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成“雙碳”目標建筑領域再做“減法”《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解讀

2024-04-25 15:02柯善北
中華建設 2024年4期
關鍵詞:降碳建筑節能新建

本刊記者 柯善北

就全生命周期而言,建筑是當之無愧的“能耗大戶”。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建筑領域必須擔當起節能降碳的“主力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要求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持續提高建筑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達成“雙碳”目標 “能耗大戶”需擔當

無論是生產、施工還是運行階段,建筑都有著較高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建筑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顯示,2020 年全國建筑與建造能耗總量為 22.7 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 45.5%;全國建筑與建造碳排放總量為50.8 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 50.9%;全國建筑運行碳排放總量為 21.6 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 21.7%。

2020年9月,我國明確提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這是中國展現負責任大國使命擔當,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發出的莊嚴承諾。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建筑領域必須加大節能降碳的力度。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建筑節能的探索。1986年,我國出臺《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出在1980-1981年住宅通用設計能耗水平的基礎上節約30%。此后,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體系逐步建立完善,建筑節能相關工作在探索發展中不斷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至關乎人類文明興衰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建筑節能降碳的發展步伐不斷提速。特別是“雙碳”目標提出后,各項政策措施不斷實施落地。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系統謀劃、總體部署。文件對建筑領域節能降碳作出專門指示,包括推進城鄉建設和管理模式低碳轉型、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加快優化建筑用能結構等。

2022年3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建設發展方式,為城鄉建設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在相關政策推動下,近年來建筑節能降碳工作取得實效。相關統計數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由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至20億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了84%;全國累計實施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2.95億平方米,由此每年可節約標煤115萬噸,實現碳減排230萬噸。

增量存量并重 補齊建筑能耗短板

建筑節能降碳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許多短板需要補齊,如我國建筑存量規模較大,許多老舊建筑節能耗較高;重設計輕運營,建筑全生命周期節能降碳效果不明顯,等等。

此次《工作方案》出臺,提出了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推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為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下降約束性指標、助力大規模設備更新提供重要支撐。

《工作方案》提出“分兩步走”目標:到2025年,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積比2023年增長0.2億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比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電力消費占比超過55%,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實現規?;l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進一步推進,建筑用能結構更加優化,建成一批綠色低碳高品質建筑,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取得顯著成效。

針對目前建筑節能降碳工作存在的短板,《工作方案》提出十二方面重點任務,包括提升城鎮新建建筑節能降碳水平、推進城鎮既有建筑改造升級、強化建筑運行節能降碳管理、推動建筑用能低碳轉型、推進供熱計量和按供熱量收費、提升農房綠色低碳水平、推進綠色低碳建造、嚴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推廣、完善建筑領域能耗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強化法規標準支撐、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等。

優增量、改存量,《工作方案》首先對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降碳工作作出明確指示。

《工作方案》提出,優化新建建筑節能降碳設計,采用高效節能低碳設備,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鼓勵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建設,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級綠色建筑比例。強化年運行能耗1000噸標準煤(或電耗500萬千萬時)及以上建筑項目節能審查,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降碳強制性標準。

我國既有建筑面積居世界首位,城鎮總建筑存量約650億平方米,據相關機構預估,其中近40%是非節能建筑,進行節能降碳改造的潛力巨大。為此,《工作方案》提出組織實施能效診斷,建立城市級建筑節能降碳改造數據庫和項目儲備庫。以城市為單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計劃,結合重點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區公共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工作統籌推進。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部分的能效應達到現行標準規定,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全球建筑物跟蹤報告數據,2021 年建筑物的運行消耗了全球最終能源消耗的30%,碳排放則占能源部門總排放量的 27%。由此可見,建筑物運行階段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可忽視。而目前我國建筑節能降碳工作過程中,重設計、輕運行的現象較為嚴重,許多設計階段制定的指標難以落實到實際運行過程中。

為此,《工作方案》提出強化建筑運行節能降碳管理。加大高效節能家電等設備推廣力度,鼓勵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設備。建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加快建立并嚴格執行公共建筑室內溫度控制機制,依法開展建筑冬夏室內溫度控制等情況檢查,嚴肅查處違法用能行為。推廣應用高效柔性智能調控技術,推動建筑群整體參與電力需求響應和調峰。

實策實招 加速建筑節能降碳落地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近年來各地在建筑節能降碳工作上下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施實策。

3月1日,《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明確,新建建筑應當執行對應標準和可再生能源應用的要求;有序推動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與城市更新項目相銜接;在工程獎項評審、個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以及表彰獎勵等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建筑綠色發展。這部地方性法規的出臺,是推動北京市建筑領域綠色發展,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今年2月,《河南省2024-2025年節能工作方案》印發,其中特別強調,要全面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推進綠色低碳建造,積極推廣超低能耗建筑,鼓勵各地探索發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

2022年8月,《云南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該方案突出云南氣候特點,立足云南山地、河谷、高原氣候以及5個氣候區兼具的復雜地域特征,分類推進建筑節能降碳,深入做好建筑節能工作,因地制宜推廣適用的建筑節能低碳技術,鼓勵建設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其中星級綠色建筑占比力爭達到30%以上。

實現“雙碳”目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前景廣闊、任務繁重,需要全社會在思想認識上不斷提高,凝聚共識,攜手打好這場“硬仗”。

猜你喜歡
降碳建筑節能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通過節能診斷對鋼管熱浸鍍鋅企業節能降碳研究
節能降碳倡議書
重慶三年新建農村公路6.26×10~4 km
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節能降碳 綠色發展
土木工程中建筑節能的重要性簡述
現代建筑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
萬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東、溫新建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