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策略探究

2024-04-24 07:36於科蘭
參花(下) 2024年4期
關鍵詞:幼兒園融合傳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在幼兒園藝術教育領域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元素,在開展藝術教學時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學素材,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傳統文化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力。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其引起重視,通過合適契機對傳統文化和幼兒園藝術教育進行融合。本文將闡述當前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現狀,并從不同方面提出融合策略,旨在為幼兒園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一、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現狀

(一)教師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缺乏認識和重視

當前,存在幼兒園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傳統文化元素的理解不夠深入、缺乏專業的教育教學能力等原因,傳統文化教育在幼兒園藝術教育領域中的實施效果不佳。

首先,在設計和組織藝術教育活動時,部分教師可能忽視或簡單地略過傳統文化內容,更側重對現代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導致幼兒接觸到的傳統文化知識有限,難以對傳統文化形成全面認識和深入理解。

其次,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部分教師傾向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而非啟發式和互動式教學,缺乏對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這種單一、刻板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對幼兒的文化素養進行培養。

再次,在評價方式上,部分教師存在忽視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的現象。教師過于注重幼兒的藝術技能和表現成果,而忽視了對幼兒文化素養、審美能力和道德品質的評價,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無法全面反映幼兒的發展水平,也無法引導幼兒深入學習和理解傳統文化。

最后,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缺乏認識和重視還表現在自身文化素養上的不足。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和理解,在教學中,難以有效地傳遞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和內涵。教師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的不足不僅影響了教學效果,也限制了其對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的認識和重視。[1]

(二)教學形式和內容未考慮幼兒的成長需求

當前的幼兒園藝術教育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較為生硬淺薄,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刻板單一,忽視并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

首先,幼兒的認知發展處于具體形象階段,主要通過感知和具體表象認識事物。而當前幼兒園的藝術教育,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與教學往往過于注重對知識的硬性灌輸和強迫記憶,忽視了幼兒的認知特點,導致幼兒難以真正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知識。同時,部分幼兒園在藝術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雖然融入了節日活動、傳統美德故事和杰出人物介紹等歷史內容,但并未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傳統文化和幼兒藝術教育相結合,仍然偏重于歷史知識的內容講授和灌輸,與藝術教學存在割裂,過于注重傳統文化的表面形式,而忽視了對其深層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核的挖掘,使幼兒對傳統文化了解不足。

其次,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具有無意性,其注意力和興趣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擾和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性和趣味性,缺少與幼兒的互動,沒有利用游戲、音樂、繪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呈現傳統文化,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降低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的主動性。[2]

此外,幼兒的個性發展處于初步形成階段,其個性特征表現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在幼兒園藝術教育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教學往往過于強調規范和紀律,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化差異和需求,影響了幼兒的個性和創造力發展。

最后,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強調直觀性、操作性和體驗性。幼兒往往需要通過親身實踐、動手操作和親自體驗來獲取知識和技能。[3]

二、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策略

幼兒園藝術教學是培養幼兒審美情感、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將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藝術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強化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意識

強化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教學意識是確保傳統文化有效融入幼兒園藝術教育的關鍵。

首先,幼兒園要為教師提供系統的培訓,如組織教師參加傳統文化工作坊、研討會或在線課程等,系統地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體系、價值觀念和藝術形式,不僅能讓教師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還能幫助其在藝術教育中更好地融合運用傳統文化元素。

其次,幼兒園要提倡教師深入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鼓勵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業余時間里自主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論文和資料,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同時,可以設立獎勵機制,表彰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激勵更多教師積極參與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教學。

再次,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組織教師分享會、教學觀摩等活動,讓教師相互學習、交流傳統文化教學經驗和方法,通過合作與分享,教師可以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共同提升傳統文化教育意識。

此外,鼓勵教師參與傳統文化實踐活動。組織教師參與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如參觀博物館、參加傳統節慶活動等,讓其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實踐經歷能讓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更加自覺地將其融入教學中。

最后,幼兒園應為開展相關藝術教學活動和組織教師培訓等活動提供充足的資金,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學習條件。[4]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強化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意識,有助于推動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深度融合。

(二)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教學

幼兒階段是孩子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在藝術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相適應的傳統文化元素或內容進行融合。

首先,對于三到四歲的小班幼兒,這一年齡段認知能力和注意力較有限。在這個階段,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直觀且富有童趣的傳統文化內容,如民間故事中的小動物形象、簡單的傳統節日習俗等,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其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初步興趣。

其次,對于四到五歲的中班幼兒,在這一年齡段,其認知能力和想象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師可以選擇更具創意和表現力的傳統文化內容,如民間藝術中的剪紙、繪畫等,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還能培養其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最后,對于五到六歲的大班幼兒,這一年齡段即將擺脫幼兒時期,邁入小學教育階段,因此,其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發展更加成熟。對此,教師可以選擇更深入、更富有挑戰性的傳統文化內容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如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等。在提升幼兒藝術審美的同時,也能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并通過音樂合唱、舞蹈表演等方式培養其團隊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通過選擇適合的內容和方法,教師可以更好地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豐富幼兒藝術教育形式

教師要通過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運用,豐富幼兒藝術教學形式,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為幼兒打開一扇通往童真藝術世界的大門。

首先,教師要利用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如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等作為藝術教學的靈感源泉。這些故事往往富含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繪畫、手工等藝術形式再現故事中的場景和人物,讓他們通過藝術實踐深入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其次,傳統藝術也是幼兒藝術教學的重要資源,如中國畫、書法、剪紙等,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而且操作簡單、易上手,適合幼兒發展動手能力。通過教授這些傳統技藝,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藝術興趣和技能,還能讓其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

此外,傳統節日和習俗也是豐富幼兒藝術教學形式的寶貴資源。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形式,教師可以結合節日主題,組織幼兒進行繪畫、手工、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讓幼兒在特殊情境下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5]同時,在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圖片、視頻等,幫助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傳統文化。

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進一步豐富幼兒藝術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例如,將傳統文化與語言、科學、社會等學科相結合,構建跨學科的藝術實踐活動,使教學內容更加通俗易懂,讓幼兒在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

(四)創設學習環境

在幼兒藝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探索如何融合傳統文化元素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首先,環境創設是基礎,也是關鍵。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設置傳統文化展示區,展示傳統藝術品、民間工藝品等,讓幼兒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耳濡目染。同時,墻面裝飾也可以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如國畫、書法、傳統故事插圖等。

其次,要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尊重長輩、遵守禮儀等;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介紹傳統民俗,讓幼兒了解其文化內涵,還可以據此進行藝術內容拓展,介紹與之相關的民俗藝術、民族舞蹈和音樂等。通過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能夠使幼兒在藝術啟蒙階段,更好地接觸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

(五)家園共育,深度融合

幼兒園與家庭共育是指幼兒園與家庭之間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過程。這種共育模式強調雙方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確保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兩個環境中都能得到一致、連貫的教育,也是幼兒藝術教育中深度融合傳統文化元素的重要路徑之一。

一方面,幼兒園和家庭之間應建立雙向的溝通渠道。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家長會、親子活動等方式,向家長宣傳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和需求。家長也應積極參與溝通,分享孩子的成長進步,共同討論和解決藝術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也要鼓勵家長為孩子提供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利用家庭資源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如家庭藝術角、親子藝術工作坊等,讓幼兒在家庭環境中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幼兒園和家庭應針對幼兒藝術教育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共同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確保雙方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保持一致。此外,幼兒園和家庭還可以相互分享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幼兒園可以將一些優秀的傳統藝術、傳統音樂等傳統文化與藝術結合的教育資料或活動方案等提供給家長參考,幫助家長更好地協助幼兒成長;家長也可以向幼兒園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傳統文化、傳統藝術資源,為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和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藝術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元素,不僅是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是對幼兒全面發展的有力促進。其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藝術的興趣和創造力,還能讓其在感受美、表現美的過程中,了解并熱愛傳統文化。因此,幼兒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創新,不斷探索,推進更多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在幼兒藝術教育領域的融入。

參考文獻:

[1]馬青霞.淺談在幼兒園教學中融入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智力,2023(23):195-198.

[2]肖首珍,陳錚,陳芬,等.中國優秀傳統藝術的教育價值及其在幼兒園的應用[J].學前教育研究,2023(07):91-94.

[3]劉紅巖.探討幼兒園教學中融入民間藝術文化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

(04):25-27.

[4]任婷.民間藝術融入幼兒園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22(25):105-108.

[5]王成標.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J].家教世界,2021(36):46-47.

(作者簡介:於科蘭,女,本科,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北城區幼兒園,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藝術教育)

(責任編輯 張云逸)

猜你喜歡
幼兒園融合傳統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我愛幼兒園
《融合》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歡樂的幼兒園
老傳統當傳承
愛“上”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