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院與學院協同育人共生機制研究

2024-04-28 15:15甄莎
教書育人 2024年6期
關鍵詞:書院共生學業

甄莎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旅游學院)

2019 年9 月教育部出臺《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文件中強調“要加強學生管理和服務,積極推動高校建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睍河四J绞且环N新出現的學生管理模式?,F代書院制改革是在中國古代傳統書院的基礎上,融入西方大學住宿學院制的教育模式,從而形成書院和學院共存的新型“雙院”人才培養格局。[1]書院制改革是我國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并已在部分高校踐行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現代書院制是建立在原有已成熟的大學教育制度上的,與現有的學院教育體制存在融合困境。積極探索書院與學院的共生融合機制,對于推動書院制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雙院制”協同育人的共生模式

(一)“雙院制”協同育人的共生形態

書院制改革旨在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和社會責任教育,將德育和社會責任教育貫穿于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涯。安排不同專業的學生混合居住在一個共同的學習生活社區即書院,使之相互影響,通過通識課程的教育,加上環境的熏陶,從而加強和擴展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社團互動,形成互補,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德育導師入駐書院,方便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方便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通過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引導和感染學生,為學生提供生活導航、學業規劃、綜合素質拓展、心理輔導等一系列通識教育育人項目,同時負責學生事務管理。在組織架構上,書院是在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之外的平行管理“主體”,是獨立的實體組織,具有完整的行政架構、組織體系和專職教師。此外,與學院共生,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這就形成了每個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即既是專業學院的學生又是住宿書院的學生,學生接受學院和書院的共同教育與管理。

(二)“雙院制”協同育人的共生要素

共生單元、共生關系和共生環境是共生系統中的三個基本要素,在其共同作用和影響下形成共生現象。共生單元的存在是共生關系中能量產生和交換的基礎。在書院和學院協同育人體系中,二者是兩個共生單元,通過能量交換,達到共生。學院為書院輸入專業教師,書院為學院提供育人導師,提供學生管理、思想疏導等能量支持。

共生環境包含所有共生單元內外部所面臨的宏觀環境、中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對于“書院—學院”共生系統來說,宏觀環境包含社會經濟、政治等環境,中觀環境是學校環境,微觀環境為學院和書院環境。高校書院制的配套政策制度和組織架構的頂層設計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書院制改革的成效。學校對書院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學院對書院的資源支持等,均是書院發展的重要環境因素。

(三)“雙院制”協同育人的共生特征

一是協同育人目標一致。兩者的育人目標均為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為國家培養高質量人才隊伍。書院和學院的工作職責各有不同,書院負責學生的生活引導、素質教育和拓展、心理輔導和困難救助等工作,重視心理健康、思想道德育人和文化素質教育。專業學院負責學生的專業學習、學業指導、專業實習、學科競賽、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和考研指導等,即學院主要負責學生的第一課堂陣地的建設,書院則負責學生的第二課堂的打造。兩者齊心協力,促使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齊頭并進。

二是“書院+學院”協同育人主體呈現多元化。書院育人以德育為主,育人主體為傳統意義的“輔導員”,即原有的學工師資隊伍,稱為“育人導師”。同時,學院內部教師或外部專家擔任學生的“學業導師”,為學生提供學業和專業指導。此外,設置朋輩導師,即高年級的學生參與到低年級學生的管理中來。高年級學生通過向低年級學生傳授相關的學習和生活等經驗,并對其加以引導管理,從而促進其適應力、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三是“書院+學院”協同育人場景呈現多元化。[2]書院制打破了以往學生宿舍為單一的生活空間,教學區為文化學習空間的模式。書院制提倡在學生的生活空間內融入文化功能,通過設置不同的主題,營造不同的文化氛圍,以講座、活動、比賽等不同形式為載體,舉辦類型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來達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學院則發揮專業、學科和師資優勢,輔導學科競賽,共同發揮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雙院制”協同育人共生的實踐困境

(一)育人機制不清,職責不明

書院制的設立作為新形式、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存在機制不清、職責不明等問題。目前雙院制的協同育人更側重于具體事務的協作和落實,并沒有整體系統的機制,隨意性較強,只有在面對需要兩院共同商討和解決的問題時才會進行溝通和聯系,缺少高層次的溝通。[3]書院制改革后,書院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原有的學院則負責專業建設,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書院和學院的育人職責不容易細化和明確。書院導師和學業導師也因為對自己的職責認識不清晰、工作職責不明確,從而導致本應由雙院協同育人的工作卻由兩學院單獨工作,導致將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專業學習割裂開來。

(二)雙院管理沖突,溝通不暢

書院與學院導師互不了解、溝通不暢。雖然有在書院和學院同時任職的副院長,但由于其一人承擔了兩院溝通的事項,就存在時間不足、溝通效率不高等問題。比如學院在舉行專業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不了解書院是否安排有育人活動等問題。書院在安排育人活動時,也要安排在教學時間之外。比如弘遠書院涉及兩個學院,那么在舉辦各類活動的時候,要統籌兼顧兩個學院的教學安排,也給書院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此外,評優評先和學生干部任命,均由書院來主導,學院參與較少,對學生了解不足,甚至出現有的學生干部不能滿足學院教學工作需要等問題,但礙于權利不包含這部分,只能被動接受。而在感情上,由于書院導師相對年輕,與學生共同話題較多,且書院內有朋輩導師,平時交集較多,因此學生更愿意跟書院老師溝通,情感上更傾向于育人導師,而與學業導師關系稍微疏遠。[4]學生也存在分不清自己雙重身份的問題,在專業或論文撰寫過程中出現了在教學單位一欄填寫書院名稱等現象。

(三)書院和學院實力相差較大,能量交換不對稱

書院作為新生機構,在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師資隊伍等方面與學院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兩者在能力交換過程中不對稱,書院需要過多地依靠學院強有力的教育資源的支撐。例如書院負責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指導工作,但由于前期缺少行業資源、缺少專業教師的支持,無法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還得要學院的引薦與配合。但由于發展時間短,書院獨特的文化和教育理念產生的隱性能量無法立即展現出來,不能及時為學院傳輸更多的“利益”。學院在兩者中,處于能量輸出較多的優勢地位。兩者能量交換不對稱,勢必造成兩者的共生平衡被打破,作為能量輸送強勢的一方,學院必將會“爭奪”有限的教育資源,更不利于書院的發展。

(四)缺少監督考核,協同育人效果不佳

學校對書院和學院教師的管理考核機制和激勵制度不健全,導致協同育人積極性不高。目前書院工作繁多細瑣,育人導師工作壓力大,但其身份多為人事代理制,無固定的行政事業編制,工作激勵機制不到位,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導致育人導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學業導師作為兼職人員,沒有相應的考核機制,認為該項工作為業余工作,導致僅有學業導師之名而無導師之實。學業導師多為學院專業教師,大多數的精力放在了教學和科研上,將學業導師這項工作置于個人發展之外,或是由于學生未主動聯系自己,就消極對待該項工作,對學生發展未注入過多精力。通過與學生交流和老師溝通發現,多數學業導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次數有限。

三、推進雙院協同育人共生的實踐路徑

(一)加強頂層設計,創造良好的共生環境

加強“書院-學院”雙院協同育人的頂層設計,制定相關的頂層設計方案。建立雙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和實施管理辦法,設立專項計劃,為雙院制發展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營造良好的“書院-學院”協同育人環境。雙院協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學校的政策環境、制度文化以及校園氛圍。因此要加強對書院制教育改革的宣傳,講清書院制改革的目的、書院制的來源和內涵,以及書院制改革的意義,同時告知“書院-學院”協同育人的目標,讓參與的教職工都能充分認識到該項改革的意義和重要性,統一思想、認同改革、端正態度、積極接受。加強組織建設和領導,統一雙院人員的思想,構建以生為本的共生共榮環境。明確和理順各部門的職責,書院負責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日常事務管理與引導、育人導師隊伍建設和學生第二課堂打造,學院負責課堂教學、學科專業建設、畢業論文寫作和學業導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同時要打通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學分認定和銜接工作,不斷構建和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二)設立雙院協同組織機構,促進有效溝通

構建雙院協同管理的組織機構,搭建“書院-學院”合作交流平臺,主要負責書院和學院的溝通聯絡工作,協調書院和學院的協同發展。要著重解決書院、學院之間的協調溝通問題,科學設計運行機制,通過建章立法加強各項工作的制度化開展。同時加強與校級管理機構如學工部門、教學部門、人事部門、就業中心、心理輔導中心、總務后勤部門等的聯系。加大育人導師、學業導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制定育人導師、學業導師的遴選和管理制度,實時有效督促相關導師履行育人職責。同時,強化學生對“雙院制”育人模式的認知,專業學院應通過組織與專業相關的學業活動,增強學生的專業歸屬感。書院通過開展社區活動,舉辦沙龍和講座以及社團活動等,增強學生對書院文化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在日常學習活動中對自己雙重身份的認知,做到自由切換和轉變角色。

(三)加強對書院的支持,實現“書院-學院”能量交換對等

雙院共生協同發展意味著書院和學院都能夠獨立發展,相互的利益輸送和能量交換是共存共贏的基礎和前提。書院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要為書院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提供一定的政策傾斜,加大對書院的投入,支持書院的發展。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增加合理的資源配置和教育投入,營造積極和諧向上的“共生”環境。促進兩院“利益”點的共通,從而促進兩者的能量交換,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5]充分發揮學院歷史悠久、制度健全、師資隊伍強大、設施設備先進等優勢,促進學院對書院建設的支持。積極鼓勵書院將自己建成“反哺”學院發展的角色,通過學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較高的學生管理能力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來提升學校和學院的社會影響力,從而提升學生招生規模和質量,促進學院的良性發展。

(四)強化監督考核制度建設,提升育人成效

為了提高育人成效,要積極對育人結果進行考核監督,出臺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立體的保障制度。建立導師激勵制度,讓更多有能力和有情懷的老師參與雙院育人模式上來,為提高育人成效積極貢獻自己的才智。增加對書院導師的編制投入和人數投入,適當減輕現有導師的工作量和育人壓力,提高師生比,提高育人效果。將學業導師的工作納入績效考核,折算為工作量,并作為評優評先、職稱晉級和干部選拔的一項衡量指標,從而提高學業導師的積極性??己瞬捎脤W生考評、督導考評、同級考評和雙院考評相結合的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院和書院舉辦的各項活動,學生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困難,都要多找導師溝通和交流,充分發揮雙院育人的作用。適當提高學生考評比例,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導師的工作進行量化調研,以便真實反映導師育人過程。同時要結合每學期的培養方案實時調整考核內容。建立完整的評估反饋機制,實現數據共享、公開透明,讓導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為雙院協同育人提供良好的信息平臺。

總之,高校推行書院制改革,實行雙院協同育人舉措,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符合社會發展和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高要求。雙院制協同育人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新時代新生事物,推行過程中不免會存在相關問題和出現相關困境,但隨著制度的完善終會解決,從而實現協調共生,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書院共生學業
艱苦的學業
朵云書院黃巖店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共生
音樂提升學生學業表現
樹起學業擔當之心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白鹿洞書院記
3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