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應用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2024-04-25 04:36馬繼玉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通識課程內容案例

馬繼玉

(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內容。 通識選修課是高校通識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其教學內容涵蓋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其特點主要包括開放性、多樣性、靈活性等。 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 缺乏實踐經驗和團隊合作能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通識選修課的教學模式改革顯得尤為重要。將教育觀念和模式與國際接軌,把應用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放在首位,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的人才。

1 高校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的研究現狀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市場化的發展,通識選修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布魯斯·喬伊斯(Bruce Joyce)和瑪莎·韋爾(Marsha Weil)出版《教學模式》一書之后[1],教育學者們對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這一概念的系統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教學模式概念的界定、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教學模式的創建及具體使用指導、教學效果和教育影響等方面,有些國家和地區為培養卓越教學理念制定了專門計劃[2]。 張旋(2014)提出將課程學習與學生個人成長成才的目標相結合,從而實現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的創新[3];曾文爐(2019)提出將課程學習與真實的科研實踐相結合的通識選修課的教學模式創新[4];杜學領(2020)提出對通識選修課的過程性考核[5]。

2 當前高校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教改意義

通識選修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三是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這類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培養其面對現實環境的分析和決策能力。當前高校通識選修課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包括過于依賴傳統講授式教學、課程內容與現實脫節、缺乏國際視野的培養以及教學評估方式的單一性等。

2.1 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目前,大多數通識選修課仍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從而導致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養。 此外,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側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2.2 課程內容與現實脫節

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社會和經濟環境中,通識選修課的內容有時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課程內容缺乏對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分析和預測,也缺乏對新興經濟模式(如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的介紹。這種脫節使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影響了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2.3 缺乏國際視野的培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尤為重要。 然而,當前通識選修課程往往只關注本國或本地區的狀況,這種缺乏可能導致學生在面對國際社會和經濟問題時缺乏足夠的理解和應對能力。全球市場一體化、企業生存數字化、市場競爭國際化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人才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國內競爭上升到國際之間的競爭, 將高校教育觀念和模式與國際接軌, 把應用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放在首位,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2.4 教學評估方式單一

現行的教學評估方式多以單一的閉卷考試為主,這種評估方式難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在分析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方面。單一的評估方式可能導致學生過分關注考試成績,而忽視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3 高校通識選修課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

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更新課程內容、加強國際視野的培養以及多元化教學評估,可以更好地滿足當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3.1 突破傳統通識選修課課程講授的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灌輸性的教學方式、填鴨式的講授,學生無法獲得感性認識,因此改進課堂講授的傳統模式是保證課程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在教學模式方面,可采用圍繞案例的課堂精講為主,同時兼顧結合實踐和小組討論等立體化教學方式。 完善授課視頻、演示文稿(PDF)、課堂討論、隨堂測驗、單元練習、課后作業、影視作品案例資料等相關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方法、工具建設豐富的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有效利用平臺上的視頻、課件、漸進式測試、討論題等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課前向學生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或視頻材料,引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為課堂講授提供基礎。 課堂上通過討論案例、回答問題等形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課后加強與學生的課后溝通和交流,通過線上線下討論、答疑、隨機調查等形式建立有效的課程反饋機制,及時回答學生的疑問,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二是建立案例庫,實施案例法教學。 運用案例分析配合理論教學是實現二者結合的一種有效方法。案例教學是將豐富的理論蘊藏在一個模擬事件當中,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主動自覺地融入教學活動中。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恰當選取案例,設計典型案例課題,教學的過程中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以達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引出課程內容,并通過互動討論分析案例,引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深奧的理論淺顯化,學生樂于接受,并在未來的學習或科研實踐中靈活應用。

三是教學方法的改革。 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采用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等,對于培養同學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

總之,通過采取形式多樣而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開展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創新,提升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4]。

3.2 構建滿足應用性和國際化的課程內容體系

通識選修課與專業課的受眾學生群體不同,科學有效的設置課程內容體系,使各專業學生學習和接受知識,在保證理論教學的同時,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一是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創新。在課程內容體系基礎上,在深入調研社會需求和知識需求的基礎上,與社會實際接軌,與國際接軌,構建通識選修課課程知識體系和課程內容。如在財經特色類選修課跨學科課程設計時,將財經知識與國際政治、文化、環境等領域相結合,設計跨學科的課程內容,可開設涵蓋國際貿易、全球市場分析等主題的課程。

二是國際化教學資源的引入。 與國際接軌,對課程知識整合,構建國際化的課程內容體系??梢雵H知名專家、學者的講座或視頻,為學生提供國際視角下的知識體系。 同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外高校合作,開展學生交流項目,或共同開設在線課程,讓學生在國際化環境中學習。

三是注重實踐環節,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和實習, 讓他們在實踐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科研積累良好的實際經驗和能力。

四是加強學生選課指導,實現通識教育育人目標。 選課是通識選修課目標實現的重要環節,在學生的選課系統上設置選課操作指南,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課程,并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課,增強學生與課程的匹配度,使學生樂學愛學。 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涉獵各學科領域,獲得必要的價值分析、探究方式與能力的訓練,提升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養成健全人格,為學生的多向發展奠定基礎。

3.3 融入思政元素,推進課程思政教學建設

課程思政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中,通過課程的設計、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課程思政的內涵包括了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課程思政的特點主要包括了貫穿全程、貫穿全域、貫穿全課程等,即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學全領域中、教學全課程中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在通識選修課中應用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入到課程內容中,引導學生學習國家政策、社會現象等相關知識。 引導學生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將思政元素融合其中。 在價值塑造方面,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培養方面,堅定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學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在職業精神和道德提升方面,引導學生理解并實踐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 增強職業責任感,培養學生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開拓創新的職業品格和行為習慣[6]。

3.4 優化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

打破傳統課程單一考試評價模式,實行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優化改革。傳統考核方式反映不出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知識掌握的真實性。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為目標,以課程教學大綱為依據,建立科學、合理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對學生在課堂學習、課后思考練習、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報告等各環節的表現加強對學習過程的監測,從而進行多元化綜合評價。 由死記硬背式考核擴展為知識性、開放性、包容性考核。同時,建立完善的教學反饋機制,定期收集學生和教師的反饋,以此不斷優化和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做到教授內容與實現方法的與時俱進。

3.5 加強授課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任課教師進行實踐培訓和實務進修, 為教師提供關于國際化教學方法、 新興財經知識等方面的定期培訓和研修機會。 支持教師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其他教育工作者交流教學經驗和研究成果。鼓勵高水平教師尤其是教學名師加入通識選修課程團隊, 切實提高通識選修課程質量。

通過這些改革措施,可以使通識選修課的教學模式更加貼近高校學生的需求, 提高教學效果,實現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性人才的育人目標。

猜你喜歡
通識課程內容案例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簡述大學通識課教學改革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