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掘思政元素 提升育人實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例談

2024-04-19 08:07安徽桐城市實驗小學231400金仲梅
小學教學參考 2024年7期
關鍵詞:外國人中華讀書

安徽桐城市實驗小學(231400) 金仲梅

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家庭和學校,其中,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和引領尤為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挖掘教材蘊含的思政元素,發揮教材的育人功能,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語文要素之一是“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那么,如何避免空洞說教,將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有機融合,潤物無聲地滲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下面,筆者以本單元精讀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立足教材,實現雙線融合

教材是育人的載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在字、詞、句、段的學習和運用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稙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一文寫了三件事:新學年的修身課上,少年周恩來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十二歲那年,周恩來在奉天上學,伯父告誡他不要到外國人占據的地方去,并感嘆“中華不振”,周恩來不是很明白;一個星期天,周恩來來到被外國人占據的地方,親眼看到一個中國婦女的親人被汽車軋死卻無處說理的場面,這使得他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的沉重分量。在本課學習中,學生要把握這三件事的內容,理清這三件事的脈絡,理解周恩來立下志向的原因,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并思考讀書的意義。教學時,教師不能脫離語言文字和學生實際,喊口號似的向學生硬性灌輸思政理念,而是要采用多種方法,潤物無聲地滲透思政教育。

(一)梳理文中事件,知曉立志緣由

要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內容,就要抓住這件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進行梳理。教師要求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批注,完成以下表格。

事件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時間地點人物言行

在學生完成表格后,教師向學生提問:“這三件事,哪件事是原因?哪件事是結果?”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很快就發現這三件事的因果關系,知道周恩來是因為目睹了當時“中華不振”的現狀,深刻體會到“中華不振”的含義,所以才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

同冊第四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內容。本單元要求把三件事串聯起來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在此基礎上的提升。在表格的梳理和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運用因果關系來概括歸納這三件事。這樣,不僅讓學生習得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將人文主題的教育滲透在語文要素的教學之中,實現了雙線融合。

(二)抓住關鍵語句,感受“中華不振”

“中華不振”是周恩來立志的原因,只有圍繞這個詞去了解當時中國的現狀,學生才能與文本、人物產生情感的碰撞,思維品質也才能得到發展。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中華不振’?”學生勾畫后相互交流。

1.原文:“伯父告訴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國人占據了……免得惹出麻煩沒有地方說理?!?/p>

感想:中國的地盤,中國人卻不能隨便去,也沒有地方說理,這就是“中華不振”。

2.原文:“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街道上熱鬧非凡,往來的大多是外國人?!?/p>

感想:中國的街道上往來的大多是外國人,這就是“中華不振”。

3.原文:“一問才知道,這個女人的親人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反而訓斥她?!?/p>

在麻城市石橋垸村,共同締造活動實施了村莊環境提升、垃圾分類評比等工程,清理了雜亂的建筑,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處理更加規范,村里的水塘也通過專業的環保企業進行了治理,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感想:警察本應該維護公平正義,中國巡警卻不敢得罪外國人,只會訓斥自己弱小的同胞,喪失了正義和責任,這就是“中華不振”;外國人不把中國人的生命當回事,中國人的生命被無視、被踐踏,這就是“中華不振”。

4.原文:“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大家只能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p>

感想:圍觀的眾人面對這個悲慘的事件,敢怒不敢言,這就是“中華不振”。

教師引導學生在交流后進一步思考:“少年周恩來看到這一幕,他是什么樣的心情?他會想些什么?”這一問題喚醒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激起了他們對當時現狀的思考。學生特別關注“一團烈火”這個詞,從“一團烈火”中感受到了周恩來對“中華不振”的悲憤,以及要把祖國和人民從苦難和屈辱中拯救出來的決心,更深刻地理解了周恩來為什么會有這樣偉大的志向。

(三)找準朗讀著力點,走進人物內心

朗讀是一種創造性活動,能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形成語感、傳遞情感。教師要找準朗讀教學的著力點,以讀代講,組織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只見人群中有個女人正在哭訴著什么……被外國人的汽車軋死了……反而訓斥她。圍觀的中國人……誰又敢怎么樣呢……勸慰這個不幸的女人?!?/p>

教師引導學生走進這個不幸的女人的內心,猜測被軋死的可能是這個女人的誰:是她白發蒼蒼的老母親,是她挑起家庭重擔的丈夫,還是她活潑可愛的孩子……從而深刻體會她失去親人的悲痛。面對這悲慘的一幕,中國巡警反而訓斥她,此時這個女人是什么樣的心情?圍觀的中國人看到這個不幸的女人,看到這些可惡的巡警,看到這一幕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不僅能體會到女人悲痛的心情,更能感受到周圍人憤怒、絕望等情緒。教師一步步引導學生感受文字所蘊含的情感,體會女人的悲痛欲絕、巡警的面目可憎、圍觀眾人的敢怒不敢言的情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促使學生對文本的體驗一步步深化,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價值觀。

二、利用資料,豐盈情感內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庇捎谖闹邪l生的故事距今已有百年之久,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認知障礙。教師適當補充資料可以讓學生跨越時空,走進那個時代,拉近與文本、作者的距離,產生探究的興趣,進而在思維碰撞中引發情感的共鳴。

(一)課前查閱資料,奠定情感基調

在時代背景方面,學生查閱了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侵略戰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旅順大屠殺、海蘭泡慘案、火燒圓明園等悲慘事件的相關資料。這些資料讓學生深刻了解到一百多年前中國貧窮落后、備受欺凌的社會狀況,體會到當時中國同胞的悲慘和屈辱,以及中華是如何“不振”的,為他們的課文學習奠定了情感基調。

(二)課中補充資料,加深情感體驗

課堂教學離不開信息化手段。教師利用多媒體補充相關資料,能豐富教學資源,增加課堂活力,更易激發學生的情感。在學生交流周恩來的相關資料后,教師展示周恩來從童年到老年的一組珍貴照片,講述他少年立志讀書,青年參加革命,為中國、為人民奉獻一生,被譽為“人民的好總理”。照片和教師的語言使人物變得立體化、具象化,吸引了學生的目光。

在品讀“中華不振”的環節中,學生產生了很多問題——“為什么中國的土地被外國人占據?”“為什么中國巡警和圍觀的中國人都怕外國人?”“為什么中國人不把土地奪回來,不把外國人趕出去?”于是,教師相機播放中國百年屈辱史的視頻,一分多鐘的短片講述了從1840 年鴉片戰爭開始,近代中國所遭受到的侵略戰爭以及戰敗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等史實。這些史實讓學生心里充滿了對侵略者的憎恨,對當時社會狀況的無奈和悲憤,進而得出問題的答案:中華不振,列強入侵,中國戰敗,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經濟、軍事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

(三)課后拓展資料,激起情感共振

本課的課后練習第2 題要求:“結合下面周恩來寫的詩(《大江歌罷掉頭東》),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币斫膺@首詩,就要了解它的創作背景。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拓展相關資料:這是1917年,十九歲的周恩來赴日本留學前寫下的詩歌。再引導學生思考“周恩來去日本求學的目的是什么?”這一問題。這樣,學生就能明白周恩來東渡日本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為了探索拯救中國的道路,這與他的志向是息息相關的。

課后小練筆提問:“如果今天有人問你為什么而讀書,你的回答是什么?”在生活安逸的今天,四年級學生可能還未認真思考過自己的理想,只是單純地按照家長和教師的安排好好學習。因此,語文教師要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其中,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思考愛國、理想和讀書的關系。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一些為祖國發展鞠躬盡瘁的桐城人的事跡。

資料一:汪文斌,安徽桐城人,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外交部發言人。在一場場沒有硝煙的外交戰場上唇槍舌劍,堅定不移地捍衛祖國的尊嚴和利益。

資料二:毛萬標,從文都桐城走出來的航天人。他默默耕耘,為祖國的航空事業無私奉獻。家鄉桐城中學的校訓“勉成國器”是他一生奉行的準則。

資料三:吳曼青,安徽桐城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一名雷達技術和網絡信息體系專家,他將自己的歸宿定位在國家需要上。

教師適時提問:“這樣心系祖國和人民,將個人的理想追求和祖國的繁榮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人還有很多。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的祖國才有了今天的強大和繁榮。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你們有什么樣的理想和追求,又是為了什么而讀書呢?”由于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不同,學生的讀書志向也有所不同:有的想當教師,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有的想當警察,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有的想當科學家,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基于此,教師出示《少年中國說》的片段,讓學生在誦讀中再次感受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密不可分,讓學生心中充盈著濃濃的愛國情。

三、課外延伸,促進品格發展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教育要滲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人物的愛國情懷,還要讓學生認識到新時代少年兒童應有的責任和擔當。但正確價值觀的塑造不能一蹴而就,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僅僅停留在學生的思想認識層面,學生在課后很難真正付諸實踐,這就要求教師的思政價值引導必須有持續性和持久性。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要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因此,教師要把學習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在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深化學生的道德認識,發展學生的必備品格。

(一)課外閱讀

單純的課文教學略顯單薄,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課外閱讀,以進一步深化課文的教學,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思政教育扎根在學生心底。在本課教學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理想照耀中國》一書,并開展閱讀筆記大比拼活動。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活動,并將自己對人物的敬佩、對祖國的熱愛、對未來的思考都書寫下來,呈現出的作品豐富多樣,如“作品人物點評”“精彩故事分享”“我來推薦這本書”等,這一活動真正實現了思政教育的滲透,促進了學生品格的發展。

(二)讀書分享

閱讀后,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辦“《理想照耀中國》讀書分享會”。在閱讀書籍、搜集資料、形成表達的過程中,學生既提高了語文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凈化了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正確價值觀。在分享會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分享,樹立了自信心,提高了表達能力,在受到精神洗禮的同時,也獲得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進一步發展。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樹人。教師要立足教材、以生為本,強化育人導向,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以實現學生語言文字學習和思想品德成長的同頻共振。

猜你喜歡
外國人中華讀書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外國人如何閱讀王維
街上遇見外國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們一起讀書吧
怎么跟外國人推薦《瑯琊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