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的實施策略

2024-04-22 16:47王怡
家長·下 2024年3期
關鍵詞:綜合與實踐數學知識活動

王怡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對“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進行精心設計,讓多樣化的主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和優化,根據“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實施多樣化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多種數學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創造良好主題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情境,情境可以將知識的實用價值體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創造良好的主題教學情境,設計合適的“綜合與實踐”主題內容,使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情境中對數學知識進行研究,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高效率提升。此外,教師在創設相應的情境時,需要和主題進行充分結合,設立與教育內容相同的主題,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掌握,有效提升學生深度學習效果,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面積”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進行面積計算,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計算過程,使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點形成更深入的了解與把握,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蛘?,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等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以“計算課桌課面”為活動主題,讓學生通過多人合作的形式進行計算,探討長方形面積計算的過程。教師還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展開探究,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并讓學生在小組內對“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展開探討與交流,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深度,在良好的氛圍下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研究,真正實現育人目標。

二、開展探究教學,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

“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開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為此,在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課堂中,結合數學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研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和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使“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得到有效實施。在設計問題時,教師需要追溯活動主題所涉及的來源,將復雜的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問題,引領學生從淺到深進行思考,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習與實踐效果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二)”相關內容時,本單元活動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立體物體組合有基本的了解,鍛煉其立體思維和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確立相應的活動主題“探索物體視圖”,然后給學生提供一些正方體模型,讓學生進行組合,將其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畫出來。同時,在學生畫完之后,教師詢問學生:“正視圖由幾個正方形體組成?正方體和長方體組合后的側視圖邊長如何確定?”然后讓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得出正確結論。學生在“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中鍛煉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立體思維能力,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梢?,教師在教學中提出有探索性、有價值的引導性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力,確保實踐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三、采用分組合作方式,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實踐性教育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目標,即培育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將來面臨的社會不可能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需要通過合作的形式才能夠更好地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每組人數確定上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設定,帶領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對“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進行研究,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將自己存在的想法積極表達出來,由其他學生進行解答,使學生能夠在集體活動中有所收獲,完全參與到主題活動深度學習當中,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面積”的內容時,教師可以以用教室或者學校某棟建筑為活動主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計算,學會如何將立體建筑化為平面的問題。這時,有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研究,引導學生利用比例尺畫圖的方式進行解決,如果遇到的是不規則的物體,則可以通過畫輔助線的形式進行探究。然后,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小組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地對“面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又如,在講解“營養午餐”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搭配營養午餐”主題活動,讓學生對學校提供的營養午餐是否達標進行研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自己對學校的午餐進行搭配,鍛煉學生的思維。這不但滿足了學生的興趣,也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了鞏固,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開展游戲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對外界的事物進行研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一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師一直“侃侃而談”,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夠得到有效提高。為此,教師可以在“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開展游戲化教學,布置合適的游戲主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在游戲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能力發展現狀為基礎,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能夠以放松的心態學習數學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這對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養發展大有助益,能夠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例如,在設計“條形統計圖”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要先了解班級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將學生劃分為能力大致相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競賽的形式進行統計練習,搜集班級學生上學的交通工具,最后讓小組學生展示完成的效果。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如,在學習“四則運算”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逛商店”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準備5個英語本、兩支鉛筆、一個轉筆刀,提出問題:“小明買這些東西一共花了25元,其中五個英語本是10元,鉛筆的單價是2元,那么轉筆刀的價格是多少?”然后,讓學生結合教師所設計的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有的扮演顧客,有的扮演售貨員,共同探討轉筆刀的價格。教師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激發出來,學生也能夠很快掌握四則運算的相關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并獲取有效的學習經驗,實現了深度學習,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舉措。

五、設置多樣活動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夠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參與。教師設計多樣的活動主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從而在實踐活動中取得一定的收獲。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所設計的活動內容確定合適的活動主題,使主題更能夠貼近于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學生在活動中的自主性,這樣一來便能夠使活動變得更加具有價值。另外,在活動主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使學生更能夠在主題活動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年、月、日”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年、月、日”知識進行探究,接著為學生布置“制作日歷”主題活動內容,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來利用身邊的工具進行日歷制作并填寫上對應的內容,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日歷進行展示,由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積極參與了,還得出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如此,教師設計多樣化活動主題,不僅使學生愛上數學,還使他們積極探索和思考,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位置圖標”制作活動主題,讓學生在紙上寫出對應的位置方向以及距離等內容,之后給其他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六、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深度教學質量

所有知識究其本質而言都是從生活中來,最終也要回到生活中去,數學自然也不例外?;诖?,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研究,教師就需要讓學生把現實生活和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教師可以創造一個生活化教學情境,有效實施“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更直觀的角度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有效激發學生深度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最終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能力。學生自主探索而得到的知識會比教師直接傳授的知識更深刻。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點,讓學生了解三角形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開展實際的學習活動,并使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生活中的常見事件,再讓學生根據所學的三角形知識對事物進行分類。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將自己分類的情況描述出來,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圖形知識的理解。這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又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購物”活動主題內容,提供一些超市的物品并標上相應的價格,讓學生進行計算探究。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重要性,增強學生深度學習的效果,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七、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來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研究,使學生更直接地接觸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內容。對學生而言,實踐是提升他們競爭能力的必備途徑,開展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能夠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所以,在深度學習背景下設計“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布置合適的實踐教學任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結合主題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激發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更輕松地學習,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圖形的運動(二)”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小小設計師”主題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制定班級特有的班徽,并讓學生在制作完成之后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如,在學習“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內容后,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班級學生的書籍閱讀情況進行研究,制作對應的統計圖,了解學生平均每個月閱讀書籍的數量,使學生在實踐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更加清晰生動地理解數學知識,充分發揮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價值,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培育學生良好的數學品質。

八、結語

總而言之,深度學習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能夠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綜合提升。教師要圍繞課程的教學要求和標準,有效開展“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制定多樣化教學策略,讓學生獲得深入學習的機會,設計豐富的實踐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使學生將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打造更加充實有趣的數學課堂,為提升學生數學綜合學習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綜合與實踐數學知識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關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設計案例探究
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中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
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中發展型思想
讓“綜合與實踐”活動“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