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茶相關非遺及其現狀

2024-04-27 10:38孫鼎宸
文化產業 2024年8期
關鍵詞:龍井茶杭州市西湖

孫鼎宸

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非遺眾多,其中有許多都與茶相關?,F對杭州與茶有關的非遺項目進行統計,并以西湖龍井為例,分析杭州與茶有關的非遺目前的發展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的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應受到重視。杭州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不少與茶文化有關。然而,筆者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并沒有專門的網站對杭州茶相關非遺進行歸納總結,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只是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信息不全面導致人們無法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難以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本文將對杭州茶相關非遺的信息進行簡要總結,并闡述杭州茶相關非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非遺項目情況統計

西湖龍井制作技藝

傳承人:楊繼昌、樊生華、葛維冬

代表地:龍井村、獅峰山、云棲、虎跑、翁家山村、楊梅嶺村、九溪村、梅家塢村、雙峰村、滿覺隴村、茅家埠村、梵村、靈隱社區、板橋鎮上田村。

產業概況: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記載,唐代,杭州天竺寺、靈隱寺的僧人在寺內開園種茶,被稱為白云茶、寶云茶。作為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歷史名茶,西湖龍井茶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聞名于世,素有“綠茶皇后”之稱,名列“中華名茶之首”,是杭州的一張城市名片。

西湖龍井產茶區域分布在杭州市西湖、轉塘、留下、雙浦、靈隱等鎮(街道),涉及西湖街道11個村(社區)、西湖區54個村(社區),共計65個行政村(社區)。

谷雨前后,一場包括炒茶大會、茶鄉行、茶文化創意大賽、全民品茶日等活動的西湖龍井開茶節在當地舉行。在2014年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后,西湖龍井茶從寺院的禪茶升格為皇家貢茶、國家禮品茶。西湖龍井茶文化的傳播為促進中國農業重要文化遺產的開發提供了強大支持。

推廣力度:2001年,杭州市頒布了《杭州市西湖龍井茶基地保護條例》,該條例是我國最早的茶葉基地立法條例之一,充分說明了杭州對西湖龍井茶基地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之高。一直以來,西湖龍井茶企致力于茶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并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茶學院。還有投資方拍攝了中國第一部以龍井茶為題材的電影《龍井》,成功將龍井茶文化推廣開來。茶葉學科專家、產業戰略專家、非遺傳承人、制茶大師等主體共同發力,通過與茶企合作,共同助力西湖龍井茶產業精品化發展,為龍井茶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同時,西湖龍井茶企積極承擔起作為中國優秀茶文化傳承者和傳播者的責任與使命,以“傳承、守護西湖龍井”為使命,重視茶與健康、茶與文化的關聯。

“九曲紅梅”紅茶制作技藝

傳承人:馮贊玉、樓小紅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湖埠村、潛川鎮樂平村、湍口鎮洪嶺村

推廣力度:促銷方式有農展會、媒體宣傳、戶外廣告、斗茶大賽、品鑒活動、專家座談會、農企超市對接會等。積極打造“九曲紅梅”紅茶品牌,結合美麗鄉村特色村寨建設,突出雙靈村“紅茶旅游”理念,以打造“紅茶旅游文化特色村寨”為目標,由西湖區政府牽頭推動九曲紅梅茶的發展。幾年來,該村連續施工,從村口牌樓沿靈山路往上的旅游中軸建設基本完成。沿途景觀有九曲紅梅文化展示墻、九曲紅梅茶文化展示館及研究所、板壁山水庫、如意尖、百畝景觀茶園、百米九曲長廊、特色農家樂等。

臨安天目云霧茶制作技藝

傳承人:郎利方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東坑村

推廣力度:茶圣陸羽在《茶經·八之出》中寫道:“杭州臨安、于潛二縣,生天目山,與舒州同?!彪S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各地茶企農戶開展了多種茶類經營。電視劇《夢華錄》通過劇情傳播了大量茶知識?;诖?,天目山云霧茶的推廣也可以通過影視劇的形式進行傳播。

徑山茶炒制技藝(綠茶制作技藝)

傳承人:周方林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

推廣力度:近年來,很多品牌廠家都開始恢復制作純手工茶,很多糕點廠家還推出了茶糕。有關部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探索出了全新的徑山茶炒制技藝宣傳渠道,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徑山茶。

安頂云霧茶制作技藝

傳承人:胡華朋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里山鎮

推廣力度:富陽區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致力于打造安頂云霧茶精品基地和380畝示范核心區塊。同時,連續14年舉辦以安頂云霧茶為主導產品的茶文化節,不斷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近年來,安頂云霧茶先后獲得西博會金質獎、中國西安茶博會金獎等。2020年,安頂村獲得“金茶王”獎。由此可見,對于安頂云霧茶,富陽區政府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保護和宣傳推廣體系,但尚未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進行傳播。

順溪大方茶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

傳承人:姚新兒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祝家莊

推廣力度:歷史悠久但缺乏制作工藝的書面記載,后在政府幫扶下完善了相關體系,但面向群眾的推廣極少。與同類型茶葉相比,該非遺面臨失傳的風險。

鳩坑毛尖茶制作技藝

傳承人:陸發田、章成花、嚴始紅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鳩坑鄉

推廣力度:目前,鳩坑鄉已與杭州市茶科所合作,開展鳩坑良種茶種質資源保護規劃課題,并將進一步做好鳩坑茶生產和市場營銷工作,重煥昔日貢茶的風采。同時,淳安縣茶葉主產鄉鎮對“鳩坑早”等優質茶葉良種十分看好,將“鳩坑早”作為茶葉發展的首選品種在當地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

雪水云綠茶采摘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

相關單位:桐廬雪水云綠茶葉有限公司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新合鄉

推廣力度:2010年,桐廬縣雪水云綠茶產量達335噸,總產值達1.34億元。名優茶產業的迅猛發展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提高了農民收入。隨著工藝的改進,雪水云綠茶的制作更加快捷,但是在推廣方面存在不足,依然以線下銷售為主。

咸茶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仁和街道普寧村

推廣力度:仁和街道普寧村打造了“七味咸茶”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體驗式文化旅游產業,帶動村民創業就業,以“沏未鮮”為基礎,以“企業+集體+村民”的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條以“七味咸茶”為特色,弘揚非遺,促進經濟發展的雙循環雙促進之路。如今,“七味咸茶”已成為杭州市特色伴手禮,名列杭城十大名小吃。

徑山茶宴

傳承人:戒興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徑山萬壽禪寺

推廣力度:浙江余杭舉辦的禪茶文化高峰論壇,將徑山茶道的由來、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徑山茶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展展示出來。聘請十位華僑華人為徑山茶文化全球宣傳大使,助力徑山茶品牌價值的提升,將中國文化推向國際舞臺。舉行全球最美茶詩大賽和“我的幸福茶生活”全球短視頻征集大賽頒獎儀式,讓徑山茶文化通過新媒體視角和國際化語言“圈粉”全球。但目前,徑山茶宴所傳播的文化局限于東亞,宣傳方式和渠道較為單一。

相關機構

杭州老開心茶館

地位: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

相關活動:集表演、培訓、節目創作于一體的活態曲藝體驗館,是杭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自2011年開辦以來,招收了各年齡段的表演愛好者,并制作了《開心故事會》等集滑稽戲、小熱昏等非遺于一體的作品,作品結合了社會熱點與傳統曲藝表演形式,擴大了杭州市曲藝類項目的受眾范圍。此外,每逢傳統佳節,茶館還會開展送臘八粥、送祝福、下社區義演等活動,為弘揚民族精神和傳承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西湖區龍塢茶鎮

小鎮以茶文化為基石,目前已形成以“一節兩會”為主導,各類茶產業文化活動相結合的全國茶事活動集聚中心,每年3月舉辦西湖龍井開茶節,5月舉辦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11月舉辦中華茶奧會,同時舉辦其他各類活動近百場,形成“月月有節慶、周周有活動”的濃厚茶事氛圍,吸引國內外茶界專家學者900余位,茶人10余萬,逐漸成為中國茶界的“朝圣地”。

發展狀況及其存在的問題

杭州茶文化堪稱中華文化的璀璨明珠,蘊含著千年的歷史底蘊。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風雅與詩意,散發著歲月沉淀的芳香。然而,杭州茶文化的傳播卻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以西湖龍井茶為例,簡述其目前的發展狀況以及所面臨的問題。

缺乏系統性的推廣和保護機制

缺乏系統性的推廣和保護機制使得杭州茶文化被人們所忽視。對此,政府、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應聯手制訂全面、具體的推廣計劃,促進西湖龍井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西湖龍井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凸顯。一方面,茶園的土地資源緊張,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給茶葉生產帶來了壓力;另一方面,茶葉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西湖龍井茶的聲譽和市場份額。因此,如何推動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西湖龍井茶的品牌形象,是西湖龍井茶產業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融合

茶文化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數字時代的到來為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逗贾菔形骱埦璞Wo管理條例》為茶文化的傳承打開了數字化保護和管理的大門。西湖龍井茶的制作工藝獨具特色,只有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茶葉的品質。然而,目前一些茶農過于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傳統工藝,導致西湖龍井茶的品質開始下滑。對此,有關部門有必要加強對茶農的教育和培訓,弘揚傳統工藝,推動現代技術在茶葉生產中的應用,確保西湖龍井茶的品質始終保持優良。

茶文化傳播與教育問題

西湖龍井茶文化歷史悠久,但在現代社會,年輕一代對茶文化的了解有限,傳承茶文化的意識較為薄弱。茶文化的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導致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受到影響。對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茶文化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熱愛并傳承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通過編寫教材、開設茶文化課程、舉辦茶文化活動等方式將茶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年輕一代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茶文化。

缺乏傳承人

西湖龍井制作技藝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F代社會的高速發展與年輕一代興趣的轉移使得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風險。目前,西湖龍井茶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年齡在50—70歲,這些傳承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無法將實踐經驗以書面的形式傳授給下一代。如果無法為年輕人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那么西湖龍井制作技藝可能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

消費群體受限

消費群體單一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當前,西湖龍井茶的消費者主要為中老年人。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擴大市場份額,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吸引更廣泛的消費群體成為關鍵。

全球化背景下,杭州茶文化的國際化推廣顯得尤為重要。中國茶文化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西湖龍井茶作為杰出代表,更應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在宣傳方式上,眾多的短視頻平臺可以成為宣傳推廣茶文化的重要途徑。但多數宣傳視頻過于老套和古板,導致短視頻的瀏覽率不高,因此,有關部門應著力探索茶文化的線上傳播方式。

(作者單位:浙大城市學院懷卡托大學聯合學院)

猜你喜歡
龍井茶杭州市西湖
?? ( 西湖), ?? ?? ??
杭州龍井茶園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風景如畫的杭州市賣魚橋小學
《杭州市行道樹修剪技術規范》編制的必要性探討
杭州市城鄉協調發展的薄弱環節與深化舉措
杭州市赴阿壩州開展交流考察
當西湖遇上雪
西湖龍井茶地現狀分布圖
千島玉葉龍井茶的生產實踐與品牌發展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