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二胡演奏藝術中的意境塑造

2024-04-23 23:18張陽
音樂生活 2024年2期
關鍵詞:實境音符二胡

張陽

二胡演奏藝術既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珍貴遺產,又是富有內涵的音樂表達形式。意境作為美學核心,貫穿其中,是意境創造者與觀眾心靈溝通的橋梁。本文旨在深入探討二胡演奏中的意境塑造,分析演奏者對曲目理解的關鍵因素,揭示樂器特性對意境塑造的影響,并通過經典作品的解讀展示演奏者如何借助音樂想象和情景交融來創造深邃的藝術境界。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更全面地理解二胡演奏藝術的魅力及其在傳承中的獨特價值。

一、意境的理論基礎

(一)意境的概念與內涵

意境,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核心概念,源自“意”與“境”的有機結合。這里的“意”并非單純的情感,而是演奏者或創作者內在情感的主觀表達;“境”則包括創作者的內心情感與外在生活情境的融合。意境是一種深層而復雜的藝術表達,既是主觀情感的抒發,又是客觀情境的描繪,二者在藝術創作中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在音樂藝術中,意境的構建離不開演奏者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對情感的精準把握。通過演奏者的巧妙表達,音符和節奏在空間中被有機地安排,使得聽眾在聽覺上能夠感受到情感的起伏和情境的展開。例如,在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過巧妙運用弓法、音色等變化,將抒情與敘事相結合,使得音樂不僅傳達出情感的深沉,同時勾勒出一幅生動的音景圖,使人仿佛置身于音樂所描繪的情境之中。

(二)意境在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地位

意境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核心概念,承載著文化的沉淀與審美的精髓,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傳統美學理念中,意境被認為是藝術創作的靈魂,是超越物質表象的深層體驗,是對人情世故的獨特體悟。

中國傳統美學注重“靜、遠”之美,通過意境的構建,追求幽深、空靈、虛微的審美境界。在傳統繪畫、詩詞中,藝術家通過意境的渲染,能夠在有限的畫面或文字中勾勒出千絲萬縷的情感,使觀者在寥寥數筆之間領略到浩渺宇宙的奧妙。在二胡演奏中,通過不同的弓法、技巧、氣息等,演奏者能夠在有限音符之中創造出豐富的情感表達,使得音樂作品既有扣人心弦的激情,又能夠帶人進入一種幽靜深遠的境地。這種音樂語言中蘊含的意境,不僅是對作曲家情感的傳承,更是對中國傳統審美理念的繼承和發展。

(三)意境的結構特征

在實質層面,意境的結構特征表現為“實境”,即作品中具體可感知的形象。在二胡演奏中,實境可通過音符的運用以及演奏者的技巧展現出來。例如,《江河云夢》這首樂曲以充滿激情而堅定的音樂語言描繪了“飛云似海,流霧如夢”的景象,既展現了二胡的高超技巧,又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演奏者通過技法的巧妙運用,能夠在聽眾心中勾勒出峰巒疊嶂、云霧翻騰的實質畫面。這種實質元素為意境提供了可視感的支持,同時使得觀者在音樂中感知到一種具體的情境。

虛境往往超越實質形象,是對實境的一種豐富擴展。在二胡演奏中,通過音符的延續、節奏的變化,演奏者能夠引導聽眾在虛境中游走。例如,在演奏《良宵》時,虛境中的音符、節奏變幻出無盡的心情起伏,給人以怡然自得之感,生動地描繪了作者與友人歡敘守歲、共度良宵的愉悅心情。這種虛實相生的結構特征使得意境不僅具有具象的形象,更包含了更為豐富、深刻的抽象內涵[1]。

二、二胡演奏藝術與意境關系的分析

(一)演奏者對曲目理解的重要性

對曲目的深刻理解意味著對作曲背景、歷史背景的透徹了解。當演奏者在演繹《楚頌》這首樂曲時,首先要了解該曲目是刻畫了英雄與愛情兩個主題形象,取材于霸王別姬與楚漢爭霸的歷史故事,演奏者通過深入學習曲目,準確地將曲目的高潮和情緒變化展現出來,并在演奏中有針對性地突出愛情與戰爭的部分,使得演奏更為流暢、富有層次感,讓聽眾更好地感受到曲目的內在張力。不同曲目可能采用不同的曲式結構與調性,也會有著不同的節奏和動態要求。例如《蘭花花敘事曲》是一首敘事性很強的曲目,演奏者通過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在演奏時把握好樂曲的整體結構布局,將自己代入主人公“蘭花花”的角色,將音樂元素進行變化處理來表達曲目的敘事情感。該樂曲中不同的樂段表達出的情感截然不同,演奏者通過對故事情節發展以及主人公情緒變化的把握,在演奏中準確傳遞曲目所蘊含的情感,如自由、熱情、悲憤、哭訴、反抗、深情等等,使聽眾跟隨演奏者所講述的故事在音樂中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二)樂器的聲音特點與意境的關聯

二胡的聲音表現力較強,可以表達的情緒豐富多樣,從婉轉悠揚到激昂高亢,演奏者可以通過調整弓段和運弓力度,使得音色在演奏中變化萬千。這種音色的多樣性為不同類型的意境創造提供了豐富的表達手段。例如,樂曲《天山風情》的引子部分,演奏者通過旋律中帶有裝飾音的音階級進和音值的延長,結合右手力度的減弱和對音量的控制,描繪出了早晨太陽升起,陽光漸漸灑滿天山雪頂的音樂畫面,使聽眾仿佛置身于天山腳下,感受著天山風光。在樂曲《江河云夢》第一樂段中,演奏者通過起伏變化較大的旋律和節奏,結合強勁有力的音頭及滿弓運弓力度的保持,描繪出了峨眉山群峰疊嶂、壯麗巍峨的景色,表達出了自由、豁達、激昂向上的心境。

二胡的音域比較廣,演奏者也可通過靈活運用不同音區的音色,來表達曲目中不同層次的情感和景象。在演奏中使用低音時,二胡音色較為沉穩,適合表達深沉、沉郁的意境,如描繪夜色深沉、思鄉之情的曲目。而使用高音時,音色更為明亮,適合表達明快、激昂的情感,如表達熱情的、贊頌的曲目[2]。

(三)情景交融在二胡演奏中的表現

情景交融能夠通過音樂的起伏變化,使聽眾在心理上產生情感共鳴。演奏者通過對音樂的嫻熟掌握,能夠將曲目中描繪的景物生動地呈現在聽眾面前。以樂曲《空山鳥語》為例,演奏者通過旋律中帶有裝飾音的音程跳進,生動地勾勒出回聲空谷的真實畫面,使聽眾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一片幽靜而悠遠的山谷景象。樂曲第三、四、五樂段中,演奏者通過滑音技巧模仿各種不同的鳥鳴聲,并且利用音色的不同表現出鳥鳴聲的距離感,仿佛將山谷中各種鳥類爭相飛鳴的情景融入音樂之中,進一步拉近了音樂與真實場景的距離,表現出了“空山不見人,但聞鳥鳴聲”的美好意境。在整個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通過旋律的輕重緩急、音色的巧妙變化,將情景描繪與音樂技巧完美結合,演奏者不僅營造出了音樂的情感走向,而且能夠引導聽眾在心理上與音樂產生共鳴,在情感上得到深刻的體驗。

(四)移情入景的藝術手法

二胡演奏者通過滑音、顫音、揉弦、雙音等技法技巧,便可以模擬出風吹草動、水流潺潺、蟲鳴鳥叫等大自然當中的聲音。在演奏相關樂曲時,演奏者在運用技巧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體現對景物的描繪,使聽眾在音樂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演奏者也需要通過深刻的情感理解,將自己的情感與曲目中描繪的景象相融合。在演奏一首表達憂郁情感的樂曲時,演奏者可以先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將心中的憂傷、沉郁融入音樂中,使得曲目更富有情感深度,這種移情入境不僅要求演奏者具有敏銳的情感感知能力,還需要具備對曲目創作背景及情感的深刻理解。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的變化,也能夠傳達更為真切的情感,使觀眾更容易與音樂產生共鳴。演奏者通過細膩的面部表情和輕柔的身體動作,深切地傳遞出對悲傷情感的感受。這種細致入微的表達不僅增強了音樂的情感表達力,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具感染力的演繹,進一步加深了聽眾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和體驗[3]。

三、意境的形成過程

(一)從宏觀把控到微觀理解

從宏觀把控意味著演奏者需要對整個演奏曲目有一個全面的理解,這包括對曲目的主題、情感走向以及整體節奏架構的把握。通過深入研究曲目的背景、作者的創作意圖,演奏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曲目所要表達的核心情感,為后續的演奏奠定基礎。例如,在演奏一首以山水為主題的曲目時,演奏者需要理解曲目表達的是寧靜山水還是奔騰瀑布,以確定整體的演奏情緒及風格。

微觀理解要求演奏者深入到音樂的細節層面,對每個音符、每個樂句的表達進行精準把握,這需要對音符的強弱、音色的變化、弓段的使用等方面進行微妙處理。通過對每個音符的微觀理解,演奏者能夠使音樂更具表現力和情感深度。以演奏一首表達寧靜悠遠的曲目為例,通過微觀理解,演奏者可以將部分音符左手不加任何技法技巧,右手給予弓毛較弱的力度平穩而又慢速地運弓,使得音樂更富有安靜清遠的感覺,增強旋律整體的意境。在整個意境形成過程中,宏觀把控和微觀理解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宏觀把控為微觀理解提供了整體框架,使得微觀層面的表達更加有針對性。而微觀理解則為宏觀把控提供了細致入微的音樂元素支持,使得整體演奏更為細膩和豐富。

(二)意境中的虛實相生

實境作為意境的基礎,是指作品中表現為真實畫面的部分。這些實境元素是具體的、可感知的,例如曲目中描繪的山水、人物、動物等。在意境的形成中,實境起到了承載情感、引導聯想的作用。以演奏一首描繪山水風景的曲目為例,實境元素包括清澈的流水、青山綠樹等,這些形象具體而真實,為聽眾提供了可視的音樂景象。

虛境則通過對實境的超越和想象來豐富意境的深度,虛境并非與實境相對立,而是在實境的基礎上進行更為抽象、超越的表達。通過音樂的抒情表達、音符的變化等手法,虛境在聽眾的心理上勾勒出一種比實境更為豐富、更為深遠的意象。虛實相生的過程中,實境和虛境相輔相成,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藝術景象。實境為虛境提供了具象的表達基礎,而虛境則通過對實境的超越,使意境達到更為高遠的境界。這種虛實相生的關系使得意境具有深厚的內涵和更為廣闊的表現空間。

(三)演奏者的音樂想象在意境中的作用

演奏者通過對曲目的音樂結構、主題情感的構思,運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及音樂想象力,形成對曲目整體的把握。音樂想象在微觀層面上對音符的演繹和表達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通過對每一個音符的音色、強弱、延音等方面的想象、組織和藝術處理,使得每個音符都具有獨特的情感色彩。例如,在演奏一曲表達愉悅的音樂時,演奏者的音樂想象可以使得每個音符都散發出歡快、輕松的音樂氛圍,從而更好地傳遞愉悅的情感。音樂想象還能夠在意境中創造出豐富的音樂聯想和幻想,通過對音樂元素的創造性組合和運用,演奏者能夠激發聽眾的想象力使其在音樂欣賞中產生更為豐富的聯想。在演奏《月夜》時,演奏者通過樂曲的主題背景、旋律的發展,結合從容自然的運弓、弓段的合理分配、左手細膩的揉弦來進行音樂想象和意境創造,使聽眾想象出皎潔的月光、緩緩流淌的河水、夏日靜寂的夜晚,從而更深刻地沉浸在江南夜色之中。

(四)聯想與深層虛境的轉化

聯想作為音樂表達的一種手法,通過對音符、音色、節奏的獨特組合,激發聽眾的聯想能力。在《江南春色》這首描繪江南春日的音樂中,演奏者通過巧妙運用了泛音、滑音、打音、倚音等技巧,結合樂曲旋律的變奏,使聽眾在腦海中聯想呈現出春風拂面、萬物復蘇、百花爭艷的江南春日,一副生機盎然的春日場景。這樣的音樂呈現不僅讓聽眾更深刻地感受到曲目所表達靜謐愜意的情感,同時拉近了演奏者和聽眾之間的心理距離。

在演奏《流波曲》時,演奏者通過對作曲者孫文明人生經歷的深入了解,準確地把握他在樂曲中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運用回滑音、音符的強弱對比,以及樂句之間的呼吸停頓,以訴說的演奏處理方式對聽眾講述著一生,使得聽眾在音樂中感受到了傾訴者對漂泊不定生活的無奈和嘆息,實現了對深層虛境的情感轉化。演奏者引導著聽眾聯想到更為抽象的情感,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使得聽眾在音樂中感受到更為深層次的情感共鳴。深層虛境的轉化不僅僅依賴于音樂元素的表達,還與演奏者對曲目背后故事和情感的理解密切相關。

結語

二胡演奏藝術是極富創造性和情感表達力的。演奏者對樂曲進行藝術處理過程中結合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表達,引導聽眾進行聯想和情感體悟,使得音樂真正成為一種情感共鳴的媒介。通過對二胡演奏藝術中意境的深入研究,本文強調了音樂想象、聯想、深層虛境等要素在意境塑造中的關鍵作用,不僅為藝術表達提供了理論支持,也為演奏者和聽眾打開了新的視角,創造更為深刻的音樂體驗。

注釋:

[1]高玲:《二胡演奏藝術中的意境營造與特色表現》,《新潮電子》2023年第3期,第31—33頁。

[2]陳麗:《論述二胡演奏意境與演奏素養相融合的必要性》,《藝術品鑒》2017年第5期,第398頁。

[3]崔?。骸稌r代語境下遼寧音樂評論體系構建研究——以〈音樂生活〉雜志為例》,《藝術廣角》2021年第5期,第122—126頁。

張 陽 喀什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助教

(責任編輯 高月)

猜你喜歡
實境音符二胡
洞腔隨想二胡獨奏
臨床實境考核在眼科住院醫師實踐技能結業考核中的應用
“實境課堂”為青少年點亮前行之光——泰興市少先隊實施紅色基因工程
一串快樂的音符
春天的音符
小議二胡藝術改良創新下的思考與實踐
老頭子的二胡
我的二胡夢
音符(兩首)
實境學習:讓學習在學習者的手中和腦中同時發生——訪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教授揚·哈靈頓博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