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4-04-25 07:44許映勇
高考·中 2024年1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應用研究高中歷史

許映勇

摘 要:混合式教學是指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入深地引向深度學習?;旌鲜浇虒W作為一種教育創新模式,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與期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都得到了體現,形成了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混合式教學通過整合優勢、個性化教學、技術融合,能夠提升素質教育的質量與效率。本文將開展混合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探索最佳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方法,推動歷史教育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高中歷史;應用研究

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側重教師的講授,而忽略學生的實際需求與個性差異?;旌鲜浇虒W通過線上線下的結合,滿足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與個性化需求[1]?;旌鲜浇虒W為歷史教學帶來了整合優勢,彌補單一在線學習和傳統課堂學習的缺陷,減輕了學生的認知負荷,讓學生實現隨時隨地的自由學習,促進學生高階學習的發生[2]。教師將混合式教學模式引入高中歷史課堂,“線上+線下”的歷史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深入地理解知識,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歷史學習

效率。

一、混合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減輕學生認知負荷

傳統課堂常采用講授的教學方法,教師集中時間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知識,學生則需要全神貫注地理解和吸收這些內容。部分基礎差的學生難以在課堂上跟緊教師的思路,不能高效達成課堂學習目標,產生較大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利用網絡提前觀看學習教師精心制作的教學視頻和相關學習資料,在上課之前就獲取了一些新知,從而減輕學生新課學習的認知壓力。

(二)實現學生自由學習

混合式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自由?;旌鲜浇虒W賦予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機會,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讓課堂向外延伸,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偏好和需求進行靈活的學習。學生在自己的節奏下進行學習,并且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

(三)促成學生高階學習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利用線上學習的便捷性,提前發布教學視頻給學生學習,這有助于學生在課前階段達成低階學習目標,如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重難點問題進行講解和點撥,并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學習內容的研討、質疑和辯論,促使學生進行知識的二次內化吸收,促進高階學習的發生[3]。

二、混合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轉變為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角色,同時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與技能。但目前的教師培訓和支持體系還不完善,導致部分教師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存在困難。在傳統線下教學中,教師可以直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督促學生學習。而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加依賴自主學習,需要持續的自我激勵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部分學生在混合式教學中可能面臨學習動力不足,不能合理管理時間的問題,在缺乏有效監督管理之下,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難以保證。另外,不同地區、學校以及學生之間的設備條件存在差異,一些學生可能面臨技術使用困難或設備不足的問題,影響了他們正常的學習體驗。此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評估與考核也需要教師仔細思考與規劃。傳統教學中考試和作業是常見評估方式。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考慮如何結合在線學習和課堂教學兩種形式,更加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資源和內容設計也是一個關鍵問題。

三、混合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線上+線下”,發揮整合優勢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在混合式教學中的重要性相當,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線上教學活動是混合式教學的必備環節,學生要在認真完成線上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再來到線下的課堂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線下教學活動不是為了重復線上學習的內容,而是學生要在線上學習取得一部分學習成果之后,在教師的引領下與學生合作探究,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學習。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發揮混合式教學優勢,揚長避短,盡可能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形成教學合力,能促進教學進步與變革,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

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進行了系統的解讀,教材內容包括了王朝制度的起源和演變,介紹了夏、商、周三代的王朝制度,并對秦朝封建社會的組織結構與統治方式進行了分析。本單元包括的學科知識有:中華文明的起源,夏、商、西周早期國家的形成和特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秦的統一與秦朝的短暫統治,兩漢對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秦始皇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并推行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學生需要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了解文景之治出現的原因及表現,認識漢武帝的大一統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認識到我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祖國的歷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線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環境,有利于學生深入思考與合作學習。教師通過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能促進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深化學生的學習印象。學生通過線上知識的學習將與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的橫向對比,能夠知道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能夠知道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且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學生通過線下的小組合作和考察調研分析了夏、商、西周早期國家的基本特征,明確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領域的具體表現,分析秦統一六國的原因,理解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多視角分析秦朝滅亡的原因,深刻理解今天中華文明及中國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歷史淵源。線上加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學習路徑,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基本學情合理安排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時間與內容,發揮整合優勢,可以使學生在線上獨立學習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在線下合作學習中拓展思維與交流能力,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教師在混合式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合理地組織線上與線下的學習活動。線上教學可以用于知識的傳授與講解,而線下的教學可以用于討論與實踐。雙方的教學內容應該相互補充,使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

(二)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個性教學

混合式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學習上的一些問題,比如課堂參與不足、缺乏學習主動性等,能有效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設計合適的學習活動,改變沉悶的課堂狀態,讓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發現和構建知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提升。同時,教師還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個性化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七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小組討論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了解程度,并在教學中予以重點突出。其次,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比如了解李大釗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分析中共一大、二大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掌握中共早期領導的工人運動的基本史實,知道中國共產黨前赴后繼的奮斗精神和開拓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進度有較為準確的了解,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拓展學習任務。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額外的鞏固訓練任務。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如有的學生喜歡閱讀資料,而有的學生喜歡觀看視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設計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如閱讀分析或視頻觀賞等,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在學生完成自學內容后,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和評價,并采用激勵引導的方式,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充分發揮學生歷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線上線下的學習。

(三)深度融合技術,提升教學效率

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開展混合式教學可以借助先進技術手段的力量發揮技術優勢合理優化,集中整合教學資源。依托于網絡線上的交流,資源的分享與收集越來越便捷,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高效?;旌鲜浇虒W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秩序,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不在同一時間空間內進行。開放性的異步教學,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節省教師與學生的時間成本,讓教師的工作更有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與學習任務,如情境學習、項目學習、探究學習等,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批判性思維[4]。同時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學習支持,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拓寬學習視野。

在“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專題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通過線上先了解近代民族工業的歷史背景與條件,為之后的線下學習做好鋪墊。學生通過搜集觀看線上學習資料了解到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是在鴉片戰爭之后,外國資本主義改變中國原有經濟結構。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創辦第一批軍事工業,標志中國近代工業產生。之后,民族工業經歷了曲折發展,著名實業家有張謇、榮氏兄弟等。在課堂上,教師進一步給學生拓展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歷史知識的前后關聯,培養學生的大時空觀念。工業革命后,機械生產代替了手工制作,大規模的工廠生產取代了小作坊,從而推動了工業化的進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還受到了一系列的條件影響。首先,國家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資源基礎。工業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原材料供應,如果國家經濟相對薄弱或者資源短缺將會制約工業發展。其次,國家需要有先進的科技和技術力量。在工業化過程中,科技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國家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此外,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導也對近代民族工業興起有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法律和政策、鼓勵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等,從而推動工業化進程。在后續的線下學習中,學生了解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過程,也了解了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產生的深遠影響和重要意義。近代民族工業作為一個歷史時期的重要轉折點,為后續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利用互動環節,營造積極氛圍

互動環節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討論,可以有效喚醒課堂活力,教師在互動環節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在高中歷史混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同時互動環節還應設計多樣化和富有創意的形式,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風格。

例如在部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六單元第十九課《辛亥革命》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說一說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革命起義有哪些?結果如何?學生回答:自孫中山先生創辦興中會后,隨著革命思想的傳播,各地革命團體不斷涌現,革命力量也在不斷壯大,國內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接著,教師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如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哪些?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敗有哪些原因?你認為哪些因素對于歷史事件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這些話題和問題,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去思考辛亥革命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為了確保討論的有效性與秩序性,教師應該設定明確的討論規則。另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給每個學生發表觀點意見的機會。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強調其中的重要觀點與結論。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反思,幫助他們發現自己在討論環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提高學生后續的學習收益[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合式教學通過整合傳統教學和現代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旌鲜浇虒W具有減輕學生認知負荷、實現學生自由學習、促成學生高階學習、彌補傳統教學缺陷、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的教學優勢。教師通過資源整合、個性教學等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完善與發展。相信隨著混合式教學理念的不斷推廣和普及,高中歷史教學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與前景,學生也可以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蔣生福.高中歷史線上線下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探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3(21):78-80.

[2]石硯芳.混合式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1.

[3]張忠鋒.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高中歷史課中的應用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4):101,106.

[4]羅子江,李奇航.高中歷史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4(32):17,19.

[5]胡楠南,關嫻嫻.基于混合式學習模式的高中歷史微課設計[J].辦公自動化,2021,26(10):40-42.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應用研究高中歷史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淺論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思政課評價體系的構建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