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貿港需求的高職新工科理念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2024-04-22 14:08梁林晴
時代汽車 2024年3期
關鍵詞:外語人才自貿港高職

梁林晴

摘 要: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推進,對具備新工科理念的外語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本研究以海南自貿港的需求為基礎,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探討了高職新工科理念外語人才的培養策略。研究結果表明,新工科理念的外語人才培養是適應自貿港建設需求的重要途徑,應注重跨學科融合、實踐能力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關鍵詞:自貿港 高職 新工科理念 外語人才 新能源汽車技術

1 引言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對于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對于高素質外語人才的需求。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自貿港背景下,這種需求變得更加迫切。然而,當前高職外語人才培養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科交叉融合不足、實踐能力欠缺、創新創業教育缺失等,難以滿足自貿港建設的需要。因此,對高職新工科理念外語人才的培養策略進行研究,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研究背景

2.1 海南自由貿港發展戰略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在海南島全島設立自由貿易港,旨在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全球開放層次最高、營商環境最優、輻射作用最強的開放新高地,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

2.2 新工科理念

2017年2月和4月,教育部在復旦大學和天津大學分別召開了綜合性高校和工科優勢高校的新工科研討會,形成了新工科建設的“復旦共識”和“天大行動”。新工科是指針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工科教育理念和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新工科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是指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2.3 新能源汽車行業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變,新能源汽車行業近年來經歷了快速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海南自貿港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鏈日益完善,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12月,2023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谂e辦,這是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連續五屆在海南舉辦國際性汽車活動,對海南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將與智能化、綠色化、共享化、國際化等趨勢相結合,更趨于全球化,涉及到大量的跨國公司和技術交流合作,需要具備外語能力的人才來支持其全球化的業務和發展,具備英語、法語、德語等多語言能力的人才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和需求。

3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培養現狀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目前處于較為緊缺的狀態。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行業對具備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能力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的培養還面臨著多方面挑戰。

首先,教材和教學資源不足。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的教材和教學資源相對較少,而且現有的教材和教學資源往往不能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這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資源和工具,學生也難以獲得充分的學習材料。

其次,師資力量不足。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要求較高。目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外語能力的教師數量相對較少,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

另外,國際化程度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的培養需要與國際接軌,了解國際市場和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缺乏與國際同行交流和合作的機會。

最根本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還不夠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實踐教學環節不足、培養方案缺乏針對性等,這些都對人才培養的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外語人才需求

2023年8月1日,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技能自貿港”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將通過三年努力推動“技能自貿港”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力爭全省新增技能人才15萬人以上,到2025年技能人才總量達到80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2萬人以上,聚焦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培養技能人才?;诖?,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外語技能,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新工匠”更顯必要。

4.1 車輛制造與檢測

需要具備車輛制造與檢測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閱讀和理解相關英文技術文檔,熟悉車輛構造、原理和制造工藝,并能夠使用相關檢測設備進行車輛性能測試和評估。

4.2 電池技術與管理

新能源汽車離不開電池技術與管理,因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需要掌握電池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知識,包括電池原理、電池組組裝、電池管理、電池充電等方面的技能,能夠閱讀和理解相關英文文檔和規范。

4.3 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

新能源汽車電機及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因此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需要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包括電機原理、電機控制、電子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技能,能夠閱讀和理解相關英文文檔和規范。

4.4 新能源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與評估

需要具備綜合性能檢測與評估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和評估,包括動力性能、經濟性能、排放性能等,并能夠撰寫相應的英文報告。

4.5 新能源汽車英語閱讀與寫作

需要具備英語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能力,能夠熟練閱讀和理解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英文文獻和資料,并能夠用英語撰寫相應的報告和技術文檔。

4.6 汽車英語口頭交際能力

需要具備汽車英語口頭交際能力,能夠用英語與國際同行進行交流和合作,包括口頭表達、口頭溝通、口頭談判等方面的能力。

4.7 專業英語資料翻譯能力

需要具備專業英語資料翻譯能力,能夠準確地將英文資料翻譯成中文,并能夠將中文資料翻譯成英文,確保中英兩種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4.8 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

需要具備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能夠積極參與國際會議、國際合作項目等活動,與國際同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

4.9 跨文化溝通能力

需要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能夠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和工作方式,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事和客戶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

5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在全球化行業需求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外語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與新工科理念相結合,注重行業需求導向、實踐能力培養、先進技術輔助教學、國際合作與交流、多元化評價體系建立以及職業素養培養等方面,致力培養“會一門外語、掌握一門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探索形成“外語+職業、專業+外語、學校+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5.1 課程設置與行業需求對接

開展深入的行業調研,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特別是海南自貿港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視和政策扶持,支持高校、企業等機構加強合作,開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通過與行業企業、專家學者等進行交流和合作,獲取他們對專業外語課程設置的意見和建議。在課程設置上,應注重將外語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相結合,開設相關外語課程,同時還應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雙語課程,以增強學生的專業外語能力,探索將通用英語課程模塊納入第一年課程,《新能源汽車英語New Energy Vehicle English》納入第二年課程。

5.2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制定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標準。建立實踐教學資源庫,收集和整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實踐教學案例和素材,建立資源庫,方便學生和實踐教師使用。資源庫可以包括技術文檔、產品說明書、行業案例等,為實踐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和支持。還應注重引導學生將外語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在校企合作中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如閱讀英文技術文檔、使用英文版軟件等,設置一些實踐項目,如技術文檔翻譯、國際會議組織與參與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3 引入先進技術輔助教學

高職新工科理念注重先進技術的應用,外語人才培養也可以引入先進技術輔助教學。探索運用超新星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開展線上線下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資源和工具,平臺上可以發布課程資料、教學視頻、在線測試等,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運用英語口語小程序,系統對學生的發音進行識別和評估,并提供改進建議,幫助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和發音糾正。

此外,可以利用虛擬現實(VR)技術,創建新能源汽車生產、維修過程中相關的虛擬場景,模擬國際商務場合的交流對話,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和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和復雜技術,提高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更具真實感和教學效果。

5.4 注重外語師資建設

提升現有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加強教師的跨學科培訓,對于已經從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教學的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研討會和進修班等。同時,鼓勵教師參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相關的科研項目,提高其對該領域的了解和認識。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學術交流等活動。通過與企業合作,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情況,并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建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教學團隊和教研室,通過集體備課、觀摩教學、研討等方式,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與同行交流,分享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積極招聘和引進具有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外語背景的高水平教師。這些教師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具備流利的外語口語和寫作能力,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外語學習。

5.5 積極開展校企合作

與當地新能源汽車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充分分析行業對專業外語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等,并共同設計和實施實踐教學環節。

將專業課程與企業實踐融匯貫通,通過企業實習、實踐等方式,讓學生接觸到實際的工作環境和問題,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課程資源可以引入企業的課程資源,如技術文檔、產品說明、行業案例等,豐富教學內容。

5.6 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探索引進國際上優秀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材和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改造,推動英語教學改革。探索借鑒新能源汽車領域國際上先進的培訓標準和認證制度,以制定國際化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優選或培養拔尖學生參與國際通用培訓和專業認證,以點到面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的水平。

與國外高職院?;驀H化新能源汽車企業積極合作,或者通過交換生項目、海外實習等方式,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交流活動,讓學生接觸到國際前沿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7 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

高職新工科理念注重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建立,外語人才培養也可以借鑒這一理念。在外語教學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包含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自我評價、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將學生、教師、企業導師、行業專家等不同主體納入評價范圍,以全面評價學生的外語能力和學習效果。除了傳統的考試成績和作業評價外,外語水平的評估還可以加入口頭表達、項目報告、模擬交流等,更綜合地體現學生的掌握水平。

5.8 加強職業素養培養

在外語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等方面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觀念。

6 結語

海南自貿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走向世界市場,未來,海南自貿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更加依賴國際化合作和技術創新。因此,培養高素質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外語人才將成為海南自貿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本土的高職院校應將新工科理念與外語能力相結合,培養具備跨學科素質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以滿足自貿港的需求。同時,高校應積極尋求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協作,做好頂層設計,結合本校的目標發展,以學科鏈、專業鏈對接產業鏈,通過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師資建設、校企合作和國際交流等多種途徑,培養出具備跨學科素質的人才,滿足自貿港的需求,同時也為其他專業的外語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基金項目:2023年度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改研究項目“基于自貿港需求的高職新工科理念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課題編號:Hcvtjg2023-10)。

參考文獻:

[1]楊旭志,廖中文,陳述官.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探討[J].汽車實用技術,2017.

[2]吉方松.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中國科技經濟新聞數據庫教育,2021.

[3]趙麗華.海南自貿區、自貿港背景下高校國際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以三亞學院為例[J].校園英語,2021年05期.

[4]謝素云.基于自貿區(港)建設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培養研究[J].智庫時代,2019.

猜你喜歡
外語人才自貿港高職
術業專攻,奮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貿港皮膚科學科建設
奮楫海之南 揚帆自貿港
海南:以“大開放、大改革”促進自貿港建設“大發展”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定位問題
基于區域經濟的創新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策略研究
基于國際化視野下的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校個性化外語人才培養淺析
國外外語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