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錨定“港”“廊”“鏈”攻堅突破 為全省“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貢獻金華力量

2024-04-18 00:31鄭公民
浙江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陸港金華服務業

文/鄭公民

錨定“國際陸港樞紐”“浙中科創走廊”“十條重點產業鏈”三大主戰場,扭住主抓手、找準主攻點,為全省“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貢獻金華力量

2024年,金華市發展改革委將堅決扛起“根據實情、發揮優勢、揚長補短、再創輝煌”的時代使命,按照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統籌推進三個“一號工程”、“十項重大工程”,聚焦聚力“打造國際樞紐城、奮進現代都市區”,錨定“國際陸港樞紐”“浙中科創走廊”“十條重點產業鏈”三大主戰場,扭住主抓手、找準主攻點,搶先抓早、謀定快動、精準施策,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力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普遍高于全省平均,為全省“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貢獻金華力量。

迭代升級重大項目“領導聯系、賽馬比拼”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在項目建設上發揚“金華優勢”

深入實施擴投資優結構揚優勢“十百千萬”攻堅行動,緊盯“千項萬億”工程,迭代升級重大項目“領導聯系、賽馬比拼”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謀實大項目。錨定“港”“廊”“鏈”主戰場,動態謀劃儲備金義國際公路港、義新歐班列德國杜伊斯堡港集散中心等一批戰略性、支撐性、引領性的大好高項目。緊扣十條重點產業鏈,突出“高大上+鏈群配”,建立“一鏈一圖一團隊一基金一清單”工作體系,一體化推進內資外資招引,持續發力招龍頭、引鏈條、育生態,力爭全年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70個以上。建立項目常態化多層級儲備機制,截至目前,共謀劃億元以上重大項目978個,年度計劃投資1779億元,列入省“千項萬億”項目139個、居全省第1,年度投資561.3億元、居全省第3。

跑出加速度。迭代實施“領導領辦”機制,建立“一名責任領導、一張作戰圖、一套協商破解機制”的工作體系,選取100個左右市級標志性重大項目,由市“四套班子”領導一對一聯系包干。統籌做好春節不停工和節后復工復產工作,建立“一人一項目”專人服務機制。打好“領導包聯、監測調度、晾曬比拼、督幫一體”系列組合拳,凝心聚力拼進度,確保新建項目開工率一季度達到40%,二季度達到60%,三季度達到90%,10月底前全部實質性開工。

拼搶全要素。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窗口期,建立“1名市領導領銜+1個部門牽頭+1個專項小組落實”的政策集成落地機制,千方百計搶占政策風口,動態儲備專項債需求900億元以上,爭取專項債、增發國債份額全省占比10%以上;建立全市重點項目土地保障“要素池”,對10億元以上重大制造業項目給予市級用地指標保障。實施高耗能企業用能全過程預算化管理,全年保障重大產業項目新增能耗指標150萬噸標準煤以上。

在內陸開放上力創“金華經驗”

聚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賦予金華“高水平建設內陸開放樞紐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國際陸港樞紐建設引領行動,加快構建以國際一流陸港為支撐、以樞紐經濟為特色的內陸開放新格局。

優空間。圍繞“一軸兩核三區多平臺”國際陸港發展布局,全面推進華東國際聯運港、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雙核”平臺提檔升級。今年,華東國際聯運港要聚力打造生產服務型陸港樞紐,建成中鋁有色金屬、復星鐵路物流貨運基地等項目;義烏國際陸港要聚力打造商貿服務型陸港樞紐,建成甬金鐵路蘇溪集裝箱辦理站等項目。

暢通道。立足“金義聯動、高快一體、環放結合、軸帶快聯”,加快建設一批市域內高速公路、城際快速路,構建“兩環四連九射”快速路網格局,加快提升金甬交通主軸能力,爭取甬金高速公路擴容項目開工建設,推進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全線開工。積極融入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加快打造“金義第六港區”。實現義新歐中歐班列開行2500列以上,爭創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系統謀劃海外倉全球布局,加快德國杜伊斯堡、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等海外倉建設投運。

強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交流,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打造“雙向”投資新高地。大力推進中非經貿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區建設,高規格舉辦中國(浙江)中非經貿論壇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系列活動,持續擦亮中非合作“金名片”。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謀劃打造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城融合示范區”。

在產業培育上彰顯“金華特色”

堅持數實融合方向,以產業鏈群配為重點,統籌打好強鏈、補鏈、建鏈、固鏈、延鏈組合拳,全力培育十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力培育十條重點產業鏈。構建“一鏈一規劃”“一鏈條一鏈長”等“十個一”培育體系,全力培育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光伏及新型儲能等十條重點產業鏈,力爭產值突破4500億元,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力爭實現新能源整車產量30萬輛,規上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目標。

聚力打造高能級重大平臺。編制實施《金華市推動“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3個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力爭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實現產值1200億元以上。全力爭取金華新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平臺和永康高端農林草裝備產業平臺納入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依托浙中科創走廊,布局重大創新平臺,加快推進產業光源大科學裝置建設,爭取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以上。

聚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以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為載體,以服務業小升規為重點,高質量發展“5+4”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提能升級,現代商貿、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12個省級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內規上服務業營收占比達到50%以上;服務業小升規100家以上,新謀劃招引服務業重大項目70個以上。

在改革賦能上打造“金華標桿”

把“企業有感”作為評判營商環境的標準,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建立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解決、常態化政企溝通交流機制,做到發展要素全保障、生命周期全融入、產業鏈條全整合,全面打響“企有呼、吾必應”增值服務品牌。

集成政策供給。在不折不扣落實好“民營經濟35條”基礎上,堅持“全面承接、應出盡出、能優則優”原則,迭代新一輪金華版“8+4”政策,確保資金支持總額不低于上年度,兌現綠色新能源產業發展補助資金3000萬元以上,以政策精準落地持續鞏固經濟穩固向好態勢。全面統籌各領域、各部門政策,形成全市政策“一本賬”,進一步強化政策協調配合、同向發力,強力推動開門紅、季季旺、全年勝。

發力增值化改革。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用好“最佳實踐案例”“微改革”“創新成果”等渠道,總結推廣營商環境改革中涌現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小切口改善大環境。圍繞企業全周期、產業全鏈條重大需求,對標“無感監測”體系,打造具有金華辨識度的涉企服務“一類事”場景10個以上。強化信用評價應用,推動重點監管信息、高頻辦事事項全范圍應用,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提速項目審批。全面推行政府投資項目“集成審批”改革、一般企業投資項目“極簡審批”改革,力爭投資項目立項和施工許可兩個階段平均提速90天。推進市縣一體化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改革,力爭工業企業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竣工即驗收”“驗收即發證”改革,實施工業企業開竣工“一件事”全閉環管理。推進“中介聯合體+”全過程服務改革,提供投資項目開工前所需的各種審批代理服務,時間縮減30%以上,費用下降20%以上。

猜你喜歡
陸港金華服務業
張金華
中國服務業開新局
華遠陸港 預制菜風頭正勁
華遠陸港一畝田“燈塔計劃” 為鄉村振興賦能
歲朝清供
陳金華
蜘蛛王要“吃”藍臉兔
服務業:從一二三到三二一
一帶一路戰略下河南陸港建設規劃研究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國際陸港仿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