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方法與構建綜合性防控措施研究

2024-04-24 12:36洪穗瑤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關鍵詞:嗜血血清型病毒感染

洪穗瑤

雞呼吸道疾病是現代家禽養殖領域發生流行率相對較高的一類綜合性疾病,引起該種疾病的原因極其復雜,呼吸道疾病發生流行之后,病原會不斷侵害雞群的呼吸系統,造成呼吸系統異常需要明確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方法,并構建綜合性的防治措施,從綜合角度入手,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流行率。

一、兩種常見雞呼吸道疾病的診斷

1、雞傳染性鼻炎的診斷

①病原特征

副雞嗜血桿菌根據其生化特性和抗原構造,可分為以下血清型,分別為:A、B、C、D、E、F、G、H、I、J、K、L、M、N。其中,A型和E型毒力最強,致病性較高。血清分型對于診斷和防治副雞嗜血桿菌病具有重要意義。副雞嗜血桿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呈短小、細長、無鞭毛、無芽孢的桿狀,通常呈單個或成對排列。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呈灰色、藍灰色或紫紅色,菌落形態為邊緣整齊、濕潤、透明、乳光狀的小菌落。病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可在4℃條件下存活一個月,-70℃條件下可長期保存。在自然環境中,該菌可存在于土壤、水源、飼料、鳥類腸道等處。該菌對消毒劑的抵抗力較弱,一般消毒劑可迅速將其殺滅。副雞嗜血桿菌的營養需求較高,需富含營養物質的培養基才能生長。常用的培養基有巧克力瓊脂、胰蛋白胨瓊脂、含有抗生素的瓊脂等。病原的生長溫度為15-42℃,最適生長溫度為35℃-37℃。在4℃條件下可緩慢生長,但低于4℃生長受抑制。副雞嗜血桿菌對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在pH值5.5-7.5的范圍內生長,最適pH值為6.8-7.0。副雞嗜血桿菌為需氧或微厭氧菌,在有氧條件下生長良好,但在無氧條件下也可生長,但生長速度較慢。

②流行特點

副雞嗜血桿菌通過其莢膜多糖抗原和菌毛等侵襲性物質,黏附在雞的上呼吸道黏膜上,引起黏膜炎癥反應。同時,細菌產生的內毒素和外毒素也會導致黏膜上皮細胞損傷和炎癥反應。炎癥反應的結果是黏膜腫脹、充血、分泌物增多,表現出鼻炎癥狀?;茧u是主要的傳染源。在臨床癥狀明顯的患雞中,鼻腔、喉頭、氣管等呼吸道分泌物中攜帶大量病原菌。此外,慢性感染或隱性感染的雞也可作為傳染源。副雞嗜血桿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雞在呼吸、打噴嚏、鳴叫等過程中產生的飛沫中含有病原菌,可傳播給同群其他雞。此外,污染物、飼料、飲水等也可能成為傳播途徑。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雞均可能感染副雞嗜血桿菌,但以肉雞和育成雞的易感性較高。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營養不良等因素均會導致雞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傳染性鼻炎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季節較為多發。發病率波動較大,通常在10%-40%之間,嚴重時可高達80%。若得到及時治療,死亡率較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可達10%-20%。部分感染副雞嗜血桿菌的雞可能呈現慢性或隱性感染,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③臨床癥狀

雞傳染性鼻炎潛伏期一般為2-4天。急性型病例的臨床癥狀較為典型,表現為頻繁打噴嚏,噴出帶有氣泡的鼻涕。鼻腔分泌物增多,病雞甩頭、擦鼻,導致周圍環境污染。病雞呼吸急促,張口呼吸,嚴重時可出現呼吸音。炎癥波及眼瞼、臉頰等部位,導致腫脹、充血。雞食欲減退,精神不振,體重減輕。急性型病例若未得到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10%-20%。慢性型病例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鼻腔、鼻竇內有膿性分泌物,病雞鼻塞,呼吸不暢。關節腫脹、疼痛,病雞行動不便,甚至跛行。骨髓炎表現為疼痛、發熱、瘸腿等癥狀。眼結膜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慢性病例病程較長,病雞逐漸消瘦,生長受阻。

④病理學變化

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傳染性鼻炎,病理組織學變化主要涉及呼吸道黏膜、鼻竇、骨髓等部位。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變性、脫落,黏膜表面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在黏膜上皮細胞間可見大量細菌聚集,部分菌體突破上皮細胞進入黏膜下層。鼻竇黏膜充血、水腫,竇腔內見大量膿性分泌物。鼻竇黏膜上皮細胞變性、脫落,中性粒細胞浸潤。在鼻竇黏膜及分泌物中可找到大量細菌。骨髓炎表現為骨髓腔內充血、水腫,骨髓細胞變性、壞死。在骨髓炎病變部位,可見大量細菌聚集。關節炎表現為關節囊充血、水腫,關節腔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關節軟骨及滑膜組織受損,周圍伴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在關節液及滑膜組織中可檢測到細菌。眼結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變性、脫落,結膜囊內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在眼結膜及分泌物中可找到大量細菌。

⑤實驗室診斷

取病雞鼻腔、竇腔、骨髓等病變部位的病料,或采集病雞死亡后的尸體解剖組織,制成均勻的涂片。將涂片固定,使用堿性美藍或革蘭氏染色法進行染色。用油鏡觀察涂片,觀察細菌形態、排列以及染色特性。在涂片中發現革蘭氏陰性、呈短小桿菌、呈鏈狀排列的細菌,可初步判斷為副雞嗜血桿菌。病原分離培養期間取病料或病變部位的組織,接種于含有抗生素的巧克力瓊脂平板或含有抗生素的液體培養基中。將平板或液體培養基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培養24-48h。觀察細菌在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如菌落形態、顏色、邊緣等特征。副雞嗜血桿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通常為灰白色或淡黃色,菌落較小,直徑約1-3mm。菌落形狀為邊緣整齊、表面光滑的圓形或不規則形。菌落的邊緣通常較整齊,呈波浪狀或鋸齒狀。菌落質地較疏松,用手指觸摸有顆粒感。菌落中心部位較透明,邊緣部位較渾濁。副雞嗜血桿菌在某些培養基上可產生溶血現象,即菌落周圍的培養基變透明。

2、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診斷

①病原特征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根據其血清型可分為兩個主要的血清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1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2。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1又可分為若干個亞型,如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1a、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1b等。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2同樣可分為若干個亞型,如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2a、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2b等。不同血清型和亞型之間的抗原性存在差異,導致其引起的疾病表現和免疫保護力也有所不同。病毒為球形或近似球形病毒,直徑約為60-120nm。病毒粒子表面具有囊膜,囊膜上覆蓋有三角形的刺突。病毒粒子內部包含一個直徑約為30nm的圓形核心,核心內含有病毒的RNA和一些輔助蛋白。病毒對外界環境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耐受一定程度的酸、堿、熱和干燥條件。在室溫下,病毒在羽毛、糞便等有機物中可存活數天至數周。在4℃條件下,病毒可存活數個月。在高溫(60℃)和干燥條件下,病毒較易失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在感染雞后,可以在感染部位和排泄物中檢測到。病毒在56℃條件下加熱30min即可失活。常用的消毒劑,如醛類、醇類、碘類、過氧化物類等,均可有效殺滅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主要通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進入宿主細胞,隨后在細胞質中進行復制。病毒復制過程中,會合成病毒RNA、病毒蛋白和病毒囊膜。病毒粒子在細胞內組裝后,會釋放到細胞外,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②流行特點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主要通過感染雞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引起細胞病變和炎癥反應。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利用宿主細胞的生物合成機制復制自身,導致細胞死亡。同時,病毒還會引起免疫系統的應答,導致全身性炎癥反應,進一步損傷機體組織。傳染源主要是病雞和帶毒雞。病雞在感染后,病毒在其呼吸道分泌物、糞便和蛋中大量排出。帶毒雞則可能在感染后長時間內成為無癥狀攜帶者,不斷排出病毒。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病雞和帶毒雞在咳嗽、打噴嚏、呼吸時產生的飛沫中含有病毒,易感雞吸入這些飛沫后感染。此外,病毒還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空氣氣溶膠傳播,以及污染的飼料、飲水等途徑傳播。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可感染各種年齡段的雞,但以幼齡雞最為易感。不同品種和性別的雞對病毒的易感性無明顯差異。通常情況下,雞群初次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后,易感性較高;在經歷一次感染后,部分雞可產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和亞型之間的交叉保護力有限。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均有流行的可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傳播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飼養管理條件、環境衛生狀況、病毒血清型和亞型等。在飼養管理條件較差、衛生條件不達標、病毒血清型和亞型多樣化的雞群中,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傳播和流行風險較高。

③臨床癥狀

一般潛伏期為1-4天。在某些情況下,潛伏期可能更長,甚至可達2周。雛雞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后,病雞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消瘦、羽毛松亂、體溫升高等,同時可能出現呼吸道癥狀,如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等。部分病雞可能出現神經癥狀,如頭頸歪斜、運動失調等。成年雞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后,可能出現呼吸道癥狀,如咳嗽、打噴嚏等,無明顯的臨床表現。部分病雞可能出現產蛋率下降、蛋品質下降等癥狀。在慢性感染的情況下,病雞可能長期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如咳嗽、打噴嚏等,但死亡率較低。

④病理學變化

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雞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后,病毒會損害細胞膜和細胞器,導致細胞變性、壞死和脫落。病變主要出現在鼻腔、喉頭、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部位。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損傷后,黏膜會出現充血、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炎性細胞主要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會導致黏膜腫脹,進而影響呼吸道通暢。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雞的肺泡后,病毒會損傷肺泡上皮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肺泡充血、出血和炎性細胞浸潤。炎性細胞主要包括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等。肺泡充血、出血和炎性細胞浸潤會導致肺部功能減退,影響氣體交換。部分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雞會出現病毒性關節炎和肌炎。病毒感染關節滑膜后,會導致關節腫脹、疼痛和功能障礙。病毒感染肌肉后,會引起肌肉炎癥和肌纖維壞死。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雞的生殖系統后,病毒會損傷生殖道上皮細胞,導致局部充血、水腫和炎性細胞浸潤。病變主要出現在輸卵管、卵巢和睪丸等生殖器官。生殖系統病變會導致產蛋率下降、蛋品質下降等癥狀。

⑤實驗室診斷

通常采用雞胚尿囊膜接種或雞胚肝細胞接種,分離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后進行鑒定。病毒鑒定可通過電鏡觀察、免疫熒光染色、ELISA等方法進行。PCR是一種敏感、快速、準確地檢測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方法。通過設計針對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特定基因序列的引物,對病雞的組織樣本、呼吸道分泌物、糞便等進行PCR擴增,檢測是否存在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核酸。PCR方法可檢測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多種血清型和亞型。ELISA是一種常用的檢測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抗體的方法。通過制備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抗原,檢測病雞血清中是否存在特異性抗體。ELISA方法可用于診斷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評估感染程度以及監測疫苗接種效果。IFA是一種檢測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抗原的方法。通過制備病毒抗原,與熒光標記的二抗結合,檢測病雞組織樣本中是否存在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抗原。IFA方法可直接觀察病毒抗原,有利于病毒定位和病理組織學診斷。病毒分離與鑒定能觀察到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顆粒,或檢測到病毒核酸,可判定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PCR能檢測到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核酸,可判定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通過比較基因序列,可進一步確定病毒血清型和亞型。ELISA能看到病雞血清中特異性抗體滴度達到陽性閾值,可判定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通過比較抗體滴度,可評估感染程度。IFA觀察到病雞組織樣本中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抗原,可判定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

二、治療方案

為了預防出現繼發感染,抗菌消炎,選擇使用2.5%的強力霉素200g以及腎腫解毒藥物100g,用3500mL的清水與腎腫毒藥物混合均勻,向其中加入50g的強力霉素粉劑,讓雞群飲水,每天飲水兩次連續飲水三天。同時,對于呼吸道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雞可以口服氨茶堿,使用劑量為每只雞0.2mg,每天使用一次,連續使用三天。另外在中藥治療過程中推薦使用麻杏石甘散,該中藥組方是由杏仁20g、麻黃30g、桔梗30g、石膏120g、黃芩20g、連翹20g、金銀花30g、金蕎麥根20g、牛蒡子30g、穿心蓮30g、甘草30g組成,混合均勻之后將其研磨成粉末,用60目的銅篩進行過篩處理,按照每只雞每次使用0.5-1.0g的用量添加到飼料當中,每天使用兩次,連續使用5天。也可以選擇使用紫苑80g、魚腥草100g、石決明、桔梗各50g、蘇葉60g、白藥子和黃藥子各45g、梔子35g、郁金35g、大黃陳皮、甘草各40g、膽草、三仙各30g,研磨成粉末之后用60目的銅篩過篩,開水煎煮剩余藥液1500mL,藥渣添加到飼料中,按照1%的比例添加到飲用水中,讓雞群飲水,每天飲水兩次,連續飲水5天。

三、預防措施

為了綜合預防雞呼吸道疾病,要堅持每天清理雞舍,確保干凈衛生,減少病原體的存活和傳播。避免雞群過分擁擠,合理設置雞只的密度,防止交叉感染。堅持封閉化的養殖管理方式,限制人員和設備的來往,防止人為傳播病原體。禁止非必要的外來動物進入雞舍,并定期消殺工具和設備。疫苗接種可提高雞群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對于有疑似呼吸道疾病癥狀的雞只,進行病理學和實驗室檢測以確定病原體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已經確診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雞舍,需要嚴格限制訪客和人員進入,并注意使用專門工具進行操作。建立健康監測系統,詳細記錄雞群的相關健康指標,以及疫苗接種和藥物治療的記錄。

綜上所述,呼吸道疾病是雞養殖嚴重危害最為嚴重的一類綜合性疾病,發病原因多種多樣,該種疾病的傳播流行將會直接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對此類疾病單純使用疫苗和藥物治療遠遠不夠,需要加快構建綜合性的防治方案,注重做好科學飼養管理,增強雞群身體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流行率,保障家禽養殖安全。

猜你喜歡
嗜血血清型病毒感染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豬細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豬瘟病毒感染的診治
淺述豬副嗜血桿菌病的綜合防治
通遼地區牛肉與牛肉制品沙門氏菌血清型調查
副豬嗜血桿菌病及其診治體會
河市某規模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治
廣東地區水禽大腸桿菌血清型鑒定
肺炎鏈球菌血清型鑒定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
一起豬圓環病毒病并發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