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開始

2024-04-22 16:47湯徐屹
家長·下 2024年3期
關鍵詞:德育科學素養

湯徐屹

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科學課程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小學科學教師要切實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將德育融入滲透到小學科學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诖?,本文探究了小學科學課堂滲透德育的現實困境,分析了在小學科學課上滲透德育的意義,提出在小學科學課上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理想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也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有效應對學習、生活方式的不斷變革,具備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的觀念、品格與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必須認識到立德樹人背景下推進課程育人的現實意義,將德育滲透到小學科學教學中,確保課堂主渠道作用的充分發揮,推動德育工作向專業化、規范化與實效化發展,有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與健全人格。

一、小學科學課上滲透德育的現實困境

(一)對德育滲透重視不足

小學科學課程具有實踐性與綜合性的特點,體現了科學本質。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從親近自然走向親近科學,在科學學習中形成基本的能力、態度與社會責任感。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學校的科學課程并未受到足夠重視,一些科學教師教學理念創新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依舊存在重知識、輕實踐與輕內涵的問題,小學科學的德育價值未被明確,甚至還存在科學性不足的問題,影響了德育在小學科學課程中滲透的效果。

(二)對科學課程的德育資源挖掘不足

小學科學課程教材設計與教學進程安排立足學生學段特征與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與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較高的契合度。德育資源是發揮課程育人價值的有效保障,要想充分發揮小學科學課程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教師就要對科學課程中蘊含的德育資源進行挖掘。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對小學科學課程中蘊含的德育資源挖掘不全面、不充分,未能將小學科學教學、德育滲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課程資源的價值未實現充分發揮。

(三)德育滲透形式創新不足

小學階段的學生精力旺盛,對于新鮮事物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因此抓住學生年齡特征推進德育滲透的效果會更加顯著。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在德育滲透形式創新上存在不足,知識講授環節枯燥乏味、科學實驗單一機械,且對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不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導致學生難以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學習科學知識、接受德育熏陶,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發展不足。

二、在小學科學課上滲透德育的現實意義

(一)改善目前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義務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課堂主渠道作用的充分發揮,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習成績成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水平的標準,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受到的關注不足,灌輸式教學、演示式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小學科學課程的綜合性與實踐性不足,教學理念滯后、形式單一,學科育人的價值未被充分挖掘。德育是一種立足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育,其在課程教學中的滲透重視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接受德育,為學生提供自主鍛煉與自我成長的機會,潛移默化地塑造價值觀念、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這能夠推動以教學為中心的小學科學課堂向以學習為中心轉變,活躍課堂氛圍、深化教學內涵,切實推動高效小學科學課堂的構建。

(二)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

“讓核心素養落地”是課程改革的重點,也是教育教學根本任務落實的重要途徑。推進德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切實改善以知識累積、技能獲取與學生成長發展劃等號的目標取向,不斷推動小學科學教學實踐與評價的優化,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方法、態度、品格與價值觀念等能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這樣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能夠在科學、明確的學習目標指引下參與到科學實踐、探究、體驗中,并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與反思交流的過程中得到科學觀念與思維的發展,得到正確思想價值觀念與思想品德的培育,能夠以端正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參與到生活實踐中,真正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三、在小學科學課上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

(一)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小學科學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聚焦核心素養,面向未來,明確課程的育人價值,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指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設置小學科學教學目標是確保德育滲透的重要手段。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的有效整合,切實提升小學科學教學實效,有效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例如,在設計“相互協作的人體器官”一課的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從發展學生的價值觀念、品格與能力出發進行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突出德育元素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有效融入,讓學生能夠在本課學習中認識不同器官之間的協作關系,明確我們的身體是各個器官系統協作才能夠健康運行的,引導學生主動愛護身體、珍惜生命,在生活中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實現身心健康成長。

(二)挖掘學科教材中的德育資源

小學科學課程教材是根據學段特征與教育教學規定編寫的,其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多具有密切的聯系。在推進科學教學與德育融合滲透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全方位發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資源,充分發揮小學科學課程教材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時間在流逝”一課教學為例?!皶r間在流逝”一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感受時間來珍惜時間,明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拒絕拖延,最大限度發揮有限時間的價值,不斷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在組織本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利用時間表、計時器等感知時間,體會計量時間的必要性,明白時間感知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學會珍惜時間、利用時間。

(三)立足學生年齡特征,優化德育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傳統的知識本位教學與教師主體式教學難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更難以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要想將德育滲透到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就要立足學生的年齡特征,圍繞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優化教學方法,開展分層教學、游戲教學、實踐教學以及任務驅動教學等,提升德育實效。

例如,在“把種子散播到遠處”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生活實際,讓學生主動去觀察生活中的種子傳播現象,從有限的生活經歷中發現科學,并借助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讓學生圍繞“種子的一生”開展探究活動,借助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實踐探索掌握不同種子的傳播軌跡,了解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力量,切實培育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意識。

在“做一個生態瓶”一課教學中,教師要重點突出實踐教學,讓學生在了解生命特質的基礎上進行生態瓶制作,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刻理解生物和非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明白維持平衡的必要性,從而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綠色發展理念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生活中也能夠主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共同維護地球家園。

(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構建具體科學學習情境

小學科學是對自然現象與自然規律的研究,涉及了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天文等領域的知識,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基于生活認知對這些領域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但受到思維與認知水平發展的限制,多數小學生并未嘗試思考這些自然現象與規律的品質,在科學學習中難以有效把握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進行科學學習情境的構建,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生活化情境中開展科學實踐,體會科學實踐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切實加強科學知識與德育知識的融合。

例如,在圍繞“巖石、礦物和我們”一課進行具體、真實生活情境的構建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生活進行生活化情境的構建,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接受生態文明教育,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觀察生活現象來了解巖石與礦物的廣泛用途,明白保護礦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生活中能夠主動將巖石與礦物作為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進而在生活中學會節約用電,培育學生的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護意識,切實促進學生的終身成長與全面發展。

(五)充分利用媒體資源,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德育旨在發展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與文化素養,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能夠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長為有理想信念、健全人格與崇高精神的高質量人才。因此,在推進德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時政媒體資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了解我國科技發展成果的過程中厚植愛國情懷,勵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切實豐富小學科學教學內涵。

例如,在“用紙造一座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時政媒體資源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坝眉堅煲蛔鶚颉币徽n是對形狀結構知識的概括與應用,需要學生調動科學知識進行實踐操作,進而制作紙橋,并圍繞制作結果進行展示分享。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時政資源中的德育元素,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武漢長江大橋、港珠澳大橋等建設成就,使學生從橋梁建設中感受祖國繁榮與昌盛,激發愛國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主動將個人理想與祖國前途、民族命運相聯系,越挫越奮、不斷努力,逐漸成為能夠推動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優秀人才。

(六)優化教學評價,緊扣德育主題

改進教學評價是保障德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滲透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注重立足學生實際,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行評價標準的制定,增加過程性評價的占比,積極探索增值評價并推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學生能夠圍繞既定評價標準進行自評與互評,在反思與交流的過程中再次滲透德育,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一課教學為例。該課旨在讓學生通過資料學習對環境問題產生更加清晰的認識,有效增強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與責任感。在圍繞本課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教學評價中,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角度出發,檢驗學生是否通過本課學習對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艱巨性與緊迫性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踐行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討論與匯報小結活動,通過學生自評與互評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探討中理解大氣污染、白色污染與物種滅亡對生活生產帶來的影響,并在聯系實際、反思自我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在生活中的不足之處,能夠真正以保護環境為己任,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習慣。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被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課程主渠道的作用也被強調,小學科學教師同樣面臨著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重要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要切實推動德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有效應對目前對德育滲透重視不足、德育資源挖掘不足以及滲透形式創新不足等問題,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推進小學科學實踐的不斷優化,切實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

猜你喜歡
德育科學素養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