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力整合理論模型下大學生犯罪防治機制研究

2024-04-20 05:41劉曉善
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犯罪大學生文化

劉曉善 林 苗

(天津財經大學,天津 300221)

大學生犯罪的防治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這不僅僅是大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的私事,更是關系到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產生和存在有著深刻的內在根源和復雜的外在因素,這些都要求在大學生犯罪防治的研究中立足于全局、著眼于細節。

一、問題的提出

壓力整合理論模型,即在越軌社會學的視域下,將適應轉型期中國國情的一般壓力理論、社會支持理論以及社會控制理論進行抽選、修正與補充而形成的大學生犯罪成因分析理論模型,該理論模型存在兩個系統,一個是壓力-負面情緒-犯罪的中介系統,另一個是以社會支持和社會控制為兩翼的條件系統。通過這一理論模型的分析,犯罪行為的發生與壓力及其相關因素密切相關,壓力是導致犯罪發生的核心因素,但并不意味著有了壓力就一定會犯罪,關鍵是看壓力應對方式是否合理與有效,如果不能有效地應對壓力則會產生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得不到有效管理則會導致犯罪的發生,在這一過程中,社會支持與社會控制是影響壓力-負面情緒-犯罪過程運行的重要條件因素。通過優化社會支持狀況和加強社會控制效果,增強壓力應對能力,阻斷壓力-負面情緒-犯罪這一過程的運行,從而達到防治大學生犯罪的目的。壓力整合理論模型雖肇始于大學生犯罪的成因分析,但落腳點還是在于對大學生犯罪的防范和矯治。為了有效的進行防治,我們試圖根據壓力整合理論模型中大學生犯罪成因的兩個系統來建構大學生犯罪防治的機制體系。如前所述,大學生犯罪成因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以一般壓力理論為主線的中介系統,另一個是以社會支持和社會控制為兩翼的條件系統。大學生犯罪防治的機制體系即以這兩個系統為重要參照,構筑起制度、文化、教育和社會四位一體的立體防線,最終達到防治大學生犯罪的目的。如圖1所示:

圖1 壓力整合理論模型下大學生犯罪防治機制示意圖

二、構筑有效協同的制度防線

通過研究發現,大學生犯罪防治面臨著很多現實困難:一方面,很難客觀全面地了解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現狀。全面的大學生犯罪問題的數據統計屬于司法機關涉密內容,這給相關研究帶來很大阻礙,不利于對大學生犯罪問題進行整體性認識和研究;另一方面,很難啟動或組織大學生犯罪防治具體工作的實施。大學生犯罪屬于特殊群體犯罪,在預防和矯治方面都有特殊性,但現實中往往淹沒在司法機關大而化之的犯罪防治中,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構筑有效協同的制度防線,具體包括如下建議:

(一)成立大學生犯罪問題研究和防治的官方或半官方專門機構

成立大學生犯罪問題研究和防治的專門機構,如在公、檢、法機關內部成立“大學生犯罪研究中心”或“大學生犯罪防治中心”。這種專門機構應該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質,該機構的主要工作指責是:第一,對各地大學生犯罪案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比較。這項工作很復雜,需要按不同地域、不同罪名、不同階段等標準對大學生犯罪案件進行歸類統計、分析和比較。第二,對國外大學生犯罪問題進行研究、比較和借鑒。雖然各國國情不同,但很多國家面臨大學生犯罪的問題已久,在處理大學生犯罪問題上非常有經驗,可以參照和借鑒很多國家有益的做法。第三,研究大學生犯罪問題防治策略。根據大學生犯罪現狀,并結合大學生犯罪成因理論,研究大學生犯罪問題防范和矯治的具體策略。第四,組織大學生犯罪防治具體工作的實施。作為大學生犯罪研究和防治的專門機構,官方性和權威性的數據、防治策略都是工作基礎,在此基礎上關鍵是對防治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如新聞發布、案件審判報道、法制宣傳等。

(二)建立并優化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大學生犯罪防治模式

在成立大學生犯罪問題研究和防治專門機構的基礎上,處理大學生犯罪問題還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和配合,因此建立并優化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大學生犯罪防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關于這一點在個別地區已在實踐,如江蘇省首家檢校聯合研究中心早在2008年5月就在江蘇科技大學成立、2012年12月武漢首個“預防大學生犯罪工作室”在武漢大學掛牌成立、2022年6月浙江省湖州市預防大學生違法犯罪聯盟成立等。這些實踐活動為大學生犯罪問題的防治,尤其是在校大學生犯罪的預防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和經驗,這種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防治模式更有利于調動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借助各方面力量來改善大學生的壓力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以及社會控制程度。

(三)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司法保護制度

大學生的年齡界限不是很確定,一般在18至25歲之間,這一年齡段正處于少年末期與青年初期的交叉和過渡階段,在生理、心智方面還未完全成熟,并且還處于學習階段,尚未完全步入社會,因此,大學生也應歸屬于弱勢群體,是需要在司法程序和制度中得到特殊對待的客體。這一方面的對策主要針對的是犯罪大學生,對犯罪大學生的司法保護制度可以借鑒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的相關規定,如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加強對大學生的立法保護;加強對犯罪大學生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的權利保障;實行犯罪大學生犯罪記錄有條件隱性化政策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借鑒國外青少年犯罪防治的相關規定,如日本有“家庭裁判所”,其被譽為“犯罪少年的家”,在收容期間,由專門人員運用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專門學科和技術進行科學鑒定,這一鑒定結果是未來審判的重要參考資料。①羅建河:《日本青少年犯罪的防治措施及其啟示》,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11 第5 期。在司法實踐中,為了有利于犯罪大學生重返社會,在犯罪大學生的司法處遇上一般適用適度從輕從寬的刑事政策,尤其對輕微犯罪應多采用暫緩不起訴或刑事和解的處理方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盡量以非犯罪化和非監禁化為處理原則。在司法處遇的過程中,還要注重發揮心理干預機制的功能,了解每一位犯罪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和犯罪的心路歷程,在此基礎上利用壓力整合理論模型分析犯罪大學生的犯罪成因,針對具體的犯罪成因并結合司法處遇內容來實現對犯罪大學生的矯治。

三、構筑啟智潤心的文化防線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有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雹诮逃空n題組:《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236 頁。文化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能夠洗滌靈魂、陶冶心性,加強整個國家和社會在文化層面上的建設,能夠有效地防治大學生犯罪問題。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態勢下,多元化社會思潮的涌動勢不可擋,這對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他們的思想非?;钴S,富有創新精神并擅于接受新鮮事物,但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迷失方向而誤入歧途。因此,必須加強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大學生群體走正路、做正事。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宗旨,注重引領新時代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價值理念,大學生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同時也是大學生犯罪行為治理的對象,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的當事人,平等與尊重的主體意識能夠喚起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理大學生犯罪行為的效果。

(二)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指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積極向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這一目標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真正實現,著眼于人的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以及規則意識素質等。對于大學生來說,要綜合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學習、文體活動參與、法制宣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大學生群體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學歷人才,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參與者與培養對象。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有助于在文化層面上實現對大學生犯罪問題的有效防治。

(三)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弘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延續下來的文明結晶,其中的孝賢文化、慈善文化等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會產生深遠影響,家庭、學校以及社會要廣泛利用這些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資源熏陶滋養大學生的靈魂。有學者指出,“國家文化軟實力就是以文化為基礎的國家軟實力,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要素,是指一個國家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創新力、文化整合力以及文化輻射力五個組成部分?!雹俸闀蚤?,邱金英,林丹:《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構成要素與提升戰略》,載《江海學刊》2013 年第1 期??梢?,文化軟實力是體現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國家文化魅力的展現,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多的帶有中國標簽的文化產品和文明成果受到認可和贊賞,會激發中國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堅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前提下,做到積極借鑒、博采眾長。

四、構筑立德樹人的教育防線

從教育的主體出發,教育層面包括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三大方面,這里僅就大學生的學校教育方面提出若干建議。

(一)不斷改進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優良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并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理所應當地應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如果高校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則無法培養出真正的人才,那些走向犯罪卻學習成績優異的大學生恰恰證明了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缺失和不足。明代鄭曉在《戒庵老人漫筆》中有云:“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笨滴跻苍f過:“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边@些都告訴我們人才培養要以德為先,先學做人,后學做事。

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存在的問題,要切實加以改進和完善:首先,高校教師應端正對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體現在相關課程的開設上,還體現在高校中每一位老師的思想與行為上,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是每位高校老師的基本宗旨,除了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之外,其他教師也應重視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好大思政教育教學實踐。其次,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和研究力度,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支撐。最后,培養造就高素質、高層次、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積極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模式的改革。

通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客觀上有利于預防大學生犯罪:一方面,增強了在校大學生在思想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助于大學生在正確的德育觀引領下堅定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內在控制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加強了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信任,有助于大學生社會支持狀況的優化。在上述兩方面條件因素的作用下,大學生的壓力應對能力得到增強,負面情緒產生的可能性降低或得到有效管理,從而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處理人生中的消極事件。

(二)改革高校法治教育模式,重構高校法治教育體系

目前,非法學專業學生在高校接受法治教育的課程主要體現在《思想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上,教材中法治部分僅占有一章,且內容偏重法治原則。在實際授課中,法治部分的課時十分有限,而且講授教師大多數沒有法學教育背景,法治教育效果很不樂觀。高校法治教育對大學生犯罪問題的防治至關重要,但我國目前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存在法治教育模式不獨立、法律課時過少等很多亟待改革的問題,使得高校法治教育沒有發揮應有的功效,高校法治教育有待改革完善。而學生的法治意識與法治思維的培養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必須在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培養才符合教育學規律。我國長久以來將高校中的法治教育下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之下,這并不符合法律與道德兩種社會現象的平等地位,應改革高校法治教育模式,將高校法治教育獨立出來。②李艷馨,李潤珍:《高校法制教育的重新定位與設計——以預防大學生犯罪為目的的考察》,載《新疆社科論壇》2009 年第5 期。設置獨立的法律課程,在為大學生傳授法律知識的前提下,大力培養大學生自覺的法律意識和堅定的法律信仰。

(三)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有壓力是正常的,適當的壓力可能還會促進人的發奮圖強,關鍵是產生壓力后,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壓力,這需要借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來加以研究。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治療,緩解壓力,這樣做不僅會將大學生犯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還會在犯罪發生后,幫助找到大學生犯罪的心理根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特殊矯治。大量的實踐證明,在高校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犯罪防治的一項重要措施,各高校應創造條件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心理調適技能的培訓以及心理行為訓練的體驗等。同時也注意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心理學專業教師的事情,而是全體高校教師的共同職責,為了及時發現和識別大學生中的心理異?,F象,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師資格教育內容的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還應根據大學生分屬的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群體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①盛躍明,畢霞,劉江等:《大學生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其預防——對江蘇省65 名在監大學生罪犯調查的思考》,載《社會》2004 年第1 期。

五、構筑系統防治的社會防線

大學生犯罪問題的防治是一個社會綜合防治的系統工程。系統工程綜合防治的效果如何,一方面要依靠社會主體合力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要依靠社會支持和社會控制效能的發揮。

(一)社會主體合力作用的發揮

大學生犯罪問題的防治需要進行社會的綜合治理。所謂綜合治理,“就是在各級黨委及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靠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合作,綜合運用法律、政治、經濟、行政、教育、文化等各種手段,打防結合、標本兼治,對違法犯罪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穩定?!雹陔鳂s:《試論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模式》,載《青少年犯罪問題》2000 第6 期。而對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綜合治理,指在各級黨委及政府組織領導下,司法機關、人民團體、學校、家庭、城市社區、農村基層組織、個人等各個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相互溝通和相互協作,整合各個主體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治大學生犯罪問題。這里主要分析以下三個主體的重要作用。

首先,大學生個人。大學生犯罪的防治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大學生的自身情況。如果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自我認識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自覺性,就會把接受的文化知識、法律常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一內化的過程就是大學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毫無疑問,一個人內心真正認同的觀念對他的思想與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比任何強制性的外在措施都管用。

其次,大學生所在的家庭。不管社會是一個多么龐大的系統,家庭都是人類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最基本的組織,正因為有了家庭,才有了相應的家庭規范和準則來指導和約束家庭成員的思想與行為,這些規范和準則超越家庭關系,逐漸上升成為一種倫理準則,成為約束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工具??梢?,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么重大,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深厚傳統家族宗法底蘊的國家中,家庭倫理觀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不同的家庭文化往往塑造出不同的人品與德行,因此,在大學生犯罪的防治上,有效發揮家庭這個社會主體的積極作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大學生所在學校。大學是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場所,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專業知識的教育外,還要側重于思想教育與文化教育,成功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應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探尋教育改革的新路,然而只有真正從理念上進行更新,轉變教育理念這才是教育改革的關鍵。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來看,“個體教育實踐是受教育理念的支配與影響的,尤其是教育理念客觀存在的對教育行為的影響往往是潛在的和不自覺地。因此,轉變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導?!雹俑咧薪ǎ骸懂敶嗌倌陠栴}與對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年版。

在轉變教育理念的過程中,必須確立科學的素質教育理念?!八刭|教育的本質體現為教育滿足人的身心需要的本體價值和滿足現實社會對人的規定工具價值的有機結合,”②高中建:《當代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年版。顯然,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這就要求學校必須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如挫折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法制教育、個性教育等,必須認識到學校自身在防治大學生犯罪問題上的重要地位。

(二)社會支持和控制效能的發揮

首先,充分發揮社會支持的重要功能。根據大學生犯罪問題成因理論的闡述,可以得知有效的社會支持是疏導社會壓力的緩沖器。對在校大學生來說,通過對社會支持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不僅可以舒緩在校大學生身上承載的壓力,同時還可以客觀地促進利他思維觀念和行為模式的養成;而對于犯罪大學生來說,不僅可以消除犯罪大學生身上的壓力沉積,還可以通過各個層面的社會支持幫助影響他們,這無疑有助于犯罪大學生重新回歸社會。此外,社會支持功能的發揮還需要建立、健全大學生求助制度,通過社會各方面的努力,為大學生提供生活輔導、心理咨詢、法律援助、技能培訓以及開展各種維權活動等。

其次,不斷提高社會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社會控制有效性,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保持社會的穩定狀態,促進社會向前發展。而對于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綜合防治系統工程則必須進一步健全社會管理體制,把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綜合防治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上來,形成一個多層次、高效能的社會控制系統。對大學生犯罪問題的防治需要這種社會控制系統綜合效能的發揮,包括國家法律控制、主流文化控制、社會管理控制以及社會輿論控制等。

最后,優化社會處遇環境。社會處遇是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回歸社會后所接受的各種社會生活狀況的總稱,社會處遇環境的優劣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犯罪矯治效果的實現,還直接影響到犯罪大學生是否能真正回歸社會。

對犯罪大學生來說,良好的社會處遇環境包括擁有繼續學業的機會、平等的擇業與就業權利、平等地參與社會其他活動的權利等。但是在社會現實中,犯罪行為往往會給這些大學生戴上摘不掉的負面標簽,犯罪大學生社會處遇狀況很不樂觀,在學業、工作和婚姻等方面都會受到歧視和偏見,這會使他們未來的一生都籠罩在犯罪的陰影之中,讓他們的回歸之路顯得異常艱難。比如繼續學業的問題,大學生犯罪后,往往面臨著學校的處分,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梢越o予開除學籍處分:…觸犯國家法律,構成刑事犯罪的…”。這說明,在校大學生一旦犯罪,學校一般都會給予開除這一最為嚴厲的處分決定。這種現實讓許多大學生失去了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無形中為犯罪大學生重歸社會設置了重大阻礙,尤其是對罪行較為輕微的大學生。因此,為犯罪大學生大力創造良好的社會處遇環境的首要問題就是給犯罪大學生創造繼續學業的機會,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門的通力協調。而對大學生犯罪行為的矯治,不僅僅是讓他們認罪伏法并付出代價,更為重要的是“挽救人生”。犯罪大學生接受刑罰之后,在回歸社會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困難,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來幫助他們應對壓力,還需要更可靠的社會控制來堅定他們重新建立起來的信念。為了真正達到矯治犯罪、挽救人生的目標,平穩、寬容的社會處遇環境對犯罪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猜你喜歡
犯罪大學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Televisions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誰遠誰近?
大學生之歌
什么是犯罪?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犯罪”種種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