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價值和困境:論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

2024-04-24 05:23崔利賓
客聯 2024年1期
關鍵詞:協同育人思政課課程思政

摘 要:文章從三個方面論述了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重要價值,也指出了在實踐過程中諸如主體、內容、場域就、教學方式等方面面臨的困境,從而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助力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實效提升。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課程思政;協同育人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靈魂課程。課程思政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一種教育模式。二者協同育人已經越來越成為學術界的普遍認知,亦成為高職院校加強思政工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價值

(一)創新思政課程的需要

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課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堅持“八個相統一”,為思政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宣部、教育部印發《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要求“充分挖掘各學科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課程思政一方面延長了學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時間,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感悟思政教育的深度。思政課程對接課程思政,可以拓展思政教育路徑,創新思政課程育人渠道,引導大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二)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的需要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了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重點內容和有關要求。課堂教學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課程建設是課堂教學的嵌入方式。適應教育對象的新變化,更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在專業課堂上,思政元素要潛移默化融入課程學習、課堂互動,學生真信、真懂、真用,思政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實效。因此,在思政教育體系中,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位一體”、不可割裂。課程思政只有以思政課程為“價值基準”,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內容供給,才能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思政課程“主陣地”、課程思政“主戰場”要雙線并進,所有教師、所有課程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三)進一步提升育人質量的需要

思政課程以顯性的方式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解答“青春之問”,解讀“中國精神”,解釋“依法治國”;而課程思政以相對隱性的方式在講解專業知識點的同時,啟發式地帶入“家國情懷”“職業理想”等元素。二者有效協同,發出同一聲音,實現效果倍增。因此,只有創新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的體制機制,深入提煉各類課堂思政元素,突出同向同行、融合共進的教學實效,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協同育人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價值觀教育與專業素質提升相對分離的現實瓶頸,讓學生學中思、思中學,掌握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塑造品格,實現專業成才、精神成人。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面臨的困境

高職院校依據《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在思政課和課程思政協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二者如何有效融合并形成合力,仍處于探索階段,高職院校在實踐過程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很多突出問題。要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協同提升,持續提高育人質量,必須正確對待和解決當前存在的融合效果欠佳、教師認知偏差和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等諸多問題。高職院校只有在思政課程發揮育人“主陣地”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才能實現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和育人育才的統一。雖然二者同向同行,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二者在協同育人方面也呈現了以下現實困境。

(一)主體協同困境

思政課程教師和專業課程教師專業背景不同,雖然部分高職院校開展思政課教師對專業課教師“傳幫帶”等活動,但由于認知不同,二者的協同效果欠佳。部分專業課教師為了課程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找不到所授課程和思政課程的契合點。不僅不能和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還可能導致學生對課程和教師的反感,達不到育人的效果。部分專業課教師缺乏協同育人意識,認識不到自己在立德樹人中的領航作用。只重視自身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無視與專業課程教師的教育教學合作。認為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授業、解惑”,而“傳道”是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的職責?;诖?,很難發揮二者的協同育人效應。

(二)內容協同困境

以往專業課教學設計,只注重專業性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設計中也是注重專業知識的講解,而忽視思政元素的滲透。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關注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授課任務,很少挖掘專業知識背后的思政元素,從而出現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脫節的現象。在“大思政課”提出后,為了迎合課程思政相關理念和政策,教師又出現為了思政而思政的現象,很多教師“大水漫灌”地把思政知識堆砌到專業課程中,只重視“量”而不重視“質”,這就導致思政元素和專業課程的銜接性不強,還容易出現專業課程的“濫思政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思政元素安排的科學性,不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拓展專業課程的溫度,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場域協同困境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采取各種措施在校內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如鼓勵教師申報各級各類相關課題,舉辦講課比賽,思政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結對子”等活動。這些舉措加快了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步伐,并在高職院校中形成了課程思政研究的育人氛圍。但各高職院校的部署和安排存在很大的差異,校校之間、校企和?;g缺乏溝通交流機制,尤其是校校之間的頂層設計差異很大,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校校、校企和?;g缺乏溝通交流的平臺,很難形成協同育人的合力。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各高職院校作為系統中的各個要素,要共同發力,通力協作,才能保證整個系統高效運行。

(四)教學方式協同困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模式也由原來的線下教學轉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利用相關授課平臺,通過課前布置學習任務、課中集中講解、課后在線答疑和協作討論完成授課?;旌鲜浇虒W對教師教學設計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學模塊設計過程中,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滲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思政元素融入過程中,所授內容既要求教師要切合主題,又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后答疑和討論環節,又要引入大量的案例,結合時事熱點問題拋出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并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答疑。而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在教師教學設計上由于各種困境的存在,使二者在教學方式方法選取上也存在一定的困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石慧.課程思政視域下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大眾文藝,2023(18):169-171.

[3]賀才樂,黃潔萍.“大思政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論[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3,23(02):62-69.

作者簡介:崔利賓(1981—),男,河南滑縣人,碩士學位,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當代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基金來源:本文是重慶市教育委員會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Z223295。

猜你喜歡
協同育人思政課課程思政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