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學生宣傳隊伍建設探索

2024-04-18 23:09郝慧鵬薛浪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5期
關鍵詞:宣傳理工科隊伍建設

郝慧鵬 薛浪

摘要:融媒體具有多渠道融合、內容形式多樣化、交互性和創新性突出等特點,在信息傳播中具有更大的優勢和潛力,對新聞宣傳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當前,學校新聞宣傳工作長期處于超飽和狀態,經常出現工作人員精力不足、無法顧及細節等情況。融媒體時代,有效地培養學生隊伍助力宣傳工作,成為理工科院校解決宣傳工作困難的重要措施。文章通過查閱文獻、走訪調研、問卷調查、案例分析、歸納總結等方法開展研究。文章首先闡釋融媒體對當下學校新聞宣傳工作的影響,如宣傳模式多元化、宣傳范圍擴大化、宣傳效果增強化、加強傳播互動、改變傳播格局等。然后針對理工科院校學科及資源特點,分析融媒體時代理工科院校在學生宣傳隊伍建設上的不足,如專業技能不夠、軟硬件設備短缺、宣傳意識缺乏、融媒意識不強、激勵機制不完善、學生動力不足和人員流動大等。最后結合課題研究成果及北京科技大學在學生宣傳隊伍建設上的實踐,歸納總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即強化黨建引領、構建校園“大宣傳”格局、加強學生專業技能培訓、促進學生實習實訓、增強學生的宣傳意識和融媒意識、完善激勵機制和開展專項工作等,旨在為理工科院校學生宣傳隊伍建設提供一定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高校;理工科;宣傳;學生隊伍;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5-0048-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一般項目“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在提升主流意 識形態引領力的有效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BJJGW2022006;2021年度北京科技大學文化建設項目“口述校史采集工程(二期)”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XCB2021002

融媒體是指不同的媒體類型和媒體渠道之間相互融合和協作形成的媒體形態和傳播模式,旨在通過整合不同媒體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利用多渠道傳播內容,為受眾創造更好的傳播體驗。2020年,教育部確定了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吹響了高校媒體融合發展的“集結號”,推動教育融媒體建設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1]。至此,融媒體不僅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趨勢[2],還成為教育系統開展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的有力推手。

一、融媒體對當下宣傳工作的影響

融媒體將不同媒體形式和平臺加以整合,使得信息傳播更加全面、迅速和廣泛,其出現及應用對宣傳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宣傳模式多元化

融媒體技術強調“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元發布”和“一鍵生產,一鍵發布”的先進化操作[4],可通過融合多種載體進行宣傳展示,如微博、微信、H5等,可在電視、互聯網、移動設備等不同的平臺上傳播,既豐富了宣傳方式,也擴展了宣傳展示終端。

(二)擴大宣傳范圍

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10.44億,占網民整體的96.8%[5]。2023年7月,筆者做了一份針對高校學子短視頻使用影響的調查問卷,收到有效問卷2206份。結果顯示,有86.04%的學子觀看短視頻。其中,觀看資訊類內容排在第4位,占比53.21%。

融媒體的應用擴大了宣傳范圍,不僅能涵蓋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還可以覆蓋互聯網、社交媒體、移動終端等新興媒體的用戶群體,宣傳范圍較傳統傳播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增強宣傳效果

媒體融合帶來了信息交叉和多樣化,大數據、AI智能等數字技術手段通過分析受眾的行為特征、偏好等信息,可以精準定位目標群體[6],對傳播內容進行優化。如短視頻等平臺通過定制化的傳播,使宣傳變得更加精準、時效性更強、更好地吸引受眾,大大增強了宣傳效果。

(四)加強傳播互動

融媒體的運用增強了用戶和受眾的互動,讓受眾通過各種途徑互動,如留言、彈幕功能。除此之外,平臺直播時也可與受眾實時互動,實時獲取反饋和信息。

(五)改變傳播格局

傳統宣傳信息來源多為專業機構和宣傳部門,比較單一,宣傳也好管控。而在融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通訊社”[7],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發布信息,使得信息來源多樣化,但也帶來信息管控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問題,打破了傳統的宣傳格局。

二、融媒體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學生宣傳隊伍存在的問題

當前,學校新聞宣傳工作長期處于超飽和狀態,經常出現人員精力不足、無法顧及細節等情況[8]。挑選優秀的學生補充到日常宣傳工作隊伍中成為一個有效的解決措施。然而當前,理工科院校的學生宣傳隊伍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專業技能不夠,文字功底薄弱

大多數理工科院校并無傳媒類相關專業,而學生本身更關注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應用,在傳媒類技能學習上投入不足,因此技能不過關[9]。理工科院校雖然有寫作能力很強的學生,但畢竟是少數,多數學生的文字功底薄弱,在報道、策劃、寫作等方面有明顯短板。

(二)軟硬件設備短缺,實踐機會缺乏

理工科院校具有明顯的學科特色,在融媒體軟硬件設備及宣傳工作等方面投入有限,學生難以獲得實踐機會。此外,在理工科院校中,宣傳團隊的設立和管理相對較少,缺乏組織策劃實踐活動的有效環境和資源,學生宣傳活動的開展難度增加。

(三)宣傳意識不足,融媒意識不強

融媒體時代,學生宣傳隊伍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10],但由于宣傳意識的不足、傳媒素養的缺乏,很多學生對當下傳媒領域、媒體合作和媒體運營等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不足。此外,學生宣傳的內容較為單一,宣傳模式較為固定,缺乏創新的思路和想法,對“大宣傳”格局了解不足。

(四)激勵機制不完善,學生動力不高

學生加入宣傳隊伍或社團的初心多數是愛好、興趣,但隨著工作的開展,他們往往發現跟設想有很大出入,只能被動按照要求去完成任務。熱情被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所磨滅[11],他們的認知也會發生變化——從喜好變成不感興趣,甚至變成反感或者厭惡,由此削弱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學生工作動力不足。

(五)學生流動性大,人員組織不穩定

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學科特性及學生培養要求,學生通常會在大三準備考研、考公、出國深造等,而學生宣傳隊伍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實踐,這會占用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宣傳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再加上理工科院校學生課業重、壓力大,學生多會選擇退出團隊。

三、融媒體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學生宣傳隊伍建設策略

(一)強化黨建引領,構建校園“大宣傳”格局,樹立宣傳意識

宣傳思想工作事關旗幟與道路,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化黨建引領能夠有效提升學校宣傳工作的影響力和質量[12]。北京科技大學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著重培養“又紅又?!钡母咚刭|人才。當前,融媒工作向縱深推進[13],北京科技大學宣傳部統籌全校宣傳工作,保障宣傳思想工作與各方面工作的內在關聯,在全校范圍內增強師生的宣傳意識,形成全校抓宣傳思想工作、上下一盤棋的“大宣傳”格局。

(二)完善制度建設,做好全員激勵,讓宣傳氛圍燃起來

完善的隊伍制度建設既是隊伍穩定高效運行的體系保障,又是隊伍建設的實踐總結[14]??茖W規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工作,合理恰當的獎勵制度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新精神。北京科技大學在學校層面先后出臺、修訂了《新媒體管理辦法》《全媒體稿酬發放及獎勵辦法》等文件,在部門層面制訂了新媒體聯盟聯席會等制度,在學生隊伍層面制訂了例會制度、獎懲制度等。三個維度的文件、制度為學校的宣傳工作保駕護航,提供了指導和遵循。特別是新媒體獎勵制度、評獎、評優、主流媒體實習、加權成績認定、志愿工時認定等做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熱情,點燃了校園的氛圍。

(三)打造融媒體中心,促進學生實習實訓,讓宣傳技能強起來

學生宣傳隊伍的高質量建設離不開專業設備及軟件的使用[15]。北京科技大學宣傳部先后完成全媒體演播室、錄音間等基礎項目建設,采購多臺多型號的攝影攝像設備以及導播直播設備,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特別是近年來,學校依托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的契機,實體化打造融媒體中心,讓學生全面參與到日常工作中,在策、采、編、發、寫、運營、管理等多環節中得到實踐鍛煉。

(四)加強技能培訓,促進能力提升,讓宣傳水平漲起來

加強宣傳培訓不僅是讓學生了解宣傳工作,還是提升學生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北京科技大學通過學校、部門和團隊三個層面的培訓,不斷提升學生的宣傳水平。學校層面,每年春秋兩季定時召開新聞宣傳工作培訓會,邀請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針對二級學院分管領導和宣傳負責人及骨干學生開展培訓。部門層面,依靠宣傳部人員對二級學院開展新聞寫作、攝影技巧等定制化講授。學生隊伍層面,通過“老帶新”,專題講座、教師培訓等形式開展細致全面的培訓,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五)實施專項人才培養計劃、開展宣傳立項工作,讓宣傳工作精起來

融媒體時代,宣傳工作需要復合型人才。開展專項人才培養計劃則是滿足學校高質量宣傳需求的重要舉措。北京科技大學宣傳部建立了針對二級學院教師宣傳隊伍的“引航計劃”和針對學生宣傳隊伍的“新星計劃”,并制訂了詳細的培訓、實習、考核內容和制度。力爭通過計劃的實施,提升成員新聞宣傳“四力”,使其成為思想宣傳工作的行家里手。此外,宣傳部面向全校師生開展視頻立項工程,劃撥相應經費,保障制作質量,讓宣傳工作精起來。

四、結語

融媒體的到來給新聞宣傳工作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有力提升了宣傳效果、擴大傳播范圍。本文結合工作經驗,針對如何加強理工科院校學生宣傳隊伍建設進行了探索。學生隊伍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結合實際情況,有計劃、有策略地開展培養建設工作,才能提升隊伍的整體水平,更好地助力學校宣傳工作。

參考文獻:

[1] 邢華超,郝慧鵬.新時代高校教育融媒體建設思路初探: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2(4):70-73.

[2] 魏樹嬌.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21(6):43-45.

[3] 查桂義,王弘,吳月紅.全媒體視域下高校新聞宣傳隊伍建設路徑探析:以安徽省10所本科院校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23,39(1):133-137,143.

[4] 田旭東.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J].傳媒論壇,2020,3(11):35-36.

[5] 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3-08-28.

[6] 田嘉.大數據技術在新媒體傳播中的實踐[J].中國報業,2023(19):210-211.

[7] 王旭麗.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面臨的挑戰和機遇[J].視聽,2020(4):207-208.

[8] 劉思伶.高校大學生新聞宣傳隊伍建設的困境與探索:以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1(9):124-126.

[9] 周東虎.融媒體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新聞宣傳隊伍建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35-136.

[10] 侯依依.淺談高校學生記者隊伍建設:以福建仰恩大學報學生通訊社為例[J].新聞前哨,2021(12):113-114.

[11] 潘國誠.應用型高校學生新聞宣傳隊伍建設探析:以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為例[J].傳播與版權,2020(6):148-151.

[12] 毛雪逸.融媒體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隊伍建設策略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9):149-151.

[13] 郝慧鵬,裴宇航.高校電視臺學生隊伍建設淺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9(4):46-48.

[14] 閆潔.應用型本科高校大學生新聞宣傳隊伍的建設策略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6):119-122.

[15] 劉嘉任.媒體融合背景下高校學生記者隊伍培養策略[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22,39(8):59-62.

作者簡介 郝慧鵬,編輯,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廣播電視臺臺長,研究方向:融媒體、短視頻、高校電視、校園傳播、思想教育。 薛浪,講師,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研究方向:思想教育。

猜你喜歡
宣傳理工科隊伍建設
理工科優等生WEY VV6
淺談行賄犯罪案件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做好四個結合強化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論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
理工科大學生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淺析理工科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