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備城門》兵器例考四則

2024-04-22 07:05解樹昕
三角洲 2024年6期
關鍵詞:守城連枷云梯

解樹昕

《墨子·備城門》記載的諸多守城、攻城器械是在前人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同時也給予后世以深遠影響。它不僅表現在歷代軍事戰爭中對墨家城防術與戰具的運用,還表現在后世兵書中對墨家攻防器械的大量記載?!秱涑情T》中的云梯、連枷、連弩車、轒輼充分體現了墨家“兵技巧”的顯著特征,漢唐宋乃至明清仍然受到武備重視,《備城門》兵器的軍事技術應用水平及其史料價值非常重要。

墨家軍事戰術以“墨守”著稱,根據相關史料大致可以了解各類器械的形制,結合其中一些器具后世運用實例,其中的云梯、連枷、連弩車、轒輼較為典型,不難發現墨家兵器發展水平亦即技術附加值大大超乎想象,其中所包含的史料價值給予后世以深遠影響。

云梯

云梯是用于攀越城墻的攻城工具,《備梯》篇“云梯者重器也,其動移甚難” 相傳第一架云梯是楚惠王為達到稱雄目的命令能工巧匠公輸般建造的,當時的名字叫做“鉤援”。戰國晚期云梯的形制大致可以從戰國水陸攻戰紋銅鑒的圖案中略窺端倪,形制巨大,底部有輪,后面有一名武士推,梯身由三名武士托扛。戰國時云梯由車輪、梯身、鉤三部分組成。底部裝有車輪,可以移動;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于城墻壁上;梯頂端裝有鉤狀物,用以鉤援城緣,并可保護梯首免遭守軍的推拒和破壞。

《淮南子·兵略訓》高誘注說:“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睗h代登高偵察敵情是云梯的另一功用。唐朝云梯較戰國時期已有很大改進?!锻ǖ洹酚涊d“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上立雙牙,有栝。梯長一丈二尺,有四,桃枕相去有三尺,勢微曲,遞互相檢,飛于云間,以窺城中。有上城梯,首冠雙轆護,枕城而上,謂之飛云梯?!碧拼铺莸奶萆恚ㄖ魈荩┮砸欢ń嵌裙潭ㄑb置在底盤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設一具活動的上城梯(副梯),其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時可以沿著城墻壁面上下滑動,謂之飛云梯;云梯的底部則“以大木為床,下置六輪”。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裝置,簡化了架梯程序,縮短了架梯時間,活動的上城梯設計大大降低了云梯在接敵前的高度,攻城時只需將主梯??砍窍?,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設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從而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同時又保證云梯在登城前不過早與城緣接近,免遭守軍破壞。

宋代云梯結構改進更大,據《武經總要》所記,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為兩段,并采用了折疊式結構,中間以轉軸連接,有點像當時通行的折疊式飛橋。同時,副梯也出現了多種形式,使登城接敵行動更加簡便迅速。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將云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接近敵城墻時,可有效地抵御敵矢石的傷害。

連枷

連枷,亦作“鏈枷”,是一種高效、省力的擊打式脫粒農具,連枷的制作多因地制宜,以竹竿、木棍為材;分為兩節,一為手柄,一為敲桿,其間靠擐軸結構相連接。一般手柄長150~250cm,敲竿長50~150cm。手柄粗細適當,既要便于手握,又要結實耐用;敲竿或為獨棍,或由兩根或數根竹條或木條并列組成,以麻繩或皮革繩條牢固地縛結起來。整體較為輕巧。在使用時,農民手持把節上下甩動,以敲桿打擊谷物,然后揚場晾曬。連枷作為一種實用農具,其設計凸顯出對功能性的強調,加之其制造簡單、操作簡便、適應性強,因此在古代中國使用十分廣泛。

能夠彎折的連枷作為武器用于守城是古人在實踐中的創造,城墻守城人易遭城下敵人弓弩等遠程武器的攻擊,在女墻內不探身卻可手持連枷以梢節拍擊緣城墻而上來的敵人,這一妙用令連枷成為守城的利器。早在先秦時期,中原人民就采用了連枷用于守城,稱之為“連梃”。梃意同棒。連梃一詞最早見于《墨子·備蛾傳》“二步置連梃”,每兩步配置一個連梃以其密集火力擊打敵人,由此可見,連枷已經是當時守城御敵的重要兵器。

從先秦至唐宋,連枷一直是中國人守城的必備武器之一,當敵人攀上城堞時,利用連枷利于自上向下擊打的特點打擊敵人頭、手等部位。唐村佑《通典·兵典》:“連梃,如打禾連枷狀,打女墻外上城敵人?!北彼巍段浣浛傄罚骸笆譂u攀城,則以連枷棒擊之?!彼纬B枷不僅是守城御敵的武器,而且成為重要的馬上兵器,據《武經總要》記載:“鐵鏈夾棒,本出西戎,馬上用之,以敵漢之步兵,其狀如農家打麥之連枷,以鐵飾之,利用自上擊下,故漢兵善用者巧于戎人?!比秩松瞄L騎馬,手持連枷攻打敵人步兵,宋代官兵吸收后開始稱“夾棒”,使用這種短兵器名聞遐邇的驍勇將軍,一為吳逵,一為狄青,他們成功的戰例成為后世研究連枷的佐證。宋代軍隊比試武藝增加“連枷”項目,考核標準與使“槍”相同。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三十二:“凡馬上使槍,左右十刺得五中木人為及等,馬上鐵鞭、鐵簡、棍子、雙劍、大斧、連枷之類并是一法?!泵鞔皧A棒”依然是武術必不可少的器械,屬“雜器”中的名流。到了清朝,“連枷”依然是武庫中的必備器械。

連弩車

連弩車出自《備高臨》篇,用于“備高臨”,即抵御“臨”的進攻,“臨”最早出現于《詩經·大雅·皇矣》:“與爾臨、沖,以伐崇墉?!薄睹珎鳌方忉尀椋骸芭R,臨車也?!薄犊资琛分姓f:“臨者,在上臨下之名?!比~山認為“臨”是“攻城塔”,靠車輪行駛至城墻進攻守軍。茅元儀《武備志》所載“臨沖呂公車” 加以說明:是一種多層的塔樓型進攻器械,下面有兩軸四輪,上有四層隔板,每層都有手持各種兵器的軍士,而車的上層前端則有各種矛狀兵器。戰國時期的“臨車”自然不可能擁有像“呂公車”這般龐大的體積與復雜的結構,但其基本構造與攻城方式必然是相通的??梢韵胂?,在古代的攻城戰中,這是一種很有攻擊力的戰具。

《墨子·備高臨》篇中提及應對這種臨車的便是“連弩之車”?!皞涓吲R以連弩之車,材大方一尺,長稱城之薄厚。兩軸三輪,輪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內,內徑四寸。左右縛彎皆于植,以弦鉤弦,至于大弦。弩臂前后與筐齊,管高八尺,弩軸去下筐三尺五寸。連弩機郭用銅一石三十斤。引弦鹿盧收??鸫笕龂?,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輪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長六尺。橫臂齊筐外,蚤尺五寸,有距,搏六寸,厚三寸,長如筐。有儀。有拙勝,可上下。為武,重一石,以材大圍五寸。矢長十尺,以繩口口矢端,如戈射,以曆鹿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無數,出入六十枚,用小矢無留。十人主此車”文中的“連弩之車”便是一種重型守城器械,《備高臨》篇中對“連弩之車”從制造用材到結構尺寸再到實際運用都有詳細的論述。首先,關于制造用材。原文提及兩種制料:“材”與“銅”,“材”即木材,“銅”即青銅。木材的種類原文并無說明,關于青銅的使用“連弩機郭用銅一石三十斤”為所用青銅的重量,原文明確指出乃“一石三十斤”。青銅在連弩車中用以制造機彎機郭,前文已提到連弩車是用以抵御攻城之臨車,而要破壞臨車這般的大型器械需要機弩以更大的張力使得弩矢擁有更快的起始速度與更強的力道,這就遠非木質機彎所能勝任的了,無形中便提高了對機弩自身材質的要求,所以墨家在此以銅制為連弩機郭,銅郭的加裝不僅使弩車自身變得更為堅固,更提升了弩車對目標的破壞力。其次,關于結構尺寸。原文指出這種連弩車是“兩軸三輪”,此處孫治讓《墨子間詁》引俞樾言:“既為兩軸,不得三輪,‘三當為‘四,古三、四字皆積畫,因而致誤?!睉撌恰皟奢S四輪”。弩車的輪子居于“筐”中,此外亦提及“弩臂前后與管齊,筐高八尺,彎軸去下筐三尺五寸?!薄翱稹睂O治讓疑為“車箱”,此連彎車有上下兩個“筐”,“筐高八尺”當指上筐距離下筐的距離,換言之即為連弩車車身高度。關于“車弩”的記載,原文中說“以弦鉤弦,至于大弦”,其中“以弦鉤弦”中第一個“弦”孫治讓釋為“距”即“鉤距”,在連弩之車中當起連接之用,先用“鉤距”連接每一個弩的彎弦,然后再將這些彎弦分別連接在大弦之上,大弦發則各弦俱發,即為“連弩”。最后,關于實際運用。前文已指出這種大型的弩車是用以抵御“臨車”攻城,一臺連弩之車便需要十人同時進行操作,可見弩車本身結構龐大且操作復雜。同時它“用弩無數”,使用的箭長達“六尺”,并以轱轆卷收。這種大型的聯排機弩的威力可以從后世兵家著作中看到:據唐李筌《太白陰經》記載,大型連弩機車的射程可達七百步之遙,連弩“所中城壘無不崩潰,樓櫓亦顛墜?!备畹氖?,巨箭箭尾還系有絲繩,發射之后可以回收。

連弩之車歷史存在的真實性可從后世出土的簡牘加以證明,尹灣漢墓簡牘“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有“連弩車五百六十四乘” 的記載,可見西漢時連弩車經過長期實戰的檢驗,已經發展為數目龐大的國家常備武器。

轒輼

最早的轒輼車出現在春秋戰國時代,既有防御能力而且裝載容量大?!短钻幗洝すコ蔷摺份d:“轒輼車,四輪車。上以繩為脊,犀皮蒙之,下藏十人。填隍推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木、火、石所不能及?!绷怼秾O子·謀攻》:“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鞭M輼無疑是一種攻城常見器械,有四輪,可人力推動,人藏車內,外覆皮革。因守城者多用弓弩等遠射兵器,至城下亦有沙石雨之,所以攻城者為減少傷亡,兵士躲于轒輼內,向前推進。這一類的器械并不是十分復雜,但必須堅固,形狀像一個活動的房子。木架粗大,木板厚實,外蒙生牛皮,以抵擋矢石的打擊。轒輼車下面是空的,士兵藏在車里面推動著車前進,即所謂“上虛下實”。在《墨子·備水篇》中記載:“必善以船為轒輼?!薄耙曀蓻Q,以臨轒輼,決外堤,城上為射扦,疾佐之?!?/p>

墨家通過能工巧匠的創造性勞動,將前人習用的器械加以改進并創制出了新的武器。通過他們在實戰中創下的奇跡,從而在后世留下特殊美譽,并使其攻守城器具流傳于世?!秱涑情T》中諸多器械不見于《墨子》之前的典籍,而在后世的兵書中卻能夠經??匆娝鼈兊挠白?,這一事實充分證明了《備城門》中武器的史料價值以及墨家對后世的獨特影響。

(本文系東北農業大學SIPT計劃國家級創業實踐項目“赫哲寶—少數民族文化價值創新工作室”(202210224105S)研究成果。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

猜你喜歡
守城連枷云梯
連枷
打連枷的姑娘
江淮平原第一關——古云梯關探秘
攻堅 西安守城(下)
將士 西安守城(中)
號令 西安守城(上)
墨子破云梯
LCD“守城”,OLED“偷塔”
連枷聲聲
誰,踩著云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