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紀事

2024-04-24 08:14梁煒
參花(下) 2024年4期
關鍵詞:雞娃雞窩泉水

梁煒

老家的村子在一條窄原上,由北朝南形成一條細長的山梁,伸到涇河里去。村里人美言說,那是一條汲著河水的龍,咱們就住在龍背上等待騰飛。村子西邊是淺淺的馱水溝,那半山腰里有一眼黑黝黝的泉水,沿著彎彎曲曲的溝渠跳澗跌宕向西流去。它清亮亮地在村子邊轉了大半個圓,最后就流進三水河去。它像一位美人的臂腕,把村子攬在懷里,給村子增添了無盡的溫暖和親昵。

幾十年的老家日子,刻畫著我無數的記憶,特別是童年那美好無比的樁樁趣事,永遠記憶猶新。

四合頭大院里的故事

我的老家是一院地坑莊基,人們叫它四合頭大院,就是平地挖下一個近似黃金比例的長方形深坑,坑深三丈余,四面挖了八孔窯洞,東西各一孔,南北各三孔,北面中間的窯洞作為出路,后邊連接著兩折三節的長坡。自然那孔窯洞兩頭都安著門,靠院子的一頭只是一個門框,靠長坡的一頭是一合結實的黑油漆大門。那門扇挺厚實,門后的扶木也是四棱著線的椿木做成,兩條扶木中間安著結實的門關,門外有一對門環,上有門栓,下有門貼板,鎖起來就嚴實得貓狗無法進入院子。

媽媽說,我自從滿月后,奶奶就一直陪伴著我在那個大院子里歡度日子。三歲前,奶奶像牽著一頁擤鼻涕的手帕一樣,時刻抓著我。她給我喂吃喂喝,照顧我,給了我最好的保護。那時候,奶奶要一天燒兩次土炕,給我換洗七八次尿布。她抱著我在院子里看天看樹,看崖畔上長出的棗樹、椿樹以及說不出名字的花草。

我哭了,她就喊:“看看看,狗來了!老鼠來了!”我就會立即止了哭聲,睜著一雙大大的黑眼睛尋找那狗和老鼠。其實,我那時還不知道狗和老鼠長啥模樣,是什么“怪物”,只能從奶奶故意洋氣的聲調里,感覺到那兩個“怪物”的可怕。奶奶看著我止了聲就又補充道:“那狗咬人哩!那老鼠專門啃娃娃腳指頭,流血哩!”于是我就再不敢哭上一聲了。

我會走路了,奶奶就牽著我的小手走路。要是忙事了,她就把我放在院子里,讓我自個兒玩去。奶奶每天都用糜芒笤帚把院子掃得特別干凈,或在院子里的芭蕉樹上摘蕉葉。她手里干著活路,還不時間隔著瞅著我。開始學走路我很執著,可學會走路了,卻時時要奶奶抱著走。奶奶說你長大了,長胖了,奶奶抱不動了,我就躺在地上哭著打滾。奶奶終于想出了辦法,她把五六個長長的、尖尖的、紅褐色的棗刺別在胸膛上,說,“你看看,這棗刺扎人哩!”我便不求著奶奶抱我了。

等我再長大些,奶奶年齡也大了,就不再去田野里作務莊稼,繼而承擔起家里的一切捏弄與打點。她做飯、洗衣、納鞋底,每年收獲玉米后就剝玉米殼。她把一頁玉米殼撕成兩三綹,用它擰玉米皮墩墩。奶奶手真巧,她能擰出各種大小不同的玉米座墩來。那樣子看上去是用玉米殼擰成一條長長的繩子,再盤起來的,結實耐用,隔潮暖膚,人一坐上去,它就把人的屁股滿滿地承著。

在灶膛里,奶奶坐著它拉風箱做飯;在院子里,奶奶坐著它拴辣椒,或者綁烤煙桿子;在窯洞的腳地上,奶奶坐在它上面轉輪紡棉……坐在玉米墩墩上的奶奶永遠是盤著雙腿。我佩服奶奶的腿真軟和,她會一大晌一大晌地坐在墩墩上不伸一次腿,直到紡出一個線穗子來,取下一個紡線筒筒時才伸出腿來。我學著奶奶盤腿坐上一二分鐘就感到腿不舒服,想起身,一動身就像圓球一樣地滾了轱轆轆,惹得奶奶大笑不止。

“碎東西,那盤腿坐是一門硬功夫,要練習幾天才行?!?/p>

養豬養雞趣聞

記得我家一年四季都養著一頭或兩頭豬娃。那買回來的豬娃多半年就長成一頭大豬了,體重都在八九十斤以上。爺爺就把它拉到鎮上的集市賣掉,之后就拿出一點錢繼續買回小豬娃喂養,從中獲得一點錢,補貼家里的各種開銷。如果到年底不賣大豬了,那就要殺豬吃肉了。人們說那豬就叫年豬,一般不會輕易殺年豬的,那里面總有不少名堂。

養雞則是為了吃雞蛋,間或孵雞娃賣錢。

奶奶開始養著大小八只雞,其中有一只大紅公雞,讓它司晨打鳴,讓它護佑母雞。其他都是母雞,特別是那只蘆花母雞最愛下蛋,而且下的蛋最大,雞蛋有白色的、淺紅色的,還有“麻子臉”的,那上面有許多淺紅色圓點。在產蛋旺季,每天都能收到六個雞蛋,我們一家六口人,每人可以吃到一個雞蛋。

為了雞的生活環境更舒服,奶奶在院子里的雞房房里為它們鋪好雞窩,在雞窩里地上鋪上一層厚厚的干土,上面再鋪上一層麥草,最上面鋪上一層麻刀(碎麻絮),那蛋窩就柔軟而暖和??墒?,那只蘆花雞就是不在那窩里下蛋,它總是要跑到人們想不到,尋不見的地方去下蛋。比如,麥場里的麥草垛頂上,廢棄的塌窯洞里,糧庫里皮囤的夾縫里,甚至在不燒火的炕洞里。好在它下完了蛋,就會“咯咯咯蛋——咯咯咯蛋——”地叫喚,奶奶尋聲就會找到雞蛋的。

自然,時間一長,母雞走遠了,甚至不叫喚了,就很難找到雞蛋了。奶奶常常讓我和妹妹找雞蛋收雞蛋。我們找到了下在麥草垛頂上的雞窩,妹妹推著我的屁股,讓我扒到草垛頂上去。我收下雞蛋,想遞給妹妹,兩人伸開胳膊就是夠不著。于是,我就拿上雞蛋從草垛頂上綹下來,弄了個屁股墩兒??赡弥u蛋的手永遠高高地舉在頭頂,生怕摔破了雞蛋。

七歲那年,我上學讀書了。那只最愛下蛋的蘆花母雞近一個月都找不見了,奶奶發動全家人幾路尋找,結果毫無線索。奶奶確信,那只母雞一定被狐貍吃掉了。她死了心,只是眼眶里有淚水流出,奶奶從此把大門整天關得嚴嚴實實,不讓一只雞走出深深的院子去。

一天,爸爸下地回來了,忘記了及時關上大門。他在院子里正抽著一支煙,丟失的蘆花雞帶著一群毛茸茸的小雞娃,吱吱啾啾地唱著歌兒走進大門,穿過門洞,來到院子里。

那母雞一邊走一邊尋覓著食物,還間斷著“咯、咯、咯”地呼叫著小雞娃。它像一位立了戰功的將軍,帶著部隊凱旋。一家人都喜出望外,笑臉盈盈。特別是奶奶驚愕得張開了掉了一顆門牙的嘴巴不知說什么好。她急忙去抱那只母雞欲疼愛一下,沒料想被母雞用尖尖的嘴啄疼了她的手指頭,它還拍打著翅膀向她進攻。它堅定地護佑著它那群可愛的雞娃。

奶奶急忙用大洋瓷缸子舀了半缸子糜子米,撒在院子里讓它們啄食??粗且蝗好兹椎碾u娃,她真想逮上一只親親,可她又怕母雞會啄她,便打消了自己好心的“非分之想”。

十九只雞娃

天越來越熱的時候,有三只母雞停止了下蛋,趴在雞窩里不吃不喝,時不時發出呼喚雞娃的咕咕聲。奶奶明白,那些母雞要抱窩孵雞娃了。自然,讓三只母雞一同孵雞娃是不行的,一是當時沒有那么多的雞蛋,二是孵三窩雞娃也養不過來。于是,奶奶就選擇了一只體形最大的母雞來抱蛋孵雞娃,其他兩只母雞就用窄窄的布條綁住它的兩只爪爪,反復放在涼水盆子里,讓它涼涼頭腦,之后就讓它四處游蕩去,反正阻止它蹲窩。

緊接著,奶奶就把最新的雞蛋籠提出來,一個一個地挑揀著雞蛋,要求大頭大,中等個,大小均勻,一共挑了十九個。晚上還要把挑揀的十九個雞蛋對著電燈光照看上半晌,最后確認雞蛋沒有一點瑕疵后就開始準備雞窩。

搭窩的時候,奶奶先是在院子里轉了一圈兒,看準了那個綻開了半截的爛擔籠,立即抽出了籠襻,在后場里的麥草垛上撕下一撮干凈柔軟的麥草,放在那個半截爛籠里,弄出個雞窩狀。之后又把麥囤頂上的麻刀撕了一大塊,放在麥草窩上,才輕輕地把十九個雞蛋轉圈兒放在麻刀上,然后就把母雞捉著放在雞蛋上。臥在雞蛋上的母雞紅著臉,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它看到有兩個雞蛋在自己身子外,就伸長脖子,用它的尖嘴把它一個一個摟進自己的身下去。

諺語說,“雞孵雞,二十一”。是說孵雞娃時間約為二十一天左右。在這二十多天里,除過進食喝水,離開雞窩拉撒幾分鐘后,它就一直暖著身下的雞蛋。母雞會永遠記著自己的使命。它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會站起身來,把每一個雞蛋用尖尖的嘴巴翻動一次,讓雞蛋受暖均勻。它常常瞇著眼睛似在打盹兒,其實,它在堅守陣地,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奶奶每天三次四次地喂養著母雞,看著雞窩的周圍。盡量把雞房房的門窗時刻封閉得嚴嚴實實,她就怕晚上會有狐貍來偷襲。每到半夜時分,奶奶就要起身去雞房周圍看看。睡在炕上的奶奶總是豎起耳朵聽院子里的動靜。

十八天后,就有小雞破了蛋殼。那時,奶奶急忙把雞窩端回自己睡覺的窯洞來,放在炕角里,保證它們既安全又暖和。她趁母雞出外拉撒活動的機會,就把那十九個蛋細細檢查一番。有破蛋殼的,她就輕輕剝開半截蛋殼,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著小雞娃的尖嘴,試著小心地拉出一點,讓圈在蛋殼里的小雞伸開脖子,那時它們還帶著半截蛋殼,臥在母雞胸部下繼續溫暖著,直到它們自己脫掉了那半截蛋殼。

再過了一兩天后,脫掉了蛋殼的小雞娃就會跌跌撞撞地爬行了。那時,奶奶就幾乎整天都守護在炕角里,看著雞娃,不讓它們掉下雞窩來。掉下來了,就及時把它捉回雞窩去。

兩天后,沒有破蛋殼的雞蛋,奶奶就會用面羅來檢驗它是否為水蛋(孵不出雞娃的壞蛋)。奶奶把面羅平平地扣在炕上,把要檢驗的雞蛋放在羅網上,細心地看那雞蛋是否會顫動。能顫動的就證明小雞娃在里面蠕動,不顫動的就是水蛋無疑,先把它放在熱炕等上一天,再看看它有無動靜。

才脫殼的雞娃從不安分,它們“嘰嘰”地叫著連跌帶爬地從母雞身下爬出來,爬到雞窩邊緣,不知高低地跌下雞窩,在炕上摔了個兩腳朝天。它們似乎沒有一點傷痛,翻身鉆進被角里去。我最愛看那些才孵出的雞娃,它們傻傻地,毫無目的地爬行。同時還會張開小小的翅膀。它們睜著一對圓圓的黑眼睛,抬起尖尖的嘴巴向天叫喚。

自從雞娃一孵出來,從學校一回到家,我就扒上窯洞的熱炕,看那些出窩雞娃的傻樣兒。我想接近它們,剛一抬手,那母雞就“咯咯咯”地對我提出嚴厲的警告,我只有立即縮回手來。

泉水叮咚

新農村建設的勁風吹醒了村子,吹美了村子。

村子里的地窯莊基都用推土機推平了,我家的四合頭大院子也被填得無蹤無影了。按照新的規劃和設計,在原來的地基上建起了東西走向的五排平房,弄出了四條街道。所有的地方都是同樣的格局,一準是紅磚藍瓦,門面都是用雞血紅瓷片砌成的。家家戶戶一個樣,一律的紅鐵門,上面都有三十二個鐵釘。要找一戶人家,只有按門牌號才會找到。有個別戶還會在上房位置蓋起兩層小洋樓。

我家住在南邊第二排西邊頂頭,那里距離馱水溝有三百多米。站在溝邊,可以看見那彎彎曲曲流動的泉水,聽見那跳澗跌宕的水流聲,看那遠山近水,百鳥穿溝飛行。正巧,那時我們的語文老師教我們唱歌曲《泉水叮咚響》。于是我就整天唱著它,唱得奶奶也灌上了耳音,我放學回家唱,她就跟著唱,竟然唱會了第一段。她一聽到泉水流淌聲就不自覺地哼唱起“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

南邊最后一排房子后邊是大半塊生產隊時代的碾麥場。而現在,那里是一個小隊人家打曬莊稼的地方。拾掇完莊稼后,就會在麥場里留下四五個麥草垛。冬天一下雪,厚實的白雪把大地銀裝素裹。那時,麻雀、鴿子、喜鵲,斑鳩、黃鸝等鳥兒就尋不到食物。于是,我們這些娃娃伙們就開始套鴿子、扣麻雀,用彈弓打喜鵲。

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制作了鴿子網,在麥場里掃出一小塊空場,固定好鴿網,撒上麥殼和糜子、小豆,只等著鴿子來投網。我那時要上學讀書,就在每天早飯時分置放好鴿子網,等下午放學吃午飯時再去收網,看看有沒有套中鴿子。我的辛勞收效甚微,十天八天也套不住一只鴿子。不是我的技術不行,而是鴿子們太聰明。

一天,我放學回家,走到大門口,一條野狗叼著一只鴿子正向街道深處跑去。那鴿子腿上還帶著我的鴿子網。我一邊喊著奶奶,一邊摸出門口的一把鐵锨向野狗追去。我高高地舉起鐵锨向野狗砸下去,野狗一叫喚,鴿子掉在了地上。遲到的奶奶把那只鴿子撿起來,放在自己的撩襟里,讓我解開箍在鴿子腿上的鴿網?;氐郊?,奶奶讓我捉住鴿子,自己尋來布條條,細麻繩,準備重新綁住鴿子的一條腿,拽著繩子讓它飛著玩。

正在我要松開鴿子腿時,那鴿子一翻身,箭一般地飛上了藍天。我和奶奶追著鴿子走到馱水溝邊,看著那鴿子向對岸的山頭飛去。溝邊的泉水又唱著歌兒向西流去。奶奶說,我們放生了,讓它還是回到大自然去吧。

此時此刻我想,我也要遠走高飛了,像鴿子一樣飛向廣闊無垠的天空,像泉水一樣流向遠方,走出老家,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責任編輯? 葛星星)

郵箱:2201137863@qq.com

猜你喜歡
雞娃雞窩泉水
網絡流行語“雞娃”探析
青年是“從0到1”創新的主力軍
“雞娃”神話和1900位中產家長
“雞娃”教育:一場面向學生的殘酷“內卷”
骨頂雞窩戰斗多
制造雞娃
我的“小雞窩”
“走進雞窩”
“雞窩”變形記
泉水與鹽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