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邵陽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2024-04-27 17:14王珂珂
文化產業 2024年8期
關鍵詞:邵陽民族團結文旅

王珂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文化旅游業已經成為許多民族地區的支柱產業。如何實現文化旅游業與民族團結工作的有效融合,使之形成良性互動,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已成為當下民族工作的重要課題?,F分析文化旅游業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在總結湖南邵陽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從運行機制和具體路徑兩個方面,提出進一步推進文化旅游業與民族團結工作融合的對策。

文旅融合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關系

文旅融合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價值目標一致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之間存在內在聯系。二者的價值目標具有一致性。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核心價值在于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對其進行創新性開發和利用,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強調用好文化資源,以彰顯地方魅力,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價值目標是增強各民族心理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與發展。由此可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價值目標是一致的,都強調發掘和利用本地區文化資源,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以此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文旅融合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邏輯理路高度契合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在邏輯理路方面也高度契合。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強調立足于本地區獨特的地域文化,并對其進行創新性開發,以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這需要高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同時,文化旅游發展也強調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參與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強調發揮各民族文化優勢,增強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這需要調動各民族的積極性,形成各族群眾廣泛參與的合力。由此可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具有高度契合的邏輯理路,都強調發掘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資源,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和參與感,形成各方合力,最終達到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二者在行動理路和實現路徑上具有高度的內在一致性。

文旅融合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實踐路徑廣泛相交

從實踐層面來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存在必然的聯系。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需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對其進行創新性包裝和利用。這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供了有力支持。旅游活動本身就是增進民族交流的重要橋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可以基于優秀傳統文化,設置旅游線路等,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時加深對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從參與主體來看,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需要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民族團結進步也需要廣泛凝聚各族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從載體建設來看,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館等既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的有力支撐。由此可見,從具體實踐路徑來看,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相輔相成,二者共同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文旅融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邵陽實踐與問題

邵陽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實踐

邵陽地區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緊抓文化旅游業發展帶來的機遇,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顯著成效。具體來看,邵陽緊抓時代機遇,依托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和秀麗的自然景觀,大力推進民族地區旅游業建設,扎實開展苗寨、瑤寨等民族文化旅游區建設。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為各民族交流互動提供了重要平臺。同時,邵陽深入挖掘苗族“歌臺”、瑤族“花山”等民族文化內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豐富旅游業內容。還通過舉辦苗歌大賽等活動弘揚民族文化。此外,邵陽積極動員民眾參與旅游區建設管理,發揮民眾主人翁意識,并開展民族團結創城活動,廣泛宣傳民族政策,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邵陽還依托旅游資源建設民族團結教育基地,舉辦志愿服務、民俗體驗等活動,增進民族團結。通過這些舉措,邵陽地區民族關系和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邵陽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邵陽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雖然通過文化旅游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具體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1.對文旅融合正向作用的認識不足

邵陽地區相關部門和民眾對利用文化旅游資源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邵陽地區在文化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未優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缺乏將民族文化資源與旅游業有機結合的戰略思維,再加上民眾對文化旅游業如何推動民族交流互動的理解也有限,導致相關部門和民眾無法充分認識到文化旅游業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之間的內在聯系。

2.民族團結工作者與旅游業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有限

邵陽地區民族團結工作者和旅游業從業人員在將民族文化資源與旅游業相結合,促進民族團結方面的專業能力較為欠缺。民族團結工作者利用旅游平臺推動民族交流的方法和手段單一,創新意識不強。旅游從業人員對民族文化內涵和價值的認識不夠,無法將不同民族文化有機融入旅游內容和活動設計中。

3.民族文化符號在旅游業中的應用存在問題

邵陽地區在發展旅游業時對民族文化符號和元素的運用存在一些問題,如過于注重票房效應,民族文化表演過于商業化等。

4.景區設計與本地歷史文化結合不夠

邵陽地區在設計和開發民族文化旅游景區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沒有深入研究邵陽本地多民族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景區設計與本地歷史文化的結合不夠。

5.民族文化傳承人及民眾參與積極性不高

邵陽地區民族文化傳承人數量較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層。廣大民眾參與文化傳承創新的熱情不足,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傳承乏力;再加上旅游業發展也缺乏廣泛凝聚民眾智慧的機制,民眾參與旅游業建設和管理的主人翁意識有待提升,導致民族文化創新發展艱難。

文旅融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邏輯與路徑優化

文旅融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運行邏輯

文旅融合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對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具有重要作用。

1.以民族歷史文化為基底

文旅融合要想充分發揮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作用,就需要以民族歷史文化為基底。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這是民族團結進步的根基。因此,相關部門要深入挖掘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內涵,以歷史文化為基底進行創新性開發,促進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

2.以交往交流交融為目標

文旅融合要以增進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為目標。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不同民族的交流;鼓勵不同民族群眾共同參與文化旅游業建設;創新民族文化旅游產品,以豐富的體驗活動增強民眾的文化認同感。

3.以文旅經濟發展為途徑

發展文化旅游業可以推動相關產業繁榮,增加民族地區就業機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鼓勵民眾參與手工藝品設計制作,增強民眾的民族自豪感。這些都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開展。以文旅經濟建設帶動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是實現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途徑。

文旅融合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路徑優化

1.明確文旅融合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重要性

景區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要深刻認識到發展文化旅游業與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景區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和市場平臺優勢,成立專門的工作團隊,開發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產品。這不僅可以提升游客的體驗,提高景區吸引力,還可以為不同民族之間提供交流互動的機會和平臺。同時,景區還要充分發揮民族團結工作者在文化旅游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以民族團結工作者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為基礎,設計吸引游客的文化旅游活動和內容,推動景區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只有景區管理者高度重視文化旅游與民族團結工作,讓民族團結工作者參與文旅決策和建設,才能實現民族團結工作與旅游業共同發展、互惠互利的目標。

2.提升基層民族團結工作與文旅工作人才隊伍的專業性

景區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提升基層民族團結工作與文旅工作人才專業性的重要性,加強對景區民族團結工作者和文旅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同時,還應該引進民族文化研究與旅游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優化景區的人才隊伍結構,形成由民族文化專家、旅游管理專家等組成的高素質民族團結工作與旅游服務團隊。此外,建立健全景區民族團結工作者與文旅工作人員的培訓激勵機制也很重要。通過培訓、交流、考核等方式,不斷提升景區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景區還應加強與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開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相關研究,為景區民族文旅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突出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的共享性

在開發文化旅游資源時,設計者必須充分認識到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突出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蘊含的共享性。中華民族是歷史形成的共同體,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現實的大家庭和共同體,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和形象,代表了該民族特有的歷史和文化。因此,景區要合理運用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既要突出中國元素,又要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認同感。同時,還要體現中華文明的包容性,注重展現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關系。只有做到既突出共性又兼顧個性,讓各民族在文化旅游中獲得同等對話的機會,才能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4.把握景區營造與地方歷史相結合的準確性

景區應該高度重視與當地歷史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性。首先,景區設計者需要深入挖掘本地區的歷史文化內涵,收集各個歷史時期的典籍文獻,了解不同時期本地區的歷史事件、建筑特色、人文景觀等。其次,設計者要還原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風貌和人文景觀,根據史實精心營造出反映該地區歷史風格的各類建筑。在民居和街區的營造上,應注意場景和布局要反映具體歷史年代的特點,通過環境營造讓游客身臨其境。展覽內容方面也需要以考究嚴謹的歷史資料為依據,絕不允許任何與歷史不符的誤導性內容出現,要確保展覽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只有景區營造與當地歷史文化實現高度融合,景區的文化價值才能實現最大化。

5.調動文化持有者參與旅游活動的積極性

文化持有者如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人、民間藝人等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景區應該采取系統性措施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旅游活動的積極性。首先,建立健全文化持有者激勵機制,通過為文化持有者提供合理的表演費用、文化傳承津貼、表彰獎勵等物質和精神獎勵,激發其創作熱情,使他們投身到旅游文化傳播中。其次,加強對文化持有者的職業培訓和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最后,建立各類民族民間藝術家協會等組織,為他們提供交流平臺,更好地滿足文化持有者的合理需求。此外,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采取相關措施吸引優秀人才投身于民間文化傳承事業,加強對文化持有者后繼人才的培養,使優秀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

本文來源于2023年度邵陽市社科規劃課題黨校系統“文旅融合背景下邵陽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研究”(編號:2023DXLX027)。

(作者單位:邵陽市委黨校)

猜你喜歡
邵陽民族團結文旅
邵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覺化設計與開發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民族團結之歌
邵陽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作品選登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單圈圖的增強型Zagreb指數的下界
邵陽三一工程機械與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項目開工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文旅照明的興起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