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歷史虛無主義挑戰,推進思政課教學創新

2024-04-25 08:54干成俊
當代教研論叢 2024年2期
關鍵詞:虛無主義革命馬克思主義

馮 瑞,干成俊

(安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蔓延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強大學生的歷史觀念和文化自信,防范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侵蝕,是擺在思政課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

數字時代,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一定范圍內蔓延,部分青年大學生存在歷史虛無主義傾向。[1]歷史虛無主義否定歷史存在客觀規律和意義,否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科學性,因而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侵蝕。

1.否定革命歷史貢獻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否定近現代中國選擇革命道路推翻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確性,認為這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辛卓絕的革命斗爭過程,詆毀無數仁人志士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奮斗犧牲的歷史,主張中國應該選擇英美式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放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道路,重歸資本主義軌道;否定毛澤東同志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威性,主張中國最終走向資本主義。這種對中國革命歷史的歪曲與否定,否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地位,目的是削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最終使中國淪為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的附庸。

2.消解階級分析方法

階級分析方法是運用唯物史觀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列寧認為必須牢牢抓住社會被劃分為不同階級這一事實,以階級斗爭變化作為主線,用這種觀點分析一切社會問題。[2]然而,總有一些反動倒退的聲音,想阻擋歷史洪流,扭轉時代進步。他們否定階級斗爭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思想,妄圖替封建殘余勢力和舊勢力翻案平反,想給已經褪色的舊夢想注入新生命。例如,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試圖否定階級分析法,提出用“超階級”“超黨派”等模糊概念代替;有的公開拋棄階級分析法,認為只有《蔣介石日記》中的內容才是“真實”的,企圖為蔣介石翻案;還有的美化帝國主義侵略史,為封建買辦和官僚資產階級平反,鼓吹舊中國軍閥混戰的黑暗為溫情時代,說阻礙歷史進步的慈禧等人是推動進步的英雄。這些歷史虛無主義者否定階級分析法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打著“客觀”的幌子,實際上是在為反動階級勢力翻案,替他們的反動行為開脫。

3.消費和娛樂化歷史

數字時代,歷史虛無主義也藉由網絡隱秘傳播。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和影視制作中,出現了對歷史進行“戲說”“惡搞”的作品,這些作品為迎合大眾口味,追求觀眾數量,隨意改編歷史故事,編造荒誕離奇的情節。如:個別抗日題材影視作品中出現的“褲襠藏雷”“手撕鬼子”等夸張描述,嚴重缺乏對歷史的尊重,會誤導觀眾對歷史的理解。還有些作品將英雄人物塑造為負面形象,如在某部作品中,將郭建光描繪成膽小鬼,明顯與歷史事實不符。這些都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在數字時代的新的表現形式。

中國近現代史記載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歷程,是一段充滿奮斗和犧牲的歷史。將其戲說惡搞,用來消費,不僅失去歷史本真,也有悖于對英雄人物的尊重。這種將歷史娛樂化、消費化的做法,不利于傳承民族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引起重視。

4.推崇唯心史觀

鄧小平指出,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不能根據主觀假設和臆斷隨意改變。我們應該在總結大量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其中的聯系,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根據主觀愿望,斷章取義地使用某些歷史事實,脫離歷史的客觀進程,進行各種臆斷和假設。[3]然而,歷史虛無主義者往往根據主觀臆斷和假設來解讀歷史。有的根據主觀愿望,選擇性使用某些歷史事實,脫離歷史的客觀發展脈絡進行各種臆斷和假設。他們抽象地討論“如果歷史走了另一條道路”會怎樣,而不去分析事情為什么會以現在的方式發生;還有的無視歷史事實,根據主觀臆斷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隨意解讀。歷史有其必然性,不是可以任意假設的。關于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應看到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不是主觀夸大某些可能性。抽象地討論“如果”這樣的問題,沒有太大意義。正確的歷史思維應該是分析某事件為什么會發生,而不是假設它沒有發生會如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運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

二、歷史虛無主義對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消極影響

歷史是民族的根脈,歷史記憶構成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作為高等教育德育的主陣地,思政課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馬克思主義的重任。如果讓歷史虛無主義這種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進入思政課堂,會對課程教學產生消極影響。

1.會削弱思政課的政治屬性

歷史虛無主義對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科學性提出質疑,否定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過程中的領導作用,這會削弱思政課教學的政治屬性。例如,歷史虛無主義者們否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認為一切歷史資料都帶有主觀編造的印記,無法反映客觀歷史事實,由此否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科學性;歷史虛無主義否認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中的決定性領導作用,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這些觀點無疑削弱了思政課堂應該傳授的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歷史虛無主義者們淡化階級斗爭概念,提出所謂“超階級”理論,也削弱了思政課堂的階級立場。再如,它否認社會矛盾的根源在于階級矛盾,提倡“超階級”的理論方法,否定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削弱了思政課堂應堅持的無產階級立場;歷史虛無主義者們否定革命歷史,推崇主觀臆斷,削弱了思政課堂應傳授的客觀歷史觀。又如,它否定延安時期的革命歷史,根據個人臆斷夸大那一歷史時期的負面情況,這與應根據具體歷史條件客觀評價歷史時期的思想要求背道而馳。

如果讓這些歷史虛無主義觀點進入思政課堂,將會嚴重影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歷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解,使他們無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歷史觀,這勢必會削弱思政課原有的政治屬性。

2.會動搖大學生的政治信仰

數字時代下,歷史虛無主義的隱秘傳播沖擊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動搖了部分大學生的政治信仰。一方面,這些觀點過分強調歷史的多面性,否定歷史價值判斷的存在,散布“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觀點,導致片面和狹隘的歷史觀。我們承認任何歷史都有其復雜性,但也應當肯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向民族獨立的偉大歷史。改革開放作為黨的重要舉措,對國家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也應保持政治信念,用辯證和開放的眼光看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今天。另一方面,一些觀點過于片面地選擇和放大某些歷史片段,以此否定改革開放進程,并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及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些觀點常將出現的社會問題簡單歸因于理論缺陷,并宣揚“社會主義存在缺陷論”與“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需要注意的是,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判斷力和理論知識還有待提高;同時,其對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認識也不夠全面和清晰。這些因素使得一些大學生的思想可能會出現片面化傾向。因此,我們要以辯證和理性的態度看待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增進對其在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的理解。這對于維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也會有所幫助。

3.復雜了思政課的教育環境

2005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學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歷史虛無主義者們利用新媒體平臺覆蓋面廣、傳遞速度快以及隱藏度高等特點肆意傳播其言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環境更為復雜,對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戰。

近年來,一些倡導“去革命化”“解放思想”的歷史虛無主義觀點,利用新媒體的多樣化傳播手段與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爭奪話語權。這些觀點試圖占領輿論制高點,指出當前社會轉型期出現的某些問題,并將其歸咎于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這些新的觀點傳播對部分師生產生了一定影響,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情況和新問題,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復雜性。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任何社會轉型時期都會出現一定問題,要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現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科學性與適用性更不容置疑。雖然意識形態領域的傳播需要考慮不同觀點,但核心價值觀念必須要堅持。

三、思政課防范歷史虛無主義的主要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盵4]因此,面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高校思政課的侵蝕,我們必須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深入實施高校思政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完善教材體系,提高教師素質,創新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5]切實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解析式”的基礎理論教育

“解析式”的基礎理論教育,是指高校思政課教師通過系統全面地解析和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知識,來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以辨明歷史虛無主義的反動本質,防范其對學生思想的侵蝕影響。

首先,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教育。馬克思主義認為,歷史是一個可知的過程,它不是自然過程,而是人們積極創造的結果。歷史具有客觀性、發展性和階級性等基本特征。[6]這些觀點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歷史提供了科學指導。教師應當通過實例說明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科學性,幫助學生識破歷史虛無主義對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歪曲。如:可以結合中國革命史的實例,講解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中“歷史的客觀性”與“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等重要內容,并針對歷史虛無主義對此的歪曲進行辨析。

其次,教師應加強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在歷史創造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觀點的教育。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革命實踐中創造歷史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7]我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充分調動和組織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教師可以通過解析具體的革命實踐,幫助學生深刻認識這一點。教師可以結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革命實踐來說明,這場革命之所以能夠最終取得勝利,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依靠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與參與,將他們組織起來開展革命斗爭,以此彰顯出人民群眾在推動革命獲得勝利中發揮的主體作用。

最后,教師還應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進行教育,增強學生的階級覺悟。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階級斗爭是社會前進的基本動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7]教師可以選擇中國社會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階級矛盾沖突,通過深入剖析不同階級群體之間的斗爭過程,揭示階級斗爭在推動中國歷史變遷中的內在邏輯。如:分析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斗爭推動了古代農民起義;近代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沖突催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等。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指出歷史虛無主義試圖掩蓋階級斗爭的實質,是為了維護舊勢力的利益,讓學生提高警惕,不被其歪曲觀點所迷惑。這種針對性的階級斗爭教育,能強化大學生的階級站位,也使大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視角剖析歷史問題。

2.“啟發式”的互動教學方法

為有效防范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的侵蝕,思政課教學中應積極采用“啟發式”的互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可以組織學生對重要的歷史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在教師的啟發和學生間的交流互動中,獲得獨立思考和正確理解歷史的能力。

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善于設置引導性問題,激發學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興趣。例如,針對某些學者否定毛澤東同志在革命中的領導作用,教師可以把問題引導到“沒有毛澤東的領導,革命是否能夠成功”這個歷史假設上,促使學生回顧歷史,重新審視毛澤東的獨特貢獻。通過這種啟發性提問,教師可將學生的思維帶入深層次的歷史思考中。接著,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使他們在交流中相互啟發、開拓視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提出具有一定爭議的歷史命題,讓他們展開辯論式的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后,各組歸納觀點,教師進行評價。這種互動討論能推動學生主動思考歷史。最后,教師應根據討論情況,給予必要的補充和總結,以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對存在誤解的學生,應及時指正引導,使他們在討論互動中獲得啟發。

運用“啟發式”教學,可以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由傳統的灌輸式向互動式轉變,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歷史的能力,對防范歷史虛無主義產生重要作用。

3.“體驗式”的實踐教學環節

為提高大學生對革命歷史的認同感,防范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高校思政課教學中應增加“體驗式”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紅色革命舊址、開展主題實踐等方式,使其通過親身體驗增強對革命歷史的認同。

首先,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觀延安、井岡山等革命舊址,在現場感受先輩革命者的奮斗歷程。例如,組織參觀延安革命根據地,讓學生親臨延安窯洞,聆聽解說,可以使他們更直觀地了解在物質匱乏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高舉革命旗幟,積極探索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道路。這種親身體驗能加深學生對革命歷史的認識。其次,教師可通過“重走長征路”等紅色主題實踐活動,重現革命歷史場景。在活動中,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擬革命場景,可以使其感受革命先烈當年歷盡艱辛最后取得勝利的過程。這種形式新穎的革命史再現,能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偉大意義。再者,學校還可以建設紅色主題社區,打造沉浸式學習環境。如設置特色紅色主題宿舍區,舍內設計富有革命氣息,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革命歷史。這種通過環境熏陶的教學,能潛移默化增強學生對革命歷史的認同。最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收集本地區的紅色文物和口述歷史,編撰紅色革命故事,進行文藝創作等活動,親手書寫革命歷史,這樣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革命歷史認同感。

通過“體驗式”教學環節的延伸,可以使革命傳統教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增強大學生的革命歷史認同,防范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

4.“融合式”的線上線下教學

面對數字時代下歷史虛無主義在網絡空間傳播的新情況,高校思政課教學需要推進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擴大思政課正面宣傳的覆蓋面。首先,高校要建設專門的網絡思政課教學平臺,提供視頻課程、討論區等線上教學資源。平臺上的視頻課程,可以使教師的思政課教學走出課堂,被更多學生獲取學習。開設在線討論區,組織師生就歷史問題展開網絡討論,教師可及時對錯誤觀點進行修正,擴大正面引導的范圍。其次,教師要利用網絡平臺對歷史虛無主義觀點進行辟謠,可以及時發布權威的析辯文章,針對網絡上錯誤歷史言論進行辯駁,澄清事實真相;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辟謠工作,撰寫反駁文章,進行正面宣傳。再者,教師要將網絡平臺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可以在授課前在網絡平臺布置預習任務,課后布置網絡討論題,學生完成后再回到課堂展開深入討論,這樣可以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最后,教師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手段進行正面引導,如開設抖音、B站等新媒體賬號,發布正面健康的歷史文化內容;也可以組織學生以新媒體方式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增強覆蓋面。

四、結語

歷史虛無主義泛化會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歷史認同產生消極影響,因而必須引起重視。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責無旁貸,必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通過“解析式”的基礎理論教學,使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科學史觀,辨明歷史虛無主義的反動本質。采用“啟發式”的互動教學法,組織學生討論探索歷史問題,在思考中得到啟發。增加“體驗式”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親身參與使學生感受革命歷史,增強認同感。推進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擴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正面引導的范圍。

這些舉措既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進行理論研判,也講究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對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文化自信,防范歷史虛無主義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展望未來,高校思政課教學仍需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歡
虛無主義革命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舉旗亮劍遏制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堅定道路自信 理直氣壯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必須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