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奎齡走獸畫形象的藝術特點及色彩表現之美

2024-04-25 14:21徐曦
收藏與投資 2024年4期
關鍵詞:藝術風格色彩

摘要:劉奎齡作為中國近現代走獸畫的代表人物,其傳世作品彰顯出靈動自然、雅俗共賞的藝術特征,在長期的創作生涯中更是跳出古人之藩籬,逐步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劉派風格”,并對后世走獸畫藝術創作影響頗深。文章以劉奎齡走獸畫形象為研究對象,從題材、技法、風格等角度梳理了其創作走獸畫的藝術特點并結合其設色賦彩方法,以作品分析方式總結了其創作走獸畫的色彩表現技巧與方式,可為研究劉奎齡繪畫提供參考。

關鍵詞:劉奎齡;走獸畫;藝術風格;走獸形象;色彩

走獸畫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繪畫形式,是以描繪各種動物為主題進行的創作,題材以其豐富的寓意而深受歷代畫家與觀者喜愛。走獸畫起源于古代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和周代青銅器上的紋飾圖像。獸圖創作在宋朝處于大發展時期,隨著宋代傳統人文畫的繁榮,走獸畫亦逐漸發展為一種獨立的繪畫形式,并于元明清時期進入鼎盛期,后逐漸開始沒落,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劉奎齡作為走獸畫大家,不僅是近現代美術畫壇的一代宗師,更是中西文化風格融合的開派巨匠,他被譽為“中國畫壇翎毛第一人”[1],對后世影響頗深。

一、劉奎齡走獸畫簡述

劉奎齡(1885—1967年)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中走獸畫最具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v觀其學畫生涯,他雖無出國留洋之經驗,亦無專業美術院校技藝訓練,僅憑著對繪畫的一腔熱愛與自身天賦,獨辟蹊徑,自學成才。劉奎齡自幼學習郎世寧畫法,通過沈如意研究五代、宋、元諸家,開啟了傳統工筆畫的學習認知[2]。其自學自悟、廣收博覽的學習習慣成就了其繪畫事業,足以看出其在藝術創作上的卓爾不群。

早在青年時代,劉奎齡就從西方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藝術思潮中汲取營養,通過對創作技法、風格、色彩表現的學習與借鑒,將西洋畫之色彩、透視比例融合于中國傳統工筆國畫之中,并將其吸收融入自我繪畫創作。這樣不僅夯實了其對中國畫的寫實創作風格,亦使其作品呈現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質??v觀其一生繪畫創作內容,花卉、禽鳥、畜獸、山水畫等均取得了較高成就,其繪畫創作涉獵種類之多、范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其中,又以畜獸、禽鳥的造詣獨步中國畫壇。

二、劉奎齡走獸畫形象的藝術特點

(一)題材豐富,多姿多彩

縱觀劉奎齡走獸畫創作題材,其最搶眼的作品當屬大型走獸,如各類獅、虎、豹、鹿、馬、驢、猞猁等[3]。劉奎齡走獸畫既有傳統工筆畫中寫實的細膩和準確,又融入了寫意傳神的表現手法。其作品《臥虎圖》《上林春色圖》《空谷》等,都是通過簡潔而有力的筆觸表現大型走獸的神態和情感,使畫面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感。同時,劉奎齡筆下的貓、犬、猴、羊、兔、松鼠等小動物亦充滿了靈動的生命力。劉奎齡臨摹、研究古今中外之名畫精髓,對于題材的掌控與創作內容設計十分熟練,并逐步探索了創作動物畫的新途徑與新的表現方式,這與其個人平時喜歡種花養鳥、豢貓犬、喂雞鴨具有緊密的聯系。劉奎齡以觀察摹寫,故他的畫作幾乎幅幅精湛,沒有敷衍之作,其題材之豐富,又兼具了筆墨傳統,在畫作的內容上呈現多姿多彩的特點。

(二)造型多樣,生動自然

劉奎齡走獸畫的造型多以寫實為主,力求準確地描繪動物的形態和特征。其擅長運用細膩的線條和獨特的筆觸,十分注重繪畫細節,尤其是動物的毛發、皮膚紋理和眼睛表情等,其通過細膩的筆觸和層次感的處理,使動物的造型更加真實和立體。走獸形象亦展現出栩栩如生的姿態,從其作品《孔雀圖》《騎獵圖》《虎圖》《嬉鴿圖》中,都能看出其在對動物造型外觀設計,尤其是對動物形態“勢”的營造,具有“虛處不嫌窗框松,實處勿感板結緊”之感。在許多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之中,動物的造型往往呈現多樣姿態,寫實而主風神,造型華滋清潤,呈現生動自然之感。

以其作品《虎圖》為例(圖1),畫中溪澗潺潺,長松巨石間一虎酣然,松風過處似覺有聲,虎的瞳縮一現,耳尖豎立捕捉著聲源,右掌猶未調整好站立的姿態,而尾尖的抽動,亦表現著虎內心的不安,周邊環境松風似為和鳴,實為靜穆。由于大型猛獸往往在造型上較難觀察,因而在18世紀前,無論中西繪畫,對其的形象展現都相對單一和蒼白。劉奎齡較好地捕捉了動物瞬間的神態,使得畫面靜中寓動,妙趣橫生,彰顯了生動自然、靈動傳神的特點。

(三)神形兼備,雅俗共賞

劉奎齡被譽為“全能畫家”,其能工善寫、繪畫技藝高超,筆下的許多走獸作品形象不僅神形兼備,而且充滿了自然生命力,展示了動物世界的多姿多彩。為了在藝術實踐中突破傳統工筆畫的僵局以及為更新傳統畫法、風格展示開辟一條新路,劉奎齡曾大量臨摹日本繪畫,他十分關注橫山大觀和竹內棲鳳等代表性人物,學習借鑒吸收了朦朧派、狩野派、大和繪的藝術表現風格。其作品《螳螂捕蟬圖扇》《花卉昆蟲冊》《耄耋圖扇》,均有對這些畫派風格的融合。

劉奎齡在形式、技巧、風格和創意上開創獨特之處,在畫作的藝術表現上更是偏向大眾藝術、生活藝術之意趣,并創造性地將各類走獸形象以“神韻”“氣韻”“雅韻”“遺韻”的形式在畫作中展現,使得其作品具有超凡脫俗、裹收自然的特征,不僅在走獸畫藝術創作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文化內涵,同時其題材內容和藝術風格也能夠與大眾文化的審美趣味相結合,使更多的普通觀眾能夠欣賞和理解畫家創作的心路歷程,其作品帶給觀者美的享受和藝術的震撼,兼具雅俗共賞、華滋清潤的特點。

三、劉奎齡走獸畫形象的色彩表現之美

(一)用筆精細,設色艷麗

在劉奎齡的走獸畫中,翎毛畫是其最為擅長的一種表現形式,翎毛畫以描繪鳥類的羽毛為主題,這種畫法通常通過細致的線條和精細的色彩表現以及對光影和紋理的處理來展現羽毛的細膩和華麗,因而用筆精細、賦色寫意成為作品成功的關鍵。在劉奎齡翎毛畫中,動物的骨骼體態、肌肉骨點或形態,是其精細描繪的重點,其創作往往以準確造型、注重神態、用筆精細、設色艷麗而勝走獸畫一籌,這些在其作品《空山虎嘯》《福壽圖》《獅吼》《雄雞》中均有體現。

以劉奎齡的作品《雄雞》為例(圖2),公雞造型設色艷麗,劉奎齡大膽地使用朱紅和柿子橙來描繪雞冠和羽毛的部分。其用筆精細,通過運用豐富而鮮明的色彩,使整個畫面充滿生氣和活力。雄雞身上的羽毛顏色如同漸變一般,在淺黃、深黃、海棠紅、胭脂、桃紅、熟褐等暖色調色彩的共同搭配之下,為畫面走獸的形象注入了靈動和生命力。同時,其運用冷色調如深綠、翠綠、草綠和淺綠來描繪四周背景,使其與暖色調形成對比,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雄姿英發的“公雞”形象使觀者拍案叫絕。

(二)色彩協調,自然流暢

長久以來,中國走獸畫形象大多強調“主觀意象”,遵循“規范化”“程式化”的創作方式[4],例如從古代走獸畫名作《竹雀雙兔圖軸》《牡丹睡貓圖》《猴鹿圖頁》等,都能看出畫家們遵循著固定的創作流程與設色理念。劉奎齡在吸收了西方繪畫理念和色彩表現技巧后,擅長運用色彩的協調和對比來表現走獸形象的氣質和主要特征。在設色過程中,他往往會考慮走獸所處的自然環境,表達走獸的個性和情感,并以瀟灑自如、揮毫潑墨的心性進行賦彩,使得其作品色彩呈現統一協調且自然流暢的特點。

以劉奎齡的作品《花禽十二屏·鴿圖》為例(圖3),不同的鴿子形象巧妙地運用了色彩差異性對比突出畫面的層次感和立體感,翎毛色彩的細微漸變和層層疊加,使得鴿子毛看起來更加豐滿。外觀形態更加立體飽滿。同時,整幅作品色彩淡雅、和諧自然,畫面氛圍溫馨和寧靜,環境與走獸形象色彩的和諧統一通過色彩的相互呼應和平衡來實現,自然流暢之感沁人心脾。

(三)情理之中,意韻深長

走獸畫形象的創作往往是生靈承載人性的展現,走獸畫與傳統花鳥畫創作有根本的區別,往往需要以嚴謹靜雅來消解走獸形象的粗獷與豪放,在走獸畫中呈現強烈的個人情懷和特有的生命意識是提升作品美感的關鍵所在。劉奎齡絕大多數走獸作品在色彩的表現上,都能夠很好地把握優美與壯美的界限。

例如在其作品《走獸十二條屏·系列》《孔雀圖》(圖4)《空山虎嘯》《駱駝圖》等作品中均有“筆才一二,像已應焉”的妙境。其色彩的表達既符合走獸的自然色彩,又能夠突出走獸的特征和情感。色彩運用不僅是為了描繪走獸的外貌,更是為了傳達一種回歸自然的情感和人文思想,因而其用色既在“情理之中”,又符合“隨類賦彩”的色彩觀。作品通過顏色的和諧運用,傳遞一種深邃和富有內涵的意境,使觀者在欣賞作品時能夠感受其中的深意和內涵。

四、結語

劉奎齡走獸畫創作的線條流暢自然,色彩鮮艷明快,使得走獸形象在其筆下充滿了動感和活力,不僅形象逼真,而且充滿了生命力,讓觀者感受到了動物的靈動和自然的美妙,其創造性地將西方水彩畫的“濕畫法”與傳統中國畫的“沒骨點染”相結合,使得走獸形態和色彩表現超脫傳統走獸范式創作之法,值得后世不斷深入研究。

基金課題

2022年度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工筆畫走獸形象色彩研究”(項目編號:22JK0211)。

作者簡介

徐曦,女,漢族,陜西咸陽人,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畫。

參考文獻

[1]王藝霖.劉奎齡走獸畫的藝術風格及影響[J].收藏與投資,2023(9):10-12.

[2]李蒸蒸.彩墨走獸畫的創意新空間[J].美術,2011(4):79-83.

[3]徐曦.“西學東漸”下的工筆走獸畫革新[J].戲劇之家,2019(13):165.

[4]邢捷,于英.暝琴綠蔭下沒骨勝徐黃—劉奎齡繪畫藝術與演化初探[J].收藏界,2002(7):30-33.

猜你喜歡
藝術風格色彩
淺談“太和壺”的藝術風格
淺談“長青壺”的藝術風格
古意流轉——評改琦《紅樓夢》畫的藝術風格
秋天的色彩
繽紛夏日
淺析《拜月亭記》中所體現的“南戲”藝術風格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