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出土文物看廣西地區摩羯藝術的演變與發展

2024-04-25 09:26付珍
收藏與投資 2024年4期
關鍵詞:佛教文化

摘要:摩羯紋是中國傳統紋樣重要的組成部分,廣西地區作為古代嶺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摩羯藝術發展具有獨特價值。文章介紹了摩羯紋的來源與發展,論述了中原宗教文化對嶺南地區的影響,考察了廣西地區各類文物中的摩羯圖像和造型,分析了廣西地區摩羯藝術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摩羯紋;摩羯藝術;佛教文化;中和窯

摩羯紋是中國傳統紋樣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融匯了中國本土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摩羯紋最初產生于古印度,隨著佛教的傳入而融入中原文化,經過漫長的演變,逐漸中國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廣西地區地處我國東南,是古代嶺南地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原的宗教文化對嶺南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量的中原風格藝術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嶺南地區。因此,嶺南地區的傳統藝術中保留了許多中原宗教文化的印記。本文擬通過考察廣西地區出土的金銀器、瓷器、紡織品中的摩羯紋樣,探討廣西地區摩羯藝術的地域特色。

一、摩羯紋的來源與發展

(一)來源于印度

摩羯紋最初起源于印度的神話傳說,是印度教信仰中海洋之神瓦魯納的坐騎,在梵語中被稱為“Makara”,意為“海中之王”。在古印度的傳說中,摩羯性情殘暴,經常破壞水運和傷害人民,公元前4世紀,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洛瑪斯里希的浮雕上就已經出現了鱷魚頭部與魚身的摩羯造型,這一最初的摩羯形象極有可能是根據當時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兇猛鱷魚來塑造的[1]。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摩羯逐漸融入佛教護法體系,被賦予了“警醒眾生、除惡揚善”的內涵,成為佛教文化的一種圖騰。公元前2世紀開始,印度的摩羯圖像發生變化,從鱷魚頭部逐漸向魚頭形態發展,到了笈多王朝時期,摩羯的面部特征基本定型,細長上翹的鼻子(類似象鼻)、大張的嘴巴、鋒利尖銳的獠牙、布滿鱗片的身軀等,完全脫離了最初鱷魚的模樣。這一時期印度的佛塔裝飾中大量采用了摩羯圖像,顯示出印度本土文化已經完全吸收了這一外來裝飾元素。也正是在此期間,佛教經絲綢之路進入中國,作為佛教視覺裝飾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大量印度風格的摩羯圖像也傳入了中原地區。

(二)外來文化的漢化

摩羯紋作為一種起源于印度的外來文化元素,在傳入中國后,經歷了一個逐步本土化的過程,最終被中國傳統文化所吸收。后秦時傳入、由鳩摩羅什翻譯的印度大乘佛教經典《大智度論》曰:“昔有五百估客,下海采寶,值摩伽羅魚王開口……見三日出,白山羅列……一是實日,兩日是魚眼,白山是魚齒?!睎|晉傳入的《華嚴經》曰:“譬如有人善入大海而不沒溺,摩伽羅魚所不能害?!彼^“摩迦羅”即摩羯,它的原始形態為獸頭長鼻利齒、兇猛可怖,這與其在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形象一致,兩部經典的漢譯本是對該時期摩羯形象的精準刻畫。一般認為,從魏晉時期起,摩羯的意象就已經開始在中國繪畫和雕塑藝術中出現,如曹植《洛神賦》“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中的“文魚”,有學者指出顧愷之在《洛神賦圖》中所繪的魚身帶翼的形象就是摩羯[2]。

隨著佛教廣泛傳播和本土化,兩種包含摩羯圖案的佛教圖像在中國廣泛流傳,一是佛像背屏上的“六拏具”裝飾,摩羯作為其中要素之一,見于隋代莫高窟彌勒佛像;一是佛教護法“天龍八部”圖像,摩羯為其中的天龍部眾。與此同時,這一外來元素的寓意也開始發生轉變,從印度神話中震懾信眾的嚴肅形象向中國式的“鎮邪祈?!鞭D換。隋唐時期,大量應用于金銀器、陶瓷等世俗用品上的摩羯圖像,吸收了中國本土文化的龍和魚元素,使原本的印度摩羯形象發生重大變化。五代至遼宋時期,各類工藝品上的龍頭魚身摩羯造型應用極為繁盛,遼代不僅在陶瓷上,更在銅鏡、玉器等上大量運用摩羯紋飾,在繼承漢族文化的同時,也吸收了某些印度佛教文化因素[3]。從魏晉至宋,印度摩羯圖像由外來形態漢化到本土形態,最終完全融入中國的傳統紋飾系統,成為一種中國式裝飾語匯,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被更具本土特色的紋飾所逐漸取代。

(三)佛教文化對嶺南的影響

關于嶺南地區佛教文化的影響因素,歷來有海上和陸上兩種?!稘h書》載,早在西漢武帝時期嶺南等地就在印度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由漢之徐聞郡(今廣東徐聞)、合浦郡(今廣西合浦)海航,可經越南東岸,過孟加拉灣,抵“已程不”國(錫蘭)、“黃支”國(印度東岸),盡管前后時間跨度不到百年,仍或許可以推測佛教在中原地區佛教文化盛行前,就已經開始對兩漢時的嶺南地區產生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在中原的興盛發展,嶺南地區位于南朝政權領域內,也建立了許多佛教寺院。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文帝延請印度高僧求那跋摩至宋地傳教,求那跋摩時在阇婆國(今爪哇島與蘇門答臘),被商人竺難提舶經海路至廣州送抵。此后,經由海路往來弘法的本土僧人和印度僧多以嶺南地區為交通路線,唐代不空僧人受官方之命作為使節訪天竺,仍在廣州等待季風停息,經由商船向西。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僧侶頻繁南下弘法,如東晉著名高僧單道開、武當沙門慧嚴等,也推動了佛教視覺文化的南傳。至宋代,廣西地區的佛教文化發展進入鼎盛期,北人南遷頻繁,本地高僧輩出(如高僧契嵩、楚圓等),使廣西地區在宋時成為嶺南佛教文化的中心,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國本土進一步世俗化的趨勢[4]。

二、廣西地區摩羯類型

(一)金銀器

廣西地區金銀器中的摩羯紋例證不多,較有代表性的如南丹縣文物管理所收藏的一件北宋鏨花鎏金銀摩羯(圖一)。這件摩羯形器于1991年出土于廣西南丹縣拉要屯虎形山古墓,高14.8厘米,長34厘米,寬9.2厘米,采用錘揲鉚焊工藝制成,表面飾以陰刻線描花紋。其造型為典型的摩羯形象,鼻部微卷,雙目圓睜,獨角凸起,雙翼高高翹起,背部呈船篷狀隆起。摩羯頭部較大,占據了器物的一端,鼻子略微上卷,兩眼圓睜,口部緊閉。頭頂有一只向后彎曲的角,犄角后側飾以錘擊花紋,翅膀層疊張開。魚身較長,呈流線形,背部被塑造為船篷的形態。魚尾部分叉形分化,尾鰭層層排列,尾端微微上翹。魚身兩側飾以陰刻的魚鱗紋。整件器物以銀質為底,表面飾以復雜的捶擊花紋,并在局部點綴以金色,金銀對比強烈,銀光燦爛奪目。這件器物保留了一定印度風格的摩羯形象,“龍魚”特征極為鮮明(但主要偏向“魚”),背部的“船篷”也具有明顯的中國化風格。

(二)瓷器

中和窯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是宋代著名的民間燒造瓷器的窯場。中和窯的燒造時期大致始于北宋后期,經歷了全盛時期的南宋,一直延續到元代,其產品主要用于外銷。已經發掘的中和窯遺址包含了一個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的瓷窯和一個長約160米的瓷器燒造區,出土了大量的成品、殘件以及模具和窯具,出土器物中有較多應用印花技術的案例,摩羯紋是其中常見的紋樣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有兩件中和窯摩羯紋瓷器,一件是中和窯摩羯水波紋碗模(圖二),一件是與之對應的中和窯青印花摩羯水波紋瓷碗(圖三)。碗模高6.4厘米,呈蘑菇狀,下部為圓柱狀實心柄,可作為握持部分。印面凸起以便壓印,浮雕有一條形態傳神的摩羯魚,其細長上翹的鼻子、圓凸的眼睛清晰可見,碗沿泛開連綿有序的水波紋樣式。與之對應的青白釉印花碗為敞口、斜壁、小圈足的青白釉碗,通高4.1厘米,口徑13厘米。碗心印一朵菊花,內壁有重復印制的摩羯和水波紋樣。與中原產地不同,這些外銷式的中和窯瓷器更注重通俗的裝飾效果。摩羯紋與水波紋的契合,形成視覺連貫的圖案,提升了器物的裝飾性,使中和窯的摩羯瓷呈現獨特的地域藝術特征。

(三)紡織品

廣西地區的紡織品也體現了獨特的摩羯藝術形式,摩羯不僅作為一個裝飾元素,也作為一種祥瑞圖案,被應用于瑤族的重要慶典活動,與民族的信仰習俗結合。以廣西富川縣瑤族征集的這件繡有龍頭魚尾圖案的方形圍幃為例(圖四),長和寬均為88厘米,重325克,是一件黑布底繡紅布面的方形掛簾,圖案為龍頭魚尾的“魚龍紋”形態。龍頭位于左上方,形態傳神,兩眼圓睜,鼻子細長,細節十足,右下方延伸出長長的魚身,呈流線型,魚鱗和魚鰭通過針腳精細描繪,魚尾向上翹起。廣西瑤族地區的龍頭魚尾紋樣吸收了中國龍和印度摩羯的元素,代表了瑤族民間藝術的文化繼承。

三、摩羯藝術的文化內涵

(一)地域性的特色

嶺南地區的摩羯藝術在承繼中原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特征,這一點通過觀察“魚龍”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棒~龍”興起于北宋中期,是龍與魚形態的融合,含有通過科舉改變命運的文化寓意,也標志著摩羯原有形態的衰退。在嶺南地區,“魚龍”得到持續應用和發展。北宋中期之后,中原地區民窯如磁州窯、耀州窯、景德鎮窯等,開始大量使用“魚龍”紋飾的瓷器。這些瓷器的共同點是,器物前半部為傳統的中國龍形象,后半部則變化為魚尾,有些器物的魚龍紋內還添加了嬰兒圖案,寓意科舉高中及后代繁榮。從宋代以后嶺南的摩羯器物演變來看,嶺南的“摩羯”形象有以下幾點地域特征:多保留魚尾的原始特征,未完全龍化;線條簡括流暢,注重通俗裝飾性;造型古樸稚拙,明清以后多有嶺南地區少數民族工藝風格;景物描繪吸收了嶺南山水特色,多用青花及艷麗釉彩;尺寸小,以日用物為主。

(二)嶺南地區與東南亞的探討

從出土文物來看,廣西地區的摩羯藝術與東南亞國家有密切的聯系。這主要體現在民窯燒造的外銷瓷器上。宋代,隨著海外貿易的繁榮,大量陶瓷通過廣州等港口輸出東南亞地區。廣西作為主要瓷器產地之一,其民間窯場也參與了這一外銷活動。如廣西藤縣的中和窯,其出土的印花模具和燒造工藝都表明生產了大量外銷式的摩羯紋瓷器。這些產品很可能通過珠江水系運抵廣州,再銷往東南亞各國。宋代文獻中也有記載,當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如占城(今越南)、真臘(今柬埔寨)等有頻繁的貿易往來,瓷器就是主要貿易商品之一[5]。不僅廣州,廣西廉州等地的港口也參與了這些貿易。中和窯等嶺南窯場可借助方便的水路運輸條件,將產品銷往東南亞,一些學者通過考察東南亞遺存的宋代瓷器,認為其中不少應該來自華南地區的民間窯場,這也間接提供了嶺南民窯產品遠銷東南亞的可能性。

四、結語

廣西地區作為古代嶺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摩羯藝術承繼了中原的風格傳統,又形成了獨特的地域特色。從目前發現的文物來看,不管是金銀器、陶瓷還是紡織品,廣西的摩羯圖像既保留了印度和中原風格的特征,也吸收了嶺南的文化元素。中原文化通過佛教和貿易向嶺南持續傳播,與本土文化相互影響、融合。嶺南的摩羯藝術既傳承了印度和中原的文化內涵,又在形態、寓意上發生了變化,代表了一個外來藝術語匯向本土藝術語匯轉化的過程。

作者簡介

付珍,女,漢族,廣西人,館員,研究方向為瓷器、文物庫房科學管理及文物保護。

參考文獻

[1]粟紹巍,張晶.中印摩羯紋源流考辨[J].美術大觀,2021(12):118-124.

[2]徐強.魏晉南北朝廣東佛教的傳播與分布[D].廣州:暨南大學,2009.

[3]常櫻.摩羯紋在中國的傳播與興衰[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0(3):126-135.

[4]周仁琴.廣西宋代佛教遺存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0.

[5]廖國一,鐵元神.梧州元豐錢監與藤縣中和窯外銷瓷的關系[J].區域金融研究,2017(4):87-90.

猜你喜歡
佛教文化
從佛教文化遺存看天水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性
慈云禪寺國師塔與大運河佛教文化
從“禪韻壺”看佛教文化與紫砂壺藝術的融合
淺析《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中的佛教文化
首屆中國佛教文化書畫藝術作品展在河北承德隆重舉行
首屆中國(承德)佛教文化書畫藝術作品展——書畫藝術作品征集通知
從佛教文化中汲取精進的智慧
康薩仁波切與能海法師的師徒往事——兼論民國時期漢藏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文化研究專輯
佛教文化的新媒體傳播——以杭州靈隱寺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