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瘟的流行病學特點及防控

2024-04-28 20:47謝曉明許文靜李翀杜平麗董明奇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毒力毒株亞型

謝曉明,曲 會,劉 文,許文靜,李翀,杜平麗,董明奇★

(1.鎮賚縣畜牧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鎮賚 137300;2.哈爾濱國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3.河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35;4.定州市農業農村局,河北 定州 073000)

CSF 是由豬瘟病毒CSFV 引起的家豬和野豬最重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其特點是高熱、多發性出血、胃腸道癥狀等,給全球養豬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為需要報告的疾病,中國也將豬瘟列為二類動物疫病。CSF 在中國有流行已久,在全國范圍內曾多次暴發疫情。野豬可充當病毒的傳播媒介,增加了疫情傳播的風險。一些國家在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和撲殺政策后成功地消滅了CSF。然而,在世界上大部分生豬產量高的地區仍然流行。為了控制和凈化CSFV,應持續強化豬場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大面積實施疫苗接種,使用高效、可靠的診斷技術篩查并剔除陽性豬,加強早期檢測、實施撲殺政策是減少疫情的暴發,保護養殖業和食品供應鏈的穩定必要措施。本文對CSFV 的分子生物學特征及CSFV 防控措施進行了綜述。

1 病原學

CSFV 屬于黃病毒科、瘟病毒屬,該屬還包括牛病毒性腹瀉病毒1 型和2 型(BVDV-1 和BVDV-2),羊邊界病毒(BDV)等,給畜牧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CSFV 基因組編碼3898 個氨基酸,其經過翻譯后加工成C、Erns、E1 和E2 四種結構蛋白,Npro、p7、NS2、NS3、NS4A、NS4B、NS5A 和NS5B 八種非結構蛋白。其中,糖蛋白E2 是CSFV 的主要保護性抗原蛋白,在病毒的感染和侵入過起到重要作用,能夠誘導動物產生中和抗體。CSFV 毒力從高、中到低毒力不等,感染導致的癥狀取決于CSFV 毒力以及豬年齡和自身免疫力等因素。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我國目前流行的CSFV 毒株主要是中等毒力毒株,高毒力、強致死性毒株已經少見。

家豬和野豬是CSFV 的自然宿主,自1833 年在美國首次發現以來,CSFV 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近幾十年來,許多國家實施了凈化策略,包括早期診斷、撲殺受感染的豬、制定和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和預防措施的成功根除了CSFV。加拿大在1963 年成功消滅了CSFV,美國在1976 年緊隨其后,墨西哥也在2018 年消滅了CSFV。截止目前,OIE 列出了38 個無CSFV 成員,包括大洋洲和歐盟的大部分地區,北美和南美洲部分地區等。在亞洲、美洲的中部和南部、非洲和東歐的部分地區仍然存在CSFV 的流行。由于仍存在CSFV 流行地區,野豬又是CSFV 的自然宿主,因此,在無CSFV 地區仍存在病毒重新出現的可能。2018 年,日本宣布無CSFV狀態后26 年后再次暴發了CSFV 疫情。因此,CSFV仍然對世界各地養豬業造成巨大威脅。

2 流行病學

CSFV 分型是基于5'-NTR、E2 和NS5B 的部分序列劃分的,共分為3 個基因型和11 個基因亞型(1.1、1.2、1.3、1.4、2.1、2.2、2.3、3.1、3.2、3.3 和 3.4),2.1 亞型又分為2.1a、2.1b、2.1c 和2.1d 4 個亞亞型?;? 型在過去幾十年中在全球范圍流行最為廣泛。20 世紀90 年代,中國的主要流行毒株為1.1、2.1、2.2 和2.3 亞型。2.1、2.2 和2.3 亞型在北京、湖北、吉林、四川、福建、河南、廣西、內蒙古等生豬產業最發達的省份為主。自21 世紀初以來,隨著大范圍的疫苗接種,在C 株的免疫壓力下,1.1 亞型的流行率逐漸下降,2.2 和2.3 亞型的流行也逐漸減少,2.1 亞型成為我國主要流行毒株,其中2.1b 為最優勢流行毒株,2.1c 在華南地區成為主要流行毒株。在臺灣地區,1996 年以前的主要流行毒株3.4 亞型已逐漸被2.1 亞型所取代。中國的CSFV 流行毒株具有遺傳多樣性,流行范圍最廣的基因2 型毒株與來自歐洲的毒株親緣關系較近,可能起源于同一祖先,可能是由于長期從歐盟國家引進種豬所致。雖然尚未報告基因3 型流行毒株,但需要警惕從韓國、臺灣和日本等周邊地區傳入。

中國的生豬養殖業占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有約4000 萬頭母豬和70 億頭肥豬。近年來,我國的CSFV 疫情一直在減少,零星散發的CSFV 已經取代了之前的暴發流行,這與我國養豬規模逐漸規?;图s化以及養豬場的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和大面積的疫苗免疫密不可分。目前我國CSFV 流行毒株的毒力有所下降,疾病進程已從急性和亞急性轉變為慢性型,這可能是近年來大面積免疫疫苗的壓力導致的。慢性型導致部分免疫耐受仔豬在進入繁育或育肥舍前沒有及時發現和淘汰是重要的傳染源,未遵循母源抗體曲線的不規范免疫程序可能導致仔豬沒有得到有效的抗體水平,免疫效果也不理想。大型豬場有嚴格的生物安全制度和全群的疫苗免疫率,但中小型豬場以及散養戶CSFV 疫苗免疫率并不高,加之沒有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識,這是我國根除CSFV 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CSF 可誘發免疫抑制,導致疫苗免疫效果受影響,繼而會引發各種繼發性感染。其他病毒或細菌性病原體與CSFV 的共同感染增加了診斷和治療的難度,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共感染常導致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提高。與CSFV 常見的共感染的病毒有豬圓環病毒2 型、偽狂犬病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流感病毒。CSFV 通常還有誘發一些細菌性的繼發感染,如鏈球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大腸桿菌病、豬巴氏桿菌病、副傷寒、豬地方性肺炎等,這些疾病的病原體與CSFV 的共感染會對豬的健康構成巨大危害。

3 臨床癥狀

CSFV 在豬體內的潛伏期為3~10 d。感染后臨床癥狀的強度取決于毒株的毒力,也與豬的年齡和免疫狀況相關。豬感染中、低強度的CSFV 的疾病進展比較緩慢,在感染數周后才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的臨床癥狀。仔豬的發病率高達80%,損失嚴重,而成年豬的感染癥狀較輕,甚至呈亞臨床表現,在種豬群中不典型的臨床癥狀通常表現為生育指數降低。

3.1 急性型 仔豬主要表現為高熱,體溫在40~42 ℃,精神萎靡,步態不穩,久臥不起,后退、轉圈、強直、側臥、游泳狀、嗜睡、抽搐、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癥狀。食欲廢絕,眼瞼有分泌物,鼻腔有膿性鼻液流出。便秘或腹瀉交替出現,初期表現為干硬糞便的表面有白色的腸道粘液,后期表現為帶血的稀便。發熱后出現皮膚出血,出血點主要集中在腹部、耳、尾和下肢。CSFV 還會引起嚴重的免疫抑制以及白細胞減少,剖檢結果可見腎、腸、漿膜、膀胱、喉、會厭和其他器官有出血點,全身淋巴結腫脹、出血和水腫。繼發感染的癥狀可能會影響對CSFV 感染的主要臨床體征的判斷。因此,確診應通過實驗室檢測。CSFV 可通過感染豬的所有排泄物和分泌物排毒。隨著豬日齡的增加,臨床癥狀變得不明顯。感染后2~3 周出現病毒中和抗體,可以終身免疫。

3.2 慢性型 多由急性型轉變而來,常發生在少數不能建立有效免疫反應的后備豬中。慢性CSFV感染的后果依舊比較嚴重,慢性CSFV 感染豬會一直向外排毒,感染豬通常在2~4 個月后死亡。隨著疾病進展感染豬會出現波浪熱,食欲不振,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消瘦。耳尖、尾端和四肢下部有藍紫色壞死點,最后衰竭死亡。大部分臨床癥狀是由繼發感染引起。

3.3 溫和型 又稱非典型豬瘟,發生較多的是宮內感染仔豬以及產后早期感染導致持續性病毒血癥的仔豬和架子豬。CSFV 能在孕期的所有階段穿過胎盤,導致流產、死胎、木乃伊胎或者畸胎。溫和型CSF 通常是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病毒感染母豬后仔豬出生后帶毒所致,妊娠7~10 周的母豬宮內感染產下的仔豬表現為非典型CSF 癥狀持續感染,這些仔豬在臨床上表現癥狀不明顯,病理變化也不顯著,但病程持續時間較長,生長發育遲緩和不良,并且出現皮膚點狀出血、消瘦等癥狀。近年來,多種形式CSFV 的非典型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越來越常見,母豬常表現為繁殖障礙,仔豬臨床癥狀也不明顯,免疫耐受后無癥狀帶毒,感染豬無任何臨床癥狀,但可長期帶毒、排毒。

4 疫苗保護

自1954 年研制出安全有效的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株,并在中國使用60 多年以來,CSFV 在我國已得到有效控制。2007 年我國開始采用CSFV 強制免疫措施,CSFV 疫苗的普免率非常高,CSFV 在我國的流行得到了更有效的控制。自2015 年以來,CSF常零星發生很少大規模暴發,CSFV 感染表現出流產、死產和腹瀉等癥狀逐漸增加。這些情況是否與我國CSFV 亞型的變化有關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驗證。CSFV 的不同亞基因型之間存在遺傳差異,E2是CSFV 大多數抗原表位集中的地方,它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并誘導中和抗體。E2 的突變率為3%~25%,是突變率最高的區域之一。目前,預防性疫苗接種仍然是CSF 流行地區預防和控制CSF 的主要方式。常規弱毒疫苗接種的免疫動物不能從血清學上與感染動物區分開來,在過去的30 年中,CSFV疫苗研究的主要目標是開發新的有效標記疫苗,使感染動物與疫苗免疫動物在血清學上可以區分,進而達到凈化和根除CSFV 的目的。使用可靠的診斷測試,明確區分受感染動物和免疫動物,仍然是該領域應用標記疫苗的關鍵性先決條件。目前,我國已有基于CSFV E2 蛋白研制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成功上市,能區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是凈化和根除CSFV 的有效工具。

5 防控策略

目前,世界上控制CSF 的方法主要是疫苗免疫和撲殺。大面積應用高質量疫苗進行預防接種以及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仍是減少CSF 造成損失的最佳途徑。兔化弱毒株疫苗在我國大面積使用,對控制CSFV 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無法區分自然感染豬和免疫豬,隨著對CSF 防治政策的重視,規?;B豬場的生物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凈化和根除CSFV 需要應用新的標記疫苗,使用可靠的診斷試劑區分感染動物與疫苗免疫動物,可達到凈化和根除CSFV 的目的。根除計劃需要精準可信的診斷和檢測技術,CSFV 抗原和抗體檢測技術對CSFV 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有很多診斷方法,其中臨床診斷是最直接的,但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的診斷容易出現誤判。因此,為了獲得更可靠的結果,通常采用免疫學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確定。最常用的免疫檢測方法有免疫熒光技術、病毒中和試驗、免疫膠體金技術和應用最廣泛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商業檢測試劑盒可以提供快速、可靠的檢測,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除了典型CSFV 感染,多種形式的非典型臨床表現還應密切關注,同時,需要密切關注經常與CSF 共感染的其他重要傳染病如PRRS、PR等。

豬和豬產品的運輸以及人類活動對CSFV 的傳入和傳播有很大影響。野豬中的CSFV 感染不僅威脅到當地的家豬種群,野豬跨境和非法貿易還威脅到處于邊境地帶的養殖場。地理區域內豬的養殖密度高、野豬種群密集以及家豬與野豬之間有密切接觸能增加CSFV 傳播的風險,缺乏健全的養殖管理、生物安全性差、以及從疫區進口肉類能夠增加CSFV 引入的風險。嚴格的豬場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控制家豬與野豬密切接觸、豬入場前進行嚴格的檢疫、嚴格處理感染豬場的消殺工作,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滅鼠,撲殺受影響豬場的所有豬,安全處置死豬,對活豬、精液、新鮮豬肉和腌制豬肉實行嚴格進口政策是有效防止CSFV 入場的必要措施。一旦發現疫情,需要立即采取應急計劃,實施控制措施阻斷病毒傳播,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傳染源有助于控制并限制CSFV 的進一步傳播。

6 結語

我國擁有龐大的養豬規模,生豬產量占全球產量一半以上,CSF 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和致死性的傳染病,一旦發生會對我國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CSF 仍然是養豬業的重要問題,因此,CSF 的控制和凈化問題一直備受世界各國關注。近幾十年來我國一直以接種兔化弱毒疫苗作為預防CSF 的主要手段,在長期的疫苗免疫壓力下,CSF 的毒力逐漸下降,高毒力的CSFV 毒株被中、低毒力的病毒毒株所取代。持續性感染以及CSFV 與其它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經常發生,由于低毒力毒株不會引發的明顯臨床癥狀而使診斷更加困難。CSF 在我國的流行特征和發病特點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2018 年非洲豬瘟傳入我國以來,相似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會干擾疾病的診斷。要防止CSFV 的傳播,應繼續加強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措施、建立早期檢測系統,快速識別感染豬、持續投資研發更安全、更有效的CSFV 標記疫苗、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因此,CSF 的控制和凈化需要預防、監測、治療、嚴格的生物安全政策等多方面的綜合努力,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疫情的傳播風險,保障養豬業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毒力毒株亞型
法國發現新冠新變異毒株IHU
12種殺菌劑對三線鐮刀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阿維菌素與螺螨酯對沾化冬棗截形葉螨的毒力篩選及田間防效研究
Ikaros的3種亞型對人卵巢癌SKOV3細胞增殖的影響
廣西鴨圓環病毒流行毒株遺傳變異分析
水稻白葉枯病菌Ⅲ型效應物基因hpaF與毒力相關
ABO亞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BRV/JZ06-3基礎毒株毒力返強試驗
HeLa細胞中Zwint-1選擇剪接亞型v7的表達鑒定
豬瘟強毒株與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鑒別檢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