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崛起背景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策略研究

2024-04-25 04:04于亞光
綏化學院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話語大學生信息

于亞光 王 琳

(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著重指出,意識形態能夠決定文化的前進方向與發展路徑,要建設具有強大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將人民群眾的理想信念與道德觀念牢牢綁定在一起[1]。隨著自媒體的普及,民眾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表達訴求的渠道發生了巨大改變,外來、非主流的意識形態借由自媒體技術的開放性、自由性和隱匿性特點滲透到大學生群體中,這一轉變為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自媒體所引爆的新型“輿論戰場”,如何遵循總書記指示深化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已然成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點

自媒體指的是依托新興媒介技術實現的點對點、雙向互動的裂變式傳播載體,亦常被稱作“個人媒體”或“公民媒體”。與傳統媒體所依賴的“5W”傳播模式不同,基于“5A”傳播模式的自媒體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硬件與軟件的限制,讓信息的生產、交流與傳遞更具個性與效率[2]。

具體而言,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接雙方更具平等性。新媒體最顯著的特點是組織化主體與個體化主體均可擔當信息的生產者與傳播者,這打破了傳統上媒體單向灌輸、用戶被動接受的信息傳播生態。自媒體時代存在信息碎片化與系統化并存的特點。每個個體都可以將發現的新鮮事物以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上傳至自媒體平臺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與價值觀念。一方面,這種表達常常加入了信息生產、傳播者個人的情緒立場和價值判斷,在多次轉發與加工后更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但另一方面,真理往往越辯越明,部分傳播內容雖然在生產伊始出現了事實扭曲、春秋筆法等問題,但經過層層傳播,尤其是在多方主體加入了補充內容后,信息又朝著完整、系統的方向逐步完善起來。

此外,不同于傳統媒體至上而下的“泄洪式”信息傳播模式,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有著自下而上的“沸騰式”傳播特點[3]。技術進步讓大眾掌握了話語權,信息傳播因此更具裂變性與延展性,“信息爆炸”等傳播學現象頻頻發生。如何在這種裂變與延伸中融入主流意識形態成為高校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議題。自媒體時代是一個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共存的時代,由于個體傳播渠道愈漸豐富,民間輿論場逐漸成為社會整體輿論中不可小覷的力量,其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作用不斷增強。

在自媒體崛起背景下,新技術與新思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深刻變革。受其影響,高校意識形態出現了樣態革新與格局轉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述:“老百姓上了網,民意就上了網”[4]。自媒體的出現將民意搬到了網絡空間,拓寬了主流意識形態發展的可能性。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意識形態發生激烈碰撞,如果主流意識形態放棄由自媒體所開辟的傳播新空間,非主流、非權威乃至敵對化意識形態必將乘虛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可能因此陷入被動??梢娫谝庾R形態領域不能懷有“讓步”“共治”的僥幸心理,面對西方話語霸權與文化殖民要牢牢把握自媒體崛起的大趨勢,積極開拓輿論引領與價值傳播陣地,將高校建設成強大、高效的主流意識形態宣傳陣地。

二、自媒體崛起背景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現狀

(一)開放平臺削弱育人導向力。自媒體崛起背景下,西方國家加大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輸送力度,其目的在于弱化國人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認同,降低國人的文化自信、政治自信和制度自信。在這一過程中,自媒體扮演了介體角色。歐美國家借由近現代殖民掠奪所獲取的資源大力發展信息科技,累積起強大的媒介優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意識形態斗爭中搶占了先機。自媒體平臺已經成為西方價值滲透的薄弱地帶,在微信朋友圈、商業短視頻平臺經常能看到宣揚西方中心論、歷史虛無主義的內容[5]。自媒體平臺的開放性為西方技術殖民與價值輸出提供了更加隱蔽的路徑,青年學生很容易因為信息辨識能力差、價值體系不成熟等原因遭受蒙蔽。

(二)價值多元消解主流文化主導性。以“三微一抖”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以便捷化的操作方式、高效率的傳播模式和趣味性的主題內容塑造出與傳統媒體所傳播的主流意識形態截然不同的文化風貌。一方面,自媒體平臺詼諧輕逸的內容吸引大量學生側目,為他們營造出釋放天性、張揚個性的信息消費語境,也為高校意識形態教育提供了新渠道、新場所。但在另一方面,自媒體的崛起又催生出感官至上、獵奇主義、極端反權威等不良思潮。自媒體平臺中圖文并用、看似輕松有趣的內容組合成光怪陸離的影音世界,為學生提供發泄欲望、逃避現實的工具,大學生流連其中很容易產生技術依賴、電子成癮等問題[6]。

部分不良媒體有意識地鉆技術的空子、壟斷時代紅利,大搞病毒式傳播,導致高校主流意識形態引領環境進一步惡化,由此引發的大學生思維碎片化、情感扁平化不斷消解邏輯縝密、態度莊嚴的主流意識形態。尤其在智能識別、大數據分析、精準推送等輔助技術的影響下,學生陷入信息繭房、偏聽偏信非主流價值理念的現象時有發生,端莊、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吸引力弱化,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工作的開展環境愈加復雜。

(三)傳播自由動搖主流意識形態中心地位。本質上,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是特定話語權力關系的衍伸物,它彰顯的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持有者的權威性。在傳統媒體時代,主流價值觀念持有者雖然是廣大人民群眾,但發言權卻集中在少數主流媒體與權威機構。主流媒體、權威機構通過設置意識形態議程把控社會議題,實現輿論引導和價值引領。這種價值引領方式雖有中心化、專業性特質,但不夠重視人民群眾的心理訴求,其過度干預的心理引導方式容易引發主流意識形態塑造不牢固等問題。

自媒體的崛起打破了權威機構的話語權壟斷,媒體用戶從信息的接受者轉為發布者、傳播者甚至掌控者,大量民眾開始借助自媒體平臺表達立場、交流思想。一方面,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和諧、自由、多元理念非常貼合;但另一方面,對媒體用戶的輿論引領難度大幅提升,主流意識形態的中心地位逐漸被多元價值理念擠占。

(四)技術冰冷顛覆傳統人文話語范式。不同于傳統媒體宏大敘事、單向灌輸的信息傳播方式,自媒體依托虛擬、開放的信息技術成功向用戶輸出了大量生動、活潑、新奇的內容資源。自媒體平臺的雙向交互性提升了人的主體價值,進一步彌合了信息收發者之間的情感與社會距離,在意識形態教育中實現了由教育者占據絕對權威到教受雙方地位平等、交流互助的民主轉變。

自媒體強調人的本體地位,但過于關注用戶使用體驗很容易導致技術冰冷顛覆傳統人文話語范式,致使價值引領止步于低幼化、淺薄化的低質信息生產與傳播,難以滿足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工作的時代需求。同時,由于自媒體降低了信息的傳播門檻,平等地給予所有個體生產和傳播信息的權力,信息倫理問題更難追溯源頭、高校思政育人隊伍主流意識形態“維護者”角色的扮演難度加大。受限于技術理性與人文理性的天然差異,教師從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總結出的人文話語、工作經驗對學生的引導效果大打折扣,自媒體時代更具復雜性、隱匿性的倫理侵害問題成為高校意識形態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制約因素。

三、自媒體崛起背景下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建構路徑

(一)建設融媒體平臺,開辟意識形態傳播新格局。意識形態傳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其所處的媒介所決定。意識形態建構歸根結底是一類實踐問題,高校在提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實踐導向,從載體搭建、手段創新等方法論層面出發,借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時代信息技術搭建主流意識話語生產、傳播平臺,將內容創作與傳播的途徑牢牢攥在手中,為大學生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富足感,并借此實現對學生的思維塑造與價值引領。

由于生態位受到新興媒介的擠占,傳統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已經難以支撐高校全生命周期育人模式的有效實行。習近平總書記曾就這一問題做出過總結,他認為當代年輕人幾乎不看主流媒體,教育工作者應當將信息傳播的途徑擴展到新興媒體上,以其在意識形態戰場上占據主動權。為回應總書記的美好期許,把握住由自媒體崛起而產生的時代紅利,高校有必要創新教學手段,打造融媒體傳播平臺,為主流意識形態的有效傳播擴展陣地。

具體而言,要暢通主流意識形態的信息傳播渠道,將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空間從現實社會逐步轉移到網絡世界。教育工作者要增強自身的技術理性和技術能力,對新事物、新科技抱持學習熱情,清楚地認識到網絡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與育人功能,主動在以“三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上開通官方自媒體賬號,并通過數據畫像、大數據分析、精準推送等手段向學生群體推廣普及主流意識形態相關的知識信息,搭建、拓展大學生學習、交流意識形態的載體,通過主動出擊的方式搶占輿論高地、引領學生思維。同時,要抓住融媒體發展的新機遇,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思維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構建自媒體平臺,將線上與線下、傳統與現代媒體有機融合起來,發揮出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聯動輸出效應,打造出資源集約、協同高效、優勢互補的融媒體傳播體系,為大學生提供獲取信息、展示自我和發展成長的優質平臺。

(二)健全傳媒主體責任制,凈化意識形態教育生態。一方面,自媒體時代信息的開放性與去中心化為多元思潮開辟了一塊“自留地”;但另一方面,不少錯誤思想和敵對價值觀念借助信息技術的匿蹤性獲得了藏身之所。高校必須抓緊抓實意識形態傳播管理權,加強對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領,建立黨組織統籌規劃、各部門合作共進的協同工作機制,健全傳媒主體責任制,創造出清朗、健康的意識形態話語環境。

首先,要加強對高校官方自媒體賬號的監管,規范運營者、管理者的傳播行為和教育心態,提升各傳播環節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度,促進高校自媒體空間長效、有序、高質量發展。其次,要加強對高校自媒體運營者的媒介素養培訓,使之具備較強的基于新興媒體平臺傳達思想、引領輿論的能力,讓更多高校自媒體工作者獲得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正確履行運營者職責、行使運營者權力的能力。再次,要明確各教育主體責任,防止由于個人思想不正、品行不端所造成的意識形態陣地失守問題,方便高校在輿論危機發生時及時挽回自身名譽。最后,還應利用自媒體時代常見的區塊鏈與大數據等技術,將官方媒體平臺的使用者、發布者、管理者錨定在同一責任鏈條上。如此一來,一旦出現教育主體的失職瀆職行為便可以逐級上溯,找出問題的形成原因并做到公平賦責、依法追責和高效容錯。

為進一步凈化意識形態教育生態,高校還應要做好外部對接工作,積極尋求校外行政、執法力量的援助。要持有壯士斷腕的魄力,要敢于自我檢舉,做好自查自審工作。一旦發現自媒體平臺出現信息失真、言論失實的現象便應上報相關部門、采取補救措施,限制違法違紀的自媒體運營者繼續使用高校媒體平臺的權限,打造守法、透明的意識形態傳播環境。此外,高校還應完善輿情追蹤機制,做好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引領工作,為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感的提升肅清前進阻礙、營造良好環境。

(三)把握學生真實訴求,提升意識形態話語說服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提升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感的主要陣地。傳統的思政理論課往往熱衷于宏大敘事,將理論探討的視界聚焦在國際大事、經濟發展、國家整體建設等話題上,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感態度、學習進度等中微觀話題的重視不夠,難以滿足學生由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所催生出的更為個性化的心理訴求,降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向心力與指引力。為此,高校應當創新話題設置,提升意識形態話語說服力,引導參與議題的大學生自覺向主流意識形態靠攏。

1.抓住自媒體時代話語特點,創新意識形態話語體系。教育工作者應當保持對網絡、新媒體的學習熱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收集、接觸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內容,以自媒體技術賦能教育工作,借助生活化、網絡化的話語重塑意識形態引領工作模式。

2.抓實新媒體空間社交議題設置權,通過培養意見領袖、網絡宣傳員及內容輸出者,打造出能夠全面把控自媒體話題議程的主導群體。各觀點輸出者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與表達習慣,創造出具有自媒體時代特征的主流意識形態新話語。

3.擴展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內容,吸收由技術發展、社會進步所衍生出的新詞匯,用年輕人喜歡的“網言網語”重講中國好故事、重構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理論,將自媒體時代的優秀文化、多元價值同主流意識形態有機融合,形成學生愛學、教師好教、社會認可的意識形態引領工作新格局。

4.圍繞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創設趣味性網絡實踐活動,結合新時代所產生的新的社會熱點問題開展“微辯論”“網絡演講”“網站主題板塊設計”等活動。比如可以設置“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活之洞察”這一題目,讓學生通過網絡自主查閱、檢索、分析資料,結合自身的大學生活體悟編寫演講稿,在網絡媒體平臺中發表真人出鏡的演講視頻。此類實踐活動同大學生網絡生活中所養成的習慣相契合,能夠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我,增強思維品質與社交能力,提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在演講者、聽講者群體內的說服力。

(四)提升教育主體素養,掌控意識形態話語主導權。教育主體的政治覺悟與職業操守決定了高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牢靠程度,高校必須重視意識形態教育隊伍能力素養的發展,打造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能力強且能夠高效利用自媒體技術解決意識形態宣教問題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1.提升教育工作者理論素養。高校應秉持“育人先育己”的教育理念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切實融入到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內,以此夯實教師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礎。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以真摯的語言、深刻的情感將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傳達給大學生,切實提升意識形態話語引領力。

2.強化教育工作者政治素養。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在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六要”標準中,首要要求便是“政治要強”,這是由思政課的教育任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目標所共同決定的[7]。提升教師隊伍的政治素養是高校做好大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必要前提。高校意識形態教育者必須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自媒體時代碎片化、扁平化、復雜化的信息,懷揣高昂的斗志與堅定的使命感,保證自身教育工作的落腳點不被敵對意識形態所沖垮。要培養教育工作者對新媒體內容的政治敏感度,要善于搭建載體、統籌規劃,因勢利導地應對自媒體倫理風險,做好自媒體時代新興思潮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的“守門人”。

3.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溝通技能與話語表達能力。在大學生活中,同學生交流溝通最為頻繁的是教師、輔導員、校務管理等教育主體。教育工作者的理論能力與專業技能是決定其自身育人引領能力的根本因素。專業、理性的意識形態內容需要依托于情感化的溝通話語提升感染力和傳播價值。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學生所想”,主動接觸學生群體喜聞樂見的新媒體網站,并嘗試使用日?;?、生活化、輕松畫的網絡話語體系重構意識形態內容,讓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工作變成充滿趣味性的師生互動過程。

4.強化教育工作者媒介素養。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者應當提升自身的技術敏銳度,善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虛擬現實等新興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意識形態宣教工作。高校要把握住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規律,開展系統化、專業化的媒介培訓活動,強化教師的自媒體思維、互聯網思維,將平等、開放、去中心化的思想理融入到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提升工作中,加深教學、管理、監督等業務與時代發展的契合性。

結語

在自媒體崛起的沖擊下,國內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曾表現出短暫的疑惑與困頓,未能首先抓住機遇適切地拓展意識形態話語建構的全新“領地”,導致大學生意識形態引領“慢人一步”。但高校作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不能因此產生同敵對意識形態共存的消極想法,而要在后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繼續堅守馬克思主義主導地位、強化網絡陣地意識,爭取在意識形態話語權斗爭中搶占主動權,以自媒體平臺推動借助主流意識形態在學生群眾中開枝散葉、落地生根,切實增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影響力、解釋力與實效性。

猜你喜歡
話語大學生信息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話語新聞
話語新聞
“那什么”的話語功能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