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發展探究

2024-04-24 07:09張忠禎毛海中
參花(下) 2024年4期
關鍵詞:群眾活動文化

張忠禎 毛海中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文化需要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十分必要。群眾文化是社會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其在提高大眾文化修養、審美意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新形勢下,大眾對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館方面需要及時轉變工作思路,重視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做好群眾文化服務。同時,作為文化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必須扎根于基層,從工作形式、工作內容等方面不斷創新,提高群眾對群眾文化工作的滿意度,進而發揮其服務群眾的功能和作用?;诖?,本文將對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重要意義展開研究,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創新發展策略,旨在為群眾文化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貢獻力量。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一)滿足群眾精神需求

群眾文化工作扎根于基層,是由人民群眾共同組織參與的文化活動,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并且與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能夠為人們休閑、娛樂、學習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新形勢下,全社會進入快節奏的生活狀態,而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為人們提供了滿足精神文化生活的平臺。

(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通過組織形式多樣且內涵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有助于吸引群眾主動參與其中。在參與的過程中,群眾能夠有更多機會相互溝通和交流,進而增進彼此的了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且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致力于宣傳正能量,能夠使群眾產生共鳴,在增強群眾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進而為社會和諧發展提供助力。

(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文化始終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載體,并且一直以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我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無數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深挖傳統文化,組織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民族的歷史文化,并且在活動開展中,人們可以相互聯系、相互學習,不僅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過程,也有助于彰顯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促進優秀文化傳播交流和發展創新,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助力。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創新需求

(一)品質化

新時期,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能夠從文化活動中獲得幸福感和歸屬感。這一背景下的群眾文化生活也面臨著迫切的創新要求,不僅要擴大數量,還要提高品質。尤其在國民文化素養、科學素養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下,人民群眾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也逐漸提升,只有不斷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為人們提供思想內涵豐富、內在品質較高的文化資源,才能夠為群眾帶來藝術享受,進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二)個性化

新形勢下的人民群眾越來越重視個性化發展,希望能夠積極展示自我。而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對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文化產品也有了更高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愿意在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彰顯個性、實現自我。這也意味著群眾文化在未來的創新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人民群眾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進而為群眾提升精神文化需要提供廣闊平臺。

(三)多元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深入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涌現出了各種新觀念、新思想,促進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漸向多元化趨勢發展。這一時代背景下,對群眾文化進行創新,盡可能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樣的文化產品,成為群眾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這也意味著群眾文化創新必須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多元化追求。

(四)網絡化

近年來,我國不斷擴大網絡基站建設規模,基本實現了網絡全覆蓋目標。加上智能手機、移動終端的廣泛應用,使人們順利進入數字化時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線上文化需求。此外,網絡技術本身具有共享性、開放性特點,能夠拓展文化資源的傳播途徑,加快傳播速度,為人們的互動交流提供更便捷的渠道。這一形勢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信息接受方面也從傳統被動轉變為主動、從單一轉變為多樣。因此在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應給予網絡化需求相應的關注。

(五)國際化

群眾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長期發展中積累的文化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通過國際化發展,能夠為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民群眾參與活動提供平臺,使其在文化交流和滲透中增進友誼,并且通過文化交流,還能夠帶動旅游、藝術等產業的發展,進而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新的增長點。

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增強群眾文化工作創新意識

要想進一步加快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步伐,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首先要認識到創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只有轉變思想,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創新發展,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增強學習意識。群眾文化工作者要主動學習各種新理念、新知識,關注國內外文化發展新趨勢,了解多元化文化形式和傳播手段,積極學習和吸收先進思想文化,因地制宜地創新群眾文化的工作方法,旨在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吸引力,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第二,培養創新思維。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具備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的精神,善于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并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應主動嘗試各種新方法、新手段,突破傳統、固有的工作思維,站在長遠角度持續創新完善,確保群眾文化工作具有前瞻性,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第三,營造創新氛圍。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努力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工作環境,讓每個人都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議,并在先進思想和政策規范的指導下推動工作創新,以便充分發揮文化館職能,在群眾中宣傳和弘揚積極思想,實現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豐富群眾文化活動

隨著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期待值越來越高,傳統同質化嚴重的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逐漸無法充分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因此需要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部門和工作者能夠從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等角度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為人民群眾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資源,組織更具趣味性、新穎性、獨特性的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注意的是,群眾文化活動的豐富和創新必須做到貼近群眾的實際生活,盡可能滿足群眾期望。相關部門需要深入挖掘群眾需求,大膽創新文化活動形式,引發群眾共鳴,提高其參與積極性。并且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同時融入時代元素,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能夠真實反映社會風貌和群眾生活。在此基礎上,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還可深入挖掘地區文化精髓,確保文化活動既有時代特色,又有地域風格,因此需要深入挖掘地區文化內涵和價值,并將其融入現代文化中。例如,可以將傳統地域文化元素與群眾文化創新理念相結合,為群眾提供更具美感和藝術價值的文化服務,進而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作用和功能。在實踐中,可以基于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如清明節組織踏青活動、七夕節組織音樂舞會活動等,既能夠吸引不同年齡段群眾的注意力,又能促進青年群體積極主動參與。還可以邀請當地民間藝人、手工藝人參與社區文化街建設,以展示民間藝術和手工藝品為主,通過設置互動區和體驗區,讓群眾參與其中,進而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可以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傳承活動,邀請非遺繼承人進行現場教學,或展示非遺作品,以此提高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興趣。此外,在網絡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相關部門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文化活動,如線上書畫展、線上戲劇表演等,既能突破地域限制,又能提高群眾文化宣傳的便捷性。

(三)不斷完善群眾文化工作體系

盡管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日漸突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群眾文化工作開展中,依然面臨體系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統一規劃管理;人員、設備、場地等資源匱乏;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等方面。對此,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工作體系,為群眾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保障。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群眾文化活動規劃和管理制度。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標準,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和質量提升,為群眾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第二,加大資金、資源投入力度。除了相關部門撥款外,還可以引導社會各界通過捐贈、籌集等方式彌補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的資金缺口,進而為人員、設備配備奠定基礎。第三,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運行機制。深入挖掘文化資源,采用群眾文化工作一體化運作模式,堅持以相關部門為主導,鼓勵群眾參與其中。同時要對各類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樹立品牌理念,建立資源優勢,以此提高群眾文化服務的綜合水平。

(四)多渠道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推廣

群眾文化宣傳是指在群眾文化工作中,通過運用新的思維方式、新的方法手段,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的傳播和推廣。具體而言,相關部門除了舉辦傳統線下文藝演出、書畫展覽、講座論壇等活動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創新宣傳方式,擴大宣傳范圍,為群眾介紹新的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以此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積極性。同時,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創新。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宣傳方面,內容上要注重反映時代特征,緊密結合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渠道上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拓展宣傳覆蓋面。除了傳統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外,還要積極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格局;形式上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網絡、多媒體等,豐富宣傳手段,強化宣傳效果。同時也要與當地文化特色相結合。例如,可以結合當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旅游線路。

(五)加大人才培養力度

群眾文化活動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相關部門應拓展人才招聘渠道,創新人才選拔方式,招收責任意識強、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并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面向從業人員傳授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進而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在此基礎上,還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針對群眾文化創新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從業者,給予一定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并逐步建立社會化文化人才評價機制,以公正、公平、公開的方式評價人員的工作成果。最后,積極完善多渠道、多方式的文化教育和培訓制度,以提高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群眾文化作為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形式,需要通過創新提升生命力和影響力。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群眾文化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通過完善工作機制、豐富活動內容等方式吸引群眾注意力。此外,要平衡好群眾文化創新和繼承之間的關系,既要保證群眾文化活動富有時代感,又要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還要確保群眾文化貼近人民生活,進而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工作在提高群眾素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董娟.對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24):196-197.

[2]王雪嬌.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發展研究[J].中國報業,2023(08):150-151.

[3]李珊.新媒體環境下的群眾文化工作創新與實踐[J].中文信息,2023(01):272-274.

[4]黃琳清.新形勢下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J].參花(上),2023(11):125-127.

[5]孫立.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困境及措施分析[J].中文信息,2019(05):246.

[6]拉巴倉決.淺析鄉村群眾文化工作創新[J].空中美語,2020(11):801-802.

[7]宋泉江.淺析“互聯網+”時代的群眾文化工作創新[J].暢談,2021(01):1-3.

[8]姚同虎.互聯網時代的群眾文化工作創新與發展[J].數碼設計(上),2019(11):219.

[9]劉愛紅.論“互聯網+”時代的群眾文化工作創新[J].卷宗,2021,11(10):364.

[10]李秋英.新形勢下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發展研究[J].參花(上),2023(03):113-115.

(作者簡介:張忠禎,男,本科,甘肅省武威市長城文化保護研究院,中級,研究方向:群眾文化;毛海中,男,本科,烏魯木齊市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葛星星)

猜你喜歡
群眾活動文化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多讓群眾咧嘴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誰遠誰近?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