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明清畫家籍里、疑年及姓名考辨

2024-04-24 16:56董建
書畫世界 2024年1期

董建

內容提要:由于資料缺失,或考證失誤,歷代一些畫家尤其是重要畫家的籍里、生卒年等方面信息,均會給進一步研究帶來一些問題和阻礙。本文就徽州明、清幾位書畫家的上述問題,根據新見材料,加以梳理、辯證,提供新解。

關鍵詞:徽州畫家;籍里;生卒年

一、朱同籍里

朱同(1338—1385),字大同,號朱陳村民、紫陽山樵,長于詩文、書畫,為明代開國謀臣、翰林學士朱升之子。朱升為休寧回溪人,朱同當亦然。然欽定四庫全書本朱同《覆瓿集》卷四《舟行分韻詩序》云:“……為諸公別,且將跂足林下,以徯所謂好消息者,為吾邦斯文之慶幸也,公其尚有取于愚言乎?”“同是行者,婺源四人:胡原昉、江道全、江道原、胡德耕;休陽五人:余子韶、朱曰可、汪銘德、汪德懋、江彥名;余,歙人朱同也。是為序?!蓖羰狼濉端囋芬赡陞舱劇芬嘣浦焱瑸殪h石門人,并言朱同的“存世畫跡只有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所藏的一幅花鳥畫,題作《白梅雙鴉圖》,作于‘洪武五年壬子(1372),署名‘紫陽山樵”[1]。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載:“朱升,字允升,生休寧,后徙居歙之石門?!盵2]869又,《寄園寄所寄》引《稗史》云:“允升生休寧,徙居歙石門,館臨河程氏?!盵2]883讀此,朱同籍貫問題迎刃而解,然朱同已自署歙人了。

朱同為明洪武十年(1377)舉人,任本郡教授,修《新安志》;洪武十三年(1380)授吏部司填充員外郎,升禮部右侍郎;后坐藍玉案,賜自縊。朱同資敏,盡傳家學,文才武略,通群經、音律,詩具盛唐風致,《明詩綜》錄其詩一首。朱同諸藝畢給,時稱“三絕”。有《覆瓿集》8卷。

二、韓鑄籍里

韓鑄(1666—1744?),字冶人,號逸槎、蓮渚、苦波道人,齋室名野老草堂,2012年版《休寧縣志》記載其為休寧城南斷石村人,客居蕪湖。安徽博物院藏其山水四條屏,自題:“甲子春日,白岳七十九叟韓鑄?!庇钟蓄}畫云:“斷石村在休寧縣西南附郭,宋儒呂大防題字磨(摩)崖,猶見之。韓氏世居此,竹樹森茂,風俗淳樸,城市山林也。冶人鑄志?!比话不詹┪镌翰仄洹渡剿S》(圖1),又自署“練江鑄氏作”。練江又稱南河。豐樂、富資、布射、揚之四水在歙縣城西北合流如練,故稱練江。練江經歙縣太平橋、漁梁壩、紫陽橋、車輪灣,抵浦口與漸江匯合,稱新安江。民國許承堯跋:“韓冶人或言休寧人,今此紙自題練江,似歙西人也。俟考?!庇?,歙縣博物館藏韓鑄《山水軸》(圖2)、屯溪博物館藏韓鑄《太華雪霽》亦署“練江韓鑄”。1978年10月16日汪世清致汪孝文函云:“韓鑄屏曾目寓否?此屏很值注意。松蘿七十九叟、白岳老樵,皆可證韓鑄為休寧人?!?978年10月22日汪世清致汪孝文函云:“韓鑄為徽人無疑,是休是歙,當無確證?!盵3]筆者分析,韓鑄當生活于歙縣,休寧為其祖先所居地,此或與明朱升、朱同籍貫問題相同耳。

韓鑄擅畫山水,早年學黃公望,筆墨蒼潔,意氣雄厚,乏元人幽秀之致,細筆山水近似八大山人。晚年隨性潑墨,云蒸霞蔚,煙生風雨,生氣淋漓,尺幅中變態萬狀,自謂師法米芾。古人多托言仿某,多為自運,以寫胸臆。有《蓮渚詩集》《學畫一得》。

三、早一個甲子

吳之(生卒年不詳),字子野,清代歙縣人,工詩畫。安徽博物院藏其《騎驢歸山圖》,鈐“子野庚辰以后書畫”印章。安徽博物院編《新安畫派》一書將此印中“庚辰”認作“崇禎十三年(1640),是年起兵亂導致明亡”[4]。而吳之題畫云:“余先師石濤,后師衡山,往往揮灑煙墨間,無意倚傍,終露兩家神致,蓋瓣香者。吾弟暉圃,謂此作有遠意,即贈之。子野之?!卑词瘽诔绲澥迥辏?642),吳之豈能于石濤出生前兩年即師之?故此“庚辰”最早為康熙三十九年(1700)。歙縣博物館藏其《山水軸》,自署作于“甲申七月”,此“甲申”亦非“甲申之變”之甲申,應為康熙四十三年(1704)之甲申。

四、晚一個甲子

《安徽畫家匯編》載汪樸云:汪樸字“素公、素功……清乾隆至嘉慶(一作道光至咸豐),休寧人,晚居毗林。能鑒古,工書畫,山水得元人疏散之致。安博藏仿大癡、石田山水堂幅,書年壬寅。又《南山寄傲圖》,臨文太史,均絹本”?!芭帧被驗椤芭辍敝`,“南山寄傲”為“南窗寄傲”之誤。汪樸《仿元人山水圖》(圖3)題跋云:“汪樸,壬寅春三月?!薄对屏肿诿}—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集》釋《仿元人山水圖》題跋之“壬寅”為“清乾隆四十七年”[5]264,即1782年。清張庚(1681—1756,一作1685—1760)所著《國朝畫征錄》載“汪樸”條目?!秶嬚麂洝ぷ詳ⅰ吩疲骸秶嬚麂洝贰皠撌加诳滴鹾笕梢?722),脫稿于雍正乙卯(1735)……戊午(1738)之夏復來睢陽,南溪湯子見之,亦以為當急梓,情甚踴躍,遂與無妄共成焉”[6]6,“錄國朝之畫家,征其跡而可信者著于篇,得三卷。凡畫之為余寓目者,幀障之外,及片紙尺縑,其宗派何出,造詣何至,皆可一一推識,竊以鄙見論著之”[6]5。在汪樸條目中,還有戴本孝(1621—1693)、吳定(1632—1695),汪樸排在第一,韓鑄(1666—1744?)附在三人后。四人中,汪樸介紹最詳,韓鑄最簡。從已知的三人生卒年看,他們都長張庚幾十歲,而1760年張庚已不在世。由此可知,將汪樸《仿元人山水圖》創作年份定為1782年,顯然是不太可能的。此謬誤可能與《安徽畫家匯編》中說汪樸為“清乾隆至嘉慶”年間人有關。筆者認為,汪樸此畫的創作年份至少要上推一個甲子,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至于《安徽畫家匯編》中說汪樸生活年代“一作道光至咸豐”,則絕無可能。

五、邵鴻恩籍貫與生年

清末民國間徽州書畫家邵鴻恩(1851—?)字以棠,其籍貫多記載為績溪,如姚翁望編《安徽畫家匯編》?!吨袊佬g家人名辭典》中有“邵以?!睏l,記云:“安徽績溪人,善山水?!薄吧垡猿!睏l信息的來源是《虹廬畫談》,“?!币蔀椤疤摹敝`。新版《績溪縣志》沒有邵鴻恩傳略,只是在第三十六章《文化·書畫》中提到邵鴻恩與其他一些書畫家“均精書畫”。僅此數語,其實已將邵鴻恩籍貫認定為績溪縣了。

根據相關資料,筆者發現邵鴻恩和屯溪、休寧有很多聯系,如光緒十五年(1889)五月,在屯溪下街創立的新安屯溪公濟局,“主要為來自各地的茶工及城市貧民施醫、施藥、施棺等”,“由地方商紳花翎四品封職孫華梁和洪廷俊,花翎運同銜李維勛,花翎江西候補知府胡榮琳……廩生邵鴻恩和李應蛟,……監生江人鐸、羅運瑩、葉齡、俞國楨等十四人發起”[7]921。清人劉汝驥《陶甓公牘·卷一·物產會頒發獎品示》中也有相關記載:宣統元年(1909),在徽州“物產會”上,“邵鴻恩山水四幀”獲“三等銅牌”,其名列在“休寧縣出品人”中。邵鴻恩有作品鈐“草市山樵”印,還自署“屯浦散人”等,“草市”為屯溪地名,“屯浦”為屯溪別稱。這些都證明邵鴻恩和屯溪、休寧的關系。在“徽州遺墨——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館藏書畫聯展”中,績溪博物館提供的一件邵鴻恩大幅行草軸(圖4),其署款為“海陽邵鴻恩”,海陽隸于休寧?!饵S山市屯溪區志》將邵鴻恩收入并立傳,認為邵鴻恩“祖籍安徽績溪,寓居屯溪”。邵鴻恩曾在屯溪“設茶號經營外銷綠茶”[7]1316,“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第二十三集團軍在屯溪后街觀音山下邵氏舊居設駐屯溪辦事處”[7]1316。

邵鴻恩生卒年歷來闕如,讀清人劉汝驥《陶甓公牘》有關記載,獲知邵鴻恩之生年。劉汝驥,字仲良,號李青,直隸靜海(今天津市靜海區)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進士,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四年(1898)四月,授翰林院編修?!短贞豆珷分抖∥础ふ僖姽Ъo》記:“光緒三十三年丁未正月初七日,奉上諭:徽州府知府員缺,著劉汝驥補授,欽此?!睋丝芍獎⑷牦K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任徽州府知府?!短贞豆珷ぞ硎しA詳》“徽州府詳送復選選舉人名冊文”中,有“邵鴻恩,年五十九歲,休寧縣歲貢生。初選當選二十五票”條,而中國首次出現法律明文規定的選舉制度,是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公布的《咨議局議員選舉章程》和《城鎮鄉地方自治選舉章程》?!蹲勺h局議員選舉章程》是清末預備立憲活動成果之一,由憲政編查館草擬,頒布于1908年7月22日?!邦A備立憲”進程的具體設計如下:第一年(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籌辦咨議局(各省督撫辦),頒布城鎮地方自治章程,編輯國民必讀課本;第二年(宣統元年,即1909年),舉行咨議局選舉,各省一律開辦咨議局(各省督撫辦),頒布資政院章程,籌備城鎮地方自治,頒布國民必讀課本……邵鴻恩參加的即咨議局議員的地方選舉。再據《陶甓公牘·卷十·稟詳·徽州府詳復選投票辦法文》中“為議詳事,竊于本年閏二月初八日奉籌辦處札”,以及“徽州府詳送復選選舉人名冊文”“復選選舉人人名冊”等信息,加之宣統元年(1909)閏二月,由此可知邵鴻恩參加議員選舉時間是宣統元年(1909),是年邵鴻恩59歲(虛齡),其生年則能推算為1851年。

六、余家鼎生年

有關資料謂婺源余家鼎生于1850年?!短贞豆珷ぞ硎瓦x舉當選人候補當選人人名冊·候補議員》云“余家鼎,婺源沱川人,年五十八歲?!憬蜓a知縣。十九票再選”,按宣統元年(1909)余家鼎“年五十八歲”,可知其生于1852年。余家鼎(1852—?),字子彝,婺源人。曾為浙江候補知縣、徽州府候補議員,是婺源木商領袖。擅書法,有《黼山府君年譜》。

七、汪滋生卒年及齋號

畫家汪滋生平事跡不見載于《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姚翁望先生編《安徽畫家匯編》載:汪滋(一作啟滋),字浣香,號灞橋,清代休陽(休寧)人,其筆墨簡健,大類汪之瑞。萬正中《徽州人物志》載:“汪滋一作啟滋,字浣香,號灞橋,清初休寧人。工畫山水,喜作大幅,筆墨簡健,氣勢奪人,瀟灑而不囿于傳統,似學汪之瑞?!盵8]汪滋傳世作品甚多,風格和繪畫紙張皆無清初特征?!对屏肿诿}——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集·別冊》載汪滋生年為道光十八年(1838),“字啟滋,號浣香、灞橋、疇梅道人等,齋名無聲詩屋。休寧人。從流傳作品之風格看,當在八十以后”[5]85。又,安徽博物院“新安畫派”展廳中汪滋介紹云汪滋卒于1918年。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藏有數件汪滋作品,其山水四條屏中一屏題跋云“丙辰春分……汪滋時年七十有八”。另一套指墨山水冊頁中,有一開(圖5)署:“記得春江泊釣槎,四圍漁唱徹煙沙。而今刺面寒風里,誰耐青簑壓雪花。曩客漢皋,戲以指作六冊,置行笥中二十三年矣,乃命中書君補寫十幀。時丁巳冬九月,七九老人汪滋并識?!比绨辞懊嫠f汪滋生于1838年,那么丙辰為民國五年(1916),丁巳為民國六年(1917)。我們按照兩件作品所署年份和年齡來推算,汪滋當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卒于1916年后。此年份之所以和《云林宗脈——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集·別冊》載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不同,也是因為其忽略了古人年齡皆按虛齡計算。另,《云林宗脈——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集·別冊》記汪滋號疇梅道人,“疇”字誤,應為“嚼”。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藏山水四條屏一屏自署“嚼梅道人”并鈐“嚼梅道人”朱文印,又一屏署“浣香溪老漁”。休寧博物館藏汪滋《山水軸》鈐“嚼梅子”朱文印。關于汪滋“無聲詩屋”齋名,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藏汪滋一幅青綠《山水軸》跋云“時己丑冬月,寫于漢皋無聲詩屋”,“己丑”當為光緒十五年(1889),而“漢皋”乃漢口的別稱,又,上面提到汪滋冊頁中跋云“曩客漢皋”,皆說明汪滋曾在漢口居住過一些時日。有的齋號,是有特定環境或地點約束的,有的則是可以通用的,“無聲詩屋”似乎即是后者。汪滋并擅指畫,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藏汪滋16開山水冊中,有6開指墨山水(圖6、圖7)。指墨作品不僅在汪滋作品中極為罕見,其他徽州畫家作品中亦似乎未見。

八、汪琨還是汪錕?

汪琨(1877—1946),字仲山,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居上海,近代著名書畫家。

徽州舊屬六府一縣諸家博物館合辦“徽州遺墨——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館藏書畫聯展”,并印行作品集,筆者充編輯之役。婺源博物館提供參展作品有汪琨《山水軸》(圖8)一幅。此前筆者未睹汪琨真跡,只見過數幅印本,亦未曾加以特別關注。整理文字時,筆者觀汪琨作品照片,發現“汪琨”之“琨”似為“錕”,檢諸工具書,皆為“汪琨”,在互聯網查詢,汪錕、汪琨并存。但作品所鈐印分明為“汪琨”白文印,然“錕”無篆字,或有以“琨”代“錕”的可能?2007年西泠印社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中國書畫海上畫派作品專場”有唐云、汪琨花卉、山水合冊,冊頁有唐云先生子唐逸覽先生丙戌年題簽(圖9),隸書“唐云、汪錕山水花卉冊”。待筆者見到真跡,得以細觀,方發現為“琨”。筆者推測,汪琨署姓名時,寫完汪字最后一筆就勢拉向左邊,緊接著寫出琨的“玉”部,因為連筆,而且第一橫特別長,琨字“玉”部就絕像“金”字旁了。錯誤亦由此產生。

婺源博物館這幅《山水軸》上款被挖去,“汪琨”白文印上方又鈐有一方“余凱”長形白文印,頗令人費解。經仔細比較印泥,發現兩印印泥顏色有差異,遂知“余凱”非汪琨用印。婺源博物館人員告知,余凱為汪琨外甥或外孫,但不確定。

參考文獻

[1]汪世清. 藝苑疑年叢談[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5.

[2]趙吉士. 寄園寄所寄[M]. 合肥:黃山書社,2008.

[3]鮑義來. 汪世清書簡[Z]. 合肥:安徽省徽學學會,2009:174-175.

[4]安徽博物院. 新安畫派[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75.

[5]安徽博物院. 云林宗脈:安徽博物院藏新安畫派作品集[Z]. 澳門:澳門藝術博物館,2012.

[6]張庚. 國朝畫征錄[M]. 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7]黃山市屯溪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黃山市屯溪區志:上下[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8]萬正中. 徽州人物志[M]. 合肥:黃山書社,2008:525.

策劃、組稿、責編:史春霖、金前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