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交通特色的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研究

2024-04-24 09:36毋冰潔
時代汽車 2024年8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課程建設

毋冰潔

摘 要:勞動教育是新時代建設人才,培養有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由途徑之一,是高校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舉措?;诮煌ㄌ厣母咝?,以培養交通運輸類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辦學定位,又直接與社會相連,因此,在培育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和勞動能力方面顯得迫切而又緊要。文章從課程目標重塑、課程群打造、交通文化內生、課程資源拓展和教學評價激勵五個方面,對基于交通特色的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提出了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交通特色 勞動教育 課程建設

1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重新確立“五育并舉”的基礎教育體系,勞動教育重回本位,肩負著新的使命。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各省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鼎力支持,各高校積極推進落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高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初步顯現,師生對勞動教育認可度較高。但依然存在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尚不完善、勞動教育內容不夠豐富和勞動教育主體單一等問題?;诮煌ㄌ厣母咝H绾卫米陨韮瀯?,充分發揮勞動教育育人實效,是本文重點研究探討的課題。

2 勞動教育的內涵及目標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袑趧咏逃膬群M行了明確的界定,即以家庭為基礎,以學校為主導,社會為支持,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分類開展多樣性的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以達到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教育目的[1]。2020年7月7日,為了全面落實《意見》,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下文簡稱《綱要》)對勞動教育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明確。根據《綱要》精神,勞動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從科學系統勞動觀念的樹立、必備實用勞動技能的掌握、健康向上勞動精神的培育和優良勞動習慣與品質的養成四個維度來理解[2]。四個維度是勞動教育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由此,各大高校開始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并從自身實際出發,研究探索能夠發揮本校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

3 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現狀

3.1 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成效

3.1.1 高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初顯

《意見》和《綱要》出臺后,全國各省級、地級人民政府,迅速響應,結合當地發展實際研究制定并發布落實《意見》的正式文件。在政策的號召引領下,各高校迅速行動,從校級層面上開會、研討,為勞動教育落地開展做頂層設計,確立勞動教育總體實施方案并發布紅頭文件。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黨委統一領導,各級部門逐層落實,高效有序地推進全校勞動教育工作。亦有高校在現有職能部門中增設勞動教育教研室并安排專職工作人員負責規劃勞動教育的落地實施。高校勞動教育工作正在穩定、有序推進中,高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初步顯現。

3.1.2 高校勞動教育的認可度較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重新確立“五育并舉”的基礎教育體系,并將勞動教育納入大中小學必修課,勞動教育重回本位,肩負著新的使命。政府、社會和學校利用各種多媒體渠道對勞動教育進行全面充分的宣傳,營造國家高度重視、全社會鼎力支持的良好氛圍。高校大幅度提高了對勞動教育課程地位的認識,積極探尋多樣化方式開展體現新時代特點的勞動教育:例如北京交通大學開展了營養與美食勞動教育實踐課,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水平;南京工業大學為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利用微生物發酵堆肥、施用微生物肥料等技術,指導食品學院和建筑學院的學生在校園中聯合打造了一片“花園農場”;黃河交通學院結合當下社會發展新形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勞動產品推介直播實踐活動,向抖友們推薦家鄉的特產和農產品。在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師生們對勞動教育的評價良好,認同度較高,勞動教育育人價值漸入人心,五育并舉漸成共識。

3.2 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3.2.1 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高校實施勞動教育最有力的舉措就是將其課程化。就目前形式來看,多數高校尚未形成健全完備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缺乏專業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高校勞動教育開展過程中,多邀請思政專業教師、基礎課教師或者輔導員兼任勞動教育教師,負責勞動教育課程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多數授課教師未進行過較為系統的勞動教育相關知識的培訓學習,在知識理論水平、勞動技能專業知識和操作水平方面均有所不足。

第二,課程教材匱乏且質量不高。勞動教育課程教材主要分為理論教學教材和實踐指導教材兩大類。在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實施過程中,相當一部分高校沒有結合專業和學生實際情況,編寫有效用的勞動教育教材,即便編寫了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教材,其內容質量也參差不齊,缺乏權威性,亦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

第三,未建立完備的評價機制。勞動教育又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實踐性、思想性和技能性統一的綜合性課程,因此,如何建立科學完備的評價機制,使其既能有效考察學生的勞動知識,又能科學呈現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專業能力,綜合動態發展地評定學生的勞動素養,是高校勞動教育課程評價建設應當重點研究關注的課題。

3.2.2 勞動教育的主體單一,缺乏與家庭、社會的協同教育

《意見》強調勞動教育的高效推進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成一張網絡,匯聚教育合力,協同推動。詳盡來說,家庭、社會和學校,在勞動教育中分別發揮著基礎建設、主導推進和支持保障的作用[3]。目前家庭和社會在勞動教育實施中處于缺失或不足樣態。第一,家長普遍更看中學生的學業、專業成績水平,對“五育融合”教育方針的認識不足,缺乏重視;第二,家校溝通不足或不暢、不及時,未能發揮出家長在勞動教育中的示范、鼓勵、引導等基礎作用;第三,社會勞動教育資源開發利用不足,社會提供給高校勞動教育的支持保障不夠,學校社會沒有建立起長期有效的聯動機制。

4 基于交通特色的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對策

4.1 課程目標重塑

基于交通特色的高校在制定勞動教育課程目標時結合學校自身特色和各年級學生特點,可以有側重、分層次、遞進式確立:

大一階段:樹立科學的勞動觀念,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培育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大二階段:掌握交通類相關的專業勞動知識和實操技能,能夠按要求完成交通類相關的活動任務。大三、大四階段:結合專業實訓實習和創新創業,以生產和服務性勞動實踐活動為載體結合交通專業進行勞動教育和職業精神教育,幫助學生積累職業經驗,提高學生交通類專業相關的工作能力,培育創新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素養,提高綜合素質。逐步形成由“知識→能力→品格→素養”的階梯式培養的教學策略,培育有責任、有能力、敢擔當、能創新的新時代“實干型”人才。

4.2 課程群打造

健全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學科特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打造勞動教育課程群[4]。第一,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充分發揮主陣地作用,幫助學生打牢正確科學的勞動觀念,夯實系統專業的勞動知識、掌握必備的勞動操作技能,增強學生創造性勞動的能力。

第二,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到交通類專業課程中。深度挖掘交通類專業課程中的勞動教育元素,比如“交通工匠”、“交通勞?!?、“交通類職業道德楷模人物”等,以范例式教學模式浸潤式融入勞動教育精神、職業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三,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到通識教育課程中?;诟鲗W科特點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通識教育課程中去,有利于最大程度發揮勞動教育和通識教育課程的綜合育人價值。

4.3 交通文化內生

校園文化作為隱性教育資源,具有導向、陶冶、規范、凝聚、激勵等作用?;诮煌ㄌ厣母咝?,可以將交通文化、勞動教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潤物細無聲式地將正確的交通精神和勞動價值觀滲透到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首先,高校應加強模范引領作用,在校園中增設交通方面勞動模范集體、勞動模范個人的宣傳欄,在官方多媒體渠道開設交通模范專欄宣傳交通相關勞模優秀事跡。其次,高校要打造交通文化、交通精神、勞動精神文化角,通過布置交通方面物件、交通工具模型(例如和諧號動車車頭模型)、橫幅、標語等,全面深化校園交通文化底蘊,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扎牢勞動最光榮、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等交通精神和勞動精神的種子;再者,高校應設置交通專業相關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重點對大學生的勞動實踐過程、勞動成果、勞動作品進行宣傳展示,增強學生的勞動成就感、價值感。最后,高校應利用植樹節、五一勞動節等重要節日和國家級、省級勞動模范表彰大會開展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形成常態化的大型勞動實踐活動開展機制,實現全方位、全過程育人。

4.4 課程資源拓展

首先,多渠道挖掘開發學校場域內的課程資源,比如校史中的交通精神、勞動思想,應往屆畢業生中的交通類行業精英等。研發校本教材、典型案例庫、編制校本勞動教育實踐指導手冊、勞動成果展示手冊等。還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搭建校內勞動教育數字資源共享平臺。學生的勞動過程、勞動反思、勞動作品、等均可上傳至平臺,既能夠增加師生、生生的互動,又可以實現勞動教育效果持續發展,勞動教育資源有效共享。

其次,充分利于社會場域中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與社會機構、勞模工作室、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搭建長效的社會實踐平臺與實踐機制。深化產教融合,讓學生在真實的勞動環境中獲得第一手的勞動體驗,增加職業認同感,提升育人實效。

最后,突出時代特征,高??梢岳肰R-虛擬現實信息技術搭建“真實”模擬場景,幫助大學生了解認識專業領域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助力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

4.5 教學評價激勵

《綱要》要求,勞動教育評價應當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進行全過程監測和記錄,實施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的方式[5]。據此,通過學生和教師有目標、有計劃的積累、收集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材料,加以學習成果性材料的檔案袋評價法,可以完整且發展性地呈現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態、進步狀況和學習成果,是落實《綱要》精神的一種有效教學評價方式。

其一,檔案袋評價法可以對高校學生勞動教育具體進展情況進行實時監測,較為直觀地反映出學生在勞動教育活動中的勞動態度和觀念、勞動能力水平和專業知識的運用等情況,全面、動態、立體地展現出學生勞動教育課程的學習發展樣態。

其二,區別于傳統評價方法,檔案袋評價法的評價主體既可以是教師、學生自己,也可以是家長、同學等,具有多元性的特點。檔案袋的學生主體,不僅是被評價者,更是評價者。因此,學生在勞動教育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的需要進行評估和自省,長期以往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監督和反思評價能力。同時,多元主體參與的評價還具有更透徹、更全面、更客觀的顯著優點。

其三,檔案袋中評價材料內容與呈現方式的多樣,可以是勞動作品、勞動記錄表格,也可以是證書、反思文字等,多角度對每一位個體學生的勞動教育即時學習情況、存在的問題等有效呈現,由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針對性強的指導和評價,真正發揮勞動教育教學評價的導向、調節、激勵和管理作用。

5 總結

基于交通特色的高校勞動教育是針對培養交通類應用型人才所開展的特定教育活動,這就要求其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既要發揮勞動教育的共性、基礎作用,又要結合交通類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生群體特點、需求等展現特色。本文從“課程目標重塑”、“課程群打造”“交通文化內生”“課程資源拓展”“教學評價激勵”五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期望可以為基于交通特色的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0).[2023-10-08].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EB/OL].(2020-07-07). [2023-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3]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0).[2023-10-08].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4]李孟. 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校內支持體系建設研究———以 S 大學為例[D].重慶: 西南大學,2021.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EB/OL].(2020-07-07). [2023-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課程建設
鄧穎超的婦女勞動教育思想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