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明生物遇劫

2024-04-24 07:48韓璐
21世紀商業評論 2024年4期
關鍵詞:藥明商業化法案

韓璐

溫州首富李革,最近有點煩。

3月下旬,其治下的藥明生物發布年報,2023年營收170.3億元,凈利34億元,同比下滑23.1%。

過去五年,藥明生物的營收、利潤,年增速多在30%以上,去年走勢逆轉了。更糟的是,李革實控的藥明系,因涉及海外政策風險,遠景預期滿是不確定性。

截至3月28日,藥明生物的市值約610億港元,較6300億港元的峰值,已跌去超九成,近5700億港元。按照13.84%的持股比例,李革的財富,三年內縮水約790億港元。

遭逢大變

李革帶領的藥明系,最大的風險是非商業的。

有消息稱,美國擬立法,限制美國行政機關與若干生物技術供應商訂立合約。草案直接點名藥明康德。

事后,李革簽發公告澄清,一切業務合法合規。只是,北美業務占到其生意半壁江山,一旦法案通過,藥明系勢必受波及。

2023年,藥明生物收入170億元,81億元來自北美,占比47.4%,歐洲市場緊隨其后,收入51億元。

中國本土業務,占比不到兩成。

有從業者向記者解釋道,藥明系的優勢在于,用中國的人力與成本優勢,提供高性價比的CXO服務。

“一旦有政策影響,很多客戶為避免受到牽連,會態度動搖甚至取消訂單?!?/p>

他預估,跨國大藥企的訂單會減少,海外生物制藥公司有所顧慮,則可能撤銷訂單。即便能承接早期項目,其訂單質量與穩定性肯定也大不如前。

目前,李革的客戶囊括全球前20家制藥公司,三期臨床開發服務以及商業化生產業務,對其收益貢獻占比最高,約占五成;其次為IND前服務,以及早期(一、二期)臨床開發服務。

基本面的變化,直接影響資本市場的預期,開年3個月,藥明生物股價跌去五成。

今年1月末,李革個人自掏腰包,耗資1.5億港元,在場內增持523.55萬股藥明生物,持股比例升至13.84%。去年底,藥明生物還花6億美元回購。

李革的公開表態,是低調且克制的。

“法案草案仍有待進一步審議及變更,公司將繼續與相關方進行交流,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案?!?/p>

他回應,公司不會對任何國家的國家安全造成影響。

李革已采取對策,未雨綢繆。一項關鍵措施,在于“雙廠”戰略,在全球搭建供應鏈網絡。

據披露,愛爾蘭工廠已經建成,德國基地正在投資,擴大產能。

去年,李革將美國馬薩諸塞州工廠的商業化原液產能增加至36000升,增強在美國的商業化生產能力。

他稱,此舉為公司生物藥生產網絡的重要一環。

同時,他還啟用了波士頓研究服務中心,這是藥明系第一個在美國的同類設施,以增強在美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能力。

熬過寒冬

3月19日,藥明系在新加坡的一體化CRDMO中心開工奠基。該基地占地13.5公頃,規劃設計預期產能為12萬升,可提供從生物藥研發到大規模原液和制劑生產的端到端服務。

“相對來說,新加坡是一個比較中立的地方,能以此保持太平洋兩岸較好的聯系,是一個折中的好選擇?!?/p>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向記者表示,新加坡中心的設立,可看作一個緩沖的應對方式。

陰郁預期下,李革也見到些許光亮。

3月22日,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的發起人——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宣布辭職。作為該法案的核心人物,其離職或給法案帶來變數。

“海外政策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要做海外生意,就得提前做好準備?!庇袕臉I者提醒說,危機尚未解除。

李革的挑戰,還來自創新藥的周期。

去年底的業務會議上,他就大幅下調業績指引,認為下行周期中,2023年新增120個項目的目標過于激進,且生物技術融資放緩,新增項目減少40個。

從實際業績看,表現的確大不如前。2023年,營收增速11.6%,險守雙位數;凈利直接減少兩成。

2022年藥明生物的新冠業務占比為20%,去年僅有3%,這是個不小的影響。

業績會上,陳智勝稱2023年的業績驟降,主要是由于2022年的高基數,“如果你把新冠拿掉,我們去年增長是37.7%”。

一位從業人士告訴《21CBR》記者,近兩年生物制藥領域遭遇寒潮,尤其是大量創新藥企投融資放緩,研發項目減少。

李革做的是醫藥上游的外包生意,客戶少了,項目少了,自然生意就差了。

又有海外競對來勢洶洶,來搶生意。比如三星生物,去年與多家跨國藥企在CMO業務方面達成合作,涉及輝瑞、諾華、GSK、禮來等頭部公司,已成為藥明的勁敵。

周期性因素,去年下半年已見好轉。

財報披露,2023年,藥明生物的綜合項目數量達到698項,較去年同期的588 個,增幅近兩成。

其中,非新冠綜合項目數量增加132個,創下年度紀錄,商業化生產項目,從上年17個增至24 個。分季度來看,四個季度新增項目數,分別為8、46、61、132 個,走勢向好。

李革在手的項目,尚未完成的訂單總額,達到206億美元,余糧是足夠吃一段時間的。

從純生意層面來說,他對2024年充滿信心。

今年1月,他將全年新增項目的目標,由80個升至110個。僅一季度就新簽25個項目,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只是,若有非商業因素,態勢是否會戛然而止,現在沒有人知道。

猜你喜歡
藥明商業化法案
Industrial Revolution
藥明康德市值縮水500億CRO龍頭怎么了?
美國禁止詢問犯罪記錄法案的立法與實踐
5G商業化倒計時開始
5G商業化倒計時開始
藥明康德資本運作“后遺癥”
借錢買房,是商業化行為,而不是啃老
美參議院未能通過控槍法案
社會化和商業化思維對新產品開發的影響
日本強推新安保法案說明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