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施策略探討

2024-04-18 09:43劉燁
兒童繪本(閱讀與美育) 2024年5期
關鍵詞:整本書書籍閱讀教學

劉燁

導讀: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和深入,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中,語文課程作為小學的主要課程,其對學生的發展和其他科目的開展有著重要作用。閱讀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整本書閱讀教學作為新式的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閱讀的情感體驗。本文就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做簡要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伐,補充各行各業高精尖人才尤為重要,人才的補充離不開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和深入,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中,語文課程作為小學的主要課程,對學生的發展和其他科目的開展有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就是閱讀與寫作,良好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良好的寫作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閱讀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在閱讀教學中,大多數學生的閱讀質量都不甚理想,除了不懂得一些閱讀技巧以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對閱讀的熱情和興趣。所以,教師可轉變閱讀教學模式,開展整本書閱讀模式,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模式下奠定語文基礎,促進自身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在閱讀方面的能力,如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等。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全面了解書本的內容,認識并掌握其中的寫作技巧和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還能夠體會一些情境的意境,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片段閱讀不同,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偏高。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學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掌握整本書的行文結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書本的內容,發現其中的樂趣,從而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多種語言信息。隨著閱讀內容中一些故事的發展,在不同的情節下,學生都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語言。這些語言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素養,讓學生清楚什么樣的場景需要采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時,學生在整本書的閱讀中還能夠學習到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將這些方式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樣不僅能深化學生對語言信息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牢記書中的各個人物關系,以及各人物的性格、特征等,還需要梳理不同人物與不同事件間的關系,才能明白文章的內容講的是什么,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調動自己的思維來梳理其中的關系和線索,久而久之,能夠鍛煉思維能力,增強創新力與想象力。同時,整本書的閱讀需要學生從全局出發,從宏觀上分析書本的內容。這樣能進一步鍛煉學生思維的整體性和全面性,讓學生有全局視野和整體觀。

(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體驗。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了解書籍的內容概要,掌握整本書表達的內容,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經歷,并在感受人物的悲歡離合的過程中產生共鳴,產生情感的碰撞,從而增強閱讀體驗和情感體驗,進而理解角色和作者的思想情感,進一步推動核心素養能力發展。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開展的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人們開始注重小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以及內容的創新性。其中,整本書閱讀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和其他短文閱讀、片段閱讀不同,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偏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有效把控書的內容,完成一系列書籍或者一整本書的閱讀,提高閱讀的完整性,全面掌握書的內容以及作者的中心思想。但是,就目前整本書閱讀的開展情況來看,其仍存在著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小學生語文基礎偏差,且沒有積累充足的知識,不論在識字量還是在閱讀能力上都遠遠不夠。在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學生時常遇到生字不認識、成語意思不明白、情境不理解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導致其無法完成預期的閱讀目標。其次,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是獨立存在的,并沒有融入到語文課程中,也沒有進行相關的課程設計,教師難以有效把握進程和開展狀態,導致活動難以有效進行,充分發揮作用。同時,教師重視程度偏低,并沒有給予學生有效引導,導致學生的閱讀處于盲目的狀態,影響閱讀效率和質量。最后,小學生不論是學習其他課程還是進行閱讀,都是跟著興趣來的,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閱讀時常遇到諸多難題。這些難題的阻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感受,還會逐漸降低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無法在閱讀中真正收獲樂趣和幸福感,從而降低閱讀積極性和熱情,影響整本書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的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推薦適合整本書閱讀的書籍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整本書閱讀的有效落實,首先需要從整本書的選擇以及閱讀的內容出發。在開展活動前,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切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閱讀能力、識字量、興趣愛好等,幫助學生選取需要閱讀的書籍。同時,在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書籍選取中,教師還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推薦,確保推薦的書籍和教材內容有一定的聯系,以便學生能夠進行思維聯想,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偟膩碚f,教師先根據教材內容選取相關聯的書籍,再對書籍的閱讀難度進行分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以及興趣選取書籍進行閱讀。這樣不僅能保障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不至于出現抵觸情況,還有助于提高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主題活動的作用,根據教材文章內容的主題,推薦相應的書籍。針對教材中的《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篇文章,教師可在學生學習后仔細分析重點內容,在學生保持一定學習熱情時,為學生推薦相關主題的其他書籍,如《七色花》。之后,指導學生進行這本書的閱讀,并在閱讀之初提出幾項問題,以便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能帶著問題閱讀,不至于過于盲目地閱讀。具體可提出“為什么這本書的書名叫《七色花》?”“假如我們有一朵七色花,我們會許什么愿望呢?”之類的問題,借助這種“帶著問題閱讀”的方式讓學生的閱讀更加具有目的性。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就會開始思考“七色花”到底是什么、“七色花”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等。閱讀到最后,學生就會明白“原來七色花是一種實現愿望的花朵”,并衍生出關于下一個問題的答案,如“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我想要變成偉大的科學家”等。通過這種方式讓閱讀有方向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更容易發現其中的樂趣,產生閱讀興趣,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保障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合理設置閱讀任務

在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閱讀的書籍選擇雖然重要,但是在閱讀開始之后,如何進行閱讀也同樣重要。在以往的短文閱讀中或者片段閱讀中,大部分教師都會選擇一起閱讀或者示范朗讀一段、學生聽一段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卻影響了學生獨立性的發展,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所以,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時,教師一定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獨立性,讓學生自主閱讀、獨立閱讀,收獲成就感和幸福感。小學階段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有時把握不準閱讀方向,容易導致整本書的閱讀缺乏目標性。教師可布置一些閱讀任務或者設置一些閱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方向,樹立閱讀目標。在任務和問題的設置上,一定要有整體性和全局觀。

例如,在開展《童年》這本書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故事內容設置幾個閱讀任務,如“主人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是經歷了什么事情才讓主人翁的性格變成這樣的?”“主人翁和其他人物之間的關系和發生了哪些故事?”等。通過這些閱讀任務的布置,加深學生對書籍中人物的理解,增強學生對整本書中各個人物發生的故事的印象,從而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三)實施梯度閱讀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學的核心就是學生,不論是哪一種教學模式,都必須圍繞學生展開,注重學生的感受,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差異性,如認知異同、情感異同等。例如,有些學生在閱讀時非常容易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變化,有些學生只能明白字詞間表達的意思。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不同梯度的閱讀,讓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完成整本書的閱讀,最大程度發揮整本書閱讀活動的作用和價值。

例如,在《愿望的實現》一書的閱讀中,如果教師直接讓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有些學生可以完成任務,有些學生只能完成基本的文字閱讀,或者能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但無法和書中的內容產生共鳴,無法有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降低閱讀效果,打擊閱讀積極性。教師可根據這本書的內容,將其進行梯度劃分,分為三個梯度,即簡單梯度,了解書中人物的性格、經歷等;中等梯度,理解并分析書籍的主要內容,掌握書籍的核心思想;困難梯度,能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能產生共鳴并進行評價。這三個梯度的閱讀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學生在不同的梯度中進行閱讀,不僅能有效完成閱讀任務,還能收獲閱讀成就感,激發閱讀興趣,更有助于持續提升能力,促進自身成長,發展語文核心素養能力。

(四)因材施教,提高整本書閱讀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不論是低年級學生,還是高年級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興趣都占據主要作用。毫不夸張地說,小學生的閱讀動力都來源于興趣。作為閱讀的動力源,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小學生閱讀效率、保障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多了解學生的喜好,走進學生的世界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將學生的興趣和教材內容相互結合,因材施教地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有效提高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學課程中有許多關于動植物的課文,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鯨》《松鼠》《釣魚的啟示》等,這些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人與自然”。在明確整本書閱讀的主題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一些喜好或者興趣,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性,自由選擇想要閱讀的書籍。教師只需要根據主題內容推薦一些相關書籍即可,如《小老虎歷險記》《吃黑夜的大象》《小豬唏哩呼?!贰短蛹倚⊥谩贰稅坌钠簌Z》等。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閱讀的趣味性,還能因材施教,提高閱讀的有效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閱讀中收獲知識、體會樂趣,為往后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就是閱讀與寫作。良好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良好的寫作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閱讀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積極開展整本書閱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推薦書籍,設置閱讀任務,實施梯度閱讀,讓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都能夠有效進行閱讀,從而最大程度上發揮整本書閱讀的作用和價值,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猜你喜歡
整本書書籍閱讀教學
魯迅與“書籍代購”
《論語》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低年級整本書閱讀的推進與測評
“粗放式”整本書閱讀實施概要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