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少數民族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視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4-04-22 23:38黃蘭彭婷
三角洲 2024年4期
關鍵詞:醫藥中華民族中醫藥

黃蘭 彭婷

民族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歷史不斷前進,為維護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健康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成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載體,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新時代,各族人民醫藥文化交流互鑒日趨緊密,促進了民族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現實路徑。

歷史敘事中的民族醫藥文化

人類在與自然環境、疾病、創傷、饑餓作斗爭的過程中產生了醫藥文化。壯瑤先民生活之地野獸橫行、瘴氣彌漫,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疾病和創傷是無可避免的。為此,壯族先民要生存,除了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資料外,還必須同各種疾病作斗爭,尋找防病治病的有效藥方,出于生產勞動和生活的需要,決定了民族醫藥衛生的發生和發展。

據記載,陶針療法于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在嶺南大地出現,因療效好及簡便易行,陶針在民間廣為流傳,逐漸發展出系統的壯族陶針療法,至今還在使用。后對中醫“九針”的形成產生了積極影響。周末至春秋之際,嶺南各族先民普遍使用銅器,由此出現了金屬醫針。1985年,廣西考古工作者在武鳴縣馬頭鄉元龍坡春秋時代墓葬群101號墓出土兩枚青銅針,經考證,這是兩枚淺刺用的醫療用針,其鋒微細,與古人對“微針”的描述一致。它們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年代最早的細型金屬制針灸針。馬頭青銅針集中反映了古代壯族先民的醫藥成就,說明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壯族先民已經使用針刺治病,而且針具的鍛造技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同時也說明了甌駱地區是針刺治病、九針的發源地之一。兩枚青銅針也為中醫經典古籍《黃帝內經》所記載的“九針者,亦從南方來”提供了實物例證。

先秦時期,壯族醫藥得到飛速發展,在《山海經》中可窺其一斑?!渡胶=洝肥俏覈钤缬涊d有醫藥的古籍,其所載藥物大部分在甌駱地區均有出產,故包含很多壯藥在內。知名壯醫覃保霖曾從壯語音義角度對《山海經·南山經》中的藥物進行研究,認為《山海經》所載的“祝馀”,按壯語音義譯為今之桂茶;“白?”即今之紫蘇;而“迷谷”壯語訓讀為草木之母根。如此看來,《山海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時期壯族先民對醫藥的認識水平。宋仁宗慶歷年間,宜州推官吳簡及繪工宋景等繪有《歐希范五臟圖》,它主要繪制了人體內臟的圖譜,對肝、腎、心、大網膜等解剖位置和形態的記載基本正確,也作了一些病理記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實繪的人體解剖圖。這在我國醫學史,特別是解剖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對中醫和壯醫在人體解剖以及生理、病理方面的認識,有促進的作用。

除了壯族醫藥外,我國其他一些民族醫藥也具有悠久的歷史,瑤族醫藥就是典型代表。由于歷史的原因,瑤民們生活在深山之中,生存環境惡劣,與外界交通極為不便?,幟駛冇龅郊膊?、創傷,主要是依靠本地的草醫草藥,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醫藥。但是由于沒有自己的文字,有關瑤醫藥的記載沒有專門的典籍,缺乏系統的理論總結,它主要依靠口口相傳流傳于瑤族民間醫生中,同時也大量存在于瑤族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幾迦藢τ陬A防醫學方面也有著很深入的研究。為防止疾病傳染,瑤族人民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紅、白事聚餐的場合,瑤民會用芭蕉葉當碗、木枝代筷,避免疾病的傳染;若是家中有患重病的人,主家也會將新鮮的茅草打個結,掛在家門口,告知外人不要隨意進屋,防止疾病傳染;對于死去的人則要進行火葬,以預防病毒傳播,徹底消滅傳染源,保護大家的健康??梢姮幾遽t藥文化貫穿于瑤族人的生產生活習俗中,成為他們醫療衛生知識的一種傳錄方式。

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民族醫藥文化

中國各民族特點與特長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共同性的發展,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某個或某些民族的特長,一旦為全國各民族或許多民族所接受,就變成共同特長,亦即中華民族的共同性了。也就是說各民族人民對共同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各民族的文化因此具有了中華文化的共性。民族醫藥文化即是如此的,在長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民族醫藥與中華民族共同體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系。

秦始皇統一嶺南以后,嶺南各族先民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各族群文化交流逐漸發展起來。先進的中原文化得以深入壯族先民聚居的嶺南地區,而嶺南地區的文化也得以進入中原。在各族醫藥文化相互滲透的過程中,壯醫藥受到漢文化尤其是中醫學的重大影響,吸收了中醫的陰陽、氣血等理論以及中醫的診斷治療技術方法等,充實了壯醫藥獨特的理論體系;同時,中醫也從壯醫中吸收了瘴氣、痧癥等病癥觀念,壯醫中的針刺療法、毒藥、解毒藥等有關知識也傳入了中原。如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藥方》記載了傳入中原的壯族先民所用藥物,如葛根、白芷、烏頭、附子、吳茱萸、菖蒲等。柳宗元被貶南方后,情緒憂郁,水土不服,身體患過許多疾病。他結合自身的治療經歷,編著了《柳州救三死方》傳入中原被收入宋代的本草書籍中。當然,隨著中原文化的廣泛傳播和發展,中原醫學也在嶺南地區興盛起來。明洪武年間一些州縣就專門設立了醫學署和惠民藥局。嶺南地區先后出現一些研習中原醫學且有專長的各族名醫。

除了有壯漢之間的交流外,各少數民族也在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中,發展著自身獨特的醫藥文化。在廣西忻城、隆林、靖西等壯族聚居區,有興辦藥市的傳統習俗,在這之中,靖西藥市規模最大。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附近村寨溪峒的各族村醫藥農,以及懂得一方一藥的各族群眾,紛紛將自種自采的各種藥材肩挑車載到藥市擺攤出售。民間認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各種妖魔鬼怪猖獗之日,因此,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掛菖蒲葉、佩蘭葉、艾葉、青蒿葉等,盛行飲雄黃酒、菖蒲酒,取菖蒲或艾扎成束點燃熏屋、燒其花絮,以辟邪避瘴。而在今天前來趕藥市,能夠吸飽百藥之氣,永葆健康。據考證,這樣的藥市至少在明末清初已經形成,今天依然盛行??梢钥吹?,遠近各民族鄉民在藥市中交流傳播著本民族的醫藥文化知識,各民族的醫藥文化成為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紐帶。

自秦漢以來,歷史發展的主流始終是匯聚于大一統。在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的過程中,民族醫藥文化也就相應產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觀情況,壯醫藥、各民族醫藥、中醫藥共生共存共發展,共同構筑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牢固基礎,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民族醫藥發展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我國歷史演進的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壯醫藥、各民族醫藥、中醫藥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理念,他們有各自的起源,同時又都是為了人民的健康繁衍,不同地域間相互交流借鑒,共創共享醫藥知識,體現了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親近,體現了民族的和諧交往。

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圍繞這一目標,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健康中國戰略地位更加凸顯,發展民族醫藥,支持引導各民族醫藥進行相互學習,多領域、全方位進行交流,促進民族醫藥文化相通、協同發展,讓各民族群眾堅定文化自信,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健康中國有著積極的意義。

近年來民族醫藥事業發展相繼被納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等多項國家重要戰略規劃。據此,廣西壯族自治區還制定了《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等,大力弘揚中醫藥壯瑤醫藥文化,基本實現中醫藥壯瑤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建成優質高效的中醫藥壯瑤醫藥服務體系,不斷釋放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的潛力和活力,全面推進健康廣西建設,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提供高質量的中醫藥壯瑤醫藥保障。國家政策推動民族醫藥全面發展而制定的法規,為民族醫藥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在民族醫藥領域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支撐條件。

廣西中醫藥大學開辦少數民族醫藥專業教育,其中壯醫學為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壯藥學為廣西重點學科;壯醫學、壯瑤醫養生學為廣西民族院校特色學科;民族醫學(壯醫學)、民族藥學(壯藥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016年,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成立,醫院以壯瑤醫藥為特色,中醫藥為基礎,現代診療技術為保障,充分發揮各項專長,促進壯瑤醫適應現代醫療體系,壯瑤醫藥特色優勢不斷彰顯。金秀瑤族自治縣瑤醫醫院作為目前全國唯一一所公立二級甲等瑤醫醫院,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實施“壯瑤醫藥振興計劃”的重要陣地之一,醫院繼承和發揚瑤醫藥傳統文化,充分發揮“五虎、九牛、十八鉆、七十二風”等104種“經典”地道瑤藥的治療作用,積極使用大瑤山常用1000多種原生態瑤藥,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病友提供瑤醫藥特色健康服務。民族醫藥人才的培養、民族醫藥文化的傳承、優質高效的民族醫藥服務體系的建成,為健康中國的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同時也將會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

金秀縣政府推動建立的瑤藥特色街,共有46個瑤藥鋪、6家瑤藥企業,成為瑤藥材批發集散地,同時當地通過申請注冊商標和包裝專利對所生產和銷售的瑤浴產品藥浴、浴足等外用產品實行統一包裝、管理,將古老瑤醫瑤藥進行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創出瑤醫藥產業品牌,將瑤醫藥推向全國各地。近年來,金秀瑤族自治縣政府多措并舉,積極發展瑤藥種植、康養產業、生態旅游業等生態經濟,形成了“大健康+旅游”的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推動了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華民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進步局面,為各民族醫藥文化的充分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為中華醫藥文化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更為優渥的條件和更加適宜的土壤。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文化、民族醫藥文化承載著各民族發展的歷史記憶,是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精神家園,其中蘊涵的豐富的歷史價值,對維護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之根、文化之脈。將民族醫藥文化遺產融入中醫藥文化之中,建設共同的醫藥文化,發揚民族醫藥、中醫藥在增進群眾健康福祉中的特色優勢,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中醫藥服務獲得感,推進少數民族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會增強各族人民對于中華文化的認同與文化自信,從多元走向一體,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精神紐帶。

作者簡介:

黃蘭,女,廣西來賓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民族經濟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訊作者彭婷,女,廣西賀州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2023年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鑄牢醫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于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視角”(編號:2023SZ016)、2021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金秀瑤族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編號:2021KY1677)、2022年度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瑤族醫藥文化重塑助推瑤族地區鄉村振興研究——基于金秀大瑤山的調查”(編號:2022MS021)研究成果。作者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猜你喜歡
醫藥中華民族中醫藥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傳統醫藥類非遺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醫藥下一個十年 創新為王
中醫藥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