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2024-04-21 11:00李敬華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建設廣場舞農村

【摘 要】廣場舞是一種娛樂屬性較強的舞蹈類藝術,興起于民間,活動的主體多為老年人,近幾年來傳播范圍越來越廣,也有很多中青年人加入。廣場舞活動形式多樣,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不但可以豐富廣大農民的業余生活,而且能夠緩解大眾身體疲勞和精神壓力,在新時代彰顯著群眾文化的開放和創新性特征。

【關鍵詞】廣場舞;農村;群眾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J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153—03

引言

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舞作為群眾自發組織的活動,在我國各個區域具有比較強的普及性,起初興起于城市社區公園,目前已經逐漸覆蓋到農村。廣場舞的普及和高傳播率使其本質發生了一定改變,從純粹的娛樂現象演變為一種值得思考的社會現象,彰顯著我國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持續增長。

一、廣場舞的特征

廣場舞是一種由人們自發組織的群眾性活動,以社會生活為創作底色,在人們日常娛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城鄉文化融合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多種藝術形式交匯,為廣場舞的創編提供了多樣化的素材。大多數廣場舞中都包含著唱歌、演奏、體育鍛煉等多種元素,人們在農閑之時,通過參與廣場舞活動,可以有效緩解日常勞作產生的疲勞,感受藝術活動給生活增添的色彩。

廣場舞作為一種分布廣泛的群眾文化活動,與其他健身文化活動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廣場舞舞蹈素材豐富

廣場舞創作吸收了包括農村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民間雜技等元素,又不斷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廣場舞發展至今其精神內涵愈發豐富,創作者在不改變舞蹈原本的基礎動作上,加入一些民間的游戲活動或者是傳統工藝等,使其頗具地方色彩。

(二)廣場舞表現力和感染力強

通常情況下,廣場舞的動作較為簡單,多是根據音樂節奏重復編排,在參與人數和年齡上并沒有特殊的限制,不僅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其中,而且音樂與舞蹈配合產生的美感還能給人帶來情感上的享受。在跳舞的過程中,人們不僅可以提升個人表現力,還可以在活動的過程中建立和諧的相鄰關系,觀眾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下放松身心。在廣場舞創編之時一般會選擇節奏清晰,節拍分明,富有活力的音樂,再搭配簡單、整齊劃一的動作,讓群眾在活動中得到充分地放松,達到愉悅身心的作用。

(三)廣場舞能傳承和發揚民間特色文化

作為一項普及性較高、分布廣泛的群眾活動,廣場舞與專業舞蹈不同,對舞者動作規范要求不高,重在發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之目的。近年來,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娛樂性質的舞蹈,在創作中融合了各地方的民俗特色,使舞蹈中蘊含的精神文化更加厚重,其表演水平也不斷提升,成為發揚、保護、傳承農村文化的一種新渠道。

二、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一)群眾文化生活得到充盈

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社會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廣大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娛樂健身需求逐步增長。因此,不少地方部門根據各村實際情況為群眾建設了文化廣場,讓村民在茶余飯后可以到此進行活動,而在諸多活動中,廣場舞頗受村民喜歡。廣場舞不同于其他娛樂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其動作較為簡單易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群眾參與,大家在輕松歡快的伸展跳躍中就可以得到鍛煉。另外,廣場舞對活動場地要求不高,村民們隨時都可參與到其中,進一步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

(二)群眾身體素質得到增強

由于過去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欠佳,許多村民對自身身體健康重視不夠,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由于長期缺乏適當的鍛煉,身體機能和靈活性開始下降。廣場舞的普及不僅使村民文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降低患病概率。廣場舞的節奏比較輕快,動作簡單且整齊劃一,在參與的過程中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夠得到鍛煉,增強了村民骨骼的穩定性,也強化了心肺功能。另外,適當的運動對人的血液循環也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對提高村民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2]。

(三)群眾身心壓力得到緩解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中,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口向城市轉移,一些農村出現很多空巢老人。這些空巢老人由于長期與家人分離,會逐漸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癥狀,而自身對衛生健康領域認知不到位,并不知曉消極的情緒是某些病痛產生的誘因,未能及時調整心態,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廣場舞具有明顯的集體性特征,且對場地和舞蹈基礎沒有嚴格的硬性要求,廣大村民共同參與、共同活動,在全身心參與當中,不僅身體各個部位得到充分鍛煉,也能夠讓人們的身心得到放松與舒緩,有效調節壓力,減少不良情緒,消除孤獨感,讓參與者感受到更強烈的滿足感與幸福感,進而可以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廣場舞是一種群體性活動,可以較好地將當地村民聚集起來,讓大家更好地溝通交流。通過廣場舞活動,不僅讓村民們的藝術情感得到熏陶,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協作意識也得到提升。參與者相互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更加依賴親近他人,進一步增強歸屬感,從而使鄰里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3]。

此外,當廣場舞推廣到一定程度,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這項活動后,也能夠改變村民的一些陋習,例如福建省永安市不少鄉鎮隨著廣場舞的普及,諸如“帶彩打牌”“嚼舌根”等現象減少,良好的社會風氣逐漸形成,對于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編舞指導

廣場舞起源于群眾的自發創作,一般是融合了現實生活的元素以及基本的舞蹈動作,從整體上來看雖然能夠使參與者的身體得到鍛煉,但是在舞蹈結構、動作細節以及藝術形式上都有著較為明顯的欠缺,因此廣場舞表演起來投入精力較少,不夠美觀。另外,廣場舞團隊成員參與活動時具有一定隨意性,不少隊伍缺少固定的負責人,使得廣場舞活動的規范性受到限制。

(二)噪音擾民普遍存在

廣場舞擾民問題已經成為了常見的突出性社會問題。廣場舞活動一般是由群眾自行組織開展的,通常在晚飯結束后,人們自發地聚集到一些相對開闊的場地進行活動。但是,由于活動場地大多距離居住區較近,過大的噪音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工作、學習與休息。

(三)場地限制引發矛盾

隨著廣場舞越來越受大家喜愛,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廣場舞的隊伍也逐漸增加,因而對場地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以福建省永安市曹遠鎮為例,集鎮中心附近就有3支廣場舞隊伍,原有的場地容納人數雖然足夠,但不同的隊伍在同一場地活動會有所影響。此外,還有一些地區存在諸如:籃球場與廣場舞場地共用引發爭執,商鋪前廣場舞影響生意等現象,因此廣場舞場地問題亟待解決。

四、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發展對策

(一)加大資金投入,優化軟硬件設施

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向好的背景下,需要考慮全體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廣場舞作為一項能夠推動群眾文化發展的集體性活動,需要相關部門支持并做好引導。

首先,加大場地建設投入。加大資金投入,為群眾活動提供適宜的空間,盡量不占道不影響他人。雖然廣場舞活動對場地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但是如果能夠供給數量充足的場地,不僅可以有效推動廣場舞的發展,還有助于獲得群眾認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具有深遠意義。另外,還應在場地建設中加大相關設施投入,例如:為廣場舞提供相應的音樂設備[4]。

其次,做好播放設備的改進。傳統的廣場舞音樂播放方式具有擾民的特性,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該類問題,可以更改廣場舞音樂播放方式,采用定向音箱的方式來播放廣場舞音樂。例如:文化部門或村委會購買設備,將無線音頻發射裝置和調頻耳機分發給廣場舞團隊的負責人員,跳廣場舞的人員只需帶上調頻耳機就可以接收到音樂。

最后,拓展宣傳推廣空間。目前,參與廣場舞活動的人群依舊以中老年為主,逐步向年輕化受眾拓展?;诖?,要充分發揮年輕人群的活力,以邀請年輕群體進行舞蹈動作創編、為大眾領舞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廣場舞活動中。同時,可以在村委會、文化廣場等設置專欄以及通過微信轉發等方式幫助村民學習廣場舞,加強民眾之間交流,進而提升廣場舞影響力,吸引更多農村居民參與。

(二)規范集中管理,確?;顒咏】甸_展

如何做好廣場舞的推廣,加強對廣場舞的規范管理,確?;顒幽軌蚪】甸_展,是群眾文化發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問題。

首先,建立廣場舞協會,提升團隊自我管理的能力??梢砸脏l鎮為單位,由文化站牽頭成立廣場舞協會,從協會中選取部分人員作為協會的管理人員,統籌和組織當地的廣場舞演出和排練等事宜;可根據需要在各村設立分會,由村文化協管員或優秀文藝骨干負責分會,廣泛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落實廣場舞的相關規定,以便能夠在鄉鎮文化部門的指導下,實現廣場舞隊伍的自我管理[5]。

其次,發揮村婦聯作用,提高對廣場舞隊伍約束力。村婦聯是由本村婦女選舉產生,村婦聯骨干特別是婦聯主席在婦女中有一定的威信。因此,可以借助婦聯在村里的號召力,推動廣場舞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當地居民參與廣場舞活動的意識,掀起廣場舞活動的熱潮。同時,村婦聯的介入對廣場舞活動中一些婦女不文明的行為也有較強的約束力。

再次,鼓勵村兩委參與,發揮榜樣作用。積極動員村兩委干部加入跳廣場舞的隊伍行列,通過長時間的帶頭示范作用,營造和諧的廣場舞學習氛圍。同時,村兩委作為農村基層干部要自覺承擔起組織廣場舞活動的責任,開展多形式的廣場舞學習,使得廣場舞成為農村群眾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

最后,制定廣場舞活動計劃,合理開展活動。由文化站牽頭,廣場舞協會管理人員及各村文化協管員共同參與制定廣場舞活動方案,例如:相關賽事的安排,安全應急措施,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廣場舞活動場地和活動開展時間段等。通過詳盡的方案以及合理的實施,確保廣場舞活動順利開展。

(三)加強交流融合,豐富舞蹈內容

廣場舞需要不斷融合新的時代內容,提高參與者的技藝,這樣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以達到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目的。

一是在廣場舞中加強本土元素的融入。在豐富廣場舞內容的過程中,要考慮在如何兼顧廣場舞大眾性、隨意性的同時,又使其具有比較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使其形成更加新穎的、具有傳播價值的藝術作品??梢栽趶V場舞的改編或創作中融入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工藝、民間雜技等元素,令簡單淺顯的廣場舞具備鮮明的本土特性,激發更多村民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例如,福建省永安市槐南鎮文化站將當地制作特色米粉絲的元素融入廣場舞中,并配以絲線、竹匾等道具,創作出了頗具地方特色的廣場舞《安貞情絲》,將槐南人勤勞淳樸的品質充分展現,深受當地群眾喜愛。

二是采取“走出去 請進來”的方式加強交流?!白叱鋈ァ敝傅氖菫榱藬U大影響力,提升廣場舞質量,可以由當地文化站牽頭,組織廣場舞隊伍開展相互交流學習。一方面,可以在本鄉(鎮)不同村莊之間選取適合區域共同表演,有利于建設和諧村莊;另一方面,可以組織部分文藝骨干到其他鄉(鎮)觀摩學習或參加上一級文化部門組織的培訓班?!罢堖M來”是指可以邀請民間歌舞團、縣市級文化部門專業人士到農村進行走訪指導,將當地民俗文化融入到舞蹈創編中,進一步發揮傳承文化的作用。

三是積極開展賽事活動促進廣場舞質量提升??赏ㄟ^組織開展賽事活動進一步促進廣場舞質量提升,增強其影響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結合各種節日特征確定相應主題,開展賽事活動。在開展賽事前期,要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可通過微信、海報等形式擴大宣傳,吸引群眾,增加其認同感。賽事活動結束后可以對優秀隊伍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請專業人士對參賽隊伍進行點評,提高技藝。

五、結語

如今,廣場舞活動越來越普及,已然成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舞活動作為一種群眾自發性集體活動,既可以使群眾身體得到有效鍛煉,身體素質得到增強,又可以改善全體群眾的心理狀態,促進其道德素養提高,同時還有助于群眾文化建設成效提升,成為人們追求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更具幸福感的生活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許曉霞.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戲劇之家,2023(7).

[2]任璐.廣場舞對群眾文化發展的作用研究[J].文化產業,2022(34).

[3]李婭芳.廣場舞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家參謀,2022(8).

[4]王義娟.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辦公室業務,2021(16).

[5]陳震.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文化產業,2020(30).

作者簡介:李敬華(1981—),男,漢族,福建三明人,本科,群文系列,館員,研究方向為鄉鎮群眾文化。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建設廣場舞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淺談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廣場舞與群眾文化建設
分析廣場舞的社會影響
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建議
當前群眾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及完善措施
淺談廣場舞擾民現狀及對策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