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 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的三重邏輯

2024-04-22 20:53何巍
三角洲 2024年3期
關鍵詞:內蒙古數字化數字

何巍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公共服務是經濟社會穩定之本,鄉村治理與公共服務的水平,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村農民生產生活。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互聯網平臺技術在農業農村中的廣泛應用,驅動鄉村治理產生深刻變革。數字鄉村成為鄉村振興的基本方略。

問題的提出:數字鄉村建設的平臺化轉向

近年來,數字鄉村建設逐漸成為學術界的熱門話題,但相關成果還不是很豐富?,F有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數字鄉村治理的現實:一是數據賦能鄉村治理的作用,研究者認為數字治理有效推動了鄉村治理現代化;二是數字鄉村治理,研究人員圍繞頂層制度設計、數字平臺運營、治理體系重塑等課題展開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數字技術與治理實踐的結合引發了一系列有價值的鄉村治理變革;三是數字鄉村治理的現實挑戰。研究者關注組織運行和技術嵌入本身的問題,認為如何實現數字治理與鄉村組織的相互聯系與合作,仍然面臨著技術體系、人才和制度等方面的挑戰。

研究者們都試圖從管理學視角解答數字技術推動鄉村現代化的各類問題,研究主要圍繞數字鄉村治理結構的變革,將其視作一種管理方式的創新,忽視了數字技術本身給鄉村帶來的全面變革,未注意到數字技術作為一種媒介物質在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連接整合作用,但數字鄉村建設主要依賴數字技術本身發展模式展開。

5G技術、算法技術、區塊鏈技術等媒介技術的應用,驅動著鄉村治理模式的數字化轉型。而在數字鄉村建設實踐研究中,多為對南方江浙發達地區數字鄉村建設模式的描述和探索,而內蒙古鄉村作為農牧區交融的地方,其數字鄉村建設模式更需要借助數字技術才能實現后發優勢。

因此,本文從數字技術作為一種“物”在其中的內在邏輯出發,通過對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實踐的考察分析,梳理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的數字化邏輯,總結數字鄉村實踐中面臨的連接性問題,提出數字鄉村的平臺化發展策略,以數字鄉村建設的連接性問題,提出數字鄉村建設的平臺化推進策略,以期為中西部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有益經驗。

數字化: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的三重邏輯

縱觀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實踐,數字鄉村社會治理依托數字技術的升級經歷了不斷升級迭代的過程。數字鄉村由1.0時期的夯筑基石到2.0時期的業務聚能再到3.0時期的平臺交互,向著基礎設施數字化、平臺支撐數字化和應用場景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一、基礎設施數字化,數據通

2018年起,內蒙古地區開始全面布局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從互聯網基礎硬件建設如光纖入戶、傳統廣電網絡數字化升級、物流信息服務建設三大面向驅動內蒙古農牧信息通信條件不斷升級,內蒙古地區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首先,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截至2022年,全區行政村光纖通達率為99.5%,4G網絡覆蓋率為99.45%,寬帶通達率達到100%。其次,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自2019年啟動實施以來,累計建成3萬余個,5G網絡已實現12個盟市市區、103個縣級和914個鄉鎮主要區域連續覆蓋。最后,信息服務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全區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53%以上。

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基礎數字技術網絡搭建,村村通寬帶,互聯網技術全覆蓋。農牧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完成有效彌合了城鄉數字鴻溝,更成為第二階段算力平臺數字化的基礎。

二、平臺支撐數字化,業務通

從2021年《內蒙古自治區數字鄉村發展主要任務分工方案》開始,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從1.0時期的數據通升級為2.0時期的業務通,數字基礎資源開始連接實踐業務,打通線上線下。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政府搭建服務中臺,進行數字業務迭代升級和數字服務能力組裝,具體路徑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服務平臺牽引。2021年,內蒙古針對農牧業開通12316數字服務平臺,由黨建牽頭引導數字鄉村建設,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由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智慧應急管理,提升農村牧區數字化治理水平。2022年,內蒙古全區共有9個盟市引入“為村”平臺。手機小程序平臺支撐指引各地村莊開通屬于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引導村民實名加入,交流工作生活,商討村莊事務,實現農村信息化,實現了農村事務的移動化管理。以烏蘭察布市為例,2018年以來,該市與騰訊公司合作,建設烏蘭察布“為村”項目,目前已實現“全域為村”,成效顯著。該市的黃旗灘行政村,曾獲得騰訊頒發的“為村示范村”榮譽稱號,在“為村”平臺的活躍度一度位居全國前十名,得到中國青年報、中國縣域經濟報、澎湃新聞、內蒙古電視臺等各級媒體報道。在具體的實踐中,除了日常的村務信息外,村民還能通過“為村耕耘者”和“村級事務管理平臺”了解到全國各地農村的新鮮事;同時,村干部也教村民多形式展示黃旗灘村的風土人情、村容村貌,讓全國各地的“村友”們認識并了解黃旗灘。通過自我展示,吸引了很多外地企業到村里投資,輻射帶動全村村民加入企業里打工,入股分紅,村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2020年,內蒙古赤峰市寶樂歌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從“村友圈”了解到了黃旗灘村優越的自然環境,來黃旗灘村考察后,簽訂了“萬頭羊場”合作協議,總投資2000多萬元,投產后提供長期性崗位16個、臨時性崗位32個。2021年,內蒙古盛齊堂生態藥植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樣在“村友圈”認識了黃旗灘村,在通過考察調研后,簽訂了180畝土地的流轉合同試種中藥材黃芪。自從推行線上村務管理平臺以來,不僅給村里帶來了不少商機,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轉變,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村務管理、村容村貌建設中去。

內蒙古廣電網絡公司還開發了近20項數字電視端智能應用,由電視媒介支撐基層公共服務,內蒙古廣電積極打造教育平臺,聚合各類優質課程資源,推進各類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在線化和互動化,并設置了國家統編教材廣電網絡電視專區,向牧區群眾免費提供國家統編教材同步課程直播、點播服務,有力地實現了邊遠農村牧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效實現了鄉村文化振興。而依托數字技術開發的“移動大喇叭”,能實現實時監控鄉村安全,助力完善農村應急體系。

第二,業務多元拓展。烏蘭察布13個鄉鎮做實數字平臺網上辦,將公共服務全面植入“一微一端”,依托網格組建聯系服務黨員群眾微信群4397個,形成民情有回應、工作有跟進、效果有反饋的工作閉環。在“包頭農牧”App設置“社情民意”專欄,實現了農牧民群眾意見建議“一端受理”,農畜產品交易、查詢“一卡通”,生活繳費便民服務“一端辦結”,切實以數字賦能助力精細服務提檔升級。鄂爾多斯基于智慧廣電平臺打造起集政用、商用、民用于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為農牧區人口提供高清和標清電視、互動電視節目及本地綜合信息化內容,開通黨建、政務、教育、法律服務、蒙速辦、健康生活、休閑旅游等服務,農牧民可在線學習農業技術、接受農業專家的指導,掌握更多種植養殖知識和信息。

第三,數字能力組裝。不同于第一階段的數據分散,從2021年開始,內蒙古地區各大政務平臺賬號紛紛上線,實現一站式服務。阿拉善農牧業大數據平臺于2021年投入運行,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采用“1+10+N”模式,即“1個平臺、10大板塊、N個應用系統”,其中10個板塊包含黨建、農業、牧業、土地確權、草原獎補、產權制度改革、合作社、數據管理、手機端等,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牧業產業鏈深度融合,構建了黨建引領農牧業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一站式”服務平臺。鄂爾多斯數字鄉村管理服務平臺于2023年9月正式投入運行,由智慧村務子系統、智慧黨建子系統、網格化治理平臺、隨手拍模塊、綜治管理系統、應急管理系統、四情站建設、便民服務平臺8個部分構成,集鄉村振興、鄉村治理、智慧黨建、智慧農牧業等多項數字化運用為一體,實現了政務、黨務、財務信息公開。在政務服務方面,集智慧政務、便民服務、養老服務、電子商務于一體,為村民提供政務服務辦事指南、健康醫療、文娛旅游、供需交易、招工就業、農技培訓等多元化服務,實現各類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一觸即達”。

三、應用場景數字化,交互通

針對應用場景拓展不足、線上用戶少的問題,2021年,內蒙古以縣級融媒體作為支撐平臺,發揮媒介平臺巨大的連接能力,搭建數字鄉村全媒體。這一階段媒體融合作為國家戰略與鄉村振興全面融合,為數字鄉村建設拓展應用場景,開發匯聚更多能力的連接平臺。具體表現為算力賦能農業經濟、虛擬技術賦能文旅發展、內容服務共同體建設。

2022年,內蒙古成為國家八大算力樞紐之一,內蒙古數字鄉村建設開始走向集約規?;途G色化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地理信息(GIS)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牧業生產經營管理中充分運用。如興安盟扎賚特旗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的智慧農業等開展智慧種植,為農作物開發“三鏈合一”的“綠芯”數字身份,實現作物到產品的一站式數字信息管理。托克托縣利用小牧童智慧畜牧云平臺,圍繞牧場實現智慧放牧,每一只羊的信息都錄入放牧系統,提供智能化的實時放牧。

同時,內蒙古各地大力支持農村電商發展,各鄉鎮通過淘寶村等物流系統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直播帶貨等形式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不少農牧業企業、農牧場主借助網絡銷售、直播電商、短視頻等方式打開特色農畜產品銷路。2022年1月~11月,內蒙古農村網絡零售額共實現181.94億元。以巴彥淖爾市為例,該市在電商直播方面走在了全區前列,實現了農村牧區電商服務網點全覆蓋,農村電商交易額逐年上升。2020年11月,巴彥淖爾日報社快手MCN機構正式揭牌運營,成為內蒙古第三家快手媒體MCN機構,也是全國首家黨報快手媒體MCN機構。目前,巴彥淖爾日報社MCN機構旗下入駐成員賬號近百個。12月,巴彥淖爾日報社快手MCN直播電商基地成立,進行不間斷直播,把巴彥淖爾的農產品特別是“天賦河套”授權使用的系列產品的銷量做起來,影響力和知名度做起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帶,為推進“天賦河套”公用品牌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在文旅建設方面,內蒙古相繼打造出“安達”“賽努”“云寶”等多個虛擬吉祥物,開發博物館虛擬空間。呼和浩特新城區數字鄉村生態大數據平臺的手機端應用——“敕勒新城”小程序,設置“農旅、鄉見、進村”等模塊,主要提供旅游資源共享服務。依托敕勒川草原品牌,引入虛擬場景、智能步道、物聯網監測及虛擬貼身導游,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沉浸式文化旅游體驗。鄂托克前旗構建數字鄉村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基層智能服務模式。平臺采取鄉鎮配合、嘎查村(社區)參與、農牧戶試點示范的方式,推出一村一碼、一街一碼等應用,游客可通過掃碼導覽一張圖查看本地餐飲美食、民宿酒店、種植采摘、民宿特產等旅游景點信息、嘎查村基本情況和周邊信息等特色服務。

2021年,內蒙古上線“草原云”融媒體平臺,成為農牧區流量最大的數字平臺?!安菰啤逼脚_以本地政務和農牧業產業、農牧業文化傳播、農牧業生產科普為主要內容模塊?!安菰啤边M一步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成為本地居民衣食住行的重要接口,全媒體平臺的內容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成為內蒙古地區的“共識之網”?!安菰啤贝蛟斐龅摹皭凵蟽让晒拧盜P傳播,深化了各族群眾對本地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構筑了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作者簡介:

何巍,男,博士生在讀,講師,主要從事媒介與社會治理研究。本文系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科一般項目“鄉村振興視域下內蒙古地區數字鄉村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編號:NJSY22255)”研究成果。作者單位:河套學院漢語言文學系。

猜你喜歡
內蒙古數字化數字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可愛的內蒙古
答數字
愛在內蒙古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