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會計工作在企業經營發展、內部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要利用數字技術帶來的有利環境,構建企業會計的應用體系,然而,在實踐層面,不少企業尚未建立起應用體系。從成本控制的角度而言,會計信息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據,也是推動成本管理精益化的有效載體。企業未能從數字技術應用的角度出發,發揮會計信息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不利于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同時,企業會計在預算管理、績效管理中的價值也未能實現。

3.4 會計人才嚴重缺乏

企業隊伍作為企業會計工作的承擔者,其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對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相比于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會計工作的需求而言,當前,多數企業存在著會計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會計人才仍然以傳統單一素質型會計人才為主,具備多種素質的復合型會計人才較為缺乏[4]。不少企業在人才引進工作中存在滯后性,缺乏人才吸引力,同時,企業在會計人才培訓方案的編制、培訓活動的開展中存在很大的不足,難以滿足會計人才專業能力成長與職業發展的需求。

4 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路徑

4.1 數據端:樹立資產化數據理念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產,并且,隨著數字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數據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因此,樹立資產化數據理念就成為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應用的先決條件。

一是做好歷史資料的數字化。歷史資料作為企業發展的真實見證,蘊藏著巨大的價值,特別是在企業會計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今天,歷史資料的作用更為顯著。應以數字技術推進歷史資料的數字化,通過錄入、掃描、拍攝等方式,將歷史資料轉變為標準化的數字格式,為歷史資料的統一處理與應用提供條件。

二是加強數據的采集與整理。數字技術與企業經營、管理的融合,使得企業每時每刻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是企業會計工作的基礎,在會計工作的開展以及會計職能的拓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加強數據采集工作,依托大數據技術強大的采集能力,全面采集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各類數據,如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等,并做好數據整理,將異常數據篩選出來。

三是打通數據壁壘。數據壁壘的存在對企業數據共享、利用以及數據價值的實現形成了很大的制約。應借助數字技術,做好各類系統的整合,如SAP系統、匯聯易報賬系統等,打通數據壁壘,推進數據應連盡連,實現數據的共享化、及時化、智能化。同時,加速企業數據庫建設,依托標準化的流程,改善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內容不清晰等問題。

四是構建數據價值鏈服務體系。提高數據利用水平,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是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應用的目標。應根據一定的標準,構建數據價值鏈服務體系。如從管理會計的職責出發,將數據價值鏈服務分為會計核算、企業績效、投融資管理、風險管理、戰略管理、財務支持、營銷支持7個板塊,搭建智能化數據管理體系[5]。

4.2 平臺端:構建集成化數字平臺

數字平臺建設是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應用的核心環節。當前,企業數字平臺存在著功能單一、新型數字技術應用不足等問題,難以有效發揮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價值。因此,要從以下3個方面構建集成化數字平臺:

一是構建基于數據中臺的會計系統。在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企業會計正從數字化向智能化轉變,而數據中臺則是企業會計智能化的主要依靠。作為會計系統的基礎和核心,數據中臺不僅改變了數據的采集路徑,也實現了全鏈條數據的共享,為數據資源的深度發掘與多維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6]。應在數據采集、整理的基礎上,打造數據中臺,并連接前臺應用,夯實會計系統的基礎。

二是加強新型數字技術的應用。數字技術處于動態化發展中,以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為代表的新型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應將新型數字技術嵌入數字平臺中,提高數字平臺的性能。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例,人工智能技術以數字技術來模擬、延伸、拓展人的智能,能夠將人從煩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稍跀底制脚_中,采用人工智能模型,提高會計工作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推動會計工作的重點從基礎的數據核算轉變為更高層次的價值發掘。

三是搭建共享服務中心。如前所言,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極大地推進了企業業財一體化的進程,有力發揮了企業會計在企業業務發展中的作用。共享服務中心是企業業財一體化的重要載體,不僅能夠將海量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沉淀到共享服務中心中,也能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搭建多維數據分析框架,助力企業的財務分析和業務決策,更好地實現企業會計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作用。應從共享服務高階規劃、共享服務細化設計、共享服務實施3個層面,做好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

4.3 應用端:探索數智化管理體系

拓展會計職能是當前企業會計發展的重要趨勢,而數字技術則在企業會計職能拓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在數據采集、數字平臺建設的基礎上,從管理會計的角度出發,探索構建數智化的管理體系,充分發揮會計工作在成本控制、預算管理、績效考核等方面的作用。

從成本控制的角度而言,當前,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降本增效則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為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應徹底變革傳統的成本控制模式,依托數字技術,提高成本信息更新的及時性、準確性,構建動態化、精益化的成本核算體系,同時,著力構建精益成本管理模式,通過歷史差異化數據的搜集、模型的構建,開展模擬測算,編制最優成本管理方案,提高成本管理的精準性。

從預算管理的角度而言,各種類型的會計數據是企業預算管理的重要資源,應加強數字技術在預算管理中的應用,從預算組織、預算流程、預算模型、預算系統等多個方面,對預算管理體制進行系統性調整,搭建預算編制有依據、預算執行有約束、預算分析報表自動生成的數智化預算管理體系。一方面,以多樣化預算編制和靈活化預算調整,強化預算彈性;另一方面,通過多方案執行管控、多維度考評分析,保證預算落實效果。

從績效管理的角度而言,績效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環節,在反饋崗位、部門乃至企業整體績效,診斷、分析企業經營問題以及構建企業激勵機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會計信息是績效管理的重要依據,能夠提高績效管理的準確性,更好地發揮績效管理的價值。應以數字技術的應用,推動會計工作與績效管理的融合,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內存多維數據庫等強大的技術引擎,構建全流程績效管理體制,重點發揮好會計信息在績效考核中的作用[7]。

4.4 人才端:打造復合型會計隊伍

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既為企業會計的轉型與變革提供了技術支持,也對會計隊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單一素質型人才越來越難以滿足企業會計工作的需要,具備扎實財務理論素養、會計實踐能力、數字技術運用技能以及企業經管意識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企業會計工作最為急需的人才[8]。

一是健全人才引進機制。當前,多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高端會計人才不足的問題,對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形成了一定的阻礙。應健全人才引進機制,一方面,轉變會計人才引進理念,不再將目光局限于財會領域,將數字技術領域的人才作為人才引進的重點;另一方面,以優渥的薪酬待遇水平、良好的職場工作環境、廣闊的崗位晉升空間等,提高人才吸引力,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下,用得好”。

二是完善人才培訓方案。數字技術在企業會計中的應用,需要會計人才具備多重素質。對此,麥克利蘭的崗位素質模型理論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崗位素質模型指勝任某一崗位必須具備的素質集合。應從數字經濟時代的外部環境以及企業會計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的內在變化出發,深度分析會計崗位工作,明確會計人才的素質要求,構建崗位素質模型,并圍繞崗位素質模型,開發會計人才培訓方案,為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三是創新人才培訓方式。綜合發揮好“引進來”“走出去”兩種培訓方式的人才培養作用。從“引進來”的角度而言,應積極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如大數據領域、財會領域的專家、學者,到企業開展講座,幫助會計人才更新工作理念、知識儲備、實踐技能等。從“走出去”的角度而言,應組織會計人才到其他企業,特別是數字化轉型較為成功的企業,觀摩、學習,幫助會計人才提高自身的崗位能力。

5 結語

數字技術的誕生與發展,為企業會計的創新性開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加強數字技術的應用,也是企業會計數字化乃至整體數字化轉型的內在要求。對此,要從樹立資產化數據理念、構建集成化數字平臺、探索數智化管理體系、打造復合型會計隊伍4個方面采取好措施,提高數字技術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潔.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會計職能拓展路徑探索[J].質量與市場,2023(17):172-174.

【2】陳春花.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體系構建研究[J].人民論壇,2019(18):6-12.

【3】呂桂蘋,趙煥紅.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大數據技術在會計應用中的困境及路徑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20):101-103.

【4】武磊.數智化時代財務人員的轉型變革之道[J].冶金財會,2022,41(1):30-31+36.

【5】阮孟牡.J集團管理會計數字化轉型升級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3.

【6】李思雨,喬鵬程.升級數據中臺和建立智能數據倉庫方式的績效管理創新——以AL集團為例[J].航空財會,2021(05):65-71.

【7】陳健.淺析管理會計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2(12):144-146.

【8】杜濱竹.數智化時代企業會計崗位職業能力需求變化研究[J].中國科技縱橫,2023(15):59-61.

猜你喜歡
數字技術企業會計管理會計
強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途徑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對策
現代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策略探討
試論企業會計造假的防范與治理
淺析產業化模式對中國動畫發展的重要性
數字媒體藝術在虛擬展示空間中的應用探究
數字技術在工業電氣自動化中的研究應用
工業自動化中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實務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結合的途徑研究
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