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展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4-04-26 12:39熊圓圓李禕
湖北農業科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城市用地驅動因素

熊圓圓 李禕

熊圓圓,李 禕.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展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J]. 湖北農業科學,2024,63(2):101-110.

摘要:以南京都市圈為研究對象,基于2000—2020年5期遙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數據,從擴張強度及擴張強度差異指數、聚類分析、景觀格局指數及多元回歸模型對南京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用地擴張的時空特征及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基于擴張強度指數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面積持續增加,擴張強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趨勢,2015—2020年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最高?;诔鞘杏玫財U張強度差異指數分析,南京都市圈高速擴張區域集中在都市圈邊緣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北與西南方向,城市用地擴張布局向均衡化發展?;诰垲惙治瞿P头治霭l現,南京都市圈城鎮用地擴張2000—2010年呈隨機分布,2010—2015年城鎮用地擴張呈高值聚集,2015—2020年用地擴張呈隨機分布?;诰坝^格局指數分析發現,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集聚度逐漸提高,斑塊分布愈發集中化,斑塊形狀在不斷整合擴張中趨向復雜化,城市用地斑塊內交通連接度不斷提高,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向協同化發展?;诙嘣貧w模型分析,人口增長、城市經濟發展和交通建設等因素為推動城市用地擴張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城市用地; 用地擴張; 驅動因素; 南京都市圈

中圖分類號:F293.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4)02-0101-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2.01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land use expansion in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XIONG Yuan-yuan, LI Y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land use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5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2000 to 2020,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land use expansion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from the expansion intensity, difference index of expansion intensity, cluster analysis,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pansion intensity index, the urban land area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continued to increase from 2000 to 2020, and the expansion intensity showed a trend of “rising-falling-rising”, and the expansion intensity of urban land was the highest from 2015 to 2020.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index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intensity, the high-speed expansion area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ast and southwest directions, and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layout was developing towards a balance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luster analysis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urban land use expansion in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was randomly distributed from 2000 to 2010, the urban land use expansion was concentrated at high values from 2010 to 2015, and the land use expansion was randomly distributed from 2015 to 2020.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gglomeration in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ches became more and more concentrated, the shape of patches tended to be complicated in the continuous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the traffic connection degree in urban land patches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the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in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ed towards synerg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population growth,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promoting the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Key words: urban land use; land use expansion; driving force factor;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

都市圈是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功能地域,以一個或多個中心城市為核心,以發達的聯系通道為依托。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都市圈是城市地域空間形態演化的高級形式。城市用地作為城市社會經濟活動的物質載體[1],能直觀地展現城市及城市聚落的發展過程[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建設進程加快,城鎮化水平大幅提升,都市圈數量迅速提升。自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都市圈”概念,至2022年,中國都市圈數量已達22個。因此,研究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時空演變特征,可為都市圈協同發展與城市規劃提供依據,對認識城鎮化發展規律、推進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建設新型協同化都市圈具有參考意義[3]。

城鎮化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用地的建設與擴張能夠直觀地展現城鎮化的發展進程,受到城市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對城市用地擴張的研究集中在中部及南方城市,如對武漢、杭州、南京等城市的研究[4-6]以及長江三角洲(簡稱長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城市群等諸多國家級城市群[7-9],對城市用地擴張的研究主要從用地擴張的時空表征、擴張模式[10-12]、驅動因素[13-15]等方面展開。分析城市用地擴張時空特征及擴張模式的方法以擴張強度及強度指數、景觀擴張指數、景觀格局指數等為主[16,17]。在城市用地擴張驅動因素研究方面,鑒于人口、經濟因素數據的可得性與影響的深廣性,研究多集中探討人口與社會經濟對城市用地擴張的驅動作用[18]。研究發現,常住人口、交通便利度、地區生產總值與地方土地政策[19,20]等對城市用地擴張起到顯著作用。在驅動機制分析方法方面,研究大多采用灰色關聯度、多元回歸模型、Logistic回歸模型[21]及重心-GTWR模型等方法[22]。盡管對城市用地擴張的研究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成果,但受研究區域限制,城市用地擴張多圍繞區域整體展開,缺乏對城市群之間個體的聯系與對比分析,隨著都市圈相關政策的出臺,都市圈逐漸成為城市群發展的重要地域單元,研究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對城市協同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另一方面,現有研究對城市用地擴張驅動因素選擇的差異性有所欠缺,驅動因子應更具多樣性,建立更富科學性、解釋性的驅動力分析機制,在分析驅動機制的同時,應考慮地域差異性與時間動態性,使研究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本研究利用Landsat TM/ETM遙感數據,采用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指數、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GIS空間分析方法和景觀格局指數相結合的方法,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群城市用地擴張的時空特征,從時序上對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進行分析,橫向對比不同城市的用地擴張特征,分析都市圈用地擴張動態特征,探究城市用地擴張的景觀格局,構建多元回歸模型,從經濟發展、人口就業、居民生活及交通等方面探討城市用地擴張影響因素,從而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群發展過程中的城市化進程,以期為南京都市圈的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建設提供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南京都市圈地理坐標為31°19′—34°06′N,117°09′—119°58′E,位于中國東部,地處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帶核心地區,毗鄰江浙,南京都市圈以南京市為核心,包括鎮江市、揚州市、宣城市、蕪湖市、馬鞍山市、淮安市、滁州市以及常州市的溧陽市、金壇市,含3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和16個縣,總面積6.6萬km2。南京都市圈對長三角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起到重要傳導作用,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區域。故本文選取南京都市圈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將溧陽市、金壇市以常州市為區域統稱,便于后續研究。

2 數據與方法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研究以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五期全國土地利用遙感影像為數據源,運用ENVI 5.1軟件對基礎圖像進行配準、校正和調整等預處理;然后,對數據進行投影變換、圖像裁剪等處理,依照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體系一級類型,通過ArcGIS 10.2軟件對圖像進行重分類,將土地利用類型分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設用地及未利用地六大類;對城市用地擴張驅動因子進行標準化處理,通過SPSS軟件進行自變量向后逐步選擇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通過方差膨脹因子(VIF)檢驗數據多重共線性,VIF<10則說明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其中,本研究選取建設用地中的大、中、小城市及縣鎮以上建成區用地為研究對象,統稱城市用地。土地遙感影像來源于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中心(http://nnu.geodata.cn:8008/),城市面積及社會經濟數據來源于歷年的《江蘇統計年鑒》和《安徽統計年鑒》。

2.2 方法

2.2.1 城市用地擴張強度 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指在單位時間內某一城市的城市用地變化面積占其城市總面積的百分比,可反映單位時間內城市用地擴張的強弱,其計算公式如下。

2.2.2 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 ? 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指單位時間內某一城市的城市用地擴張強度與城市群整體的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可反映不同城市的城市用地擴張的強度差異,對比同一時期內不同城市的用地擴張強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2.2.3 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指在研究區域內,將各時段城市用地擴張數據導入GIS屬性表,通過聚類分析測量研究區域高值或低值的聚集情況,能夠較好地展現建設用地擴張趨勢格局[23]。本研究將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期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變化量數據進行屬性編輯,分析各時段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聚類情況,從而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動態時空分布特征。

2.2.4 景觀格局指數 景觀格局指數指高度濃縮景觀格局信息,反映其結構組成和空間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一系列定量指標。由于用地擴張的高度不可逆的特點,城市用地擴張會導致景觀格局發生相應的變化[24],景觀格局指數能夠較好地展現城市用地擴張的演變規律。本研究選取6個類型層面景觀格局指數,分別選取了最大斑塊指數(LPI,Largest patch index)、景觀形狀指數(LSI,Landscape shape index)、聚集度指數(AI,Aggregation index)、景觀面積比(PLAND,Percentage of landscape)、斑塊密度(PD,Patch density)、面積加權的平均斑塊分維數(AWMPFD,Area weighted mean patch fractal dimension)(表1),指標計算在Fragstats 4.2軟件支持下完成。

2.2.5 影響因素的指標選取與模型構建 城市用地作為承載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與城市發展系統具有強互動關系,因而城市用地擴張受到城市發展多方因素的作用,考慮影響因子數據的綜合性、科學性與可得性,將城市用地作為因變量,從經濟發展、人口與就業、居民生活及交通4個方面選取變量因子(表2),構建多元回歸模型,探究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主要影響因素。

影響因子的選取主要基于如下假設:①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地域城市建設的發展水平,產值增長與財政收支可對城市擴展起到推動作用,進而對城市用地擴張產生正向作用;②人口及就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人口的增長與就業增加易導致對城市用地需求增加,從而對城市用地擴張產生正向作用;③居民生活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要素,居民生活水平的發展對城市擴展具有促進作用,進一步對城市用地擴展產生正向作用;④交通發展水平越高,城市交通便利度越高,越有利于城市系統運轉,從而對城市用地擴展產生正向作用。

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建立以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為因變量,以經濟、人口就業、居民生活及交通等因子為自變量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影響因素,其模型如下。

y=b1x1+b2x2+b3x3+,…,+b13x13+b14x14+∝(3)

式中,y為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x1、x2、x3,…,x14為城市用地擴張影響因子;∝為誤差項;b1、b2、b3,…,b14為回歸系數,表示影響因子對因變量影響的大小。

3 結果與分析

3.1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特征

3.1.1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強度 依據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指數公式計算南京都市圈的擴張強度(圖1)。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總體呈增長趨勢(圖2),擴張強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階段性特征。2000—2005年,南京都市圈整體擴張強度為3.01%,2005—2010年快速增長,擴張強度為6.48%,同比增長3.47個百分點,之后于2010—2015年開始下降,南京都市圈整體擴張強度降至2.83%,下降了3.65個百分點,至2015—2020年再次回升,整體擴張強度達頂峰,為10.37%,擴張強度增加了7.54個百分點。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總體擴張強度趨向平穩,城市群發展走向協同化。

盡管研究區內城市之間用地擴張強度變化趨勢體現出一致性,但不同時段各城市的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并不相同,不同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存在一定差異,總體而言,城市間用地擴張差異逐漸減小,城市用地擴張由離散走向聚集,形成中心聚集分布。2000—2005年,南京市的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最高,為5.29%,馬鞍山次之,為3.23%,其余城市則均處于3%以下。此時處于城市化初期,都市圈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城市用地擴張相應較少,用地擴張強度均處于較低水平。2005—2010年,蕪湖市的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升至最高,為19.60%,鎮江市和宣城市次之,擴張強度分別為15.54%和12.00%,除淮安市和馬鞍山市擴張強度高于5%,分別為5.86%和6.11%外,其余城市均處于5%以下。隨著南京都市圈規劃研究在江城蕪湖市的啟動,南京都市圈隨之發展,周邊地區在都市圈中心城市——南京市的帶動作用下,城市發展迅速,用地擴張強度隨之升高。2010—2015年,蕪湖市擴張強度為7.47%,依然維持在擴張強度的最高數值,馬鞍山市和常州市分別以5.32%、5.00%次之,宣城、揚州等其余城市均處于5%以下。至2011年,南京都市圈建設已完善拓展至8市,城市群協同發展趨勢逐漸凸顯,周邊城市持續受輻射作用,但受全球經濟動蕩影響,中央政府提出空間規劃體系改革遏制地方擴張,都市圈整體擴張強度較低。2015—2020年,淮安市以21.89%的城市用地擴張強度處于擴張強度峰值,其次,揚州市為21.58%,南京市為11.05%,常州市為8.53%,宣城、滁州等城市的擴張強度均處于2.00%~7.00%,淮安市與揚州市、南京市和常州市形成聚集格局?;诤暧^調控和2014年提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城鎮發展圍繞新型城鎮化、城市群與都市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展開,南京都市圈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提升,城市群一體化進程加快,城市發展走向協同合作,用地擴張聚集化特征明顯。

3.1.2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 依據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公式,計算南京都市圈不同時段的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表3),并采用自然斷點法將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分為緩慢增長、低速增長、中速增長、快速增長及高速增長5種類型。

從市域角度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特征(圖3),高速擴張區域主要分布在南京都市圈邊緣城市,處于東北與西南方向,呈大集中、小分散特征。2000—2005年,南京市、馬鞍山市和揚州市的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依次為1.755 9、1.070 6和0.961 3,高于都市圈城市群的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平均值0.786 9,其中,南京市城市用地變化量占整體變化量的56.25%,其他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0.2~0.8,低于平均強度差異指數,揚州市作為快速擴張區域,臨近南京市、馬鞍山市的高速擴張區,形成以南京市為中心的單核心擴張格局,中低速擴張城市如滁州市、宣城市與鎮江市等分別分布在都市圈北部、南部和東部地區,呈較分散態勢。

2005—2010年,蕪湖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達3.024 1,鎮江市為2.397 9,二者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高于平均強度差異指數1.188 7,其余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0~1.9,其中,宣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1.851 5,與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0.00的常州市相差1.851 5,2005—2010年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方差為1.030 0,明顯高于2000—2005年的0.200 3,城市間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明顯,城市用地高速擴張的過程中,城市用地擴張存在發展不均衡的狀況。

2010—2015年,蕪湖市與馬鞍山市作為高速擴張區域,其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分別為2.640 6和1.879 1,擴張強度較為明顯,其余城市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0.70~1.77,中快速擴張城市如宣城市與揚州市、鎮江市與淮安市,分別集中分布在南京都市圈南部與北部地區,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平均為1.280 9,與2000—2010年相比,呈持續上升趨勢,擴張強度持續增長;2010—2015年方差為0.447 6,相較2005—2010年有所減少,城市用地呈穩定擴張趨勢。

2015—2020年,淮安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2.110 2,揚州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為2.080 2,為高速擴張區域;由于南京市與周邊城市的帶動作用,2015—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平均為0.889 9,較2010—2015年有所下降,城市用地擴張模式發生轉變,向高質量城鎮化發展,2015—2020年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方差為0.540 6,對比2010—2015年方差有所上漲,但整體處于較平穩水平,南京都市圈建設政策的完善推動了都市圈城市的有序擴張,城市間協同發展程度強化,用地擴張質量提升。

3.2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聚類分析

通過ArcGIS 10.2軟件對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量進行空間分析,測算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聚類指數,如表4所示。由聚類分析可知,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分布呈“隨機分布-高值聚集-隨機分布”變化態勢。2000—2005年,聚類指數G為0.000 006,P為0.157 17,Z為1.414 652,其中Z<1.65,未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P無意義,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分布呈隨機狀態,都市圈建設起步階段,城市群建設政策尚待完善,城市之間缺乏協同發展,各地用地擴張聯系較弱。2005—2010年,聚類指數G為0.000 005,P為0.198 719,Z為1.285 211,Z<1.65,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P無意義,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不存在聚集關系,呈隨機分布,此時各地城市用地擴張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內部發展力較強,對外部城市的輻射力較弱,同時,尚未完善的交通網對城市之間聯動發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2010—2015年,聚類指數G為0.000 005,P為0.063 419,Z為1.856 242,其中Z>1.65,通過顯著性檢驗,可信度達95%,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呈高值聚集狀態,隨著2013年8月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成立大會的舉行,南京都市圈的發展走向了新起點,隨著寧徽之間交通網的愈加完善,城市之間的跨界聯動不斷縱深發展,蕪湖、鎮江和馬鞍山等地形成城市用地擴張高速發展聚集區,南京都市圈各城市間協同發展效果顯著。2015—2020年,聚類指數G為0.000 004,P為0.807 578,Z為0.243 551,Z<1.65,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城市用地擴張呈隨機分布,隨著新型城鎮化政策的施行,城市化進程放緩,城市用地擴張由量向質轉變,另一方面,隨著南京都市圈內城市協作和一體化程度加深,各城市用地進入有序擴張階段,城市發展一體化步伐逐漸加快,都市圈內用地擴張由單個增長極向各地均衡發展布局轉變。

3.3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景觀格局分析

為深入探究城市用地擴張的時空特征及對城市布局的影響,選取不同景觀格局指數展開研究。依據最大斑塊指數、景觀面積比、斑塊密度、斑塊內聚力指數、面積加權的平均斑塊分維數計算公式,通過Fragstats 4.2軟件計算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南京都市圈景觀格局指數,并以圖形進行展示。由圖4可以看出,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的景觀格局變化趨勢總體特征表現為個體復雜、整體連片。南京都市圈的LPI呈上升態勢,且在2015—2020年增長曲線最為陡峭,增速達到最高,反映斑塊聚集度提高,城市群之間作用力增強。PLAND同樣呈持續上升趨勢,在2015—2020年增長幅度較大,表明城市用地在城市面積中占比逐年增長,城市用地擴張強度不斷增強。PD于2000—2005年呈平穩狀態,2005—2015年曲線呈陡峭爬升態勢,至2015—2020年,指數呈急速下降趨勢,說明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前期增速較快,擴張較為無序,增速雖然較快,但城市用地布局呈破碎景觀,隨著新型城鎮化與城市間協同發展加深,城市用地逐漸向有序擴張轉變,用地景觀布局由破碎化轉向規則化。AWMPFD在2000—2020年表現為持續增長曲線,表明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的城市用地分布形狀逐漸復雜化,隨著城市之間用地擴張向周邊城市延伸,城市之間城市用地聯系度越來越強,加之LPI的逐年上升,城市用地在融合擴張的過程中斑塊形狀復雜化。

為進一步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景觀格局,研究選取景觀形狀指數、聚集度指數,通過Fragsats 4.2軟件進行計算,并將結果以圖形直觀展示。由圖5可以看出,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LSI指數均呈增長趨勢,其中南京市、揚州市和鎮江市的LSI保持領先地位,表明各城市在用地擴張過程中城市用地形狀趨向復雜,斑塊形狀趨向不規則,用地擴張受到內在城市發展推動與外在輻射雙重作用影響,其中越靠近都市圈中心形狀不規則的特征表現得越明顯。各城市AI在2000—2020年表現出上升趨勢,多數城市AI指數增長加速期表現在2015—2020年,其中常州市與淮安市在2015—2020年指數增速較高,表示各城市用地斑塊連通度不斷提升,隨著寧徽交通網完善,寧蕪、寧常等外環干線投入建設,都市圈內交通網絡逐漸成型,城市用地的擴張向聚集連通發展。

3.4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驅動因素

利用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主導因子。首先通過SPSS軟件對驅動因素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然后對變量數據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經計算得出自變量容差>0.1,VIF<10,多重共線性處于合理范圍,可采用自變量構建回歸模型,進而利用SPSS軟件計算城市用地擴張回歸模型,結果如表5所示。分析結果顯示,模型在1%的水平上顯著,模型擬合優度為67.6%,表明所選影響因子能夠較好地對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進行驅動力解釋。

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變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地方財政支出、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常住人口、第二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和年末實有城市道路面積均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回歸系數分別為0.006、52.255、1.526、36.521、0.113、1.062、45.918、0.044,表明隨著人均生產總值、第二產業比重、地方財政支出、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常住人口、第二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和年末實有城市道路面積的增加,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呈增長趨勢。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均通過5%顯著性水平檢驗,回歸系數分別為0.443、0.128和28.998,表明隨著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的增加,城市用地擴張強度也呈增長趨勢。城市用地擴張強度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及公路里程呈正相關,但在對應置信水平不顯著。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二產業比重、地方財政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常住人口是城市用地擴張強度的主要影響因子。2000年以來,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城市建設財政支出增加,城市群經濟活動由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對城市用地的需求增加,促進城區和新開發區高速擴展建設,推動城市用地擴張。同時,人口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體現,隨著城鎮化發展,城市人口持續增長,對城市居住用地的需求增加,從而推動城市用地不斷增長。交通因素是城市用地擴張的吸引力,完善的城市交通網絡能夠為城市提供充足的社會經濟資源,城市道路面積越高,其經濟資源流通力越高,城市用地擴張吸引力越大,城市用地擴張強度越高。

4 小結與討論

本文以新型城鎮化發展與區域一體化深入推進為背景,以中國第一個自主探索建設的跨省協作都市圈為研究對象,借助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及強度差異指數,對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進行縱向時間變化與橫向城市間對比分析,結合聚類指數對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動態過程進行特征歸納,并通過景觀格局指數對用地擴張對南京都市圈景觀布局影響進行分析驗證,得出結論和啟示如下。

1)從城市用地擴張強度指數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呈持續擴張態勢,用地擴張具有階段性與聚集性分布特征。研究期內都市圈城市用地強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趨勢,經歷2010—2015年用地擴張增速減緩階段后,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于2015—2020年擴張強度增強,達到強度峰值,隨著都市圈新型城市群國家政策相繼出臺,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呈加速擴張的態勢。都市圈內城市用地擴張呈聚集分布格局,用地擴張由分散向聚集發展,城市間協同力增強。

2)從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用地高速擴展區域主要分布在都市圈邊緣城市,主要為東北與西南方向,城市用地擴張布局向均衡化發展。早期城市發展內向作用力較強,城市間對同質化資源存在競爭意識,導致城市間資源的分配不均,從而造成城市間用地擴張不均衡格局[25],隨著區域發展協同性、資源流動性增強,城市間輻射效應明顯,都市圈內各城市用地擴張呈有序增長趨勢,與此同時用地擴張向聚集轉變。

3)從聚類指數分析,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呈“隨機分布-高值聚集-隨機分布”,2000—2010年,南京都市圈用地擴張呈隨機分布,2010—2015年,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呈高值聚集格局,2015—2020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再次呈隨機分布。前期南京都市圈內各個城市用地擴張受區域內影響較小,城市間用地擴張主要受自身區位條件、地方政策等限定地域因素影響,城市間作用力較小,用地擴張呈無序狀態,隨著2013年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的成立,《南京都市圈區域規劃》正式發布,南京都市圈建設進入“加速階段”,城市間協同聯動發展作用力增強,城市用地擴張呈高值聚集分布,發展至今,城市群同城化機制逐漸健全,寧鎮揚、寧蕪等城際交通網日漸完善,各城市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城市用地擴張趨向均衡發展,擴張格局呈現“無序”化分布。

4)通過景觀格局指數分析,反映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趨向聚集化,斑塊分布趨向集中化,板塊形狀在整合擴張中向復雜化發展,城市用地斑塊內交通連接度呈增強趨勢,都市圈內城市用地擴張趨向一體化。用地擴張受城市群協同建設的引導作用,趨向聚集與聯動化,城市群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

5)基于多元回歸模型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強度與人均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常住人口、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年末實有城市道路面積等影響因素呈正相關。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地方財政支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常住人口為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的主要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表明,南京都市圈在都市圈建設政策發展過程中,城市用地擴張特征變化較為顯著,在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及城市用地擴張強度差異指數、聚類分析與景觀格局指數方面均有明顯體現。城市用地擴張不僅受宏觀發展戰略、城市規劃政策的影響,還與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及交通等區位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在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張過程中,應推動城市間經濟協同發展,積極關注居民生活,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此同時,推動城市交通要素完善,暢通城市交流通道,形成跨區聯動城市群建設新模式,推動城市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彥隨,鄧旭升,甘 紅.我國城市土地利用態勢及優化對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5(3):1-4.

[2] 馬榮華,陳 雯,陳小卉,等.常熟市城鎮用地擴展分析[J].地理學報,2004(3):418-426.

[3] 方創琳,王振波,馬海濤.中國城市群形成發育規律的理論認知與地理學貢獻[J].地理學報,2018,73(4):651-665.

[4] 劉紀遠,匡文慧,張增祥,等.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的基本特征與空間格局[J].地理學報,2014,69(1):3-14.

[5] 蔣金亮,周 亮,吳文佳,等.長江沿岸中心城市土地擴張時空演化特征——以寧漢渝3市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5,24(9):1528-1536.

[6] 盧 奐,王睿飏,范今朝.杭州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時空演變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22,49(1):96-104,111.

[7] 張雪茹,尹志強,姚亦鋒,等.安徽省城市建設用地變化及驅動力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6,25(4):544-551.

[8] 王少劍,王澤宏.經濟轉型背景下長三角城市用地擴張及影響因素的時空差異[J].自然資源學報,2021,36(4):993-1007.

[9] 胡盼盼,李 鋒,胡 聃,等.1980—2015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擴張的時空特征分析[J].生態學報,2021,41(17):7063-7072.

[10] 魏石梅,潘竟虎,張永年,等.基于DMSP-OLS夜間燈光數據的中原城市群空間演變分析[J].人文地理,2019,34(6):71-81.

[11] 童陸億,胡守庚.湘鄂贛三省多級城鎮用地擴張時空特征[J].資源科學,2018,40(6):1175-1185.

[12] 郝麗莎,王曉歌,喬文怡,等.1936年以來南京城市空間擴展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4):911-925.

[13] 黃楠希,韋春竹,陳 煒,等.環南海區域16個典型沿海城市的用地空間增長規律研究[J].人文地理,2022,37(1):150-163.

[14] G?NERALP B,REBA M,HALES B U,et al. Trends in urban land expansion, density, and land transitions from 1970 to 2010: A global synthesis[J].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2020,15:044015.

[15] 歐陽曉,朱? 翔,賀清云.城市群城市用地擴張時空特征及驅動機制研究——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0,29(6):1298-1309.

[16] 葉 強,莫正璽,許乙青.1979—2014年長沙市城市功能用地擴展與驅動力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5):1063-1079.

[17] 馬 歆,和舒敏,黃婷婷,等.城市用地擴張的時空格局特征及驅動因素分析——以中原城市群為例[J].生態經濟,2020,? ? 36(3):105-111,167.

[18] 張穎詩,馮艷芬,郭冠華,等.近30年中國典型城市群建設用地擴張的時空特征及其對比——以京津冀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為例[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54(1):79-90.

[19] REBA M,SETO K C.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algorithms to detect, characterize, and monitor urban land change[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20,242:111739.

[20] 高金龍,陳江龍,蘇 曦.中國城市擴張態勢與驅動機理研究學派綜述[J].地理科學進展,2013,32(5):743-754.

[21] 趙國梁,鄭新奇,原智遠,等.道網密度與城鎮擴張時空變化特征及關聯性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5,31(12):220-229.

[22] 王 健,汪應宏,彭山桂.中國城市用地擴張的誘因[J].城市問題,2016(1):7-16.

[23] 車 通,羅云建,李 成.揚州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時空演變特征及其驅動機制[J].生態學雜志,2019,38(6):1872-1880.

[24] 蔡恩香,寇紫薇,孟 珂,等.1990—2020年鄭州城市擴張時空特征分析[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22,56(4):674-684.

[25] 陳江龍,高金龍,徐夢月,等.南京大都市區建設用地擴張特征與機理[J].地理研究,2014,33(3):427-438.

收稿日期:2023-03-09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601157);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項目(15SSL037)

作者簡介:熊圓圓(1999-),女,江西南昌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土地經濟及管理,(電話)15295783763(電子信箱)347842020@qq.com;通信作者,李 禕(1982-),女,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電子信箱)yili@hhu.edu.cn。

猜你喜歡
城市用地驅動因素
南京都市圈城市用地擴展特征分析
SOFM網絡下的深圳市城市用地功能識別分析
甘肅省主要城市空間擴張協調性分析
環滇池地區城市用地擴張與經濟發展脫鉤分析
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綜合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
撫仙湖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及驅動機制研究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驅動因素與模式研究
遼寧省鄉村旅游發展驅動力因素分析
公司EVA現狀及EVA驅動因素分析
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