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對印控克區作出“新裁決”有何意味

2024-04-25 12:26藍建學
領導文萃 2024年8期
關鍵詞:單方面最高法院莫迪

藍建學

2023年12月11日,印度最高法院應印度國內部分人士申請作出裁決,支持2019年8月莫迪政府廢除關乎“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高度自治地位的印度憲法第370條,并將該地區地位降級為“中央直轄區”的決定。印度最高法院還要求聯邦政府盡快恢復印控克區的“地方邦”地位,并規定該地區須在2024年9月30日前舉行地方選舉。值得關注的是,裁決還認為印度政府在2019年設立的所謂“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合法有效。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中方從不承認印度單方面非法設立的所謂“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印度國內的司法裁決并不能改變中印邊界西段地區歷來屬于中國的客觀事實。

印度的盤算

在此番裁決中,印度最高法院宣稱“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沒有內部主權”,剝奪了該地區長期以來享有的半自治特殊地位,旨在“使該地區與印度其他邦逐漸處于同等地位”,以便印度政府直接管控該地區。此外,將印控克區從行政區劃上分解為所謂“查謨與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和“拉達克中央直轄區”或許是印度政府及最高法院的另一個“如意算盤”,目的可能在于將印巴與中印領土爭端隔開,進而“各個擊破”,假以時日再將“中央直轄區”升級為“地方邦”。1986年,印度議會曾通過立法單方面將在我國藏南地區非法設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級為“邦”。

撤銷印控克區高度自治地位并“將其納入印度整體”是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印人黨)在2019年大選期間做出的“重大承諾”之一。2024年5月,印度人民院將舉行新一屆大選,盡管目前來看印人黨選情優勢盡顯,但其仍不敢掉以輕心。印度最高法院此時作出上述裁決,意在為2019年8月莫迪政府的單方面決定“背書”,從而營造莫迪本人及印人黨“言必信、行必果、能交付”的? “國家守護者”形象,進而籠絡? “印地語核心區”選民和激進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勢力支持莫迪連任。

據印媒透露,撤銷憲法第370條后,印控克區的權力范圍和法律地位將發生如下變化:在金融、國防、外交和通訊以外的所有事務上不再享有法定自主權或任何特殊權力;當地民眾不再能擁有雙重國籍;該地區只能懸掛印度國旗,而非此前的地區旗幟;印度憲法第360條“財政緊急狀態”條款將適用該地區;在印度保留制度下,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等該地區少數族群將在政府公共部門領域的就業、教育等方面享有16%的保留名額優待;其他邦印度公民可在印控克區購買土地或擁有資產;該地區將適用于印度《知情權法案》,該法案要求政府和由政府資助的組織給予民眾更多知情權;該地區立法議會每屆任期由六年改為五年,與印度其他邦議會任期一致;印控克區婦女若與外國公民或其他邦印度公民通婚,將不再失去印度公民或地區身份;該地區村委會不再是“擺設”,將與其他邦村委會權利一致;該地區兒童將受益于印度《孩童免費義務教育法案》 等。

正是基于上述情形,印度總理莫迪對印度最高法院的裁決表示歡迎,并稱其為“希望的燈塔”。印度知名學者拉賈·莫漢亦在印媒上建言稱,莫迪政府應利用當前有利的國際戰略環境,堅定落實最高法院判決,“為印度徹底斷絕外部勢力干預克區奠定法律基礎”,讓“印度有機會永久性終結外部世界干預”。

引發各方反對與憂慮

然而,印度最高法院的裁決不僅無視了印控克區人民意愿與利益關切,也無視了印巴雙邊協議和現實矛盾,更無視了國際社會共識與正義呼聲。印度國內批評人士認為,此次裁決是印人黨為打壓印度唯一穆斯林占多數地區而采取的又一舉措,莫迪政府的決定“違憲”“剝奪地方主權”“無視人民意愿”,并要求撤銷該決定。近些年,印度政客公然發表反穆斯林且違背世俗主義的言論,但在印度國內不僅不被譴責,反而還能增強自身政治影響力,這完全打破了印度長期以來遵循的政治規范。有分析人士認為,“取消該地區自治地位是對印度教徒占多數的其他邦選民的直接迎合”。印度智庫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普梅赫塔在《紐約時報》發表觀點稱,莫迪政府第一任期(2014—2019年)的施政重點是經濟建設、公共衛生等發展議題,而其2019年開始的第二任期施政重點則是推進印度教民族主義發展的政治議程,莫迪政府對印控克區的這一決定表面上是推動其“印度化”、促其更好融入印度政治版圖,但真正目的卻是使印度進一步“克什米爾化”。她認為,印東北部曼尼普爾邦在2023年5月爆發的大規模族群沖突曾導致該地區互聯網被封鎖長達五個月之久,這充分折射出莫迪政府已將全印“克什米爾化”計劃付諸實踐。印控克區主要政黨也強烈反對印最高法院裁決。

作為克區問題的直接利益攸關方,巴基斯坦方面斷然拒絕印度裁決,表示“印度無權違背克什米爾人民與巴基斯坦的意愿,單方面決定這片爭議領土的地位”,并稱此舉是“對正義的嘲弄”,“國際法不承認新德里2019年8月5日作出的單方面非法行動”。巴基斯坦看守政府還表示將致函聯合國、伊斯蘭合作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控訴。法國媒體刊發評論表示,克區控制權問題曾引發印巴戰爭,該地區數十年的不穩定狀態與時不時發生的分離主義叛亂已導致數萬人死亡,印度政府已向該地區派遣50多萬名士兵,使其成為“世界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2023年12月13日,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民眾舉行抗議活動,反對印度最高法院將印控克區地位降為其“聯邦屬地”。

國際社會對印方舉動可能引發的克區緊張局勢升級表示擔憂。針對印度最高法院支持印人黨政府單方面改變“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地位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應根據《聯合國憲章》、安理會決議和有關雙邊協定的規定,以和平方式妥善解決。伊斯蘭合作組織則發表聲明,呼吁印方撤銷自2019年8月以來采取的“旨在改變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國際公認的有爭議地位的所有非法和單方面措施”,并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解決該地區問題。美國方面迄今尚未對印度最高法院裁決做出任何正式回應,但在2019年8月莫迪政府宣布廢除印度憲法第370條后,美國國務院負責中亞和南亞事務高官曾表態稱,印度并未提前將此事告知美國,美方支持印巴就克什米爾問題進行直接對話,并呼吁雙方在爭端升級時保持冷靜克制。這側面透露出美方對印度單方面動作可能引爆克區緊張局勢的憂慮與關切。

緊張局勢恐再度升級

當前,印控克區緊張局勢已開始出現新一輪升溫。事實上,自2016年7月該地區反政府武裝“圣戰者組織”高級領導人布爾汗·瓦尼被印軍打死后,印控克區就一直處于印度軍警的高壓控制之下,克區民眾亦示威抗議不斷,當地緊張局勢隨時都有被引爆的可能。印度最高法院公布裁決后,在印控克區普恩奇地區,印軍兩輛軍車遭襲,造成至少四名印度士兵喪生,三人受傷。印控克區民眾認為,取消克區特殊地位是印度教民族主義勢力對自身執念的實踐,即“印度在根本上是一個印度教國家,而非其締造者們所設想的世俗共和國”。

進入2024年后,印控克區很可能持續累積不滿乃至仇恨并醞釀新一輪風暴,而這也可能會引發印巴之間又一輪沖突對抗。

(摘自《世界知識》)

猜你喜歡
單方面最高法院莫迪
完爆
年華如斯:莫迪里安尼筆下的平民青年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達對總理的熱愛
加拿大最高法院的法律解釋:普通法方法的勝利
秘魯最高法院維持對前總統藤森原判
單方面實施聚眾斗毆構成犯罪的認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