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文博講解員講好文物故事的思考

2024-04-21 16:32劉婧宇曾利國
中國民族博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博物館

劉婧宇 曾利國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博物館文博講解員講好文物故事的思考,提出相應的文物講解技巧,希望更好地傳遞文物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具體來說,講解員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將文物與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相結合,生動形象地講述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不斷更新講解詞、創新講解方式、增強互動性,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和理解度,讓觀眾更好地感受到文物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博物館;文博講解員;文物故事;思考方法

【中圖分類號】G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1—256—03

博物館是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博物館文博講解員作為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將文物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傳遞給觀眾的重要職責。如何技巧性地講好文物故事,引導觀眾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是博物館文博講解員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對于講解員而言,要結合時代發展,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講解技巧,講好文物故事,提升博物館的吸引力。

一、文物講解技巧需把握的兩種關系

針對博物館文物的講解,要確保講解技巧達到一定水平,應當對文物講解的兩種關系,形成切實把握。

(一)現實與歷史

文物講解的技巧,要把握好文物的現實與歷史關系。一方面,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可以通過文物故事來反映歷史事件和風俗習慣,使人們更好地了解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另一方面,文物也是現實的一部分,文物故事的講解也需要考慮現實的因素,如觀眾的需求、文物的保存狀態、展覽的空間和時間等。作為講解人員,需要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尋找一個平衡點,讓觀眾既能夠了解歷史,又能夠感受到現實的意義。在文物故事講解中,歷史和現實的關系也需要根據不同的文物和場景進行不同的考慮。例如,在古建筑的文物故事講解中,需要將歷史和現實相結合,講解古建筑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內涵,同時也需要考慮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利用價值。

(二)真實性

文物故事講解中的真實性,是指講解人員需要準確地講述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傳遞真實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保證真實性,也是文物講解技巧的一個重要前提。文物故事講解的真實性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和文化的傳承,更是對觀眾的尊重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文物故事講解中,真實性顯得尤為重要。文物故事講解的真實性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講解人員需要對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準確地進行文物故事的講解。其次,講解人員需要對文物故事進行準確的資料搜集和整理,確保講解內容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最后,講解人員還需要考慮觀眾的認知水平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傳遞文物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同時也需要避免過度解讀和誤導觀眾。

二、文博講解員應當具備的講解技巧

針對博物館的文博講解員而言,要講好文物故事,應當具備一定的講解技巧,比如語言方面的技巧,和觀眾溝通的技巧,與時俱進的知識積累等等。只有這些方面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讓講解技巧具備更高的水平。

(一)語言技巧

文博講解員需要具備專業化的語言技巧,這是他們從事文化事業的必備條件。專業化的語言技巧,包括正確的語音語調、準確的語法表達、豐富的詞匯量和流暢的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通過專業化的語言表達,文博講解員可以更好地傳遞文物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在文物講解過程中,講解員需要運用專業化的語言,避免使用通俗化、低俗化的語言,同時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過于專業化的術語和詞匯,以免讓觀眾感到無法理解和接受。專業化的語言不僅可以提高文博講解員的職業形象和專業水平,還可以增強公眾對文化事業的信任感和認同感。通過專業化的語言表達,講解員可以更好地傳遞文物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價值,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同時也可以提高觀眾對文物的認知和理解,促進文化事業的傳播和交流。

(二)溝通技巧

在文物講解過程中,講解員不僅僅是要對文物進行講解,還需要和觀眾做好溝通,這是保證講解順利進行的基本前提,這就需要講解員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能夠和觀眾進行有效溝通。一是要保持簡潔明了,在和觀眾溝通時,要精準、簡潔表達要求,讓觀眾易于理解。二是要控制情緒,一些觀眾可能存在不當行為,在溝通時要控制情緒,友好溝通,不能表現出負面情緒,以免引起沖突。三是要緊扣文物講解,和觀眾的溝通,要始終圍繞文物講解來進行,盡量避免無關的溝通內容。

(三)知識積累

扎實的知識素質包括文化、歷史、藝術、建筑等方面的知識。只有具備扎實的知識儲備,文博講解員才能夠深入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更好地進行文物故事的講解。在文物講解過程中,講解員需要準確地介紹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避免出現錯誤和不準確的情況。同時,講解員還需要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以便更好地進行文物的解讀和講解。扎實的知識也可以提高文博講解員的自信心和專業水平,增強公眾對文化事業的信任感和認同感。通過持續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文博講解員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發揮自己的作用,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扎實的知識素質是文博講解員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更好地傳遞文物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促進文化事業的傳播和交流。

三、博物館文博講解員講好文物故事的技巧方法

(一)轉變講解方式增強互動體驗

傳統的文物講解方式容易造成觀眾的疲勞和不滿意,因此文物講解員應當轉變講解方式?;邮?、多媒體式的講解方式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方式,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觀眾參與其中,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和參與感。文物講解員可以通過展示文物的圖片、視頻、模型等多媒體形式,讓觀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例如,通過在展覽中設置互動屏幕、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科技元素,讓觀眾可以更加生動地體驗文物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此外,文物講解員還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方式,例如通過游戲、問答、演出等形式,讓觀眾參與其中,增加觀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感。通過與觀眾互動,講解員可以更好地引導觀眾深入了解文物,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從而提高文物故事的傳播效果。綜合運用多種形式的講解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觀眾對文物的認知和理解,促進文物故事的傳播和交流,同時也可以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二)文物講解應當做到因人而異

在文物講解過程中,講解人員應該根據不同觀眾的特點和需求,靈活調整講解方式和內容。由于觀眾的文化背景、知識水平和認知方式的不同,他們對文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文物講解員需要針對不同的觀眾,采取不同的講解策略和方式,以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對于專業觀眾,講解員可以深入講解文物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等方面的內容,以滿足他們的專業需求。對于普通觀眾,講解員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現文物的故事和價值,以吸引他們的興趣和關注。此外,講解員還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和需求,隨時調整講解內容和方式,以適應不同觀眾的需求。比如,在講解過程中,如果發現觀眾對某一方面的內容特別感興趣,講解員可以適當加強對該方面內容的講解,以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

(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講解詞

在博物館的文物講解中,要講好文物故事,還需要注意與時俱進,對講解詞不斷做出更新,確保文物講解詞符合時代發展,能夠在文物講解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對于講解詞的更新,應當從多個不同的方面切入。第一,要根據觀眾的背景和需求,更新講解詞。針對不同的觀眾,講解員需要靈活調整講解詞的內容和語言,讓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比如針對小學生群體,講解詞就要靈活生動,使用一些小學生能夠聽懂的語言。對于年輕人,則可以多引入一些網絡流行詞匯和文化梗,將其與文物講解結合起來,增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對于文物愛好者,則需要使用專業性的講解詞。第二,要結合新的研究成果,更新講解詞。隨著考古和歷史研究的發展,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和解釋,講解員需要及時更新講解詞,讓觀眾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三,要根據博物館的展覽和活動安排,更新講解詞。博物館可能會舉辦新的展覽或活動,講解員需要相應地更新講解詞,向觀眾介紹最新的內容和亮點。比如在中秋節、國慶節或是春節等傳統節日,會舉辦和節日相關的主題展覽活動,那么講解詞就應當向傳統節日靠攏,將文物和節日融合起來。

(四)利用專業知識提升文物魅力

文博講解員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可以通過深入的解讀和講解,提升文物的魅力和觀賞性。在文物講解過程中,講解員可以通過專業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文物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價值,引導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物。講解員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比如文物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藝術風格、技藝特點等方面,深入講解文物的故事和價值。在講解中,講解員還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比喻、對比、擬人等手法,使文物更加生動有趣,激發觀眾的興趣和探索欲望。通過專業知識的講解和解讀,文博講解員可以提高文物的觀賞性和吸引力,增加觀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同時文博講解員還可以通過講解中的互動和討論,啟發觀眾思考和探索,提高觀眾對文物的認知和理解。

(五)利用情感講解引發游客共鳴

情感講解可以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從而增強對文物的情感認同和體驗感。通過情感講解,講解員可以將文物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與觀眾的情感聯系起來,讓游客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物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價值。例如,在講述文物的歷史故事時,講解員可以通過講述文物的主人公、背景、事件等方面,揭示文物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內涵,從而引發游客的共情和感動。此外,講解員還可以通過音樂、影像等方式創造出情感氛圍,讓游客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物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價值。通過情感講解,文博講解員可以激發游客的情感共鳴,增強游客對文物的認同感和體驗感,從而提高文物故事的傳播效果。同時,情感講解也可以增加游客的參與度和滿意度,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的意義和價值,促使游客對于文物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文博講解員應當提高自身專業能力

作為文化事業的從業者,需要掌握廣泛的知識和技能,包括文化、歷史、藝術、建筑等方面的知識,以及語言表達、溝通交流等方面的技能。此外,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保持學習的狀態,了解行業發展和趨勢,以適應不同觀眾的需求和時代的變化。在工作中,文博講解員需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提高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以更好地為公眾服務。要保持學習的狀態,以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在工作中,文博講解員需要積極回應觀眾的需求和反饋,及時解決問題,提高服務質量和觀眾滿意度。

(七)靈活應對文物講解中的突發問題

在文物故事講解中,文博講解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和溝通能力。首先,文博講解員可以采用一些應對策略,例如調整講解節奏、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尷尬等,來緩解觀眾的壓力和不滿。其次,在遇到自身失誤的問題時,文博講解員應當深入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提前準備好講解內容,以保證講解的準確性和可信度。提供正確的信息和解釋,以提高講解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文博講解員講好文物故事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需要具備多種素質和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專業化的語言和扎實的知識是講解員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更好地傳遞文物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在講解過程中,講解員需要注重語言表達和溝通交流,尊重觀眾的知識水平和文化背景,建立良好的職業形象和口碑。

參考文獻:

[1]陳華蕾.探討多元化導賞服務體系的構建——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服務體系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16).

[2]羅田.《國家寶藏》節目創新特征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2.

[3]張維萍.文博講解員如何講好文物故事——以玉門博物館為例[J].絲綢之路,2021(2).

[4]鄧曉麗.試論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的創新——以《如果文物會說話》廣播節目與校園活動為例[A].博物館學文集[C].2018.

[5]陳京京.試論文博講解員如何講好文物故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11).

[6]蔡曉霞,王錦華.文博講解員如何“講好文物故事”——以聞一多紀念館為例[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6(2).

作者簡介:劉婧宇(1983—),女,漢族,江西萍鄉人,本科,文博館員,研究方向為博物館學。

猜你喜歡
博物館
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
去博物館shopping
博物館里的“潮應用”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館
『博物館之城』如何建?
博物館里的“虎”
博物館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館
去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