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勞動教育融入高校專業課程的策略探討

2024-04-24 10:56李麗丁家恬王天波孫艷云杭衛星王奎洋
時代汽車 2024年8期
關鍵詞:勞動教育專業課程課程思政

李麗 丁家恬 王天波 孫艷云 杭衛星 王奎洋

摘 要:課程思政和勞動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內容。文章以《汽車服務工程》課程為例,對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勞動教育融入高校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進行了探索,通過教學理念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評價方法的完善,引導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與素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專業課程 勞動教育 課程思政

1 引言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勞動教育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高等院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2020年7月,教育部發布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普通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有機納入專業教育,要注重結合產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提升創造性勞動能力。本文以《汽車服務工程》課程為例,在課程思政視域下進行勞動教育融入高校專業課程的策略探討,以期為今后該類專業課程提高“五育并舉”中的勞動教育功能提供有益的參考。

2 課程思政與勞動教育的關系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梢?,勞動教育是思政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1]。二者在教育價值目標上具有內在的契合性,都是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人才[2]。在教育內容上,應當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內容既包括勞動知識與勞動技能的傳授,又包括勞動價值觀的培育。在課程思政視域下將勞動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專業課程,以專業課程為載體,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的專題教育,可以在提升學生勞動知識技能的同時,幫助學生增強勞動意識與職業素養,實現對學生勞動價值觀的培育,進而達到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目的。依托各專業課程,也有助于構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課程思政式勞動教育體系,對專門性勞動教育課程形成有效補充。

3 高等院校專業課程融入勞動教育的緊迫性

勞動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是人類區別于其他高等動物特有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但目前高等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對勞動的科學認知,或多或少的存在鄙視體力勞動、忽視勞動創造的心理,在學習、就業中心態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3]。與此同時,高等院校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也往往將德智放在首要地位,未能對勞動教育進行足夠重視。勞動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不同程度的出現勞動觀念不正確、勞動態度不端正的現象。有的學生眼高手低,一心創業,卻不知創業艱難,缺乏創業能力;有的學生只想從事輕松的工作,對工作挑挑揀揀,跳槽頻繁卻毫無建樹;更有的學生投機取巧心理嚴重,總夢想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由此可見,對新時代大學生而言,勞動教育刻不容緩。因此,高等院校在通過專業教育繼續提升學生勞動知識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大學生始終保持對勞動的尊重,讓學生崇尚和熱愛勞動。通過將勞動價值觀教育有機融入專業課程,將勞動與自我價值實現緊密結合起來,將勞動帶來的獲得感和成就感潤物細無聲的傳遞給學生,可以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專業領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是提升勞動教育質量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應當認識到,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勞動教育十分重要且緊迫,這既是高等院校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目標的自身需求,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歷程的必然。

4 課程思政視域下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策略

4.1 改革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具體教育行為的指引與先導。為深入貫徹《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汽車服務工程》課程教師應當改革教學理念,在大力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的同時,以課程思政為抓手,積極開展勞動價值觀教育。過去,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社會的主要矛盾體現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如何滿足人們的基本物質文化需求是重中之重。因此,各高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普遍將勞動技能的培養視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對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存在缺失,導致學生不同程度的出現勞動價值認知錯位的現象?,F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產勞動的目的不僅僅是單一的謀生手段,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因此,高校教師應當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從過去單一注重勞動技能的培養轉向對勞動價值觀的培育。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結合學科特點發揮課程的思政功能,通過深入挖掘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育人元素,弘揚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品格,實現育人與育才的并重同行。

以《汽車服務工程》為例,其作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系統掌握汽車服務工程所涉及的專業領域及內涵,包括汽車金融、汽車保險、汽車營銷、汽車檢測維修、汽車美容改裝以及一些新興的汽車服務等,并讓學生獲得相關的技術性和非技術性服務專業知識與技能。專業教師在保證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可充分挖掘大國工匠精神的內涵,結合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的發展要求,同時緊密結合當前汽車科技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專業技能講授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

受傳統思維的影響,不少教師將勞動實踐活動視為實施勞動教育的唯一形式,在專業課程的講授中缺乏實施勞動教育的意識。高??山M織相關部門及教師對課程大綱進行修訂,將勞動教育元素融入到專業教學各環節當中,進而切實提高高校勞動教育的效果。

4.2 更新教學內容

目前的專業課程普遍存在授課內容老舊的問題,教材版本的迭代速度遠低于產業領域的發展速度。以汽車領域為例,近年來汽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且隨著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問題的不斷加劇,汽車工業正面臨著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層出不窮,以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正在逐步淘汰傳統的燃油汽車,這其中也必然牽扯到汽車服務工程領域中相關技術的變革,如從傳統的發動機系統檢測維修轉向最新的電池包維護保養[4]。對于《汽車服務工程》課程而言,作為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該專業領域的核心課程,其課程內容的與時俱進至關重要。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注重突出“新”“用”,即新知識與實用性,在課程重點的把握與教學時長的分配上要充分考慮到產業新方向的引導與行業新技術的推廣,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與未來工作崗位需求銜接起來,真正實現學有所用。比如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汽車服務工程》課程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適當加大對相關核心部件(如電池、燃料電池、電機等)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如充電樁、加氫站等)中所涉及的技術性和非技術性服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講解。與此同時,應當注意將勞動教育浸潤在專業教育中,實現專業技能教育與勞動價值觀培育的有機融合。這里,勞動教育在專業教育中的適度滲透,不能片面理解為勞動價值觀的培育比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更為重要。勞動教育在專業教育中的有機融入,應當是對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兩者在內容上應當保持關聯性和一致性。在具體的實踐中,專業課程教師不能用勞動教育的內容簡單替換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勞動教育生搬硬套到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而應當結合學科特點找準專業課程教學與勞動價值觀培育的契合點,進而將兩者潛移默化的融合起來。比如在對汽車營銷服務進行講解時,可以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對營銷方式的改變為切入點,通過課堂提問與討論,讓學生了解勞動形態不僅是體力勞動,也包括新技術發展帶來的以知識和技能為主導的勞動新形態;在對汽車檢測維修服務進行講解時,可通過具體的工程案例,讓學生明白在汽車售后服務中,不僅需要先進的售后服務理念,更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設備。

教學內容的改革是一個系統且長期的過程。在平時的教學中,專業教師可以課題組的形式進行集體備課,通過充分討論,深入挖掘提煉專業知識中的育人元素;通過銜接企業需求,將教學團隊向行業專家拓展,把握經濟形勢新形態;通過跟蹤產業技術前沿,引入優秀實踐案例,豐富教學資源,在集思廣益中對課程內容進行不斷打磨,實現課程內容的持續更新。

4.3 創新教學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將勞動教育融入到高校專業課程中,應當通過精心的設計建立起有規劃、需考核、能檢驗的教學模式,將勞動教育的知識點、技能點、價值點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5]。在課堂教學中,高校教師應當避免生硬空洞的理論說教,減少長篇大論的主觀陳述,通過廣泛運用參與式、討論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6]。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均可適用于《汽車服務工程》課程中。比如教師可通過要求學生模擬汽車營銷、保險理賠、檢測維修等汽車售后服務過程來開展勞動教育,通過體驗工作崗位環境,借助合理的引導與教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職業品德。也可組織一些探究式學習活動,如讓學生分組調研目前的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現狀,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社會對汽車售后服務的需求,激發學生的職業自豪感。此外,在《汽車服務工程》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單一的傳統板書式教學已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借助合適的信息化工具來展開教學,可以營造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情境。以“汽車檢測維修”環節為例,在講解發動機的構造與拆解過程時,專業教師可以借助虛擬VR仿真軟件,不僅能夠形象的展示發動機的復雜內部構造,讓學生獲得視覺的直觀感受,還能夠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拆裝仿真軟件上進行拆解,在實踐中體會學習的樂趣。通過視頻與動畫來展示汽車售后服務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借助課堂討論,可進一步活躍課堂的氣氛。

4.4 完善評價方法

為落實落細勞動教育,高校教師不僅要把勞動教育的內容有機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當中,更要將勞動價值觀的培育納入到課程成績的考核指標體系,進而解決學生對勞動教育不重視、不落實的問題。以《汽車服務工程》課程為例,教師可根據課程的教學要求,采用“N+1”考核模式,充分利用多環節過程性考核數據,如小組討論、單元測驗、調研項目、綜合實訓等,全面記錄課堂內外勞動實踐的過程和結果,加強勞動技能訓練和勞動價值觀培育情況的考核,并對相關指標點進行量化,構建科學合理的評測體系,深入改革課程評價方法。具體實施中,教師可在課前、課中、課后分別設置不同的考核指標,構建從課前新知預習與問題梳理,課中師生互動與小組互助,到課后項目調研與總結匯報的全過程評價體系,評價主體可根據具體環節的不同靈活選用教師、企業導師評價或進行學生小組互評,評價形式可涵蓋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進而實現對學生專業知識能力與勞動技能素養的全方位考核。

5 結語

根據《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的精神,以《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引,高等院校需基于時代發展的新需求,在課程思政視域下積極開展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至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培育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升。有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汽車服務工程》課程的優化升級,改革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完善評價方法,將勞動教育的內涵切實融入到《汽車服務工程》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提升了該課程的教學質量,也為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基金項目:

本文系江蘇高?!扒嗨{工程”資助,2021年江蘇理工學院校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課程思政專項重點項目“OBE理念下的《汽車服務工程》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11610912121),2021年江蘇理工學院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汽車服務工程”(11210912110),2021年度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立項課題“OBE視域下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專業校企協同育人質量評價體系研究”、“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多主體協同的新工科專業評價體系研究”、“應用型本科混合式一流課程評價體系構建與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春,劉愛華. 論勞動教育與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在契合性及其有機結合.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0;35(11):8-14.

[2]劉洋,鐘飛燕. 勞動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審思.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2:8:68-70.

[3]喬娟,楊玉仁.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勞動教育的價值內涵,現實困境與選擇路徑.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 2022;3:48-52.

[4]王勝. 基于“STEM勞動教育”的高職專業課教學改革探討——以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為例. 西部素質教育. 2022;16:73-76.

[5]劉升忠. 課程思政視閾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實施策略. 南方職業教育學刊. 2021;11:55-63.

[6]徐國勝, 田永軍.“大思政”格局下工程實踐教育教學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機械制造工程師”課程為例. 職業教育研究. 2022;4:72-77.

猜你喜歡
勞動教育專業課程課程思政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