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現象的多維度文化傳播

2024-04-22 22:50楊穎史曉敏
三角洲 2024年4期
關鍵詞:莫言媒介作家

楊穎 史曉敏

在當下,隨著文化、媒介的不斷傳播與發展,使得作家、作品與媒介以及文化傳播有著越來越深的關聯。莫言作為中國文壇上眾多的佼佼者之一,所具有的代表性就更加深刻。他作為中國文化的現象級人物,有資格成為中國文化傳播的代言人,同時,他的作品、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深刻內涵、作者個人強烈的情感以及作品所代表的中華文化,都表現出獨特風格與魅力的傳播形態與意識。本文將透過莫言文化現象,對莫言現象的多維度文化傳播進行更進一步的理解與思考。

莫言文化現象的“源”與“流”

2012年10月11日,中國的文學作家莫言成為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與諾獎不僅僅是中國文學界的一大熱門話題,莫言與諾獎極大地超越了文學的界限,與中國文化傳播產生了更為緊密的聯系,“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取把本就具有典型性的莫言推向更高的高度。

法國著名文學家丹納曾在《藝術哲學》這本書中有如此的闡釋,他認為影響藝術家產生及其藝術風格和美學氣質形成的三大因素是:環境、種族和時代背景。

環境,是影響作家創作風格以及形成有個人特色的文學氣質的重要因素。從莫言成長的這片土地來看,山東高密乃古代齊國故地,是兵家文化的發祥地。故而在齊魯大地上,民風民俗、民間文化都洋溢著“天馬行空、肆意灑脫”,齊魯人民也都“熱情豪放、俠義正直”。齊魯文化多姿多彩,有著豐富的文學資源。莫言曾在《我的故鄉與我的小說》一文中寫道:“這些故事一類是妖魔鬼怪,一類是奇人奇事。由于我的故鄉離蒲松齡家鄉不遠,所以在我們那兒口頭流傳著許多鬼狐故事?!庇纱丝梢?,莫言也是受到所處的環境以及齊魯文化的深刻歷史意蘊的影響,為其后來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齊魯文化的曠達、神秘、多彩,無不浸潤著莫言,滋養著他,最終注入進莫言的“文化血液”中去。

從種族和時代背景來說,莫言作為中國華夏子孫,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他的性格、作品都深受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春秋戰國之際,群雄競起,形成以儒學為基軸的大一統文化;兩漢之際,佛教北傳中國,與中國本土文化碰撞交融;此后又有唐宋元明清接受來自西方的文化。21世紀,在國內、國際新的條件之下,中國文化的現代轉換獲得了更為廣泛而又深刻的進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更是當今文化傳播的大趨勢。拉美魔幻現實主義與中國象征主義、現實主義的完美結合,造就了今日莫言中國式的魔幻現實主義。在這片濃厚的氛圍之下,誕生了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強烈的感性寫作形式與奇譎荒誕的風格,得益于拉美文學中感覺的捕捉與中國古代文化中異想天開的夸張與象征,使得莫言的作品產生于五千年的文化之中,也為魔幻現實主義鍍上一層中國色彩。

莫言文化現象帶動著文學傳播,傳播研究本就是專注于實踐以及現實的研究,深入其中會發覺其中的規律。在中國當下這種新型時代特征之下,使得莫言以及莫言所延伸出來的文化現象得以向外拓展,使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產生變化。在媒介縱橫的時代,莫言和他的作品跨越種種界限,由此,莫言文化現象在文化傳播領域便驚起了一番風浪。

莫言現象的多維度文化傳播分析

一、跨文化傳播分析:莫言作品的傳播與推廣

莫言作為中國文學領域的領頭羊,又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必然有與眾不同之處。近幾年來,中國也始終倡導“走出去”,不僅是經濟、政治方面,文化作為重要的一方面也需要“走出去”,莫言恰好順應“走出去”這一發展態勢。同時,莫言通過自己的優秀作品向世界傳達出中國聲音,也為中國文學的跨文化傳播提供嶄新的思路和豐富的經驗。

跨文化傳播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播的方式,更是一種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復雜而深刻的雙向文化傳播。莫言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圍內傳播并且得以發展,離不開兩個重要因素:得當的翻譯、大眾產業的推動。

語言是一種獨特的魅力,只有準確而又深刻的翻譯,才能展現中國文化的卓越風采。文學作品的翻譯是能夠扼住作家與文化傳播的咽喉的利器。作品翻譯的品質高低,決定著國外讀者是否能領悟作品中真摯的情感與深厚的內涵與意蘊。莫言在進行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他充分認識到翻譯的重要性,強調翻譯對于作品在海外傳播的影響。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不僅在中國掀起“莫言熱”,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拉美地區,人們閱讀莫言的文學作品的熱情也高漲起來。得當、適宜的翻譯是較為重要的一環。

在當下文化發展的情況下,大眾文化產業的推動是極為重要的輔助力量。比如莫言的小說《紅高粱》在1988年被翻拍成電影,獲得了全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同名電影、電視劇的火爆,使得莫言的作品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與認可,同時也被更多外國讀者所熟知并且喜愛,這顯然是大眾產業不斷推動的結果。正是通過這些大眾文化產業,受眾進行一定程度的反饋,作者才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莫言的成功,是中國文化傳播成效顯著的彰顯,也代表著在大眾文化產業的推動之下,中國文化獲得了更多的認同感,逐步向世界靠攏。

二、傳播方式

除了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交談之外,其他所有的主動傳播信息的方式,都是運用典型的語言符號進行直接或是間接的傳播。通過演講、訪談、網絡互動等傳播方式,通過語言符號這一媒介,我們能更清晰地觀察作家的創作目的、創作姿態以及作家自我傳播的積極實踐。

演講作為一種直接的表達方式,在社會文化傳播中展現著它的獨特的魅力,而作家利用演講,就更能將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拉近,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演講,對作家本身、作家的作品背景、內容、情感都有深入的了解。莫言是中國文學界演講次數比較多并且在讀者范圍內具有一定的影響的作家,他曾前往日本、美國、法國等地進行演講,就如他最著名的幾次演講:《講故事的人》《貧富與欲望》,且進行的是不同的形式、采用不同的主題,莫言讓更多的外國讀者領略中國語言魅力的同時,也更了解莫言本人。

訪談是指記者或者主持人參與的,通過公開傳播的方式,向受眾傳達信息。訪談是一種巧妙的傳播活動,讓受眾了解事件或是某個人的深層內容。在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掀起了“莫言熱”,如《面對面》《名人面對面》《新聞當事人》等,這些訪談讓莫言在大眾視野中樹立了自己的形象,也將中國文化傳播出去。莫言通過鏡頭展現出的是一個更飽滿、立體的作家形象。通過大眾傳播,作家從文字中走出來,逐步進入讀者們的視野中,不僅傳播了作家的作品,同時也是傳播文化的又一良好渠道。

三、傳播介質

回首整個文化傳播介質的發展歷程,從口頭傳播到紙質媒介,再到今日的電子媒介。傳播介質的變革會給文化的傳播帶來新鮮的渠道,使得文化傳播的空間更為廣泛,傳播的效果更強,為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新的契機。文化傳播的介質各有特性,好的作家、作品選擇更適宜的傳播介質會有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當下,傳播媒介作為一種人體感官的延伸,它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局限于外在的傳播工具、渠道等,而是媒介其自身作為一種有效的信息深入到文化內部,豐富所要傳播的內容,兩者相互結合,使文化傳播實現更佳效果。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得益于他的魔幻現實而又張揚的寫法、獨到的創作技巧。同時更離不開日益發展的傳播媒介,例如國內外出版機構的大力推廣和宣傳,以及莫言本身不斷進行的學術交流。莫言作品的翻拍,也對莫言的文學、文化傳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網絡等新的傳播媒介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媒介的一些不足,在傳播的時效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改善,莫言正是借助著新的傳播介質,巧妙地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傳播,也喚起了更多的國人去了解中國文化以及文化創作與傳承。

新媒介環境使文化傳播走向了民主化自由化,走向了屬于它發展的繁榮時刻。莫言的文學作品與新媒介的相互融合,是新時期文化傳播的重要體現,二者的相互結合更有利于受眾對莫言作品內涵的深刻理解、接受文學信息。我們不得不說,媒介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文化傳播效果、發展的變化,新媒介也是進行文化傳播的必要動力。莫言在捍衛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頗具世界文化傳播倡導的開放心態,并且莫言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與改造,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更多人的口味,更契合世界文化傳播的潮流趨勢。世界文化傳播的不斷開放與擴大,也給了作家創作的可能,為中國作家提供一個傳播中國文化的土壤。

莫言文化現象之下中國文化傳播的思考

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符號互動論的奠基人喬治·赫伯特·米德提出自我意識對人的行為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家本身的形象塑造得以成為自我意識傳播的基石,這與作家本身是緊密相連的。對于當下的文學作家來講,自我形象的塑造包含著作者自身的創作、其自身的閱歷等等自我意識的表達與展現,同時還包含著作者本身自主的有意識的傳播活動。

莫言具有較強的自我傳播意識,而這種意識往往存在于作家本身的作品之中。在文學作品中,莫言將自己的情感注入進去,能夠將“自我”充分而又具體地展現在作品之中。作家創作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傳播出去,希冀通過傳播能夠獲得更寬廣的讀者群體和發展空間,從而使作家本身獲得內心的滿足感與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作家的作品在完成之后,需要被作者“自發”地進行傳播。這種本能的傳播意識愈加強烈,傳播效果也就變得愈加明顯。作家在這一過程中保持著清醒的自我意識,又注重其他途徑的傳播效果,這樣才可能去創造性地傳播文化。中國文化傳播要開辟新的途徑,讓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進行交流和溝通,也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一個成功的作家一定是智慧的,因為他懂得如何正確地運用各種各樣不同的傳播形式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傳播。莫言此前采用訪談、演講等形式,是其獨特的傳播智慧的彰顯。在中國媒介多元的時代,傳播形式的多樣化運用是作者自身進行傳播的努力,也能促進文化的傳播。當傳播方式開始變得多樣化時,受眾經常將關注點放在更加新鮮的傳播方式之上,莫言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播方式進行傳播,這樣傳播的主動權就交予在作家手中,為作家的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機會。莫言文化現象給我國當代作家一個重要的啟示,那便是,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大多數時,文學的功能與大眾傳播的功能是相契合的,當代中國的作家也一直在嘗試將傳統的傳播介質與新的傳播介質聯系在一起,期待讓文學作品與新奇事物碰出不一樣的火花,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貢獻力量。

在當下文化多元、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像莫言這樣的作家不是憑空出現的,是中國文化“更上一層樓”的偉大彰顯,中國文化不斷進行融合與創新,努力進階成為世界文化中心。我國眾多作家群體都懷有最樸素的傳播理念,多在“自發”層面,不能進入更深層面。當下階段,傳播手段的運用促進了這些作家的發展以及作品的創造與推廣,正是由于所處在這個時代,以莫言為代表的這些作家群體愿意不斷地去改變,去嘗試更為新鮮的事物,才讓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得以傳播出去,讓更多的國家和受眾去認可、接受,被更多的人去當作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和靈魂的洗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莫言文化現象的傳播,也是中國當代文學、文化群體進行傳播的一個縮影,我們更應該去尋找更多的路徑,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力量和魅力,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成為21世紀的引領,彰顯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作者簡介:

楊穎,女,山西臨汾人,漢族,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語言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曉敏,女,山西臨汾人,漢族,講師。本文系2022年度山西省重點智庫委托課題(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項課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山西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ESD-15)研究成果。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莫言媒介作家
作家的畫
作家談寫作
過去的年
作家現在時·智啊威
愛如莫言
莫言不言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