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山水畫中意境的審美空間營造

2024-04-24 17:04關偉
書畫世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山水畫詩意意境

關偉

內容提要:意境在中國山水畫的空間營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中國山水畫審美精神、審美理想最核心的表達形式。中國山水畫所構建的空間已經不是現實的空間,而是理想化、自由化的超現實空間,是畫家在藝術創作中對情、景、意的高度統一和概括,是對自然物象深度理解的生動體現,也是畫家內在情感最富詩意的藝術表達。本文從空間與物象的融合、筆墨與心境的交融及詩意的表達幾個方面剖析意境在中國山水畫中的空間營造。

關鍵詞:山水畫;意境;空間;詩意

意境是中國山水畫創作中審美空間營造的核心和靈魂,畫家對審美空間的營造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再現,更是畫家內心情感的藝術表達,其所散發的獨特魅力也是中國山水畫的藝術價值所在?!八^意境,就是藝術家用心靈構筑的靈性空間,它具有深廣的人生歷史蘊涵和宇宙生命意識,又有摶虛為實、象外生象,能給人以廣泛聯想與無窮韻味的審美特征,是藝術作品中超越現實時空,富有形而上意味的藝術境界?!盵1]在中國山水畫中,畫家常常運用虛實結合、以少勝多的表現手法,通過對現實空間中山水的描繪,展現一種超脫塵世、寧靜致遠的超現實審美境界。中國山水畫中的山水往往不是具象的,而是經過畫家精心提煉和加工后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象。這種形象既有現實的基礎,又有理想的成分,使觀者在欣賞畫作時能夠產生對自然的聯想。

一、空間與物象的融合

空間與物象的融合是中國山水畫超越現實的藝術創造,是意境在山水畫中的重要體現。畫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概括和提煉,營造出一種超越現實的審美境界,這種境界正是畫家對空間與物象進行高度融合的結果。

劉禹錫認為“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2],這里的“境生于象外”事實上已經觸及了意境的核心問題,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山水畫中的意境存在于畫面描繪的景象之外。中國山水畫不追求對自然景物如實描繪,而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概括和提煉,創造出一種超越現實的藝術世界。這種藝術世界既有自然的真實,又有想象的自由;既有具象的形象,又有抽象的意味。因此,歷來評價中國山水畫創作成功與否,不僅在于如何觀察創作者在空間營造中的巧妙構思,更在于觀察創作者對物象的抽象理解和畫面呈現。正如龍迪勇所言:“要讓圖像這樣一種已經化為空間的時間切片達到敘事的目的,我們必須使它反映或暗示出事件的運動,必須把它重新納入時間的進程之中?!瓐D像敘事首先必須使空間時間化——而這,正是圖像敘事的本質?!盵3]中國山水畫中圖像的呈現正是遵循了空間中的時間切片理論,使現實中的物象以抽象的形式表現出來。畫家以主觀意識和審美精神為筆,將客觀物象進行加工、改造、提煉、升華,融入主觀情感和審美理想,使作品充滿節奏、韻律和靈動感,展現宇宙生命的律動,傳達出客觀物象生命的內在精神。因此,中國山水畫所構建的空間,已不再局限于簡單地表現自然中的具體物象,而是追求抒發創作者的內心體驗。同時,寫意、傳神、氣韻、意境等審美品位與修養在繪畫中也得以凸顯,成為山水畫表現手段的重要體現。

中國文化的獨特性使得中國畫的空間表現超越了自然與畫面空間的限制,賦予空間豐富而含蓄的意義。這是中國山水畫家對意境無限追求的必然結果和理想。在空間的表現上,中國山水畫強調“以小見大”,通過有限的空間來表現無限的宇宙。畫家通過對山水的布局和構圖,使得畫面的空間感得以無限延伸,從而營造出一種廣闊無垠的視覺效果。東方美認為,“中國人向不迷執宇宙之實體,而視空間為一種沖虛綿渺之意境”[4]。這種意境尤其體現在中國山水畫的散點構圖上,畫家從不同的視角展現在空間中的物象結構,同時也暗含時間的推移。正如高居翰所言,“這種透視法使用逐漸淡化的顏色來描繪逐漸遠去的景物,暗示了一種氣氛正介入看畫人和景物之間,以制造幻覺上的空間和距離感”[5]。在物象表現上,中國山水畫又強調“以形寫神”,畫家通過對物象的描繪,展現自然的內在精神和生命力量。畫家通過對山水形態、色彩、光影等元素的處理,使得畫面的物象具有了生動的情感,同時也流露出深邃的哲理。所以,在山水畫中,“意境的表層結構是‘象,深層結構是‘象外之象。并將表層結構的‘象作為實境,而深層結構是‘象外之象則為虛境”[6]。如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僅畫一葉小舟,上有一老者躬身獨釣,船周圍以淡墨寥寥數筆勾出水紋,其余畫面皆為空白。畫面雖沒有過多的物象,作者卻利用畫面的空白幻化出浩渺廣闊的意象空間,深刻地表達出空寂幽靜的“獨釣”意境,使人觀后拍手叫絕。這正是以“象外之象”營造空間的典范。

空間與物象的融合,使得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種意境不僅是對自然的再現,更是對生活的理解和對自然感悟的表達,是畫家內在情感和思想的抒發。通過對空間與物象的處理,畫家可以創造出一種深遠的意境,使觀者在欣賞畫面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畫家的情感和思想,從而實現心靈的共鳴。正因為有了這種意境的構建,中國山水畫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二、筆墨與心境的交融

筆墨與心境在中國山水畫創作中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如畫家所言“心境流淌于筆墨呈現于繪畫”,每一幅作品都是畫家內心情感的直接體現。在中國山水畫中,筆墨不僅是技法的表現形式,更是畫家內心情感的抒發。畫家通過不同的用筆和用墨方式表現豐富多樣的意境,使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山水的神韻和氣魄。同時,心境也是中國山水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畫家的心境可以生發意境之美感,彰顯畫家之品格,筆墨與心境共同構成了畫家創作的靈感和動力。因此,每一幅中國山水畫都是畫家內心世界的一部分,是他們對自然和生活的情感表達。

在用筆方面,畫家們注重對線條的運用。他們通過對毛筆的不同部位和力度的運用,創造出粗細、輕重、虛實等變化豐富的線條。有的畫家善于運用勾勒法,以簡潔明快的線條勾勒出山石的輪廓和紋理;有的畫家則擅長點染法,通過細膩的點線交織,表現出山水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而在用墨方面,畫家們追求墨色的深淺變化和質感的表現。他們利用水墨的濃度變化,通過渲染方式營造出濃淡相間、水墨淋漓的效果。有的畫家善于運用濕墨法,以濕潤的墨色表現出山水的潤澤和生氣;有的畫家則擅長干墨法,通過干燥的墨色表現出山水的古樸和厚重。通過巧妙的用筆和用墨,畫家們能夠將山水的形態、氣勢和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運用線條的變化和墨色的渲染,創造出富有生命力和韻味的畫面,使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的神韻和氣魄。

筆墨是中國山水畫意境表現的載體,也是構成中國山水畫的重要因素,更是中國文人抒發情懷的主要手段,歷代畫家對筆墨都有深入的研究。中國山水畫自唐代始就非常講究筆墨與意境的關系,即筆墨與心境的關系。畫家通過筆墨表達情感,傳達心境,筆墨是畫家內在心境在山水畫中的體現。正所謂“心隨筆運,取象不惑”,心境與筆墨的完美結合是中國山水畫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要創作出意境深遠、情境交融的山水畫作品,不僅要善于處理好物象與心境之間的關系,還要把握表達意境的方法,而筆墨正是物象與心境的橋梁。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之《論畫六法》中談到“骨法用筆”時說:“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盵7]畫家通過筆墨的運用,描繪出山的峻峭(圖1)、水的流動(圖2)、云的縹緲、樹的蒼翠等。

筆墨的粗細、濃淡、干濕、快慢等變化,都能表達畫家的情感和意境,如粗獷的筆觸可以表現山的雄渾,細膩的筆觸可以表現水的柔美。因此,筆墨不僅是畫家描繪自然的工具,也是他們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在筆墨的表現上,中國山水畫強調的是“以筆寫心”,通過筆墨的運用,表達畫家的情感。畫家通過輕重、快慢、濃淡、疏密的筆墨處理,使得畫面的筆墨有了豐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而畫家的心境決定了作品的創作風格和審美追求。在創作過程中,畫家需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筆墨,使畫面充滿情感。如當畫家心情愉快時,畫作可能會充滿生機和活力;當畫家心情低落時,畫作可能會顯得憂郁和沉靜。因此,心境是畫家創作的動力,也是山水畫的靈魂。在心境的表現上,中國山水畫又強調了“以心繪景”,通過畫家的內心世界來塑造畫面的意境,抒發畫家自己的喜怒哀樂,表達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這種心境的流露使得山水畫具有了深厚的人文內涵。

因此,“中國傳統美學給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規定,是‘情景交融”[8]。筆墨與心境的交融,使得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得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種意境不僅是對自然的再現,更是對生活的理解和表達,是對畫家情感和思想的抒發。通過對筆墨與心境的處理,畫家可以創造出一種深遠的意境,使觀者在欣賞畫面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畫家的情感和思想?!八囆g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意境?!盵9]60這種意境的構建,使得中國山水畫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總之,筆墨與心境在中國山水畫創作中相輔相成。畫家運用不同的筆墨技法,表現出豐富的意境,同時,心境也是畫家創作的重要動力和靈感來源。在中國山水畫的藝術世界中,筆墨與心境相互交織,共同構建出獨特的藝術之美。

三、詩意的表達

前面我們談到中國山水畫中空間與物象的營造,繪畫中的空間也是一種詩意性空間。中國山水畫創造出一種超越現實的虛幻空間,這里的虛幻空間也即詩意空間?!爱斘覀冋f一首詩、一幅畫、一曲樂章使人感到有意境時,它總是會在我們的眼中耳跡呈現出一片或清新,或寧靜,或悠遠,或空曠,或蕭疏……的有情趣的空間景象?!盵10]

在詩意的表現上,中國山水畫強調的是“以詩入畫”,通過詩意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境。宗白華認為:“中國詩詞文章里都著重這空中點染、摶虛成實的表現手法,使詩境、詞境里面有空間、有蕩漾,和中國畫具有同樣的結構?!盵9]70畫家通過對山水的描繪,以詩意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這種詩意的表達,使得山水畫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樣,在詩意的表達上,中國山水畫又強調“以畫入詩”,通過“深奧微妙的圖繪性描述,以它們復雜的季節性氛圍和色彩繽紛的效果,擴充并拓展了詩意標題的形象”[11]。宋朝張舜民曾說“詩是無形畫,畫是無形詩”,詩和畫在情感的表達上具有內在的統一性。一幅好的山水畫應該具有詩意,而一首好詩也同樣能呈現出生動的畫面。柳宗元的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與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所構建出來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馬遠畫中有詩,柳宗元詩中有畫,二者都達到了高超的審美境界。畫家通過對山水畫的描繪來引發讀者的詩意想象,創造出一種富有詩意的畫面,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這種詩意的表達,使得山水畫具有了深遠的影響力。

中國山水畫追求一種詩意化的空間再現,即對現實物象進行處理,從而獲得一種朦朧之美?!懊噪x微茫能產生比清晰直露更好的美感。這不是簡單的模糊不清,而是意緒的微茫難明,似有還無,若存若失?!盵12]87畫家認為,過于真實的物象無法呈現世界的本源,過于細致的描繪則阻礙了山水畫意境的深化和拓展,正如道家所謂“大道至簡”。畫家通過對物象的抽象概括,營造出一種與天地自然相通的氣象,以天地萬物之氣與畫家內在之氣相互交融,產生意境深遠的視覺效果。所以,“在中國畫中,畫家與其說在畫畫,倒不如說在畫氣”[12]119,畫家通過詩意化的意象構建并表達了山水畫的節奏和韻律。

因此,“意境是人的生命力活躍所開辟的、寓含哲學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張力的詩意空間?!盵13]詩意的表達不僅是對自然的再現,更是對生活的理解和表達,是畫家內心情感和思想的表達。通過對詩意的表達,畫家可以創造出一種深遠的意境,使觀者在欣賞畫面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畫家的情感和思想。這種意境的構建,使得中國山水畫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李可染對中國山水畫的創作有一段精辟的概括,他認為“畫山水,最重要的問題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沒有意境,或意境不鮮明,絕對畫不出好的山水畫來”[14]。我想這正是對山水畫創作最好的詮釋。

參考文獻

[1]成遠鏡. 意境美學[M]. 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1:135.

[2]劉禹錫. 劉禹錫集[M]. 卞孝萱,譯. 北京:中華書局,1990:763 .

[3]龍迪勇. 空間敘事學[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419.

[4]方東美. 東方詩哲:方東美論著輯要[M]. 王月清,李鐘梅,編.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55.

[5]高居翰. 圖說中國繪畫史[M]. 李渝,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36.

[6]劉九洲. 藝術意境概論[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125.

[7]何志明,潘運告. 唐五代畫論[M].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158.

[8]葉朗. 美學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5.

[9]宗白華. 美學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0]劉正強. 虛實相生 情景交融:意境辨釋[J]. 昆明師范學院學報,1980(5):48.

[11]方聞. 心印[M]. 李維琨,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52.

[12]朱良志. 中國美學十五講[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3]童慶炳.“意境”說六種及其申說[J]. 東疆學刊,2002(3):6.

[14]李可染. 李可染論藝術[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34.

策劃、組稿、責編:史春霖、金前文

猜你喜歡
山水畫詩意意境
我來打開山水畫
詩意地棲居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冬日浪漫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意境的追尋與創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被耽擱的詩意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