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三級·常態”模式 賦能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4-04-27 15:41于燕
教育家 2024年11期
關鍵詞:鎮街保教常態

于燕

教育評價關乎教育事業發展的方向,是教育行為的指揮棒,起著引領與導向作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以保教質量評估作為撬動幼兒園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出臺了《廣饒縣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評價實施辦法》,通過“三級·常態”的專業診斷和跟進教研,促進了全縣學前教育質量顯著提升。

注重采取“兒童本位”的過程性評估模式

教育過程是生成教育質量的核心環節,過程性評估是影響保教質量的關鍵要素。過程性要素具有動態性、不易操作等特點,因而評估難度更大。為了改變傳統評估模式重結果、輕過程的情況,廣饒縣在評估過程中對班級進行連續浸入式自然觀察。

做實浸入式觀察,提升過程質量。真正有價值的觀察是沉浸而持續的,需要在師幼互動的自然狀態下進行。如,在一次評估活動中,大班一名幼兒用落葉給玩具娃娃做裙子,由于初冬季節落葉容易破碎,所以,她制作裙子的過程進展緩慢,一直持續了30分鐘還沒做好。此時,帶班教師想去幫忙,我及時制止,并問幼兒:“可以借助其他材料嗎?”最終幼兒到材料區找來了雪糕棒、皺紋紙、雙面膠等,幼兒將雪糕棒平行粘在梧桐樹葉上下兩端,讓樹葉不易破碎,接著用長條皺紋紙折成V字形固定在雪糕棒中間,起到定型和裝飾的效果,這樣裙子的一面就完成了。最終,幼兒成功為玩具娃娃量身制作了合適的“樹葉裙子”。

注重互動式引領,提升師幼互動質量。在評估過程中,我將師幼互動的質量作為一項重要評估指標進行評估與指導。如在進班觀察中發現兩名教師都能夠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可班級幼兒的行為卻存在明顯的差異。A班級的幼兒能在一個游戲情境下專注游戲,遇到問題時,幼兒能積極與同伴進行溝通交流,并且教師的及時提問能夠助推游戲的深入發展。B班級的幼兒則是在完成某個游戲情節、完成某項活動或完成某項搭建作品時,急于向教師匯報和展示,并詢問教師,接下來還可以做些什么。從B班級師幼互動情況來看,幼兒求表揚或求安排的背后,可能隱藏著材料短缺或游戲不自主的問題。

活動結束后,我及時組織教師們座談,針對B班幼兒的表現開展討論。首先請B班教師介紹當時室內區域活動的組織流程,然后請教師們結合幼兒的活動表現進行討論,最終總結了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B班班級里設有小貼紙激勵墻,當幼兒做出好的作品或持續遵守紀律時,就能得到一枚小貼紙,攢夠10個小貼紙,可兌換一個棒棒糖或一個小玩具。另一方面,在室內區域活動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如果更換游戲區域,必須征得教師的同意。針對這兩個原因,組織教師們進行了分析討論,最終B班教師決定改變表揚和鼓勵幼兒的方式,撤掉小貼紙激勵墻,同時允許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和改變游戲區域。

在跟班過程中,評估人員及時了解班級的師幼互動質量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對教師給予針對性的支持和專業引領,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建構高效適用的“三級·常態”評估體系

為充分發揮質量評估與監測的導向、鑒定、診斷、調控和改進功能,基于實際,我縣建立了縣級—鎮街級—園級的“三級”常態化保教質量評估體系。

第一級:縣級“診斷式”常態化評估??h級學前教育質量評估,通過教研員“診斷式”常態化視導進行。目前廣饒縣共有95所幼兒園,配有兩名學前教研員,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為保教質量視導月,教研員對局屬幼兒園、各鎮街的省一類及示范性幼兒園進行質量評估,所有幼兒園采用“一園一天”的診斷式保教質量視導方式開展保教質量評估。

第二級:鎮街級“一對一”常態化評估。以鎮街為單位,實施學前教育鎮村一體化管理,每學期鎮街中心幼兒園對本鎮街其他幼兒園進行“一對一”保教質量視導評價,形成了鎮街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標準化管理、一體化發展的格局。但在各鎮街集團化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各鎮街的發展壁壘。

為打破壁壘限制,我縣跨區域構建了6個教研共同體,每個教研共同體由3個主席單位、6個成員單位、7個跟隨單位組成。以學年為單位,實行教研共同體主席單位輪值制度,即:各教研共同體主席單位輪流主辦專題教研活動,每個教研共同體主席單位一學年輪值一次,三年一輪。輪值期間,當值主席單位牽頭其他兩所主席單位確定1個學科教研主題或項目,每學年圍繞教研主題或項目組織兩次教研活動,同時每學年主席單位對成員單位入園實地指導至少兩次。教研共同體的管理模式有效彌補了幼兒園保育教育中的薄弱點。

第三級:園級“伴隨式”常態化評估。教研員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幼兒園建立了以“伴隨式”評價為主的常態化自評模式。幼兒園通過“學習+教研”的園本教研形式,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教師不斷用旁觀者的身份與心態審視與評價每一次的活動組織與師幼互動情況,讓評價伴隨教育活動時刻發生。業務園長及保教主任每天對各班級進行跟崗式觀察指導,園長則每周用半天時間進班觀察指導。同時,通過家長開放、家長座談、問卷調查、意見反饋等形式讓家長參與到對幼兒園的評價中。幼兒園每月進行一次交流研討,每學期梳理總結,精選整合和統計分析評價結果,形成自評報告,促進園所保教質量提升。

“三級”評價模式,充分體現了質量評估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下”的評價對話與互通機制,有效提升了質量評估對保教工作的指導與干預的科學性與實效性。通過構建“三級·常態”評價模式,形成政策支持、業務指導、部門聯動、園際互動的評估體系,實現教育評估與教學質量同步提升、幼兒發展與教師成長同頻共振的發展格局。

強化評價結果的促進作用

評估結果的反饋與應用是評估工作的核心環節,評估的目的在于能夠有效提升園所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的深度學習與全面發展,有力實現縣域各園所保教質量的穩步提升。

以“質量評估結果反饋”為抓手,促保教工作改進??h級、鎮街級評估人員對每所幼兒園進行評估后,要逐項梳理、分析幼兒園當前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可操作的建議和措施。如在對大王鎮中心幼兒園評估后提出建議:第一,教師要加強課前有效備課,并做好相關記錄,每次教學活動后,教師要反思活動中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調整措施;第二,建議加強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支持與引導,教師要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給予有效支持,在游戲后幫助幼兒總結游戲經驗;第三,雖然班級一日活動比較規范,但是各班級之間存在差異,教師之間要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不斷優化教學活動。

同時,評估人員當天要在幼兒園召開質量評估反饋會,對評估結果進行現場反饋和精細解讀,并與園長及教師充分交流,達成共識。同時積極聽取教師在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給予相應的指導。幼兒園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具體改進措施和實施計劃,通過評估人員的持續關注與跟進,真正做到用評估結果推動園所保教質量的持續提升。

以“典型經驗梳理”為抓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整個評估過程中,評估人員要及時發現并梳理總結縣城區及鎮街幼兒園在有效提升園所保教質量過程中的優秀做法,積極為幼兒園搭建展示與分享平臺??h域各幼兒園也要在浸入式的觀摩與跟崗、分享交流、專題講座、聯動教研等活動中不斷學習與實踐。

猜你喜歡
鎮街保教常態
深化基層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如何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實施保教融合?
科研引領科學保教
補齊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經末梢”——連云港市大力提升鎮街安全生產管控能力
幼兒園半日保教工作細則
蓬萊市人大:“三抓”實現鎮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鎮街財政體制“新樣本”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爭取新作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