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閱讀和習作教學中有效使用數字資源的策略研究
——以“八桂教學通”數字資源平臺為例

2024-04-19 08:08廣西玉林北流市馬嶺小學537400陳宏坤
小學教學參考 2024年7期
關鍵詞:投屏課件習作

廣西玉林北流市馬嶺小學(537400) 陳宏坤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離不開數字資源。小到一份文件的編輯、一份課件的制作,大到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都與數字資源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在“課程實施”中指出:“教師要關注互聯網時代日常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新現象和新特點,認識信息技術對學生閱讀和表達交流等帶來的深刻影響,把握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趨勢,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變革中的價值和功能?!倍喿x和習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難關。那么,教師如何借助數字資源以更好地為閱讀和習作教學服務呢?下面,我以“八桂教學通”數字資源平臺為例,談談自己的實踐和思考。

一、利用教材資源,解決讀寫難題

(一)活用朗讀音頻,解決范讀難題

“八桂教學通”平臺的電子教材內容完整、圖片清晰,每篇課文配有對應的朗讀音頻,朗讀發音規范、標準,且可以分段播放。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資源引導學生學習重點段落,解決范讀的難題。以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潮》一課為例,第4 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段落。課后練習第1 題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 自然段”。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細致品鑒。除了親自范讀,教師還可以播放平臺配備的朗讀音頻,使學生在傾聽中體會段落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對比自己的朗讀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有效落實單元語文要素“邊讀邊想象畫面”的目標要求。

(二)巧用圖片視頻,解決仿寫難題

仍以《觀潮》一課為例,課文第4 自然段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將潮水來時的壯觀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賞析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的環節。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一邊聆聽音頻,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想象潮水來時的壯觀場面。教師再播放潮水來時的視頻,使學生直觀感受錢塘江大潮給人們帶來的震撼。最后,教師讓學生仿照課文,用自己的語言寫一寫這個場面。這樣,先以直觀的形式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學生才能有感而發,寫出來的文字也才能有血有肉、打動人心。

二、利用課程資源,創設學習情境

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符合當下教育教學的要求。語文新課標指出:“創設學習情境,教師應利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語文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等相關經驗,增強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建設開放的語文學習空間,激發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苯處熆梢詮恼n始、課中、課末三個環節進行設計。

對小學生而言,閱讀和習作學習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依循語文新課標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呢?

(一)課始利用“辨別真偽”,創設導入情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課堂教學藝術不是傳授藝術,課堂教學藝術是激發、啟迪和活躍?!苯處熢谥谱鹘虒W課件時,可以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設計“辨別真偽”這一課前游戲。教師先點擊“課堂活動”這一圖標進入相關界面,在上方填寫游戲名稱,再填寫正確的內容,然后再填寫干擾項,即錯誤的答案,最后預覽游戲。教學前,學生經歷了預習環節,對所學知識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前游戲,不僅能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還能借助這一新穎的形式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課中利用“知識配對”,創設檢查情境

教師還可以在“八桂教學通”平臺上設計“知識配對”游戲,以便能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先打開已有的課件或者新建課件,選擇編輯模式;再點擊“課堂活動”圖標;然后選擇“知識配對”,并點擊右下角“應用”,在左右兩邊輸入對應的配對內容;最后,全部內容填寫完畢后,再點擊右下角的“預覽游戲”進行預覽。如我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第二課時的時候,就設計了以下配對游戲(見圖1)。

圖1 《坐井觀天》課中“知識配對”游戲圖

從圖1 可以看出,右邊選項的順序是打亂的,學生要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配對。這樣的游戲難度低,又有一定的競爭性,符合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有效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由于游戲難度較低,學生只要認真聽課,都能進行正確配對,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更有動力。

(三)課末利用“選詞填空”,創設總結情境

由于缺乏抽象思維,學生很難通過概括、歸納、總結等思維活動內化所學知識。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通過支架搭建等方式幫助學生構建語文學科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上的“選詞填空”游戲創設總結情境,教師先在打開的課件中點擊“課堂活動”的圖標;再點擊左邊的“選詞填空”;然后選擇自己想要的風格,選好風格后,點擊右下角的“應用”,輸入題目,并填寫正確答案;最后,全部設置好后,點擊右下角的“完成”即可。

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指定某個學生完成這個游戲,再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由于“選詞填空”游戲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的,操作比較簡單,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如在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第二課時的小結環節中,學生就爭先恐后地舉手,參與熱情非常高。教師在小結環節中設置“選詞填空”的游戲,不僅能夠檢驗學生在整節閱讀課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有效內化所學知識,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持續、深入的興趣。

三、利用投屏功能,展“優”糾“錯”

“八桂教學通”平臺的投屏功能,既可以在授課模式下使用,又可以在數字教材頁面使用。在數字教材頁面使用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先打開數字教材,停在要投屏的頁面;再點擊右邊的“更多”功能鍵,打開后點擊最下面的“投屏”功能鍵;然后用下載有“八桂教學通”APP 的手機掃一下電腦上的二維碼,在手機上登錄賬號后,點擊“移動授課”;最后,在手機上點擊“掃一掃”,掃一下電腦上的二維碼即可。授課模式下的具體操作步驟和數字教材頁面相仿。

借助投屏功能,不僅可以增加閱讀和習作教學的直觀性,還能及時展示學生的優秀成果、糾正學生的錯誤等,有助于學生快速接收教學信息,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性

如我在執教《西游記》整本書閱讀分享課時,利用投屏功能將《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的取經路線圖投放到大屏幕上,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唐僧師徒四人的取經路線,從而形成對《西游記》一書的整體感知,強化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果。

(二)確保信息傳遞的即時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引導學生品析作品中的精彩句段。在分享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投屏功能,根據教學需要點擊頁面底部的放大、縮小按鈕,引導學生進行品析。除此之外,我還在巡視過程中及時拍下好的內容,投屏分享給學生。由此可見,投屏功能的使用,不僅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及時的展示,實現閱讀教學與數字資源的有機融合。

在習作教學中,特別是在習作講評課上,教師對優秀的習作進行投屏展示,能夠發揮榜樣引領的作用,促使其他學生學習其中運用的寫作方法和精彩句段;也可以對寫得不太好的習作進行投屏展示,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合力修改完善習作。投屏之后,學生不用離開自己的座位就能與其他學生進行良好互動,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教師還可以使用直播功能,分享每個學生的成果,節省學生走上講臺、操作投影儀的時間,且移動式的直播分享,操作起來更方便、高效。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其他學生寫得好的地方,學生互相學習與交流會更加順暢。

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學資源及時進行投屏。如我在執教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棉花姑娘》一課時,把從網上搜集到的視頻直接投放到大屏幕上,引導學生觀看學習。這樣不僅非常方便、快捷地把教學資源分享給每一個學生,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教師開發更加開放、靈活的語文課程資源提供了較好的途徑和有效的方式。

四、利用計時功能,提升效率

(一)助力良好時間觀念的養成

小組討論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節語文課的時間是四十分鐘,比較有限。因此,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確定小組討論的時間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授課模式下進入小組討論環節的頁面,點擊頁面底部的“工具”,打開后點擊“計時”,選擇“倒計時”,對時間進行加減設置即可。時間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的時間意識,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要在固定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快速運轉思維,這樣能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專注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我在執教《西游記》整本書閱讀分享課時,給小組討論環節設置了兩分半鐘的時間。由于在課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學生都能精準把控時間,利用短短兩分半鐘時間完成小組討論任務。由此可見,“八桂教學通”平臺自帶的計時功能,不但可以很好地控制課堂的整體節奏與時間,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導入相關視頻,攻克“兩難”

語文新課標指出:“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平臺拓展學習空間,豐富學習資源,整合多種媒介的學習內容,提供多層面、多角度的閱讀、表達和交流的機會,促進師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多元互動。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工具,支持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為學生的個性化、創造性學習提供條件?!蔽乙恢北种鴮懽饕欢ㄒ獙懗稣媲閷嵏械睦砟?。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我往往會先創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切實體會與習作主題相關的事物,再進行創作。在制作課件時,如果習作主題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我就會利用“八桂教學通”平臺,在課件中插入相關視頻,使學生直觀地了解習作主題,產生創作的欲望,進而創作出情真意切、打動人心的習作。那么,教師如何利用平臺將相關視頻導入課件中呢?

教師可以先使課件處于編輯狀態;再點擊上方的“資源”圖標,如果之前沒有上傳視頻,就點擊“上傳資源”,在打開的對話框內,點擊“瀏覽”圖標來選擇視頻,選擇資源的格式為“視頻”,資源類別為“教學視頻”,在是否同意分享一欄點擊“同意”;最后再點擊“確定”,想插入哪張幻燈片,就點開哪張,并點擊右上角“我的”,打開后雙擊視頻,就能順利將視頻插入到幻燈片中了。

綜上所述,閱讀和習作教學與數字資源的融合是一個極具深度的問題,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大家一起探討的問題。要想方設法地使數字資源為語文教學服務,盡其所能地將其應用于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努力成為一個功力深厚的學習型、研究型教師,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懈奮斗。

猜你喜歡
投屏課件習作
圍 觀
新式投屏雷鳥科技帶來多人開黑體驗
無線投屏Windows 10 隱藏的實用功能
用安卓手機投屏到PC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習作展示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