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實踐與探索

2024-04-21 04:17雷麗
福建中學數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盤式手語教研組

雷麗

1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的價值體現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包含了兩個基本元素:“復盤式”評課和師生協作.其一,復盤本是棋類術語,意為棋手在對弈后把每一步走棋重擺一遍,從中發現布局之破綻、中盤之妙手、收官之抉擇.復盤對棋手水平的快速提升起著立竿見影的作用.“復盤式”評課是一種新型評課模式,它從棋類復盤中得到啟發,參與評課的對象通過還原教學現場,剖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改進策略,反思和優化教學設計.其二,傳統意義上的評課,參與評課的對象主要是執教教師和聽課教師,往往忽視受教學生的教學主體價值,且評課內容趨于表面,對師生自我認知關注不多.“師生協作”進行評課的評課對象包括執教教師、受教學生、聽課教師三類,是凝聚集體智慧的教、學、研活動.筆者所在聾校以聾生數學素養發展為核心,立足于學生的學,鼓勵聾人數學教師加入評課活動,嘗試進行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的實踐探索.

立足上述理解,可以看出: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組織執教教師、受教學生、聽課教師參與和觀察課堂教學,圍繞評課主題,深挖課堂元素,從學生、聽課教師、執教教師視角提出教學中的問題,剖析問題根源并形成改進策略.評課的過程中師生共同探討,促進教與學的雙向交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促進聾校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提高教師的反思意識和專業素養.

2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實踐路徑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宗旨,需要經歷“開盤預設”“復盤重現”“翻盤優化”三個流程.“開盤預設”是指授課前,先由數學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從資源庫中調取相關教學設計通稿,然后教師根據學情二次備課,設定本班個性目標、特色活動等.“復盤重現”是指授課后,學生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回憶課堂表現,圍繞固定主題反饋課堂學習情況;執教教師和聽課教師通過現場觀摩及課后觀看教學錄像,分別點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圍繞固定主題審視和剖析教學中的問題,并對學生反饋的情況進行合理性認定,協作完成復盤重現.“翻盤優化”是指評課后,教師根據收集到的建議以及自我的反省反思,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或者重構,充實教研組資料庫.

以下結合聾校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去括號》教學研討活動,具體闡述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流程.

2.1 開盤預設,個性設計更適切

學校數學教研組每周五開展集體備課.每位老師輪流擔任主備人.現階段聾校很多年級是單軌班級,且數學老師??鐚W段教學.故而聾校數學集體備課具有校本化模式.會前主備人從學校數學資源庫中調取下周各班級教學內容,發送給各任課教師.資源庫取材于教研組歷次集體備課和二次備課的資料整合.會上教研組長要求任課教師進行“開盤預設”,將集體備課中的教學設計預設進自己的課堂,分析教學目標是否合適、教學流程是否合理、重難點與課堂活動是否匹配等等.任課教師做好教學準備,可向教研組提出教學展示申請.教研組確定評課主題,并安排課堂錄像和聽課評課.

《去括號》集體備課教學設計中提供的三維目標是“(1)掌握去括號法則并能運用法則解決簡單的問題;(2)通過去括號法則的推導,提升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3)感受類比思想,培養主動探究精神.”筆者根據本班學情,提出“知識與技能目標”應分層設定,分為“自主運用法則”和“在老師和同伴幫助下運用法則”兩個層次.集體備課教學設計中提供的課堂活動有“探究新知”“歸納提煉”“嘗試應用”“例題講解”“反饋練習”和“課堂小結”.筆者考慮雙語教學背景,提出研討“去括號”自然手語的打法.聾人教師和聽人教師研討手語并確定最優打法.筆者二次備課時將“介紹自然手語打法”作為“課堂引入”活動放進自己的教學設計,將“嘗試應用”和“反饋練習”中的練習題進行了分層講練的處理.教研組確定本次“復盤式”評課主題為“收獲”“不足”和“困惑”.以往實踐能夠說明,評課設定主題,能夠使評課方向更加聚焦,評課效率更加高效.

2.2 復盤重現,反思實踐促改進

2.2.1 學生復盤:觀察-回憶-反饋

學生復盤是協作復盤評課流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傳統評課中被忽視掉的一環.通過組織學生一邊觀看教學錄像,一邊回憶課堂表現,引導學生圍繞“學習收獲”“學習不足”“學習困惑”等主題進行課堂總結,促使學生發現課堂表現中的不足之處,引發學生自我反思和自覺改進.學生視角下的復盤,賦予學生評價的權利,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深入參與思考,并給予執教教師客觀的參考數據,幫助教師踐行以生為本理念.

筆者執教《去括號》一課后,教研組長及時組織學生圍繞主題觀看教學錄像,要求學生回憶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獲和不足、期待與困難、困惑與訴求,并指導學生規范撰寫.學生以旁觀者角度審視課堂教學,能夠更深入更生動地解釋教學現象.如,關于“學習收獲”,九成以上學生反饋說“用自然手語理解法則比文法手語簡單”.關于“學習不足”,有的學生反饋其實自己內心很想參與小組討論的,但從錄像中清楚看出自己并沒有完全參與,浪費了小組合作的機會;還有的學生反饋自己其實并未掌握去括號法則,課堂練習中有錯誤,課后需要加強練習等.關于“學習困惑”,學生們反饋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學生以旁觀者角度觀看教學錄像,通過自我觀察去發現問題、總結問題,這種自我覺醒的認知方式比教師說教更有作用.筆者通過這次“學生復盤”對學生學情分析、學習起點定位、活動引導發揮等有了新的理解.

2.2.2 聽課教師復盤:還原-對話-建議

教研組內的教師現場聽課時,總體把握課堂教學情況,填寫評課表.評課表分為“聽課收獲”“教學不足”“聽課困惑”等主題.聽課后,組內教師及時回看教學錄像,還原教學現場,重新審視教學有效性,比如“教”對“學”的指導,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統領,教學活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等等.組內教師還要對“學生復盤”中反饋的情況進行認定.借助多維力量評課,開展不同視角對話,提煉課堂教學問題,商討問題改進策略,可以觸發教師與學生之間思維碰撞、教師與教師之間素養提升.

筆者執教完《去括號》后,組內教師就教學目標達成和教學語言使用等細節問題進行了辨析.如,對于本課目標分層設定,聽課教師認為此舉順應新課改要求,應予以推廣,是聽課中的一大收獲,但實踐時教師提問未能體現分層思想,例題講解和課堂練習時分層教學效率不高,因此認定本節課教學目標未全面達成.還有,聽課教師一致反饋“用自然手語講解法則,用文法手語朗讀法則的教學方法有借鑒意義”,但“不足之處是學生用自然手語講解法則時,教師沒能完全看懂聾生的手語,對其中有問題的講解糾正不及時.”關于“聽課困惑”,聽課教師反饋聾生因為聽力缺失,接受信息受阻,表現在數學學習上就是題目一看就會,一寫就錯.是否有必要對同一類型題目反復訓練,以提升聾生計算能力?

同時,組內聽課教師們還對學生反饋的情況進行剖析.如,學生提及的“未全身心投入小組合作”現象,聽課教師分析主要原因是該生所在小組成員學業水平比較好,基本能較快地獨立解決問題,而教師正在輔導另外小組合作,沒能及時提出高一級問題,故而造成該小組成員無所事事的狀況.學生的反饋、組內教師的剖析,引發筆者深思在以后教學中要注意把控教學全場、合理進行小組分組.

2.2.3 執教教師復盤:自查-吸收-反思

他人的意見為執教教師指明教學改進的方向,但要想真正提高教學質量,還需教師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復盤式”評課推動執教教師自我觀察、吸收意見、反思進?。ㄟ^觀課,筆者發現,雖然在“開課預設”時將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進行關聯,但實踐仍表現出關聯的廣度不夠,未充分考慮學生個別化情況,造成分層教學不充分和小組合作低效化;關聯的深度也不夠,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困難,造成自主探究不深入和法則應用不流暢.除此之外,筆者還注意到自身教學行為的問題,如習慣用文法手語教學,一邊說話一邊打手語,說話是連貫的句子,而打出的手語是斷斷續續的一個一個的詞.關掉課堂實錄的聲音,筆者自己竟然沒法還原手語想表達的意思.筆者深刻反思手語問題,決定在以后的教學中盡量做到只打手語不說話,模仿聾人的語言習慣,真正做到以生為本、教書育人.

執教教師、學生和聽課教師組成了一個教、學、研共同體,就像三角形的三邊一樣互相支撐互相驗證.這個共同體進行“復盤式”評課的過程,是理論與實踐交融的過程,是教學與教研提升的過程,是反思與成長共生的過程.執教教師、學生和聽課教師從自身角度出發,開展多維對話和思辨,最終匯集了整個共同體的集體智慧,并將促進學科教學質態的整體提升.

2.3 翻盤優化,角色扮演再實踐

教研組長要提醒和指導執教教師做好“開盤預設”和“復盤重現”中各種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主動養成“實踐-反思-再實踐”的專業成長習慣.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的第三個流程是“翻盤優化”.翻盤優化是再實踐的一種可靠路徑.由教研組組織教師“角色扮演”,就某些存有爭議或值得深究的環節重新教學,也是執教教師的二次教學.此流程可錄像留作資料.角色扮演豐富了教師們的教學體驗,建構了換位式教學認知,提升了教研組教師群體的預設與生成能力及反思和改進能力.

對《去括號》一課翻盤時,教師們認為“反饋練習”環節爭議較大,需要優化.于是安排一位聾人教師扮演上課教師,其他教師扮演學生.我們發現,聾人教師準備了大量的練習題,意圖通過大量練習鞏固新學.聾人教師每講一題,都會強化一遍法則內容,加上其手語水平高,“學生們”覺得對理解法則和運用法則更有幫助.筆者再次修改教學設計,拷貝了上課視頻和翻盤視頻,加上之前整理的本課相關資料全部上交教研組留存備用.

3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實踐總結

近年來,“復盤式”評課應用于學校各學科的教研活動,得到了教師們的認可.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是在此基礎之上的再提煉和再推進.

3.1 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發展

促進學生發展是“復盤式”評課的核心宗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課堂教學不僅要能傳授知識,鍛煉學生能力,還要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情感,促進學生建立強烈的學習欲望.以“促進學生發展”為評課標準,教師觀察學生課前和課后是否發生積極正面的變化,分析學生課上學習狀態是否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審辨課堂教學的本質內涵,實現教學思維的換位轉向,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

3.2 師生協作,共同探索和改進教育教學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有助于教師們排除個人成見和對專家意見的盲從,促使大家從單打獨斗到群體合作,讓教研更全面、更細致;也有助于學生從被研究對象轉變為研究主體,激發學生自我觀察、反思和自我完善.通過師生協作,共同探索和改進教育教學,從觀察課堂外在表現轉向深入探尋內在本質,這是相較于傳統評課而言具有創新意義的操作.

3.3 聾人教師參與,增強共同體專業力量

聾人教師學習和成長經驗與聾生是相似的.這些學習和成長經驗在他們任教后被轉化成教學經驗.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實踐中,聾人教師在特定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甚至一錘定音的作用,如某些手語打法,聾生厭學狀態認定,聾生個體認知特點等.即便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聽人教師,當遇到棘手的聾生問題時都會請教聾人教師.

基于師生協作的“復盤式”評課是在聾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的一種評價范式.它重事實,重依據,重合作,讓所有參與的師生都能獲益.誠然,我們通過多次實踐取得了一些心得,但仍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盤式手語教研組
手語學習,只為更懂你
復盤式婚姻
加強盤式轉子支承設計技術
自然手語在聾人大學生手語中的使用調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為例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基于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研組組織變革研究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奇怪的手語圖
一種汽車盤式剎車片
盤式制動器制動尖叫CAE分析及其解決方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