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三心”,把自我教育權還給孩子

2024-04-24 07:47李紅都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24年4期
關鍵詞:陳思三心兒子

李紅都

在試錯中,這位作家媽媽不斷成長,最終找到了讓自己和孩子雙贏的密碼。

在周圍人眼里,陳思是別人家的父母。2023年5月,她出版《情緒掌控力》一書,一上市便榮登當當網心理學新書榜榜首。除了是一位受歡迎的作家,她還是受人尊敬的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昆明婦聯特聘講師、政府特聘家庭教育講師和情緒釋放技術治療師。

陳思11歲的兒子張濟群更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優秀—多次獲得省市舉辦的競賽大獎,各種證書貼滿墻,還多才多藝—會下圍棋,已經到了3段;會機器人編程,獲得國家級比賽二等獎、“2023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二等獎;朗誦水平也不低,獲得“華語之星”獎杯(全國二等獎)……

可就在4年前,張濟群看起來還平平無奇,陳思甚至覺得他問題多多,是個落后生。這些神奇的改變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

我為你做了那么多,你怎么這么不爭氣

“為了你,我把建筑設計師的好工作都辭了,還去專門學習心理學和家庭教育。我讀了那么多書,就是想培養好你,可你怎么這么不爭氣?”

2020年4月,陳思去參加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的家長會。會上,老師告訴她張濟群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成績也不理想,讓她多關注?;丶液?,陳思想起兒子這段時間在家也不想寫作業,便跟兒子講道理,兒子根本不聽,她便怒火沖天地對兒子大吼大叫起來??粗鴥鹤拥目嗄?,她感覺學了5年的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簡直白學了,不由得生出一種挫敗感……

1986年,陳思生于東北的一個教師家庭。母親是當地中學的優秀班主任,對學生比較嚴厲,回家也保持強勢作風。陳思學習稍有退步,就會被母親批評,這讓陳思一直感到很壓抑。2005年,陳思高中畢業。為了逃離母親,她報考大學時特意挑選了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專業。從東北到昆明,相當于跨越了整個中國,為的就是擺脫被母親監控的壓抑感。

婚后,陳思留在昆明生活。但沒想到,婆婆和母親一樣,經常以“為你好”為由給她很多建議。2013年,陳思生下兒子張濟群。兩代人間的育兒觀念不同引發矛盾,愛較真的陳思患上了輕度抑郁癥。心情不好的時候,陳思經常會吼孩子,這讓小濟群很沒有安全感。整個幼兒園時期,他都顯得膽小謹慎、內向敏感。

有一年“六一”兒童節,陳思帶著3歲的兒子去公園玩兒。五彩斑斕的花朵點綴在碧綠的草地上,人工湖周圍開滿浪漫的格?;?;游樂園里,孩子們在陽光下歡快地追逐、玩?!愃家粧咂饺盏挠粲艄褮g,興致勃勃地拿起手機,準備拍一張母子合照??墒钱斔e起手機,卻發現鏡頭中的兒子一點兒笑容也沒有。他苦著臉,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與身邊那些笑容燦爛的同齡孩子完全不一樣。陳思這才意識到,自己糟糕的精神狀態已影響到了孩子。她決心改變自己。

第二天,陳思在網上報了心理學和家庭教育的課程,還網購了很多相關書籍仔細研讀。她一邊學習,一邊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伤褜W了四五年,并且一直是用“正確”的方式來養育兒子,為啥兒子一點兒進步也沒有呢?

陳思帶著這個疑問,去咨詢一位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專家了解了她的原生家庭及教子方法后,找到了原因:她過度相信書中的死理論,并且急于求成,每天都想把學到的知識填鴨一樣灌輸給孩子,使得孩子失去了心靈自由、自我成長的空間。專家建議她學會放手。

陳思開始反思:自己為什么不敢放手呢?因為潛意識中怕孩子走彎路。但走彎路其實也是很好的自我教育,可以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如果父母干涉、控制得太多,孩子就失去了自我教育的機會。陳思想通這些后,開始真正放手,讓兒子學會為自己承擔責任。

放下“三心”,變成一個更智慧的媽媽

陳思首先嘗試放下自己的過度關心。兒子8歲那年初冬,有一天早上,突然降溫。她從柜子里翻出羽絨服讓兒子穿上,但他在屋里并不覺得冷,不想穿那么厚出門,堅持穿短外套。

換了以往,陳思一定會硬將羽絨服套在孩子身上。但這次她沒有這么做,而是情緒穩定地對兒子說:“能自己做選擇,不依靠別人做決定,這是好習慣,媽媽為你點贊。這件外套很薄,只適合春秋穿,抵不住寒風,外面比屋里冷多了。但我不約束你,你考慮好,自己決定。如果不怕冷的話,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p>

結果,兒子披上短外套走了不到15分鐘,就被凍得受不了,縮著脖子求媽媽回家換羽絨服。陳思溫和地拒絕了:“濟群,現在你感覺冷,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得學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后果。如果步行返回,上課會遲到?!?/p>

兒子著急地說:“我們可以打車!”“那你愿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用自己的壓歲錢支付打車的費用嗎?”張濟群想了想,點點頭同意了。

自從陳思放下過度關心后,張濟群遇到爸爸媽媽給自己提建議的時候,不再任性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學會結合父母的建議與自己內心的想法,拿出更好的、不讓自己事后后悔的方案??吹絻鹤蛹炔粫虉碳阂?,又不因全盤順從而失去主見,陳思高興極了。

成功放下過度關心之后,陳思又開始放下第二個心:攀比心。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給家長爭臉面,陳思曾經也是這樣。孩子得了獎,她到處炫耀,想通過孩子成功來證明自己的成功;如果孩子沒獲得好成績,失望就馬上寫在她臉上。有一次,兒子期末考試,她去參加家長會。在前20名里找不到兒子的名字,她的心一下變涼了??吹綃寢屢荒槻桓吲d,張濟群感覺很壓抑,說話也怯生生的,回家后盡量避免跟她待在一起。

如今陳思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要允許孩子做自己,接納孩子不如人意的一面,允許兒子不按她期待的方向去成長。就算孩子只是一個成績普通的學生,她也一樣愛他。

想通這一點后,陳思對兒子說:“濟群,以前媽媽太虛榮了,讓你誤以為,如果你不完美,就不配得到媽媽的笑臉和愛。但媽媽想告訴你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愛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孩子語文成績不理想,籃球卻打得很棒。你不用活在媽媽的期待中,可以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未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去過什么樣的生活,你想明白后,就去按自己的目標奮斗?!?/p>

陳思的話讓張濟群原本緊張的心一下變得輕松起來,臉上的表情也放松了。更讓陳思高興的是,自從她放下攀比心,兒子的學習狀態變得不一樣,成績反而越來越好了。

陳思放下的第三個心是完美心。很多父母在教育上都容易進入一個誤區,要求孩子一次就得選對,然后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都要堅持下去。陳思也是如此。兒子上小學三年級那年,陳思利用暑假帶他去新加坡旅游。一路上,身邊人都在說英語,自己卻一句也聽不懂,張濟群又著急又憋悶?;貒?,陳思給兒子報了一個名氣最大的少兒英語培訓班。結果,高難度的授課直接把兒子原有的學習興趣澆滅了,只學了三個月,他就哭著鬧著再也不愿學下去。此后,陳思不再干涉孩子的興趣,讓他自己選擇興趣班。張濟群給自己報了跆拳道班、繪畫班、圍棋班、演講朗誦班、編程班,不管去哪個興趣班學習,他都積極主動,快樂洋溢。

但并不是所有興趣班,張濟群都能堅持下去。有時看到兒子自己選的興趣班,學了一年半載就不想學了,陳思心里很生氣,覺得浪費。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學瑜伽、練器械不也沒堅持下來?自己辦的健身卡不也沒有用完?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么要求孩子必須做到呢?既然決定放手,把自我教育權交給孩子,就要允許他犯錯、試錯。因為允許兒子試錯,允許他盡可能多地體驗,允許他放棄一些選擇,兒子反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愛好—圍棋和機器人編程,并堅持學習至今,沉浸其中,獲得多項榮譽。

當張濟群學會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后,陳思也不必像其他媽媽那樣每天“陪太子讀書”,而是有了更多時間提升自我,出版了著作《情緒掌控力》,成為云南省女性作家群體中的新秀。

這就是媽媽和孩子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美好故事吧。

猜你喜歡
陳思三心兒子
相似與差異
打兒子
On parody and its stylistic functions
LEAP OF FAITH
誰的兒子笨
你養的好兒子
豐子愷的“三心”養生法
課文學習的“三心”“二意”
新時期石油企業領導干部應樹立“三心”
兒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