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探索鄉村學校美育新路徑

2024-04-23 13:33李勁松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剪紙美育

李勁松

北京市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心小學是一所有著民族特色的鄉村學校,學校通過“引民族文化之水,澆學校特色之花”的特色思路,構建“團結花”課程體系,將學生活動與民族藝術相融合,讓民族藝術之花在學校美麗綻放。

1.三大課程,挖掘美育特色

民族文化課程。根據地域文化特色,學校開發了“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系列校本課程,讓學生了解各民族的知識、藝術種類及本地區的風土人情,培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團結情懷。

非遺項目課程。2016年,學校被命名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基地”,承擔著14項北京市非遺項目培訓任務,包括民族剪紙、二魁摔跤、跳竹竿等。目前,這些非遺項目已經全部納入課程,進入課堂。

學科實踐課程。學校將剪紙與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等學科進行融合,在跨學科學習中,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剪紙中蘊含的文化要素和美的要素。此外,學校還開展民族藝術節、民族體育節等活動,豐富的學科實踐課程為學生搭建了實踐、體驗、展示的平臺。

2.五個滲透,提升美育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依據教育內容和學科特點,各學科相互補充、相互銜接,使學生接受多學科、多角度、多層面的美育。不斷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開發課程、利用資源設計組織活動及課程育人的能力。

在主題活動中滲透美育。學校將民族團結教育與美育相結合,定期組織主題活動,辦好民族團結墻報和演講比賽,舉辦民族知識比賽、民族藝術展演、剪紙作品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校園文化中滲透美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斷突出“民族團結”教育主題和民族剪紙特色。學校的樓道、悅讀亭、校史館等處處展示著師生的剪紙作品;通過電視臺、電子屏、展板等宣傳剪紙文化;制作以“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文化長城。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給民族藝術教育注入了活力。

在民族傳統體藝教育中滲透美育。學校開設傳統文化、民族體育、非遺項目等6大類30項活動,在學生全員參與的基礎上分年級推進,學生畢業前至少能基本掌握10項民族傳統體藝技能。

在協同育人中滲透美育。我們構建了立體交叉的美育網絡,通過民族藝術節、體育節、滿族風情節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民族特色、風俗文化,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美育素養。

編輯 _ 湯灝? ?于萍? ?汪倩? ?李剛剛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剪紙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民族團結之歌
剪紙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師
剪紙
剪紙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關于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